返回 第266章 芦花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憋气了很多天,今天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兄弟们!回去喝酒!”齐燮元搓着双手哈哈大笑。

“杀完洋人,怎么这么痛快!”

“走!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计划一下,下一步怎么杀洋人!”

齐燮元带着部下回到京城,找了一家酒馆坐下点菜。店老板走过来说,“军爷,听说了吗?要签条约了!洋鬼子又要给咱们谈条件喽!”

“丫的!我说京城这两天一天比一天平静了!感情他们拿了东西以后急着要走呢!”齐燮元狠狠的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

“不光如此,太后老佛爷还有皇上也要回来了!小的有亲戚在皇宫里当值的太监,这两天忙着置办东西,打扫后宫,还让小的送了一些东西进宫去呢”

果不其然,北京的大街小巷今天起很少见到洋人了。

齐燮元从这天起,天天带着颜东台,就连吃饭睡觉都让他陪着。

“你已经没了爹娘,遇上我,是我们俩有缘分,孩子,以后军营就是你的家,你跟着我过活吧!直到你能独自生活,真心实意地要回自己的家去为止!”

“我拜您为义父如何?”颜东台一本正经地问。

“孩子,如果我是一个赋闲老翁,我肯定一口气答应了,可我不是,我是个军长,如果我们有了这层义父和义子的关系,会有很多人利用我们这层关系,另外,我得天天在枪林弹雨里闯荡,到底能在这世上活多少年,都不好说啊!”

颜东台的表情很失望。他先是转过头,然后低下头,一脸的自卑。

“孩子!你别误会,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做军人啊!连命都不是自己的,哪能自己做主?这个,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不过你放心,只要我活着,就和你形影不离,你时刻跟着我,成吗?”

颜东台的脸上又重新升腾起光芒。

很快,颜东台有了一身肥大的军装,腰里系着武装带,也戴上了他最向往的大檐帽,尽管帽子有固定绳子,但那帽子松松垮垮的,一忽儿滑倒左边,一会儿滑倒右边,一会儿又盖住了眼睛。端洗脸水的时候,倒差的时候,拿东西的时候,帽子总是成了一件麻烦事。

齐燮元叫来了副官,“找个针线给我!”

“军长,您这是?”

“我要把这孩子的帽子修补修补!”

“军长,这个活儿您也会啊?”

“会,我也事穷出身啊!”

齐燮元把那帽子拿在手里,用笨拙的大手拿着纤细的针,动作滑稽地一边修改帽子一边问颜东台。

“看到你啊我就想起了一个和你差不多的孩子,对了!我问你,你想不想有个哥哥?“

“想啊!”颜东台蹲在他的身边,俨然一副温情父子。

部下看呆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温情的军长。

军长的温情来自于孩子们的点燃,如果不是战争和**让他戎马倥偬,他更是给温情的父亲呢!

几个月前他去看过了康平,康平的生活让他担忧,那孩子骨子里一股愤懑之气难以根除,他变了,变得和在萧家村时完全不一样了。

190的春天,李顺的新宅院里迎来了另一桩大喜事——孙小彤生孩子了。

十月怀胎痛苦但也是幸福的。前三个月反应特别大,一口饭也吃不下,吃了就吐,吐到胃液都出来了,导致小彤只能在床上躺着。

“或许她们只是离开一阵子呢!”副官道。

“会不会是那个老头回心转意,又收留了她了?”

“有可能,原想给她说一下她老家的情况呢!谁知道回来反倒不见了,反正这两个地方咱们都是路过!见不见她也无所谓!”

“军长,既然来了,那就私底下去寻访一下!说不定会有线索呢!”

“也好!”

二人骑马走在胶州城内四处逛逛,看看大街上到处都在抵制洋货,追杀洋人。

“世道是这么乱了!咦,军长,你看!前面人群闹哄哄的,似乎在拉着人游街啊?”

“走!去看看!齐燮元双脚一踢马肚子,马儿快跑起来。副官也紧紧地跟上。

走到近前,齐燮元倒吸一口凉气,“哎呀!这游街的不是别人,正是胶州知府成公望和他的一家人,最主要的,他的二公子成强也在游行的队伍之列,这小子可不是一般人啊!黑道白道,京官知县,没有他不认识的,没有他说不上话的!”。

“长官,你怎么认识他们的啊!”

“你小子,记性这么差,我是不是该把你换了?你忘了?有一年,上边派我来详查这里漕运码头军粮被烧之事,不是承蒙成二公子的一番热情招待吗?”

“哦哦哦!军长,你看我这记性,要不咋说您是军长,我是你的小兵呢!我脑子不好用啊!没错,您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

成公望和夫人共乘一辆马车,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各乘一辆马车,簇拥在马车旁边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群义和团的拳民。

义和团拳民基本都是山东、直隶的农民,因为家里闹灾,无法种地,闲暇聚众滋事。

“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核心宗旨,是不是真的“扶清”不清楚,但“灭洋”则是真的,烧教堂、杀洋人,让很多人洋人闻风丧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杀杀洋人的威风。

但烧杀打砸的事情做习惯了就刹不住车,他们开始折腾起自己人。

1900年,义和团开始进入是遇“洋”必毁的模式。

和“洋”沾边就逃不过他们的魔爪。作为隶属于青岛的中国最开放城市之一,胶州城里的“洋”东西太多太多。

听说马路上电线杆是用洋方法做的,拔掉!看这个楼房是外国洋造型,烧掉!铁路是外国人建的,毁掉!

最倒霉的是老百姓,当时很多人家都点洋油灯照明。这帮农民看不惯。

“我们乡下晚上漆黑一片,你们居然灯火通明,竟然还用的是洋人的煤油。捣毁!”

义和团依仗人多势众,根本不由分说,进到人家里就把洋油灯摔碎,把人家里的洋油倒掉。一时间,市民谈义和团色变,谈“洋”色变。胆小的市民,纷纷主动摔碎洋油灯,倒掉洋油,将家里的洋货全部藏起来或直接毁掉。

最疯狂的时候,义和团拳民可以肆无忌惮到市民家里搜查,是否藏有洋玩意,不仅洋油,还有洋瓷杯,洋药、洋布等

一些恼怒的市民若是抗议,轻者被痛殴,重者遭斩杀。南市一个家庭的小男孩,仅仅因为穿了一双洋袜子,全家就被一阵暴打。

胶州城内的棋盘大街,本是商铺云集,甚是繁华,却成了义和团抵制洋货的重灾区。义和团拳民非常喜欢巡街,看到哪家店铺招牌有“洋”字,就强迫人家改掉,否则直接砸毁。“洋药局”要改,改成“土药局”;“洋货”改成“土货”,店主说,“土货”不好听啊,那就改成“广货”。“洋布店”改成“细布店”。总之,不能见一个“洋”字。

嚣张跋扈的义和团让知府公子成强感受到无法容忍的压抑。

头两年,他一直在杭州呆着,对于家乡义和团拳民的疯狂也曾有所耳闻,虽然气愤,好在没有碰上。

因为当时,他要花心思把自己的亲妹妹送到皇宫里,这件事无论花多大的本钱都要完成,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身世会不会被公布于世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当今知府的二公子,没有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他可不想让这个惊天真相被揭穿。

所以他在杭州找了一个宫里出来的教导姑姑,还有杭州艺妓名媛欧阳思思,两人轮番交给范小月琴棋书画,后宫谋略,面君礼仪之类。

闲来无事时,他就拉上老范和金克木游山玩水,江南的美景实在让人流连忘返,也让人意志消沉,只想好好地享受当下。

于是,老范、金克木和成强三人每天流连于如画的山水间,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安安稳稳地住了半年多,终于和范家父子斗智斗勇地把范小月成功地交给了金克木王爷,他亲眼看着王爷带着妹妹,雇了最豪华的游船,一路风风光光地向北挺进,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尽管自己花了不少的银子,但仍然止不住的内心舒坦,“一入皇宫深似海”唯一的线索被埋葬到皇宫这片大海里了。

当时本想打道回府,但是欧阳思思不乐意了,她又哭又闹,又是密密地织好温柔的情网,以爱为名的红丝线,将成强紧紧地缠绕在身边。

这样又耽搁了一年多,直到成强身边的银子都花光了,写信给父亲,父亲只给了他一笔小小的银票,只够他回到山东老家的路费,无奈何,他只好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成强过去的十几年霸占了不少生意兴隆的老店,什么当铺啊,什么药房啊,当然还有功亏一篑的关家布店。本来,他打算继续强取豪夺的,要不是因为去青岛为母亲抓药遇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妹妹的话,关家的布店早晚也时他的。

从那时起他就去了杭州,(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