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奔向雪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奔向雪山

两位师兄也不跟朱英抢,而且还可怜她一路漂泊,都没有吃过好饭。

第二盘菜是辣椒炒肥肠,这种东西,一般的女性是不敢吃的,太油腻了,而且辣椒也有点辣,是从南方运来的。

这东西,蒙古朋友都不感兴趣,两个师兄也动了筷子。朱英很少吃辣椒,她呆的地方,是长不出辣椒的,她只是在家乡的短短一段时间吃过辣椒,没有想到这么遥远的北方小店也有,才炒了一盘,这菜都是她点的,两个师兄也吃不惯这东西。她一吃,觉得有点辣,连忙叫着店小二:上米饭上米饭!

将军和乌恩其、特木尔在喝酒,他们要的菜还没有上来,他们就喝了两口**酒,吃了一口肥肠,辣得不敢再伸手了。这盘辣椒,又是朱英吃了大半。后来,再上了羊肉牛肉,她吃不下,也不想吃了,她在草原上,每天牛肉羊肉,都吃腻了。

两个师兄跟她不同,虽说不喝**酒,倒是喜欢吃牛羊肉。朱英吃得真是惬意呀,吃多了不敢坐,就站着看三个蒙古男人喝酒吃菜。

两位师兄,听不懂蒙古话,他们看朱英虽说是个在外面流浪的女孩子,却有着很单纯的表情和生动,他们不禁对她好奇起来。

一个师兄问她:“你这皮货准备销到哪去?”

“我也不知道,走到哪儿算哪儿。”她说。

“你一个女孩子,不怕坏人?”另一个师兄又说。

“我碰上的都是好人,你们两个就是好人。”朱英见他们笑着,就进一步导话了,“你们那里人多吗,我这东西有销路吗?”

“有、有。”一个师兄说。

“他们也有的人需要。”另一个师兄也说,“但是那里太远了,而且没有什么人。”

“远不要紧,只要有销路。”朱英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我就跟你们一起走了,你们可得帮帮我!”

两个师兄不言语,可能有点不知道方不方便。她又接着说:“你们是好人,看我一个女孩子,做点生意也不简单,就拜托你们了!”

这样,两个师兄也许觉得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这一路之上,也多亏她的朋友,他们才这么快,这么顺利,两个师兄都同意了。

“好,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朱英跳起来,拉着他们的手,看他们不好意思,又放下了。

*和两个卫兵保镖看着朱英活泼开朗地笑着,而且这笑还有点天真,他们也笑,虽说乌恩其和*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朱英才这样高兴,乌恩其看着朱英笑,一边笑一边问朱英她为什么那么高兴。

“不告诉你,秘密!”朱英说。

“真是个小姑娘!”乌恩其说。

“你才是个小朋友。”朱英说,“这真是秘密,讲起来是个大故事。”

“讲一讲,什么故事?”特木尔没有乌恩其开朗,但他也年青,也有好奇心。

“不告诉你们!”朱英说。

*却叽里哇拉地讲开了,他讲话的速度快,朱英听不懂,但是大概能够听明白,就是说朱英原来一直是女扮男装呆在山上,她的师兄弟们都不知道她是个女的,现在,她要给大家一个惊喜。*知道朱英的故事,朱英在巴图大爷家,都把自己为什么两次经过草原和沙漠的事讲给他听。当然,她没有提过她的叔叔就是当今的汉族皇帝。他们是两个国家的人,*是这个国家的卫士,她却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公主,而且,这两个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敌对国,虽说他们前两年都是一个皇帝的爱护之下生活。可是,世事难料!

*只知道朱英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朱英从小就被师傅带到山上治病。

他们笑了一阵,把两个师兄笑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将军他们的酒也喝完了,他要他们都去休息,天色不早了,明天还要起早。朱英经将军提醒,才惊醒,现在要赶快休息,明天要起大早,她想尽快赶回山上。

晚上,朱英上床后,总是觉得应该跟*说点什么,这些天,因为时间紧,而且有四个大灯泡,他们都没有说什么话。

她本来应该一上床就进入睡眠的,因为今天的路跑得够多的了,但是,她想着*,想着要把一些事情说清楚,她坐了起来,怕会对他影响不好,她又躺下去。

算了,还是安心睡觉,有什么话说呢?她一年半载不会嫁给将军,如果将军真的喜欢她,肯定不会再纳妾,再退一步说,就算他们结婚,她也只是个妾,他纳一个妾两个妾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爱他!

这样一想,她就安心地睡了,也不去想他是不是会惦记她的事。

她刚睡安稳,有人敲门,她想着可能是*,谁会在这个时候敲她门?只可能是他。在敲门声响起来的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还真是盼着他来!

她高兴地把衣服穿好,穿的是将军为她定做的、那天在草原上祭堆子活动穿的紫色长袍,这个衣服晚上穿舒服,没有穿汉族服装麻烦。

将军一看见她把门打开,就扑进来抱住了她。她有点奇怪,他好象很久没有看到她似的,其实他每天晚上都抱过她。她不说穿,她也很愿意接受这种拥抱,这种爱的拥抱。

*紧紧抱住她,还紧紧吻着她。许久,他才放开她。

“我不想放你走。”*说,“我可以几天不见你,但是我不愿意几个月不见你。”

他说的是实话,他是个叱咤风云的将军,怎么那么儿女情长呢?但是他如果真心喜欢一个女孩子,肯定也不愿意长时间见不到,那么,这就不是真的爱和喜欢。

“我必须在山上呆几个月。”她觉得自己不可能一来到师傅身边就离开,如果呆二三个月就走,那种天寒地冻的日子,她不想在沙漠上跑,再说,汉族人很重视过春节,她希望跟师傅一起过春节。

“你是考验我还是折磨我?”将军说。

“对了,我还没有找你算帐,你戏弄我。”朱英突然想到他要她在军营带徒弟的事。

*不知道戏弄是什么意思,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抱着她,两个人脸挨着脸,眼睛对着眼睛,*的眼睛里,是那么的不舍,虽说他的眼睛不是很大很黑亮的那一处,但是眼睛里放出的柔光,足以溶化她。

“你为什么要我去军营带他们?你明知道他们都比我强!”朱英用手轻捶着他的前胸。

*笑了,说:“你不是要自由,要游走四方吗?”

“你知道我的医术不行!”朱英说,“你想帮我,但你干嘛让我出洋相,在那些兵士们面前丢脸?”

“你丢脸了吗?你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好吗?”将军说,他对朱英的工作和学习肯定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肯定要找士兵们了解情况,了解他们的进展。

“你学了蒙古医学,现在又可以来找师傅取经,不好吗?”*说,“但是,我不希望你在山上呆太久。”

朱英知道,将军非常支持她,将军一切都在为她考虑,如果他们将来结了婚,将军也不会把她困在家中,让她的医术生锈的,今生,将军才是她的知音,才是她能够共同相守一生的人!今生,她的前途、婚姻都早就被老天决定了!

朱英想到她从小的身体,想到师傅突然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候出现在她的家里,这不是老天的特别关照吗?

朱英心情激动,更紧地抱着*。

*也感觉到了她突然的情绪变化,说:“我每个月都要跑这里一次,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在这个站里等我吗?”

“真的吗?”朱英突然好激动。

“你愿意跑那么远的地方吗?”他问。

一个月见一次!不管有多远,她都要赶来!这样,他们至少还会一个月见一次!

“每个月的这天,我都来这个站等你!”她说。

他紧紧抑抱着她,说:“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她在心里说。啊,她就等着这一句话!

天还没有完全放亮,朱英就起来了,昨天晚上,她睡得并下踏实,因为担心自己睡晚了,总是动不动就惊醒了。每次醒过来,她总是要打开窗户,每次总是看到漆黑一片,连马和骡子都睡得很香沉,鸡也是安静地休息着。

她一个晚上惊醒三次,几乎没有睡好,后来,是鸡叫声把她弄醒的,她也不管什么时候了,穿衣起来,又去敲师兄的门。两个师兄睡眼朦胧地起来,收拾好后,发现店伙计都没有起来,他们又去叫店伙计。

离开这家站的时候,站里每个房间都静悄悄的,朱英看着*的房间,跟师兄们牵着马离开了。一个师兄说:“你怎么比我们还急?”

“肯定急呀,你们要到家了,我却还担心自己这些货物到哪去卖,”朱英回答。她在心里好笑:这两个师兄,就一点也没有看出来吗?声音也不熟悉吗?她看到他们很不情愿这么早从暖和的被窝被叫起来,浑身无力、呵欠连天,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又讨好地说:“不好意思,到了地方,赚了钱分你们一点。”

“分几成?”师兄不以为然地问。

她一看就知道他们胸有成竹,因为她的货物价格他们知道,能够赚多少他们有数,他们有种“等着瞧”的意思。她心里也好笑,因为她这纯粹是恶作剧。

“走吧,老兄,反正也起床了,想睡也睡不成了,干脆上马,快点奔向目的地。”朱英率先上了马,不过,她还知道让他们在前面走。

天上这时已经是曙光微露,东天边泛出了鱼肚白,这里的道路还有点宽,马可以提起速度,两个师兄在前面,却漫不经心地赶着马。

“老兄,快点成不成,我晚上还要赶回来哩。”朱英在后面喊。

一路之上,三匹马加快了速度。不久,东天边渐出朝霞,空气新鲜而又冷冽。朱英没有想到今天早晨的风有点凉,连忙下马,拿出挂包里的面罩。这时候师兄们已经跑了老远。这条路,她不再怕,白花花不是一般的马,将近一年的走南闯北,它已经是匹非常了解主人心思,而且也锻炼得很有江湖经验了。

太阳两丈高了,朱英觉得肚子有点饿,而且口也渴了,她叫着师兄:“老兄,你们不饿吗?歇一歇吧!”

两个师兄象是没有听到一样,顾自赶着他们的马。他们是还在为她早起不高兴?还是他们后悔带上她这个不速之客?朱英见他们不停,她又干又渴,反正她自己也知道路线,就停下来,拿出干粮和水。

吃饱、喝足,再上路,已经早看不到师兄们的影子了。这两个胆小的家伙!

太阳当顶的时候,朱英赶到了上次牵马的马厩,她想一想,这马还是不能放在马厩,因为她那些礼物自己一双手搬不动,还得靠马。说起这贷货物,马儿白花花这一路之上也吃了不少力,它总是在干着骆驼的工作。他们山塞的马,一直都兼着骆驼的工作,只是任务量没有骆驼大。

“大伯,刚才看到两个年轻人来吗?”朱英来到马厩跟这里的师傅们打招呼,虽说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他们还算一个山塞的人。

“刚才已经上山了。”一个声音回答。

这时候边说话边出来的,正是去年那位给他们牵马的老伯,也许因为来这里的女孩子太少,他居然记得他她去年来过,也许他是认识自己喂养的马。大伯说:“你回来了?来,把马给我。”

“你看,这些东西都是运到山上去的。”朱英说。

“那你要记得把马送下山来。”老伯说。

“知道!”朱英回答。他们山上以树为主,却没有多少草类,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马才都关在山下,山下才有他们的马厩骆驼场。

朱英没有直接回山塞,经过奶奶坟头的时候,她把马栓在一棵树上,来到了奶奶的坟边。奶奶坟边的草,已经清理干净,而且坟上新添了土,地上有许多鞭炮残渣,蜡烛还在燃烧,香火缭绕,他们肯定是上午来给奶奶行了二周年祭祀。朱英把挂包里的香、烛拿出来,她没有买鞭炮,但她买了几千万的亡人纸币。

朱英把那些都点烯燃了,给奶奶磕了三个响头,作了三个长揖,然后坐在奶奶的坟头,一边烧着那些冥币,一边给奶奶讲她这一年来的经过,讲*将军,她问奶奶:我喜欢一个有妇之夫,这样对吗?她又问奶奶:我是不是应该嫁给他?

最后她对奶奶说:“奶奶,你晚上来见我好不好?你来指点我!”

奶奶的坟边很安静,她的心也静下来。这次她没有哭,她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在外面这近一年的时间,她见识的比这十八年来的都多,她的思想也成熟了,她不会轻易流眼泪。

想一想,现在已经回到山上来了,以后见奶奶的机会多,现在该吃饭了,要吃山上的热饭热菜,现在,他们肯定早就吃过了。这时候,她的肚子饿了,跟奶奶的话也说完了。

久违了,美丽的山塞!朱英牵着马,来到一个有着栅栏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山塞也是山庄的大门,没有守卫,也不用守卫。谁到这种地方来呢,来一次要花许多精力,而且,这里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可以偷盗,没有什么值得人眼红的。

她不来到宽大的场子里,没有见到一个人,今天是奶奶的忌日,他们不会跑很远的山,即使出了门,也肯定是在附近的山林,伐树或者采药。这个季节,是伐木的最好季节,这个季节已经是树木枯零的时期,不再生长的树,如果在这个季节砍伐,不容易腐烂。一般,他们都是这个季节大力砍伐,把树木囤积在山下的仓库,也是马厩那个地方,来年春天,不能采药和伐树的季节再动运到外面去卖。

她轻车熟路,把马背上的东西放在院子里,把马栓在树上,来到后院。她推推自己的房间门,门是推开了,里面的东西也还在,但是又加了一些不是她的东西,而且桌子上、椅子上都很干净,肯定有人住在她的房间。

她又走到师傅的房间,师傅的房间也没有人。最后,她懒得管什么住的地方,先把肚子弄饱再说。她来到厨房,厨房里也没有人。掀开锅盖,里面洗得干干净净,碗柜里有些剩余的饭和菜。今天,他们吃的是米饭!

朱英在灶上点燃火,自己把那剩饭热了,然后坐在桌子旁边,屁股坐在长条凳上,碗放在桌子上,翘着二郎腿,一边晃悠一边吃。自从在平阳的家中吃过米饭,她再就是昨天在站里吃了米饭,她这是几个月来,第一次吃自己做的米饭,这种居家的味道,真是久违了!

奶奶给她讲过女孩子的行为规范,她好久没有翘二郎腿了,原来在山塞,她是经常翘的,因为师兄师弟们都这样,她不跟着做一点,别人会怀疑的。

“哪个这时候来厨房?”一个声音在外面就自言自语地说。她听出是负责厨房的师兄,但没有回答,顾自吃着饭。

厨房里光线不错,师兄一进来,就看到一个女人坐在桌子上,而且还是扎着蒙古头巾、穿着蒙古长袍的女人,师兄高声问:“你是谁,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一路要饭过来的,饿坏了。”她装着蹩脚的汉话。

“外面的马是你的?”师兄问。

朱英点点头,既然他看了马,肯定也看到了麻袋,她说:“我是个跑江湖的生意人,拜托你们帮帮忙,看有没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你怎么知道这里有人?你怎么来的?”师兄是个精明人,真的不明白这个深山老林,这个女人是怎么进来的,而且还找到了有人的地方。

“我看到了路,有路当然有人,我又不是傻子。”朱英吃完了饭,又在找开水,她象是进了自己的家门,这么不客气。

师兄看到她这么泰然自若,对她说:“你这个人还真是个跑江湖的,把别人家的吃的喝的都摸得清清楚楚,该不会是惯盗吧?”

师兄敢这么明着说出自己不客气的话,肯定是心里有点数,知道即使这个人是个有武功的惯盗,是个跑江糊的人,他也不怕,他不信一个男人敌不过一个女人。

“你说呢?”朱英突然又找到了一条戏弄师兄师弟的路子。

“你快走,我们这里什么也没有,只要满山的树。”

“你们这里有吃的有住的,我只要这些。”朱英说。

“你一个女孩子,应该还没有成家吧,听你说话,又不傻,怎么到处跑?”师兄还有点客气,居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为了一张嘴,哪还少得了你吃的饭?”

“我喜欢四处为家。”朱英说。

“那没有话说了,你吃完了快走。”

“眼看着天快黑了,我走到哪去?”

“难不成你还想睡在这里?”师兄说,“为里都是男人,从来没有见过女人,你一个女孩子,要安全还是要肚子?”

“我都要。”朱英说话真是舌头不跟牙齿打商量。

师兄听到她说这种话,冷笑了一下。

“老兄,你帮帮忙,把我那两袋东西搬进来,看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师兄懒得理她,自己在厨房里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大概是看厨房里少了什么东西没有。

“走吧,走吧,不要这么小气。”朱英去拉师兄。

师兄象碰到毒蛇一样,她的手还没有靠上他的手,他就把手转到一边去了。朱英又伸手去拉,师兄这会作不仅把手转到一边,连身子也跳开了。这个师兄,已经三十岁了,听说前年回家相过亲,不知怎么没有成功。看他这个样子,可能也是因为怕女人,不敢跟女人接触吧。不过,他们那个地方也是媒妁之言,既然有媒人出面,事情应该会成功的。(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