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章 金殿晤对(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时分,小云和景略前往参加柳诚志为给小云接风举办的招待宴会。二人前行五六里,来到一处大校场。除了雍王轩辕佑国,军中的所有将领全部与宴,柳诚志向众人引见小云。见道门掌教竟是如此年青,一众将领大感惊异,双方见礼后,依次入席,酒宴开始了。席间,不时有士兵表演相扑和骑射功夫,娱乐宾主,以助酒兴。半个时辰后,作为压轴大戏的赛马开始了。每五匹马为一组,分为十组参加比赛,赛程约有十五里。

有赛马就必有赌博,众人酒意已浓,纷纷掏出银两下注,席间乱成了一团。赌博有输有赢,乃是正常规律,但有一名中年文士竟是从不失手,他下注几号马能跑第一,此马必是头名,下注必中,让他大大的发了一笔横财,五轮比赛之后,堆在身前的银两已如同一座小山。

此人勾起了柳诚志的好奇,他高声道:“韩师爷,你来一下!”韩师爷推开众人,挤到近前,道:“大帅唤我何事?”一面回话,一面回头观望,就怕错失下一轮比赛。小云见他仪表堂堂,言行得体,显是一个有素养的人,但想不到竟是如此好赌,可见人不可貌相。柳诚志道:“你每轮皆能押中,莫非凭借的是一种技巧?”韩师爷竖起大拇指,道:“大帅眼力了得!我能押中,全凭此物!”缓缓伸开右手,只见他掌心里有三枚正统制钱。

柳诚志哈哈一笑,道:“原来你精于卜筮之术,但周易真的有如此神奇?”韩师爷神色庄重起来,道:“灵验如神!”景略在一旁哼了一声,道:“周易原是我们儒家阐释义理之书,竟被无知之人用于占卜,可谓有辱圣贤。占卜只会让人变成小人,纵使能预测准确,也绝非君子之行。”柳诚志奇道:“占卜决疑,如何就成了小人?”

景略叹息一声,说道:“末将举个例子,假如云教主此番出使猃狁,出发前他前去占卜,得出的结果是有生死之危,他便不再前去。如此一来,命是保住了,但责任呢?义务呢?为了保全自身安危,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岂不是变成了小人?”柳诚志面色一沉,道:“出使猃狁一事,乃是国之大事,不宜于人前提及。”景略起身施礼,道:“大帅说的是,末将知罪了。”

柳诚志面色一缓,示意他坐下,说道:“我是为你好,小心一点总是不错的。”向小云望了一眼,接着道:“景略方才说,周易是儒家用来的阐释义理的,我不否认,但此言或许有点故意抬高儒家的意味。据我所知,周易在被儒家奉为经典之前,一向被视为道家典籍,并且用于占卜的历史,也早于用来阐释义理,以此看来,或许是儒家在亵渎圣贤,篡改经典。”

小云眼里寒光一闪,柳诚志是想借此挑起儒道之争,促使自己和景略交恶,用心颇为不善。闻言只是一笑,并不接腔。景略碍于柳诚志的上司身份,尽管心里不服,也不好公开反驳,哼了一声,对韩师爷道:“我不信用周易占卜可以得出准确结果,第六轮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起一课,测一下几号马能得第一。”韩师爷神色严肃,把三枚铜钱合于双掌中,心里暗暗祈祷一番,方才把铜钱抛于桌上,如此六次,得出一卦,乃是八纯卦中的离卦。

景略冷笑道:“请你告诉我,此轮是几号马第一?”韩师爷道:“离者,火也,火色赤,三号红马一定是头名!”说完,转身回原处下注。众人见他每轮皆能押中,也纷纷把赌注投向三号红马。柳诚志见景略面露不屑,转头问小云:“恩公学究天人,您认为几号马会是头名?”小云道:“我并不精于卜筮,但不出我所料,此轮五号黑马第一,红马居于第二。”

柳诚志十分好奇,道:“何以见得?”小云闭目不语,柳诚志哈哈一笑,道:“好!我便以恩公的推测为准,赌上一把!”吩咐身后的小校,拿五十两纹银前往下注黑马。等了一会,前往下注的小校飞奔而回,道:“恭喜大帅,果真是五号黑马第一,三号红马只是第二!”柳诚志大吃一惊,面色变的雪白,心想:云天鹤此人,果真有鬼神莫测之能。我此番举荐他入京,说不定他真能得到圣上的重用,如此,我岂不是愚蠢之极?他前往猃狁,一旦促成两国结盟,凭此大功,必定裂土封候,我岂非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对手和障碍?”心里后悔之极,患得患失,神色沮丧,强作笑颜,说道:“恩公果真有非常之能”。小云只是心里冷笑。

众人把赌注全部投向了红马,此番输得精光,抱怨咒骂起来。唯独柳诚志一人赢了七千多两银子,他见众将情绪失控,眼珠一转,高喊道:“我赢的银两不要了,大伙儿拿去分了吧!权当是我给大伙儿的沽酒钱!”众人大喜,高喊道:“谢大帅恩典!”小云心里一寒,柳诚志舍弃银两,自是为了博取众将的拥戴,他能在顷刻间作出决定,毫不犹豫,行为果决,绝非车万里左玄年等贪婪量小之辈可比,真乃盖世枭雄!于是缓缓说道:“侯爷果真也有非常之举。”柳诚志眼里也是寒光一闪,二人的目光一经接触,便各自移开。

待众将分罢银两,席间安静了下来,柳诚志道:“恩公怎生得知一定是黑马第一?”小云心知自己不说出答案,他终是不肯罢休,说道:“方才的卦象乃是离火,韩师爷的解释原也不错,但他未曾想到,眼下只是初夏,木质阴湿,用于生火,必是先有烟,方才起火。烟者色黑,所以黑先红后。断卦之法,千变万化,要知天文,明物理,谙悉人情,才能推断准确。否则,不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众人此时方才恍然大悟,韩师爷更是心折不已。柳诚志向景略看了一眼,道:“如此看来,用周易占卜,结果是十分准确的,儒家只用来阐释义理,明显是误人子弟。”小云绝不上当,闻言一声不吭。景略气往上冲,终是按捺不住,道:“至圣先师用周易阐释义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乃有海纳百川之量。用周易的阴阳变化之观,教导世人如何为人处世,规正世人言行,使之放弃妄想,安于本位,各负其责,各安其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其功在千秋,光耀万古,良苦用心岂是凡俗之辈所知?又岂是卜筮之辈所及?故曰:天不生仲尼,亘古如长夜!”

柳诚志听他言语中含有嘲讽自己怀有妄想之意,眼中露出一丝怒色,道:“我出身草莽,平生少读诗书,论学识我自是不及作为儒家正统传人的景略将军。我自知浅陋,从军后日日钻研前人著作,虽有心得,但仍有很多不解之处,希望你能为我解疑答惑。”景略明知他已动怒,并不畏惧,道:“我也未必知晓,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一试。”

柳诚志用力一拍桌子,道:“好,就以周易为例,否卦的上卦是乾天,下卦是坤地,天在上,地在下,如男尊女卑,如君在上,民在下,秩序井然,明明是正大堂皇之象,为何称之为否?反观泰卦,上卦坤地,下卦乾天,如女尊男卑,如民在上,君在下,尊卑颠倒,天地逆转,秩序全丧,何吉之有,但竟称之为泰。我个人以为,两卦的卦名相互调转,方才符合正理。不知以儒家义理如何解释此事?希望景略不吝指教。”

景略听他借说卦讥刺自己以下犯上,正想反唇相讥,小云担心他和上司闹得太僵,难免影响日后发展,于是提前一步抢过话头,道:“此事不难解释,两卦的卦名绝未安错。否卦虽是正大堂皇,但君在上,民在下,民意不能上传,君意无法下传,二者互不了解,从无互动,日久岂不生乱?闭塞无交互,故曰否。泰卦恰恰相反,天在下,地在上,像是不合理,其实大有妙处。天居下,必要上升;地居上,必要下沉;一升一沉,促成二者交互,如君下到民间,可以得知民意;如民上访,可以上传天听;二者相互了解,自能化解矛盾,企及长治久安。上下无阻,故曰泰。”向柳诚志和景略各看一眼,接着道:“否卦,外阳内阴,如人外表忠直,内心奸诈,此乃小人之象,故曰否。泰卦,**内阳,如人外表和善不争,内心守正不阿,乃是君子之象,故曰泰。”

柳诚志听他借解说否卦讥刺自己为奸佞小人,心里十分愤怒,但又不能拿小云怎样,只得作罢。否卦的含义原本如此,如果是由景略说出,后果可就严重多了。景略知道小云是在借泰卦规劝自己,外表不必展现棱角,也不必作无谓之争,内心能固守原则,能明察是非就可以了。他心里感激,向小云缓缓点头示意。

次日清晨,小云辞别景略,启程上路,两天后赶到了京师。先前往景略家,把他写给妻子的家书,亲手交给了孔毓敏。随后起身告辞,前往皇宫报到。在一队禁卫军士兵的引领下,经午门来到皇极殿,缓步登上九十九级台阶,走入大殿。殿内空间极大,富丽堂皇,六部九司官员和皇室宗亲总计一百余人,身穿朝服,各按文武分立在大殿两侧。大殿尽头的金銮宝座上坐有一名青年男子。他约有二十五六岁,五官周正,目光明亮锐利,面部线条棱角分明,颇有英武之姿,此人正是泱泱华夏的统治者,正统皇帝轩辕翊国。

小云沿大殿中轴线缓步前行,他身着一袭黑布道袍,袖口处有几个补丁,表面也已起毛掉色,形象寒酸清苦。但行走在如此庄严华丽之所,神色宁静,一如往昔,绝无半点自愧形秽,显露出无比强大的自信。在一殿君臣的眼里,他就像是身披华服,丰神绝世,气度优雅雍容,让人意识不到他衣着的简陋。众人无不震惊,此等样人千年难得一见,正统皇帝更是喜形于色,暗暗点头,心想:此人心态犹如磐石,无懈可击,果真异于常人,忠勇侯眼力不差!由此人担任使节,促成两国结盟,又多了几分把握。”

小云在金銮宝座前停下,躬身行了一礼,道:“道门掌教紫微参见陛下。”正统皇帝走下宝座,躬身回礼,道:“云教主乃是老君传人,仙家身份,与朕是乃是敌体,不必多礼!”传令设座,两名内监抬出一张沉香座椅,安置在宝座的左前方。小云撩袍坐下,道:“多谢陛下。”虽享用了极高的礼遇,他神色一如往常,毫无自得之态。正统皇帝心里又是一喜:此人宠辱不惊,衣着简陋,不是贪图名利之人,便不可能被人收买,此番出使猃狁,绝不会丧权辱国,定能有所创建!于是说道:“久闻云教主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心怀广大,术业精妙,神功无敌,允称当世第一人。朕今日能和道长相见,不啻久旱甘霖,有一个问题希望云教主不吝指教。”(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