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章 金殿晤对(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云起身辞谢,道:“云某一介寒士,不敢当此盛赞,请陛下赐问。”道教代天养民,活人无数,小云的仁惠之名早已盛传海内。正统皇帝一直认为,小云此举是为了收买民心,为日后谋反作准备,不免让他疑惧丛生。此时,见小云知文守礼,行为作风和车万里丰必正等跋扈之辈截然有异,不禁心里喜爱,疑忌之意大为缓解。叹息一声,道:“朕自登基之后,夙夜勤于政事,不曾有丝毫懈怠。但天下仍是战火频发,民生艰难,匪患成灾,皆是朕德能不能服众,仁惠不及百姓之罪。请问云教主,不知怎生执政,才能国富民强,长治久安?”

小云道:“云某乃是草野小民,见识短浅,不足以妄言政事。但有一点愚见,仅供为政者参考。为政之道,在于无为。”正统皇帝大惑不解,道:“何谓无为?莫非啥也不作,反能使天下太平?”小云道:“无为,乃是不强为,并非无所作为。无为,又可谓之清静不扰,为政者如能师法自然,不乱颁政令,根绝朝令夕改,官府只向人民提供服务,维护治安,各级官员不要凭一己好恶,胡乱干涉人民行为,如天有雨,雨生草木,至于草木如何生长,天不会干涉,任由草木自己决定。因而,自然形成的原始丛林,面积广大,极其繁盛,要比人工种植的林木广袤的多,彰显出无为的作用。让人民依照自身的天性去生活,依据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去发展,长久以往,自能国富民强。”

他起身在大殿内踱步,继续侃侃而言:“推究致乱之因,无不源于名利。为政者,不推崇贤良,不提倡建功立业,不贵金宝财富,不贵名,不贵官,不贵行赏,则能杜绝朝臣官员乃至人民的妒忌之心和攀比之念,便可禁绝争竞之风和顷轧之事。官员野心泯灭,民众放弃贪婪,便能安守本分,忠于职守,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政者,提倡不以名利为重,贵精神,绝名弃利,则民心不乱不贪,民风复归淳朴,匪患必绝,天下自可太平!”说完,回归原坐。

皇极殿内鸦雀无声,只有他一人的声音反复响起。言辞精妙,思维清晰,条理分明,话音和缓清亮,余音在殿内久久不绝。良久,竟无人说话,众人完全沉醉在他的话语中,正统皇帝感慨万千,心想:此人真乃国之瑰宝,允文允武,识见不凡,原是罕见奇才。眼下道教在民间的威望,已非官府所及,此人一旦起意谋反,必是万众景从,势必成为一个最难抗衡的对手!”心里惊惧不安起来,宁定了一下心神,方才道:“道长一番宏论,朕得益匪浅,大有拨云见日之感。”停了一下,转入正话题,道:“月前,猃狁大军犯境,如两国交兵,百姓难免流离失所,死伤必多。朕心不忍,准备息事宁人。云教主乃是当世奇才,不知是否愿意担任使节,前往猃狁协商结盟事宜?”

小云道:“国难当头,云某义不容辞,自当领命前往。”听他一口应允,众大臣全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理藩院的官员,眼见有了替死鬼,更是如释重负。正统皇帝道:“云教主能够应允,实乃国家之幸。此番出使猃狁结果如何,关系国祚存亡,事非寻常,朕不得不谨慎以待。云教主毫不犹豫就应允了此事,想是已经心有成竹,不知能否告知大家一二?”

小云微笑道:“眼下我并无任何计划和打算。”正统皇帝道:“此行是否能如愿促成两国结盟,全看云教主能否说服猃狁皇帝,不知你有几分把握?”小云道:“我毫无把握!”一殿君臣大感惊讶,他毫无把握,此行又怎能完成使命?正统皇帝道:“云教主说笑了!如无半点把握,此行岂非变得毫无意义?”小云道:“我们对猃狁的情况所知甚少,事先谋划,未必有效。与其如此,不如等到了猃狁之后,再见机行事。届时,我自会尽力而为,希望结果不致于让大家失望。”

正统皇帝暗暗寻思,此人并非虚言妄语之辈,宁愿被人小看,也绝不说大话。其实比之夸夸其谈之徒,更显自信。此人心智老练成熟,言行持重,又不失灵活,正是担任使节的绝佳人选。几轮言语交锋后,他心里对小云的能力再无丝毫怀疑,说道:“云教主赶到猃狁后,只要对方提出的条件不是太出格,我们皆可应允,金银丝帛和美女,无妨多多给予,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两国罢兵言和。但绝不能割让半寸领土,此是我们华夏的底线!如猃狁执意不肯言和,以为我堂堂华夏可欺,朕,也不惜破釜沉舟,与之决一死战!”最后一句话提高了声音,说的铿锵有力,极具威严。

小云知道他的此番言语,无非是向群臣表示自己有一战的勇气,并非畏敌如虎,于是点头称是。说完正事,殿里的气氛宽缓了很多,正统皇帝道:“云教主,不知贵教眼下有多少门徒和信众?”小云道:“弟子约有几十万,信众无法计数,估计至少几千万。”正统皇帝感到后背发凉,强笑道:“云教主领导有方,短短几年已使贵教的势力大为增强,当真可喜可贺!”说完,干笑了两声。

小云知道他言不由衷,起身施了一礼,道:“待天下太平之日,云某将辞去掌教之位,结庐海外,从此不问世事。在此之后加入我教的普通弟子也将不再修炼神功,所以我教尽管势力庞大,但绝不会谋反,圣上不必多虑!”正统皇帝被他一语点破内心,不由得面色一红,哈哈一笑道:“朕只是随便一问,并无见疑之意,云教主也是多虑了!”听到小云亲口说要辞去掌教之位,他放心多了,说道:“此番出使猃狁,如果使臣的身份太低,难免被蛮夷小视,云教主是出家人,不宜当官。”沉吟一下,接着道:“朕准备和云教主结为兄弟,以华夏皇弟的身份出任使臣,足以震慑蛮夷番国!”

话音未绝,殿内众臣已发出啧啧赞叹,能和一国之君结成兄弟,身份已等同于亲王。小云原是一介布衣,此番可谓一步登天,让众臣艳羡不已。其中有几人已经想到,柳诚志在得知此事后,八成要气得吐血。小云心思缜密,已知正统皇帝对自己仍存有疑忌之心。亲王尽管身份高贵,但并无实权,生死荣辱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比较容易驾驭。如实授官职,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正统皇帝仍担心自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借机扩大自己和道教的影响力。在他心里,自己终究会凭借道教强大的实力,干涉朝政,架空皇权,甚至起兵谋反。最高权力自古独裁,绝不容他人染指,正统皇帝如此多疑也是人之常情。

结义之事不容小云推托,等到香案布好,二人互叙年庚,正统皇帝的年纪要比小云大得多,他让小云改口叫自己为皇兄,二人参拜天地,相互三拜后,在众臣面前就此结为了异姓兄弟。众臣纷纷出言庆贺,秘书监顷刻写就圣旨,将此事昭告天下臣民。正统皇帝宣布所有官员放假三天,允许民众聚众宴饮一日,全国的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儒教的国子监和文庙,乃至皇家的太庙,必须分别举行盛大仪式,把此事昭告各路神灵和历代先皇。凡此种种,以示普天同庆。正统皇帝盛大其事,并非出于儿戏,或是为了显示帝皇之威,乃是借此抬高小云的威望,让猃狁得知华夏十分重视此事,以亲王作为使臣前往协商结盟事宜,诚意非比寻常,此举势必更利于小云完成使命。执掌一国之政,思虑如不周密,早已失国亡身,正统皇帝的执政水平让小云颇感折服。

次日一早,小云出了驿馆,前往理藩院办理相关事宜。依照程序,先领了象征皇帝亲临和表明使臣身份的九旄节钺,銮仪司官员备好车马仪仗,文秘司官员将奉使诏书和出关护照以及各类公文,交付小云收执。奉礼司官员将赠给猃狁皇帝的各色礼品,分门别类放入车厢,车门上锁,打上封条。最后由理藩院长官,宣读随行人员名单和每人的分工事项。理藩院的谒者仆射李存吉和典仪监卫少颖二人担任副使,殿前副都指挥沈季隆统领五千名禁卫军士兵作为护卫,随同出使猃狁。自国朝肇始至今,组织规模如此之大的使节团尚属首次,可见正统皇帝极为重视此事。

前后用了一个时辰,各项工作方才全部结束。辰时初,使节团列队出了理藩院,小云手持九旄节钺,骑上绝世名驹紫云飞电,走在队伍最前方。两名副使和沈季隆策马跟随在后,四千名五百名士兵手持仪仗左右护卫,走在队伍最后的五百名士兵,手持各种乐器,奏起奉使宣威令,一路锣鼓喧天,赶往位于京师西北角的镇国门。旌旗飞扬,龙骧虎卫,仪仗威武,军容盛大,当真有泱泱大国之风。

京师道路早已清扫干净,片尘不起,商家店铺和民居门前布有香案,青烟袅袅,果香阵阵,沁人心脾。几十万民众摩肩接踵,挤在道路两旁观看使节团出京。小云今日身穿一袭纯黑色道服,头扎一字巾,宽袍大袖,神色间既有儒生的文雅清秀,又不失道门的仙家风骨,气质有异于其他人,显得分外醒目。民众见他丰神绰约,犹如二八处子,但众目睽睽之下,仍是从容自如,并无拘谨之态,无不大为倾倒。年青人只顾光景,而四十岁以上的民众则完全不同,他们心里十分清楚,知道小云此番出使,责任重大,如不能完成使命,猃狁入侵,不免国破家亡,大家的生命危在旦夕,他们的心情沉重起来。

几十名老人首先跪下,双手合十,祈祷苍天厚土和各路神灵,保佑小云完成使命。此等情绪很快传播开来,跪下祈祷的民众愈来愈多,原本喜庆的气氛,转变成了悲凉和哀伤。眼见大家惊惧不安,小云心里一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难来临之际,普通百姓又怎能不怕?于是提气开声,道:“诸位父老乡亲,本人云天鹤,乃是道门掌教,曾由太上玄元真君亲传玄功,掌管三山五岳七十二仙府,统领亿万之众,领袖江湖,威加海内,论能力,当世无双。此番奉命出使,必能完成使命,大家不必担忧!”声音如水波一般扩散开来,绵绵密密,涌向京师的每一处角落,在每一个人的耳旁响起,纵使身处十里开外,声音仍是清晰异常。

民众见他露了一手神功,无不感到震撼,由此笃信他必能完成使命,登时掌声雷动,悲伤情绪一扫而光,京师再度恢复了喜庆气氛。使节团副使李存吉,见他只说了几句话就有如此惊人的效果,心里大为折服,暗暗寻思:此人昨日在皇上面前,绝不肯说一句大话,此时又夸下海口,前后言语不一,无非是因皇上和民众的智愚有别,相比皇上的精明睿智,民众自是更易相信夸大不实之语,此人正是藉此改变了民众的情绪。他言行变化随心,虽是一个不问世事的出家人,但无比精明,此行必能成功!殿前副都指挥沈季隆作为随行人员,见小云年幼,不免有所小视。此时亲眼见小云展示能力,立时收起了轻慢之心。

半个时辰后,使节团出了镇国门。正统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在霸桥长亭设宴为小云饯行。大晟乐坊的六十名大内供奉,盛装彩衣,各持乐器,弹奏和演唱起饯别之曲阳关三叠。正统皇帝和官位最高的三公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分别上前和小云一一把酒话别,此次饯行,皇帝亲临,规格之高也是空前的。仪式结束后,小云起身告辞,使节团所有成员飞身上马,在大内供奉忧伤悲凉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反复咏叹中绝尘而去。(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