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回:封疆不掩胭脂色(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秉钧长年从事缉捕职业,善于察言观色,心里已知详了几分,待散筵之后,便私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杨元度对袁世凯这个年轻的将帅自是十分敬重,现听赵秉钧一说,既动心又顾虑,因为女儿仅十七岁,双方年龄相距过大,且袁世凯已娶了一妻三妾,若嫁过去,授人笑柄且不说,还委屈了女儿。故杨元度內心甚为纠结,不知如何是好?

赵秉钧见杨元度犹豫不决,遂劝道:“我和慰亭同庚,一样投笔从戎,他执掌帅旗,我却为典吏,贵贱优劣立判。今朝廷提倡练兵,虽为小站,然兵权在握,进则封疆,位极人臣。表侄女若能从之,是高攀的福份,表兄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哪个有本事的男人不是妻妾成群,拥芳抱翠?况大帅仅三十有几,如狼似虎之年,也不见得委屈了表侄女。”

“你说得固然在理,婚姻乃是大事,须征得女儿同意。”杨元度叹了一口气,道。

“那是自然,你现在就去,趁我还呆上一两天,明个儿去拜访大帅,或许求得个准信儿。”赵秉钧催着。

杨元度依言,入了女儿闺房,原以为女儿年少害羞,会回避或拒绝这桩婚事,想不到她听后,回答得大胆、泼辣:“我身子已被他抱过,此生就是他的人了,他若不依,我就死在他的家里,做鬼也要嫁给他。”

杨元度一听,惊得六神无主,他知道女儿的性格,风风火火,说一无二,绝无有周旋的余地。

他只好复回客厅,和赵秉钧商量明天提婚的事儿。

且说袁世凯既得捐款,心情自是愉快,回到军营,醉眼惺忪,老是有赵家小姐那双绝妙的小足在晃动,挥不去,又捏不住。

只觉得全身燥热骚动,不由哼昆曲《西厢记.十二红》里的名段子:

“小姐小姐多丰采,君瑞君瑞济川才,一双才貌世无赛,堪爱,爱他们两意和谐。一个半推半就,一个又惊又爱,一个娇羞满面,一个春意满怀,好似襄王神女会阳台,花心摘,柳腰摆。似露滴牡丹开,香恣游蜂采。一个斜欹云鬓也不管堕折宝钗,一个掀翻锦被也不管冻却瘦骸。今宵勾却相思债,竟不管红娘在门儿外待,教我无端春兴倩谁排,只得咬,咬定罗衫耐。犹恐夫人睡觉来,将好事翻成害。将门叩叫秀才,嗳秀才你忙披衣快把门开,低,低声叫小姐,小姐吓,你莫贪余乐惹飞灾,看看月上粉墙来,嗳,莫怪我再三催……”

这是沈玉英在上海时教给他,十多年来一直都不忘记,正哼得入心,忽闻操场有吵闹声,忙出门喝问其故。

原来,哨长刘三胜带领本哨奉命在东寨门内一带巡逻,其中有一个巡逻的兵丁竟敢带着枪支,潜赴小站马厂减河南岸,那里是妓院坐落的地方。回来路上正好被执法队逮个正着,遂绑回操场,准备待天亮行刑示众。

“大帅,小人冤枉呵!”那士兵一见袁世凯,跪在地上叫冤。

“你外出嫖妓,何冤之有?”袁世凯怒问,道。

“小人不是嫖妓而是家在那里,黄昏时家里来人说,家父病危,晚上刚好执勤路过那里,为见父亲最后一面,一时情急,就开小差了。”那士兵双眼泪汪汪地道。

“百善孝为先,为国尽忠,为人子尽孝,虽说忠孝不两全,然无战事,也应顾全,此错应归咎袁某,罔视孝道,当罚俸五十两,转赠与你,特批假三天,准你回家料理后事。不过,执勤开小差,私带枪支外出,严重地违反军纪,本应从严处罚,姑念你出于孝道,酌情从轻,待你回营即予以行刑,杖责五十,以儆后尤。”

袁世凯上前,扶起他,亲自为他解缚。围观热闹的将士们见大帅赏罚分明,情法兼济,深为折服。

诚然,袁世凯治军从严有名,体恤将士也是为人所称颂的,全军七千多将士,哪个病疼或有心困难,他必躬身探视并予以解忧。

除此之外,每个月他还从自己的薪水里抽出四分之一,资助优秀的将士去学堂深造。

类此表率,在当时腐化积垢的大清军队里,几乎沒有一个将帅能做得到的,所以,小站新建陆军的威名不是虚传,军队全盘西化装备与管理、训练,如果说在传统方面有所保留的话,那就是全体将士忠于主帅,都愿意死心塌地为袁世凯卖命,这点荣禄非常清楚,以至后来一直不敢有动袁世凯的念头,只能软化拉拢。

第二天,袁世凯按“三日一小结,五日一大结”的惯例,召聚众将领及幕僚们议事,就昨夜发生的事一再强调了军队的纪律性,并宣布撤消刘三胜哨长的职务,待那个士兵杖责受刑后接替他的职务。

众人不解,袁世凯说,一个不能沟通,不关心士兵的将领,绝对不是好将领,那士兵虽说犯错,但并不存心,而是孝心所迫,人有仁孝,必存忠义,这正是咱们军队所需要的力量源泉。

接着,他又口若悬河,讲述了在朝鲜和倭人作战的感受,他说,倭人之所以作战勇敢,是抱着“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的信念,是因为有了“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信仰。

“倭人真的这么厉害?”王士珍吃惊地问道。

“他们单兵作战能力强,整体作战尤为凶猛,甲午一战,我军惨败,其厉害可想而知,故你们应多揣摩倭人的战法与技巧,尤其是倭人教官,务须尊重,师其长技。”袁世凯表情严肃地道。

见主帅如此认真、凝重的样子,众将不敢俏皮,应口称是。

将近晌午,袁世凯回到宿舍,赵秉钧在客厅候等多时了,两人商议一下调职之事后,赵秉钧说了自己的来意。

“这事使不得,你也知道,我已有四个婆娘了,若再续,且不说招人非议,就是家里那几个婆娘,个个是不省油的灯,她们会寻死寻活的。″袁世凯摇手搪塞,道。

“既有四个,多一个也是不妨的,况我这个表侄女,认准了的事儿,九头牛牯也拉不回来。大帅若拒,只恐害了她。”

赵秉钧舌吐莲花,继续道:“我表侄女长得虽不见得那般标致,可是个理家能手,疼人的主儿,大帅娶了她,也见得福气,再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沒有缘分,你俩怎会有此相遇?表侄女又如何这般痴情于你?”

赵秉钧缉捕讯问多年,练就一口铁齿铜牙,能说会道,活生生地把袁世凯的心思拽了回来。

本来,杨家小姐那双小足已教他神魂颠倒,意乱情迷,今又受到赵秉钧的撺掇,不由地想入非非……

然而,家里那几个婆娘能依能饶吗?大姨太估计不会闹情绪,怕是怕金氏三姐妹起哄,她们个个恃着有了儿女,脾气也大了起来,正如俗话说,生崽的母狗比虎还凶。

若强硬纳娶,凭袁世凯的霸气,她们自然不可奈何,只是这样一来,影响到家人的情绪,尤其是大儿子袁克定,已成了小伙子,这点也让他有所顾忌。

“大帅若有意,我有一个周全之法。”赵秉钧见袁世凯动心了,趁热打铁,道。

“有何周全之法?”袁世凯眼射光彩,急问。

“我在军营附近寻一幢新屋,在这里择日成婚,待生米煮成熟饭,就算夫人们知道了,也奈何不得,如今达贵官员纳妾成风,用的就是这法儿。”

为了讨好这个未来的上司,也为了遂了表兄交代的事儿,赵秉钧脑瓜贼亮灵光,死缠烂扯,硬是摄成了此事。

也合该是一种孽缘,成就了一段风流佳话。

洞房花烛之夜,袁世凯真正领略了杨氏三寸金莲“挑、钩、缩、蠕”的诸般妙用,乐得欲仙欲死,相见恨晚。

杨氏正值妙龄,犹如一朵含露乍开的花儿,怎堪袁世凯这个年轻力壮的情场老手的折腾,忽听娇莺初啼,说不出消魂的佳景,如坠巫山云雨中,恰似金·元好问《捉伯丑奴儿》词:“朝镜惜蹉跎,一年年来日无多,无情六合乾坤里倒凤颠鸾,撑庭裂月,直被消磨。”

从这以后,袁世凯宠爱杨氏,仅在大姨太之下。而这个杨氏,也确是一个讨人欢心的主儿,她用“纤纤的手,窕窕的足",勾住袁世凯的魂,她用出神入化的厨艺,勾住袁世凯的胃,她用治家的才能,彻底征服了袁世凯的心。

有道是“纸包不住火”,任袁世凯遮得严实,纳娶五姨太的事儿还是露馅了,李氏和吴氏丫环出身,不敢有怨言。

金氏自来了中国,得知闵妃和家庭的变故后,戾气和傲气去了不少,且知袁世凯风流成性,懒得理这些猫狗之事。

正房于氏一年到头也见不到袁世凯几次,从来不敢说丈夫一点不是之处。

这回让袁世凯想不到的是,竟然是大姨太沈玉英发脾气了,她并不反对袁世凯纳妾,但这样的大事儿也须得和她商量一下。她认为,此事藏掖在外面,损了丈夫颜面且不说,在別人的目光里,好像显得她小气不容人似的。

所以,一连数日,任袁世凯百般解释,说破了嘴皮,她总是绷紧着脸,冷眼相待。

袁世凯自知理亏,请来孟恩远和赵秉钧当说客,总算阴云转睛。既是风平浪静,袁世凯便把杨氏接回家里,正式坐上了第五把粉红色的交椅。

两年来,杨氏极尽嘴巴之乖巧,里外张罗,打理家务,赢得了沈玉英等人的尊重,相处得倒也和睦。

不知不觉地,小克文已九岁了,他不但长得眉清目秀,而且聪敏过人。五岁开蒙识字,七岁能读经书,九岁便会作文章了。

这个嗣子,可以说是沈玉英的心肝儿,疼爱得如同自己的生命般,处处呵护,时时翼孵。

这时,她正在斜靠在树下的网兜上,脸带笑意地看着小克文练字,见杨氏仓惶过来,忙问何故?杨氏说老爷刚才像中邪般,极为反常。沈玉英一听,惊愕不已,教丫环看好小克文,急上书房。

“老五,你先退下,我和你二姐聊会。"袁世凯见她俩入来,吩咐杨氏道。

“嗯,老爷中午喜欢什么菜?我给老爷整来。”杨氏应着又问。

“随意点就好,日后些儿粗活,吩咐下人就是,莫动了胎气。”袁世凯随口应道。

杨氏听了这体贴的话儿,心里顿生暖意,向袁世凯和沈玉英道个万福,自个儿去了。

“夫君有什么心事?”沈玉英迫不及待地问。她沒有生育,身子如处子,曲线优美,只是多了一份矜持与成熟。

袁世凯望着她依旧艳若桃花的脸颊,说了徐致靖等人相继被捕的事儿,然后叹气道:“徐大人所保荐的人几乎都成了朝廷缉捕的对象,看来我也难以幸免。”

“有荣相罩着,夫君又署理总督之位,依妾身看来,夫君应不受牵连。”沈玉英上前,帮他轻揉太阳穴,柔声安慰着。

“太后是个有手段的人,喜怒无常,圣心难测,若有人弹劾此事,她必迁怒于我,如此大祸至矣。”袁世凯担忧道。

“那如何是好?”沈玉英一听也是哆嗦,半晌,她建议袁世凯趁早派人入京活动,以便打通关节。

“当今人心惶惶,唯恐避之不及,有谁敢进言?况贸然贿赂,授人以柄,反而坏事,除非是太后身边的人,疏通或有转机,但我署理督位,不敢入京,手下人身份卑微,却难以谒见,唉,真是左右为难。”袁世凯苦笑着摇头,否决了沈玉英的想法。

:(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