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回 一时难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这天二狗回来了。到这个时候,二狗已经十七岁了,漆匠学得也快要满师了。在乡下,出去跟人家学徒,一般都是管吃管住、不挣钱。等出了师,就可以自己干了,也有那继续跟着师傅干、分一点钱的。

当年学徒的时候,叶子就曾告诉过二狗:能不能学会,就看人家师傅愿不愿意教了。把师傅照护好了,人家才愿意教你呢。凡事要多个心眼,师傅干活的时候,你搭搭手,仔细看着,多偷地学点真本事。你还甭说,二狗虽然捣蛋,但妈这话他还真记住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二狗本来就对油漆这一行感兴趣。

二狗虽然不爱念书,但心眼儿倒挺多,老围着师傅转,也挺勤快,甚至还给师傅干一些家里活儿,这一来二去的,和师母也熟了。学漆匠,二狗倒是挺用心,学了油漆的基本功,还跟师傅学了画画的技巧,师母常夸二狗长进快。做油漆,可完全靠手上的功夫。这不,自从干了这油漆,二狗的手就常是肿的,有时候肿得都握不成拳。

只是近些个日子,村里的油漆活儿开始少一些了。或许是木材少了的原因,或许是纤维板、三合板出现的缘故,更可能是小家具厂办起来的原由,庄户人自家打实木家具的少了,买组合家具的多了,自然,用漆工的也就少了一些。这天,师徒二人歇息的时候,就闲聊起来。“二狗,你觉得学得咋样啦?”“嘿嘿,学是学了不少东西,可要像师傅那样,还早呢。”“基本功回了,晓得咋下手就行了,那技术还有穷尽呀。”“嘿嘿。”“按说你就满师了,能挣钱了。”“嘿嘿,就是活还粗糙的。”“细心了,耐心了,就细致了。”

“这一阵子,额老在想个事儿。”“啥事?”“人常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你看这社会变化多快呀,满满就十年功夫,不少行当眼看就淘汰了。”师傅摇了摇头说。“哦。”“你看现有还有补锅的吗?”“嗯,不见了。”“粘瓮的呢?”“也是。”“打铁的少了,木匠也没啥活了。”“哎,额学过木匠。”“学成啦?”“学了一年多。”“哦,那能干两下。”“做个小活儿可以,大活儿还干不了。”

“哦,现在就砖瓦匠活儿多。”“外还说哩,你眊现今盖房子的这么多。”“啊,都盖的那平房。”“嗯,预制板的。瓦房是没人盖了,木料贵得也盖不起。”听着师傅的话,二狗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哎,二狗,你姊妹几个?”“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哦,那你排老三。”“嗯。”“你哥在干啥?”“在省城念书哩。”“大学?”“嗯。”“看不出来嘛,还有个念大学的哥哥呢。”“嘿嘿。”“那你不让你哥给你安排安排?”“他?”“咋?”“还没毕业呢。”“哦。多候毕业呢?”“快了,再有几个月吧。等毕了业,额就去找他去。”

“想得倒美。还没站住脚,咋帮你?”“哦。”“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两年你还得自己想办法。”“嘿嘿,额能有啥办法。”“鬼式。你不是学过木匠,也会漆匠嘛。”“不是都不行了嘛。”“不行是以前那方子不行,手艺总归是有用的。”“方子?”“就是一个人专干一行的办法不行了。工程队里还是需要木匠的,也需要漆匠。”“哦。”

“那……”“咋?”“那额跟师傅去。”“去哪儿?”“工程队呀。”“这孩子,说风就是雨。”“嘿嘿。”“先把手上的活儿完再说吧。”“到时候可带上额,哦。”“知道了。唉,这妈殁了,爹又不在,也够可怜的。”师傅摸了一下二狗的头说,但能不能带,心里并没有底儿。可师徒在一块儿干三年了,师傅还是挺喜欢二狗这孩子的,又机灵,又勤快。要说真的不管二狗了,师傅着实有些不忍心,也舍不得。

而二狗呢?爹一走多年不回来,妈也不在了,回到家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不喜欢在家里待,更不想在村里头种地,还是想随他师傅出去干,可又担心姑姑和舅厦奶奶不愿意。好在师傅这里的活儿还没干完,二狗心想,等到要出去的时候再给家里说吧。基于这个想法,二狗也就没有给姐姐和舅厦奶奶说。其实,这档口杏儿也没太在意二狗。虽然嘴上没说,但杏儿心里还是惦念她自己的亲事呢,因为已经有一阵了,一直也没有清平刘家的消息。

说起刘家恩娃,这话可就长了。恩娃是从小就到了清平的刘家的,刘家爹妈一直当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有加。恩娃也挺懂事,很孝敬刘家爹妈和爷爷奶奶。恩娃常常带着莲莲玩儿,兄妹俩一块儿慢慢长大,看不出来这两个与亲兄妹有什么不同,两个孩子的皮肤都稍微有点儿黑,笑起来眼睛都是眯成一道弯弯的缝儿。要说真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两个孩子长得不像,恩娃是方脸儿,而莲莲呢?则是个长脸儿。

这个时候,恩娃正在县中补习,准备今年夏天第三次参加高考。农村孩子上县中都住校,一般在学校里也都是自己用脸盆洗衣服,身边都带着一只小小的针线包,紧慢要是衣服开线啦、刮破啦什么的,也都是自己临时缝一缝,也算是独立生活能力的磨练吧。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吃喝条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的不同,比起城里头同龄的孩子来,他们一般要显得老成、持重一些。因为学习紧张,恩娃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

这个礼拜六下午,在县城工作的刘家爹回到了清平。刘家妈就把邢家媳妇给恩娃介绍对象的事儿告诉了丈夫。吃过晚饭,刘家爹便来到了爹妈的屋子里。

刘家爷爷说:“订下媳妇了,娃就能安心考试了。成家立业嘛,先订婚、后立业,这才是正理儿。”“你们给娃介绍对象,额不反对。咱得考虑好了,将来恩娃要考上了,那怎么办?可退呀?”刘家爹道。

“婚姻大事嘛。敢考不上就不说媳妇啦?那不耽搁啦?”刘家奶奶说。“所以说嘛,这事情本身就是个矛盾。甘蔗哪没两头甜呢。”“敢考上了就不要村里的媳妇啦?”刘家爷爷道。“你在县里工作,敢你俩不是好好的?”刘家奶奶也说道。

“你们呀,这都是老脑筋。现在这年轻人,想法可不一样了。再过上三、四个月呀恩娃就高考了,现今急得说这事咋呢?敢不怕影响娃念书?”刘家爹回话道。“你说的这也有个道理儿。”

“敢人家女子就等你着哩?你以为你是谁?三、四个月,再过三、四个月人家早和别的娃订了的。”“哎呀,你熬煎的,没定亲的多着呢。”刘家爷爷、奶奶见刘家爹不太愿意这事,一时没有再答话。这时,刘家妈进来了。

“爹、妈,额看还是听听恩娃是咋想的。”刘家妈说。“媳妇子说的也对。”刘家奶奶对刘家爷爷说。“嗯。”刘家爷爷抽着旱烟应道。“额的想法,如果你们急的话,先打听打听这女子再说,暂时不要打扰恩娃。再有三四个月,娃就要高考了。”刘家爹说。

“打听打听也对。”“人家邢家媳妇不是都说了吗?再说了,叶子是啥人,咱又不是不知道。”“额还是这想法,先了解了解这女子再说。”“那,那你了解去。”“这都是你们老婆家的事,哪有大男人去打听人家的呢?”刘家爹道。“额没熟人。你在云岭水库上干过,你不去谁去?”“你跑一趟就跑一趟,那敢丢人的?”刘家爷爷对儿子说。“行,额就去。”“明儿个你就去。”“这才不是的,说风就是雨,急什么呢?”“看你那个毬式!让你去哩,跑上一回那怕啥的?啰里啰嗦一大堆。”“嘿嘿,那行,额明儿个就去。”

第二天上午,刘家爹骑上车子真去了一趟云岭。回来的时候快中午了,刘家妈已经做好饭在等呢。“洗上一下,咱就吃饭。”刘家妈给盆倒着洗脸水道。“嗯。”刘家爹洗过脸坐到小饭桌跟前,一边吃一边说:“都说这女子不歪,念书也好。人家哥上大学了。”“哎呀,这都知道了。”刘家奶奶答道。“这女子还有一个弟弟,在学漆匠呢。”刘家爹继续说。“哦,有个手艺也不歪。”刘家爷爷道。

“可就是这贵娃不像话,都走了十来年了也不回来,他妈和他老婆殁的时候都没回来。”“这,这你不早就知道嘛。”“啊,都说八成在外面有人了,听说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了。”“这个邢家媳妇倒没说,光知道叶子丈夫在外面做生意,老不回来,家里就靠叶子一个人撑着。”刘家妈说。“哎呀,要和这号人结亲家,就觉得丢人的。”刘家爹继续说。

“哎呀,咱是娶媳妇哩咯,又不是嫁女儿。”刘家爷爷道。“你爹说的对。只要人家女子好就行,管她爹咋样呢。这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刘家奶奶对儿子说。“外,咱敢就说上个这呀?”“敢歪啦?额就觉得这杏儿就可额的心儿。”刘家妈道。“光听人家说上几句呀,你就可心了?”“嘿嘿。”“额还是觉得,这事情还是等恩娃考完再说吧。”刘家爹坚持说。“你说的外,敢人家就等咱着哩。”刘家妈道。“等不等的,外都是个人那命。”“哎呀,额是说不过你。”见这做爹妈的想法都不一样,刘家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就这样,一家人说来说去的,这事儿还是一时定不了点。(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