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回 得有底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柳湾春耕春播才忙完,又下了一夜的雨,地里不能干活,根儿、永娃、仁娃、旦旦、程娃几个,还有两三个老婆子,先后来到老村门口也就是城门楼儿那里坐着闲聊。

“永娃,腿还难受的?”“啊,日本人害下的根儿嘛。”“额说眊上你揉哩嘛。”“啊,这就带到木头里去了。”“嘿嘿,都没几天活头了,过一天算两个半天。”“说毬的,你眊人家成娃,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做生意呢。”“嘿嘿,咱和人家比啥呢,人家小时候屋里条件就好,后来又去了城里头,还在台湾住了这些个年,人家那身体好得多哩,你眊人家脸上那水色,外就和咱不一样着哩。”“这是一方面,人家屋里那基因好,你眊人家爹妈都活到多大呢。”

“啊,说起这成娃啦,就想起那虎儿。把成娃家那院子糟蹋了,成娃还不记前嫌。”“啥前嫌呢,房子是人家虎儿爹买下的,糟蹋也没有糟蹋他成娃屋里的钱呢,和他何干。”“就说那个样儿嘛,临了还愿意带虎儿家娃出去做生意。”“你敢是说群娃哩呀。”“啊,可不是的。”“群娃,群娃人家那小巴结好,跑前跑后的,嘴儿又会说,比他哥可强多了。”“啊,立娃会恋人嘛。”“咋能和立娃比呢,立娃手就高得多哩嘛(柿子湾一带称技术好为手高)。”“毬的,你俩说的就不是一回事着哩。”“嘿嘿,这两个是毬抬杠哩,他敢不知道呀。”

“哎呀,再会恋人,群娃也不小了,哪能跟人家年轻人比呢。”“哎呀,年轻的是好,可不靠住,毛手毛脚的。”“外还说哩,成娃也不疵。”“哎,他家老大、老二家娃哩就不回来哦。”“听说早都去外国了嘛。”“成娃跟前几个娃呢?”“谁知道呢,反正也去了外国了,听说。”

“哎呀,管毬人家那些个干啥,成娃念旧,对咱这些个老人不歪就行了。”“啊,你眊人家一回回来,都给咱一张一百的。”“啊,可是不歪。”“说毬的,挣下钱了嘛,一百算个啥。”“你说得轻快的,这些个老人哩嘛,一个人一百,满村可就一半万哩。”“对成娃,这点钱可不算个啥呢。”“啊,有钱的多呢,能做到这一点,可不多。”“啊,就是。”

“哎呀,就是眊上人家过得好呀,眼认的。”“说毬的,人比人气死人嘛,比啥呢比的。”“啊,现今这政策好了,咱不行就是咱的事,甭怨置旁人。”“啊,就是,那多年些生儿屋里不行,老是紧迫的,你看人家现在,风生水起的。”“关生儿的啥事呢,都殁这些个年了,是人家立娃。”“立娃原来在厂子里头弄啥哩嘛,人家还懂得这弹簧。”“立娃人家一直就是搞技术的嘛,在平阳那厂子里头。”“啊,立娃做的外弹簧就好嘛,都销到东北去了。”

“根儿,你眊你,你眊人家立娃,看差下多少呢。”“你说毬的,一时是一时的事嘛,那敢由人着哩。”“啊,谁有那前后眼呢。”“一个人一个命。”“毬的,那可还能说啥呢。”就这样,几个人闲说了说,便回去吃饭了。

说起立娃退休回村办厂子,这话可就长了。立娃和根儿都是当年也就是柿子湾一带刚解放的时候,走曲沃人家私人办的炉院当学徒的。一两年后,根儿因为家里缺乏劳力回来了,而立娃则继续在那里干着。公私合营的时候,炉院成了县办企业,立娃也就转成了正式职工。再后来,立娃调到平阳一家配件厂工作。

立娃小时候,他爷爷也就是祥娃是村长,伯父也就是龙娃在并州当官,家条件好,念过几年书。而且立娃也像他爹生儿是个小心儿,只是很早就出来了,比他爹多些见识。当学徒的时候就肯学,从师傅那里学了不少别别窍,到了平阳配件厂,也把工作看得当事,就渐渐成了厂子里的骨干,后来在车间里算是个分管技术的副主任。

立娃谈婚论娶的时候,老家的情况虽说不好,可人家在厂子里挺受器重,因为懂技术嘛。也因为这样,曾有两个姑娘和立娃相处地不错,一个是副厂长的女儿,一个是师傅的女儿,最后,立娃选择了师傅的女儿,叫琴儿。琴儿长得白净,出身工人家庭,做事利索,可立娃妈也就是霞儿不大喜欢,不是吗?霞儿多少年后还在别人跟前提起这样一件事。说是那年她带着外孙也就是大女儿的儿子去立娃那里的时候,她一把娃坐在立娃床上,人家琴儿赶紧就把娃抱得坐在椅子上,说是怕脏了她的床单儿。霞儿气得第二天就引着娃回老家了,说是再也不走立娃那里去了。

可是立娃却说,在城里头洗床单呀被子的,不容易,都是在大盆里用手洗。还说琴儿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心眼好,不势利。实际上,也正是琴儿这个好处,伴随着立娃走过了十年艰难的时期,不是吗?立娃老家的成分不好,再加上因为选对象又得罪了副厂长,在那个时期,立娃的处境真可谓难上加难,这些就不细说了。

也就是两年前,立娃从平阳的厂子里退休了,闲着没事,就回村里开办了个弹簧厂,实际上也就是个家庭作坊。听说弹簧淬火,是在铅里头淬火里,火候不容易把握,也就立娃能弄了,所以,产量也有限,立娃带着侄儿和几个邻居干哩。闲人闲事,暂且放下不提。只是根儿听人家说这个说那个的,总觉得自己缺个帮衬,不是吗?儿子海海和外甥狗娃都考上出去了,也没有给老家弟弟妹妹们多大帮助。

却说狗娃在杏儿的催促下,给秀儿去了一封信,先说了说他目前的情况,然后告诉秀儿,他打算“五.一”节去古平一趟。至于说秀儿爹妈欢迎不欢迎,狗娃倒也没想那么多。秀儿呢?得知后既感意外,可也在盼望之中。心想,这家伙总算想起来看她了,顿感到美滋滋的,甚至还把这事告诉了她的爹妈。

王家爹妈在古平都是中学老师,王家共三个孩子,秀儿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对于秀儿和狗娃的恋爱,王家爹妈虽然嘴上没讲过什么,可实际上不太乐意。一来,觉得狗娃毕竟是从农村来的,生活习惯和城里头差别挺大,甚至可能会有小农意识什么的,更担心乡下那七大姑八大姨的会给女儿将来的生活增添麻烦;二来,他们就秀儿这一个女儿,希望秀儿能留在身边,以便将来等他们老了伺候伺候,也方便照顾两个弟弟。所以,秀儿大学毕业分配时,王家爹妈坚持要女儿回古平工作。而这秀儿呢?一直蛮孝顺的,爹妈之命嘛,她也没有多想,就回古平工作了。

这个时候,电话还没进入寻常百姓家,更不用说手机、电脑、网络了,单位的电话也不能打长途,长途电话得到电信营业厅去打。虽然省城到古平不过两百多公里的路程,但这时还没动车,也没高速公路,来来去去的,也不是很方便。狗娃和秀儿在大学里就已经恋爱了,可自从秀儿回古平工作以后,两人就一直没有见过面,只是通一通信,最多在信里夹照片什么的。信发出去以后,盼回信;回过信以后,又盼来信;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回信还是去信。反正晚上回到家里,闲暇的时候,不是趴在书桌上写信,就是躺在床上看信、想信。牵挂、思念和期待相互交融,开心、误会和解释互相交织。情书是恋爱的晴雨表,字随心变,情跟信来,说不尽的酸甜苦辣。

王家爹妈本想,秀儿和狗娃分隔两地以后会慢慢淡漠下来,以致最终会散了的;可谁知这秀儿就看中了狗娃的上进心和闯劲儿,两人的感情不仅没有因为分隔两地而降温,反而却因为日夜的思念而加深了。不是吗?王家爹妈曾托人给秀儿介绍过对象,秀儿连人家的面都不见,就拒绝了。可秀儿爹妈尤其是秀儿妈,对狗娃和秀儿的异地恋还是不支持,甚至对狗娃冒冒失失地从省局下到基层去搞承包很有看法,这不是自毁前程嘛。可又不好多说什么,不是吗?还没有认可狗娃这未来女婿呢,怎么好老说人家的不是呢。不过,王家爹妈毕竟是中学老师,不支持归不支持,见女儿一门心思要和狗娃好,也就没有坚决反对,慢慢的也就随了秀儿的便。

日子过得很快,眼看这劳动节就要到了。秀儿几乎天天晚上看狗娃的来信,不管是新来的信,还是过去的信,总反反复复地看,心里就甭提多开心了。反正一个字:盼!盼着她那个心上人能早点到来。

四月下旬的黄土高原,虽然早晚还有些凉,可中午就已经有些个热了。哥哥终于要去古平了,细心的杏儿凑了个礼拜天,拉哥哥去逛了逛商场,给狗娃买了一身时下最流行的藏青色毛涤西装,又买了件米黄色风衣。狗娃给秀儿和秀儿的弟弟都买了礼物,也老丈夫和丈母娘买了东西,还带了并州的特产什么的。第一次上门去嘛,预备得算是比较隆重。

就这样,一切都准备好之后,狗娃召集餐饮部和客房部的几个骨干开了个会,安排了一下眼下要做的事儿,又向饭店黄总经理和陈书记请了假,四月三十日中午,便坐上火车,直奔古平而去。要见未来的岳父岳母了,狗娃心里着实高兴,可想到秀儿爹妈曾经的态度,他有点担心,可还是有些底气的。(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