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龙手归来,安年祭祖(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夜的洛邑城中,注定无眠,梦惊啻扛着一鼎巨大玉棺,望着洞开的城门,也亏得今夜是承祖之也,遂是大开城门,以纳四方宾士,依稀的火光中,洛邑两个刚劲的刻铸凝字显露出无边威势,这个周廷的中枢所在,如同盘龙一般,傲然生威。

“呼~~~~”长吐了一口气,梦惊啻的面色变得迷离起来,大步跨动前行,低声的呢喃说道:“临总管,咱们到了。”

城门之口,甚少有行人出没,自己这副玉棺,反倒是成了守城将士的重点关注对象。

“进城先作盘查!”

梦惊啻才到门口,耳边便是传来了一道刚毅沉声,闻得此言,梦惊啻转目望去,却是看到一名虬胡守将双目瞪着自己,刚声出言。

见得这守将模样,梦惊啻圆脸一扰,堪堪笑着说道:“老兄,你还真不得认识我了吗?”说完这话,梦惊啻从怀中掏出一块类似木牌般的东西,那守城将士见得这物事,双目一凛,旋即匆匆扶手,对着后方的众名军士说道:“放行!”

梦惊啻见得这守将如此,口中呼了一声“多谢”,随后便是扛着玉棺往城内走去,方得进城,梦惊啻只感觉到一阵喧哗,在这城道两口,灯火通明,寻常人家的孩子都是披着厚厚的衣衫,忍住冻意,欢呼的玩耍着。

大人们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些个日常琐事,什么今天王屠夫家的猪死了,明天又是老刘家的媳妇生娃了之类的,多久不曾入市,再进得这等人集之中时,梦惊啻的心也是跟着活跃了起来,微抿着嘴口满步起来。

此处人多,但见得梦惊啻肩上负着一鼎庞大的玉棺,温婉生华,都是暗自心惊,当然更多的,是一阵阵讶然之意,毕竟在祭祀时日,负棺而行,自然是以为奉迎先祖的意思,见得梦惊啻行来,都是匆匆让步。

如此一路行驰,不过几刻时间,便是来到了那宫门之前,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望着那张朱红的庞大的宫门,却是不见得宫门守卫,大概是因明日祭祖之事,都被调派去往祭台行事了,当下也不及多想,便是走了进去。

......

此刻才是至于酉时末,宫廷之中已经是热闹非凡,朝天殿中,十余诸侯分列而坐,时玥居于右座首位,而左侧首席盘坐之上,却是空空如也。

顺阶而上,姬宜臼锦袍加身,目光中略带欣喜的望着下方的诸侯,时不时的举酒而立,端的是觥筹声乐。

郭须服为禁军统领,则是率得一干禁军砥柱人物立于大殿门口,以护得殿内天子周全,耳际传来殿中酒杯交触,奉承得声,郭须服心下暗忖念道:“已经是大祭之日了,临总管跟惊啻怎的还未回都。”

索然想到这里,郭须服也不得一叹,但毕竟辅宫为重,遂也不作多想,且说殿内,诸侯臣子交筹应承一番,好一会儿,天子盘坐之上的姬宜臼才是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以示安静。

下边臣侯见大王有话,皆皆放下酒杯,以正王听,见得下方且寂,姬宜臼龙目缓和言道:“今日难得各位大侯来都,寡人甚是高兴,一年之中,本朝也算是物丰民安,若只是一味饮酒,反倒不显我礼邦之德,各位侯王如果不介意,便于明日祭祖一事举经辞颂,以歌上圣先祖之德,如何?”

听到姬宜臼的这番话,下方臣侯顿时一阵应承,其间,邢侯姬霖桓爽然说道:“如果依着大王的意思,谁愿意出这第一阙呢?”这话才说出口,大殿之中顺时安静了下来,这文之一道,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这天子朝堂之上,若是说些个靡靡碎语,倒也不好,各路侯王虽说胸有锦绣,但毕竟碍着面子,也都不好发阙言辞。

见得这大殿无端一片沉寂,姬宜臼缓目一笑:“邢侯若是有兴趣,不妨先作一辞,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

邢侯闻得天子发言,奈何于之涉猎尚浅,心下不由一阵苦涩,旋即便是扶手对着姬宜臼说道:“大王千万别这么说,下侯只是言这层意思,天子堂前,乃是九五所在,小侯之言,怎得贸闯天阙。”

听到这话,姬宜臼面色一柔,暗暗思忖道:这邢侯真不愧是跟了寡人多年的忠侯,于此作辞一事,由经读人,想必此地各路侯王,都是心有各自盘算,寡人也待听说一番,心里也好有个打算。

思及至此,姬宜臼面色一动,嘿然一声:“邢侯言重了,想各位都是一地之侯,怎的几片辞讼,便让各位侯王难做了么?”

下方各侯才得闻言,顿时都是脸色微动,隔袖品酒,道道阴柔目光闪烁其间,倒是想要知道,这般该如何作答。

这一旁的蔡侯闻言,心下暗凛,本不待作这出头鸟,毕竟此处都是大家之辈,若是文理稍浅,反倒是有辱各路侯王清听,只是自己又是有求于周天子,姬宜臼又是说出这一番话,自然是有意所指。

暗忖既毕,这蔡侯面色稍稍一缓,见得各桌无人旁答,遂是清声说道:“下侯不才,愿作一辞,以飨各位玉听。”

见得终于是有人说话,姬宜臼抚掌笑道:“蔡侯锦绣之识,寡人早便有所耳闻,还请细细说来。”听到姬宜臼这番赞誉,蔡侯尴尬一笑,道:“大王言重了。”

话毕,只见蔡侯立起身子,捋了捋身上的黑色锦袍,目光环视扫顾,深吸了一口气,爽朗说道:“我大周古来奉制承德,是故成就五礼,分别为吉,凶,军,宾,嘉,正所谓地之仪,庶之行,我等为周疆效力,便作颂王礼一经,名为《天洛》。”

经名才出,下方臣侯皆是拂袖叫好,‘天洛’,解词之下,可为天都洛邑,听得蔡侯经名,姬宜臼脸色一笑,就连下方不曾作言的时玥,也是脸色微动,以待下听。

见得姬宜臼脸色缓好,蔡侯心中微喜,咳嗽了一声,思索片刻之后,便是低低吟来:

“瞻彼天洛,玉阙倚倚。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威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忘兮。

瞻彼天洛,玉阙凛凛。有匪君子,神聪琇莹,会眸比星。瑟兮威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忘兮。

瞻彼天洛,玉阙倾倾。有匪君子,万俊驰往,众子入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莘莘之躯仪,斐斐临如硕人。”

经辞才落,殿堂之内顿时一片哗然,在场之人都是腹有文锦之人,听到蔡侯这一番吟诵,都是暗暗叫好,尤其是姬霖桓,闻此经后,抚掌笑道:“蔡公真乃当朝第一文手也,此经赞德歌玉,无一不是上上之品。”

这话说得倒也没错,此经作言,除却恭迎天子之仪外,还言及各路侯臣的俊相丰仪,自然是惹得下方侯臣的高兴,由此一来,殿内之人,都是对蔡侯心下暗赞。

听得邢侯姬霖桓的话,蔡侯心中虽喜,也不露于形色,只是匆匆俯首说道:“区区小文,不足躬身以迎各位,谬赞了。”姬宜臼在上方龙座之上,于蔡侯一辞,也是心下暗自叫好,见得下方臣侯都是一副了然模样,遂是出言说道:“蔡侯这辞,真是叫寡人汗颜。”说完,环顾了一下四周,嘿然说道:“各位,既然蔡侯已然出辞,这下面的,可不要堕了大侯之仪啊。”

听到姬宜臼这话,下方臣侯当然明白,既然蔡侯已经抛出了玉言,这些大侯怎沉得下性子,秦公久不涉都,但是镐京墟开的消息也是传入了他的耳中,随即也是想跟正统拉近关系,当下起身,满面笑容的说道:“蔡侯这番清言,入耳恰似天音,下侯承蒙天子关照,自也拟作揖辞。”

说完这话,秦公大步跨到殿中,俯首拜过,又待是接着说道:“看如今天下明朗之势,思及‘法施于民’五种作为,拟一辞,名作:‘玄州’。”

话毕,秦侯也不作墨迹,双手负于背间,袖袍微动,清然出声颂来。

“天命玄鸟,降而生周,宅金土芒芒。

古帝命武姜,正域彼四方。

方命玉后,九五临堂。

周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文子戴。

文王靡胜,武皇拓疆。

龙辇千乘,大曦是城。

帮畿万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千疆。

四海来假,来假其王。

东御金城,玄鸟生张,当辈辈其方。”

这一番豪迈所指,顿时点到起了姬宜臼心底的中兴之情,还未等秦公话落,当下第一个抚掌,哈哈笑言而道:“秦公这辞,不愧是大侯玉口,寡人闻之,业生迈行之感,好辞,好辞!”

下路各位侯臣见得姬宜臼如此,这才细品该阙,与方才蔡侯相比,虽说少了几分恭迎奉承之意,但那众云从雾卷之势,倒也不落下风,一时间,叫好之言纷纷其来,听得周遭赞言,秦公扶手拜过,旋即入座。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