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病愈心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时,王氏医馆里围棋高手的对决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场面鸦雀无声,偶有一两声咳嗽,或者思考时砸吧嘴唇的声音,也夹杂着一两声的叹息声。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棋盘上棋子的走向上,一动一静都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

康平在这个时候被父亲拉走,坐在西厢房的病床上喝着刚才熬好的中药,汤药虽苦,却没能分散他思考围棋的注意力。那棋局里的每一步走向都牵动着他的心,多么深的奥义啊!

棋子只有黑白之分,没有大小之别,象征着人无贵贱、贫富之分,说的是人人平等,不同的是选择;

棋子可以不受限制地下在棋盘上的任何一个空点上,象征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地定居生存;

一方的若干个棋子组成的整体,有气则存,存则同存,无气则亡,亡则共亡,象征着人需要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相依为命、存亡与共的情景。

可以把棋子下到对方棋子的气上,消灭他们的气,迫使他们逃离,就像是容许人们占有对方的粮草和水源,破坏其给养,争夺生存的权利,不是正象征着人类生活的现实吗?有的人强取豪夺拥有万贯财富,有的人身无分文不得不颠沛流离,这是自己见过的人类生活的残酷无情啊!

对局双方就像率领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又像一个部落的首领,全力以赴地为争取自己部落百姓的生存权利而斗争,这既需要大智慧,又需要大仁慈,两者的对决是博大精深的,也是复杂艰难、变化无穷的!

这种玩法真是太好了!太有趣了!他迫不及待地从父亲手里接过盛药的大碗,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下。抹抹嘴,又晃晃悠悠地走向东厢房,虽然感到头重脚轻,但终抵不过心之所向。

王神针看见康平瘦小的身子一步三摇地飘进来,静静地凑近棋盘全神贯注地样子,不由得仔细打量起这个年幼的孩子,宽松的棉衣下包裹的身体那么瘦弱,或许是病了两天的原因,脸色很苍白,但是这孩子脸上有着最大气的五官,剑眉郎目,高鼻宽额,英气勃勃,漆黑的眼珠如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里面藏满了探寻的乐趣,时而皱起的眉头凝结着不解的疑问。上午他还是昏迷不醒的,眼下刚醒来,应该头疼欲裂才对啊!换做别的孩子应该是躺在床上撒娇呢!可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坚强啊!对围棋,一定是有天大的爱好吧?难道说这爱好比之自己更甚吗?

很快,所有的棋局胜负已定,棋手们微笑站起身,相互抱拳,说声“承让!在下佩服”之类的客套话。得了冠军的选手看起来很高兴,拿出一块银锭放在桌上,说今晚叫上一桌酒菜在此把酒论棋,认识各位朋友。王神针负责棋社的那个徒弟赶紧出去张罗酒菜不提

棋局散场了,康平才觉得自己浑身无力,看看天色已经擦黑,头疼咳嗽逐渐加重。他回到西厢房的廊下,看到父亲正在呆呆地出神,似乎在想什么问题,连自己走到他身边也没发现,他就在父亲的身边坐下,静静地出神了一会,感觉头越来越疼了,摇着李顺的胳膊急促低说话。

“爹,我回来了!这会儿倒觉得头疼的很呢!”

听见了康平的说话声,李顺方回过神来,他一直在这屋檐下坐了半天,他想念着兰香,康平病得这么厉害,该不该告诉她呢?还是不要告诉她了,免得她又担心。

此刻,看见儿子回来,他拉起康平的手,问道“平平,这会儿该饿了吧?多久都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现在爹带你到镇子上走走,看看你想吃点什么?”

说话间,王神针的一个徒弟端着几碗饭菜过来,径直走到西厢房里康平躺过的病榻旁。“师傅说了,天快黑了,孩子又身体不好,就在这边简单吃了晚饭早早地歇息吧!夜里怕孩子还会起热,到时候少不得一番操劳”

李顺父子感激不尽,“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这真是添麻烦啦!”

“就不要客气了,这是师傅的意思,他见这位小兄弟那么喜爱围棋,像是遇到了知音。所以十分欣赏,让我从酒桌上的菜里每样拣出一些,给这位小兄弟送来,二位就尽管吃好喝好!”说完,放下盘子,点点头就走了出去。

两大碗各式菜肴,做法非常精致,一大碗鱼头豆腐汤浓得像牛奶,还有满满两碗米饭,在灯光下,碗里的美食微微萦绕着热气,香味扑鼻而来。连日来李顺和康平都心情不好,今儿得了可口的美食,不觉食欲大振,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康平身体还是虚弱,只喝了鱼头豆腐汤,米饭也只是细微地吃了几口,就懒懒地去躺下了。天色全部黑下来了,微弱的灯光下,他听着对面东厢房里那些人高声地谈论围棋,谈论每一步的走法以及各种可能性,脸上浮现满足的微笑,渐渐地响起了微微的鼾声,甜甜地进入了梦乡,梦里他不再因为想念娘而伤心,不再想念他的河南老家,甚至连头疼的感觉也消失了,满脑子里都是黑白棋子,下午看到的一幕幕都在他的脑海里重新演绎、变化。

对面的酒席终于结束了,大概亥时时分,王神针一脸疲倦地走进来,李顺正靠在儿子身旁闭目养神,听见声音慌忙起身。

“王大夫,多谢您今晚的招待......”

话没说完,王神针笑着摆摆手,“休得客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今天一个下午,这个孩子强打精神来看围棋,身子还病着,却不曾中途退场,认真的劲儿令我自叹不如!以前玩过围棋吗?”

李顺顿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没有,从没从没见过这些!”

王神针略显不解,“从没见过围棋?竟然对围棋这般热爱!我看了实在欣慰!我看这个孩子天资聪颖,仪表堂堂,将来肯定是栋梁之才啊!”

李顺赧然一笑:“我们自小乡村里长大,我和他娘都没有多少文化,哪会像大夫您说的那样啊!”嘴上谦虚,但心里还是愿意相信这话是真的。

“哦!能问一句吗?不知你们从哪里来?在哪里安家呢?平时都做什么营生?”王神针用探寻的眼光关切的问道,然后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打算听李顺细细讲来。

灯光下,李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窘迫,他抿着嘴唇思考了一下,悠悠开口:“去年,我们河南老家发大水,没法过活,我们一家就逃荒出来了,我是个木匠,在老家也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路走一路望,慢慢地进入了山东地界,三个月前来到这胶州城里,城里有个大户人家,是做漕运生意的,他家大业大,正好赶上家里需要做家具,我就去打听了一下,他请我给他做些木工活,眼下,我正住在他的田庄上,给他做家具呢!孩子的娘也在那家的府上照看园子。”

“漕运生意?你说的可是刘家?大老板是唤作刘金成的?你夫人在他家照看园子?”

“正是!王大夫,您也认识他们家?”

“是啊!我们这胶州城里有头有脸的几个大户我都认识”王神针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变化,是什么呢?李顺看不懂,也不好细问。

顿了顿,李顺的头微微扬起,眼睛望向漆黑的窗外,“离开老家一年多了,很想回去,这批家具做完,我们就打算回老家了,这几天孩子病了,我第一次带他离开那田庄来您这里求医,一路上遇到了好心人,一位大娘借给我一辆推车,到了您这里,您不光医术高明,还心地善良,周济我们穷苦人!”

“小兄弟不要客气!你也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你我都是靠手艺吃饭的,因此还望不要枉自菲薄,我见你这儿子着实招人疼爱,对围棋的偏爱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呢!就想不如就交个朋友,以后带孩子常来走动,说不定孩子在这方面真是可塑之才呢!”王神针一脸诚恳地说。

“多谢王大夫抬爱,我儿子这是因祸得福啊!只要他愿意,我一定好好引导他走上这条路”

“小兄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终归比不上家里,等孩子的病好了,尽快领着一家大小回老家吧!”

“是的!可......”他有些话还想说出来,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王神针伸手摸向袖中,“嗯,这里有一副药贴,是我王家独门研制祖传的,这帖子里的药材都是选用最好的材料,因此药效独特明显,你睡前给孩子贴在前额,尤其护住太阳穴,这样今晚应该就不会再度起热了”

李顺接过来,捧在手里看时,是一块长方形的帕子,洁白细腻的布片,两层布之间密封着细腻的药材粉末,能闻到一阵直冲脑门的清香,触手生凉,一瞬间,整个屋子里清凉甜香四溢,这必是不可多见的好东西,他还从来没见过。待要感谢之时,王神针已经走出屋门,听脚步声人已经在院子里了。

夜深了,李顺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个大夫无疑不是坏人,但是他的谈话明显地也前后矛盾,有些欲言又止,一边说让他带着康平常来学习围棋,一边说让他带着一家大小早点回老家,到底是何想法啊?诚然,他是认识刘金成的,说不定两家还非常熟悉,兰香目前在刘府里做工,他却劝我早点带着一家大小回老家,是不是兰香有什么麻烦?

把这贴药方帖子孩子的额头,果然睡得十分安稳,一夜无恙,自己也迷迷糊糊地睡了个囫囵觉。天亮时,康平一切正常,还在安睡。

李顺翻了个身,又开始思考昨晚的疑问,联想到兰香许久没来田庄陪伴自己和孩子,又联想到前日回来时那样地来去匆匆,李顺突然觉得后背隐隐地透出汗来,一颗心如坠云里雾里,迷迷茫茫理不出头绪。(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