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六十七章 唏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隔将近一年,李顺和大庆的两匹黑马又出现在萧家的大门口,看他们的打扮如同两位西域英雄,穿着厚厚地毛皮大坎肩,脚上蹬着笨重的牛皮靴子。连大庆这样本该细皮嫩肉的二十一岁小伙子都被吹成了带着西域的高原的红脸膛回来回来,更别提李顺这样的三十三岁的汉子了,他变得又黑又胖。猛然看去,如同四十岁的中年汉子。

两人走进院子里给人感觉如同迎来了两个移动的巨塔,可能是经历了人世的沧桑,亲情的缺位,也可能是内心对康平的亏欠已久,还没走进院门,李顺的声音如同洪亮的巨塔,夹杂着一丝悲凉的期盼,“大嫂!大嫂!我终于回来了!”

萧家大嫂和灵芝娘,还有雪花急忙站起身迈步向外走。

李顺急急忙忙拴好马,一手拿着马鞭子,一手抹着额头的汗水,声音里几乎带着想哭的冲动,“大嫂!这次我真的能带康平走了!再不敢食言与他了!也不再连累你啦!”然后抬头望向院子里,扯着嗓子喊道,“康平!康平!”

除了眼前站着的三个人,在没有其他人出现。

“大嫂!今儿这院子里怎么这么冷清?”李顺疑惑而急切的双眼盯着萧家大嫂。

“大兄弟,家里坐下说话吧!”大嫂又道,“康平和雨点儿去私塾里上学了!大儿子银法如今给大户人家赶车呢!”

大嫂一遍说话一边盯着他看,如同看见陌生人,连灵芝娘也咋着嘴感叹道,“一年光景啊!你们兄弟俩咋变这样了呢?”。

“这位大嫂,以前你见过我?我现在变成啥样了?”大庆像是在开玩笑地问道。

“咋没见过呢?我就在这边上住,你说见没见过你?你兄弟俩从我家门口过去的,那时候和现在可不一样!”

李顺顾不上理会这些,他停下脚步,“大嫂!你给康平送去私塾念书了?唉!大嫂,你这么真心实意地栽培他,对他视如己出,如此大恩大德,让兄弟我如何报答,请先受兄弟一拜!”

他双手抱拳,深深低弯下腰,极其郑重低行了一个大礼。

萧家大嫂忙摆摆手,“大兄弟!这是康平自己的造化!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我昨天刚去私塾里看了他们姐弟俩,他真是个好苗子!”

李顺仔仔细细地听着每字每句,在当时的社会,能读书,那是地主和城里做官的富贵人家才有的事,寒门小户人家的孩子即使再聪明,也只能做粗活杂活,像一群耕牛一样被赶到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混一口饭吃,从六七岁下地干活,一直干到六七十岁干不动了为止。

更何况,康平还是个被亲娘抛弃了的孩子?

“大嫂,他在私塾读书多长时间了?你昨天刚去过?”

“是啊!我昨天刚去过,他和雨点儿在那里上学大半年了!”

“大嫂,那这家里能撑的住不?没人干活了,还要交学费......”

"不妨碍,我的大儿子银发给大户人家赶车,多少还能挣点是个填补!

“哦!银法能赶得好马车?了不起!”李顺竖起了大拇指,“大嫂教养的孩子个个都是拔尖的!”

“大兄弟,请屋里说话吧!还没吃饭吧?没吃的话我这就做饭!”

李顺站住了脚步,停顿了一下,“大嫂,那康平在哪里读书呢?”

“在二十里外的胡家学堂里,那是个非常有名的私塾,先生还中过进士的呢!”

“哦!二十里路?”他转头看向大庆,“大庆!咱现在去看看吧?”

“现在?水都等不及喝一碗吗?我渴死了!”

“雪花,给这二位叔倒水!”母亲道。

两人三口两口低灌了一大碗水以后,就翻身上马,继续向东而行。

出了村口,迎面碰上一辆马车。

乡路很窄,李顺和大庆又是并排前行,他们看到前面那车开始减慢速度了,一匹紫色的高头大马后面看不到车夫的身影,想必这车夫身材矮小的很,兄弟俩也勒马慢行。

走近了,在即将相遇的时候,大庆喊道,“哟!这不是银法吗?”

瘦小的银法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别看年龄小,脸上还稚气未脱,车赶得可是老把式了。听到有人叫自己,他手里的缰绳拢了一下才抬起头。

“哟!李大叔!大庆叔!”一边叫一边缓缓地勒紧马缰绳,马车划出去一段距离,稳稳低停下。他跳下车,李顺和大庆也早已跳下马,正朝他走来。

“银法,你这是从哪里来?”李顺问。

“我从山东济宁回来,去送了一趟货,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也是刚回来,急着看看康平,这不正要去呢!银法,你一个人到济宁打了个来回吗?而且这功夫已经回来了,你早晨动身可够早的啊!”

“我天天寅时起床,为牲口,套车,从家走了三十多里路天才亮,大伙都起床做事的时候,我的货就送到了!”

“真是个能吃苦的孩子,这么冷的天,你跑这一趟,东家给你多少钱?”

“五十文钱”

“那路上马儿饿了,渴了,这些你都得管着?车子再出点啥毛病呢?”

“我出门前都尽量检查好,马儿草料也带着,最近还没出国什么事!”银法看看大车说道。

“我的天!五十文.......”大庆唏嘘感慨。

李顺的脸上阴晴不定,他的眼神里装满了歉疚,久久地,似乎亮光闪动,“银法,为了弟弟和妹妹,也为了整个家,你吃苦了!”

“没有,挺好的!”木讷的银法笑着说。

“那行!银法你先回家去吧!我俩现在去学堂里看看康平和雨点儿,看看学堂里什么时候放假!”

“好,那我先走了!”银法重新跳上车,看着李顺和大庆点点头。扬起手中的鞭子响亮地一甩,马车轻快地迎着午后的太阳跑远了。

李顺和大庆重新翻身上马,李顺的表情沉重了,大庆的马远远地跑到了他前面去,他仍然蔫头耷脑地在后面游荡着。

大庆不得不停下来等他,“咋了?顺哥,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李顺不说话,没有了刚才的神采飞扬和热切盼望。

“大庆,萧家大嫂领着孩子们是多么不容易啊!银法还那么小,却要吃这样的苦头,自己不能读书,康平却做起了读书人!银法这孩子内心会怎么想?”

“这样善良的人家真的没见过,谁不想做个读书人,何况不是亲弟弟!”大庆也深深低赞叹。

“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人!以为自己的儿子成了读书人是因为上次留下的十两银子的原因,没想到,萧家并不是不缺钱,而是很缺钱,即使一天累死累活只挣五十文也去出这样的工!”

比起想见见自己那已经成为读书人的儿子,萧家生活的沉重让他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了。

“那就再给他们一些钱吧?你应该还有很多钱呢!”大庆提议。

“不能这样,给钱不是好办法,我和你走南闯北,什么事情没见过,都钱是身外之物,也是个死数目,总有花完的一天,不如给他们扯起一桩买卖来,让银法不再这么吃苦,同时也能赚到比这更多的钱!不好吗?”

“你说的好是好,现在脑子里有头绪吗?”

“等我细想想!一定得一炮走红的生意才行,得是附近几十里地都没有的买卖,而且这技术不是一般人能学得会的,至少能经营个几十年别人都超越不了,这样的买卖,我们得好好考虑考虑!”

康平没有想到父亲今天会从天而降。

课休时间,先生前脚刚走,后脚又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朝康平挥挥手,同学们有一刹那的惊愕,坐在康平附近的一个男孩子道,“先生,您叫我?”

先生摇摇手,“不是,是叫李康平!”

康平一向很少被先生单独叫去训话,他懵懵懂懂地站起身,跟着先生来到了先生的书房,“康平,你认识这两个人吗?”

“爹!”康平抬起头,在一堆皮毛衣服的身躯上面找到那种熟悉的脸。似乎不敢相信似的“怎么是你啊爹?”

“怎么不能是我?不光我,还有你大庆叔呢!”

“大庆叔,你们怎么穿得这么厚,这是从哪里来啊?”

“你穿得也很厚,你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和儿子调侃。

“不是,我的意思你怎么穿得和我们不一样,感觉像个关外人!”

“哈哈哈,儿子你聪明了!看出爹像个关外人,是啊!你爹就是从关外回来的!”

“哦!这次回来有没有给我家捎什么好东西?”

“你家?哪个是你家?”

“就是我家啊!我娘,我哥,还有两个姐姐,我家人很多啊!”

李顺沉默了。“平平,对不起,上次爹说的很快就回来接你,这一拖又是一年,你不生爹的气吧?”

“生气?我哪有那功夫生气,我现在每天都忙死了!先生给我们很多功课!”

旁边落座的先生一本正经地用毛笔在学生的功课本上写着批注。似乎没有听到他们热闹的谈话。(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