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千里追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千里追踪

阿古达木推开教堂的门,看到空旷的大教堂只有一些供人们跪拜的和坐的小莆团。塞罕和达木来到最前面,清矍的释迦牟尼,双手合在胸前,闭着眼睛,虔诚祈祷。她也跟着他们一样,她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平安!

“你看!”达木对朱英说,“你能够拿下来吗?”

朱英顺着达木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金碧辉煌的东西,象一顶帽子,和释迦牟尼佛像并排而立。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跟振救人类的神像放在一起?

“那是我们城的镇城之宝。”达木说,“我一直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做的。”

“佛不是你们这里的人吧?”朱英问。她真是好奇,她原来从来没有听说佛,还有什么教,他只知道有菩萨,他们山下的道观就有一些神人的像,这个菩萨那个菩萨。

“这是西夏国建的教堂。”夫人乌云是西夏国的后代,所以,她对佛教非常热诚,对于不怎么兴旺的佛教也是倾心尽力,所以,这个哈拉浩特城才有一些人信佛教。另外那边的*教是蒙古人新建的,那里的人更多。

那东西是西夏的镇城之宝?虽说好看,但太鲜艳了,怎么能够镇住邪气、保住一方乐土呢?达木要朱英把那东西拿下来,朱英觉得没有地方上去,所以不敢。

“你的长鞭。”达木说。

这东西,怎么能够用长鞭摘,它肯定是用什么挂着的,吊在半空中,要拿下来,肯定要个梯子什么的上去。既然是镇压城之宝,肯定是不能随便取的。

“你今天专出馊主意,走,我们回家。”朱英说。

达木今天什么事都做不成,心里非常憋的慌,不肯离开教堂。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朱英觉得达木平时是个挺懂事的孩子,很少有不听话的时候,今天专找一些不能够的事,给她出难题。

“说一说,你有什么心事?”朱英问。

“我想跟着巡逻队一去边防。”达木说。

这个小家伙,胆子挺粗,壮志挺高,人还没有马高哩,居然想要去当战士。

“你父亲同意吗?”朱英摸摸他的头。

达木摇摇头,看来,这个家伙今天的举动完全是要求没有得到允许的一种发泄,他心里不爽,想要找点事做做。

“你跟他说吧。”达木说。

“要你阿妈说呀。”朱英说。

“我阿妈不让他去。”塞罕说。

“他们都不让你去,肯定有理由。”朱英说。

“他们就是说我年纪小,阿爸在我这年纪,都在战场上跑了。”达木说,“我也是男子汉了,为什么不能够去巡逻?”

“现在是和平朝代,不需要你这样的小孩子当兵。”

“你就说说吧?人类永远都会有战争。”达木说。

“等到你再长高一点吧,再过两年,你就会长得比马高比马壮,那个时候,你真是个小男子汉了,你的父亲会教你当一个好军人的。”

达木还是不高兴,他说他现在都没有什么事做,每天练箭骑马,也是教他们一些小孩子的知识,根本不能象战士一样。

“你可以在不上学的时候,偷偷跟着战士们练习呀,你躲在后面,个子小,谁看得见你?”朱英说,“再说,你还有我这个小师傅呀,你不就是想去草原玩吗?我经常带你去就是了。”

朱英劝了好久,达木才散开了满脸的乌云,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最炎热的夏季,一晃就过去了;草原上最美好的季节,一晃也过去了。朱英在亦集乃城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她想趁着天气不是很寒冷,大地还没有被霜铺盖的时候去祁连山,她要去看师傅师兄们,因为奶奶去世两周年的日子快到了。

“美丽的朱英姑娘,你又去采药吗?”一位大妈问牵着白花花出城的朱英。

“是呀,大妈。”朱英给这位大妈看过病。

“那你上山要小心一些。”大妈叮嘱她。

今天,她是要小心一些,因为她去的地方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她对于这方园几十里的一些地方,虽只去过几次,但是大概方位都熟了,不至于迷路。她信心满满地说声知道了,就骑上了马。

朱英真的迷路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个路痴,或者说草原和沙漠一样,没有什么作为参照物。她明明是看准了方向,但是跑到天黑也没有看到城堡的影子。

亦集乃城的士兵,到吃饭的时候,没有见到朱英,吃完饭过了好久,还没有看到朱英,就报告给了将军。将军也是刚刚回来,一听说朱英迷路了,连忙吩咐几队士兵分头去找,自己也带了一队士兵。

朱英自己迷路了,倒是没有受到什么累,但是累坏了那些找她的士兵,他们一直找到天亮,将军也找到天亮。朱英因为迷路,就在一个牧民家中休息,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回城。

守城的士兵也认识朱英,老远见到一匹白马飞驰而来,连忙大声叫着:“朱小姐回来了,朱小姐回来了!”

这个时候,四支去找寻她的队伍,只有一支回来了。朱英一听说有人出去找她,心里就沉了,想着自己连累了大家,将军等会儿回来肯定是要骂她。如果那些寻找她的士兵都安然无恙,那她的心就好受一点。

朱英心里一直自责,把马系在马槽后,步路走到城门处,等待着寻找她的士兵。她等到了一队士兵又一队士兵,每个战士看到她,都有些兴奋,并没有考虑自己累成什么样子了。朱英恨不得每个战士都拥抱一下,她激动得真的鼻子酸酸的。

最后一队寻找她的队伍是将军和他的士兵,将军看到黑色战服的士兵身边站着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娇小身影,飞赶着马儿来到城门,下马后,把朱英紧紧抱在怀里。

朱英的脸通红,因为这里不只有几个守城的士兵,还有寻找她的那队士兵,他们都看到将军抱着她!不是她不喜欢这种兴奋和忘情的表现,但是她怕对将军的名声有影响,不只躲着他的嘴唇,还挣扎着不让他拥抱。

这个时候,一个带着骆驼的商队进城来了,这个队有三个人,牵着三匹骆驼。这三个人都看着拥抱在一起的两个男女。

“你怎么到处跑?”将军放开朱英,问,声音中没有一点责备,而是不舍和担心,他说的蒙古话,他说这话的时候,好象已经非常疲惫,这种疲惫不仅有身体的,也有心灵的。

“我想多采点草药。”朱英小声说,她感觉非常愧疚,因为自己一个人,弄得大家都不安心,她赔着小心说,“我真的不应该让大家担心。”

那几个走过去的商人听到声音,都把目光转向了他们。

“朱英!”一个人叫。这叫声很大,很吃惊,而且很激动,一种期盼中的、情不自禁的激动。随后,一个人影几步窜到朱英跟前。

朱英的身子还没有来得及从*的怀中出来,那个汉族人的脸上惊喜的表情变成了惊鄂,一种笑和鄂交替着僵在脸上。

这该死的宋健阳!他怎么出现在这里,而且偏偏这个时候出现?朱英的脸通红,她羞愧得恨不得有个地洞,即时钻进去。如果要是在一般地情形下,她在这个地方看到家乡人,一定非常高兴、非常惊喜。可是,这是什么时候,她居然跟一个蒙古男人抱在一起的时候,被许多人看见,而且最糟糕的是被这个男人看见!

朱英一看,宋健阳身边还有两个男人,她的羞愧更浓,不过她的心稍微安定了一点,比单独面对宋健阳一个人要舒服一些。

她尴尬问了声宋健阳:“你怎么来了?”

在看到宋管家后,非常惊喜地跳到他身边,叫着:“宋叔叔,又来了!”

*看到几个汉人跟朱英惊喜相逢,对他们说:“欢迎远方的朋友!”

这个自小在战争中滚大的男人,见到任何男人都会象对待朋友一样,张开他宽大的臂弯。宋管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拥抱,宋健阳有点不情愿,他是垂着双手、面无表情地任*抱了一下,宋管家的帮手,也就是上次一起来的这个年青人,也很开心地接受将军的拥抱。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人是将军,如果知道,一定会很高兴。

“这些蒙古人,见什么人都搂搂抱抱的。”宋健阳小声嘀咕,他对刚才这个男人抱着朱英的事,恨得牙痒痒的。

朱英对将军说:“你们累了一个晚上了,回去休息吧,这是我的朋友,我跟他们呆一会儿,战士们都累了。”

将军不走,战士们怎么敢挪步,这些战士,都累得站不稳了。朱英非常内疚,巴不得这些人赶快从她视线内消失,好让她想点什么补救的方法。

*跟他们挥手告别。

宋管家看到宋健阳嘴里咕咕哝哝,就说:“这就是他们的礼节,就象我们见面握手,见面抱拳一样。”

宋管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知道公子心里不爽,不管朱英跟这个男人有什么事,宋健阳都不应该把不满发泄出来,再说,朱英不一定就跟这个男人怎么样。

朱英跟宋管家他们一起向城内走,宋管家问刚才是怎么回来,朱英讲了她昨天去采药迷路,然后将军派人去找她,直到刚才才碰上她的事。

“我觉得真是抱歉,没有想到这么多人出去找我,看他们一个个累得那个样子,我真恨不得打自己几下!”朱英懊恼极了,不停地自责。

“事情已经发生了,都平安无事,就好了!”宋管家安慰。

“要是知道他们去找我,我不管怎么样也会赶回来的!”朱英还在自责。

“你一个女孩子,每天到处跑,也太不象话了吧?”宋健阳正找不到发泄情绪的机会,他的不满已经积集到一定程度了。

“就是,你一个女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么不小心一点呢?”宋管家说。管家说这句话,完全是把她当作好邻居家的孩子来看待。

“你们不用担心,这里的人很好,这里的人很热情也很善良,而且,这里的治安也很好。”朱英说,“他们都没有把我当汉人看待,而是当一个尊贵的客人看待。”

宋管家在这里跑过几次,知道这里的人好客,就给宋健阳讲这里的一些风俗,宋健阳一边听一边对朱英说:“怪不得你舍不得这个地方。”

“你怎么跟来了?”朱英问宋健阳。这个家伙,还真是阴魂不散,居然在这里也碰上他了,还不知道到哪个海角天涯碰不上他。

宋管家上次从蒙古回去,一路都很顺利,他把货放好,一切交待好后,就去了“德仁老店”,朱家一大家子听说宋管家带来了朱英的消息,一家人可紧张了,围着宋管家,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宋管家看着他们脸上紧张的表情,先说了一句:“她好得很。”

大家暗松了一口气,大弟弟朱雄看宋管家在掏信,连忙抢过去,抽出信纸念着:爹、娘,一家人都好!

朱雄念完了信,管家又拿出十两银子,说是朱英当郎中挣的。

“姐姐都可以挣钱了,我长大了出要出去挣钱!”朱杰叫着。

“你不许学姐姐!”朱母厉声说。一个家庭,出了这么一个女孩子,已经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要是还有这样一个孩子,谁受得了?朱英给父母太多的担心和劳累,一个小病殃子,父母付出多少努力?现在,她要离家出走,也没有办法,这个人注定和他们没有父母子女缘份,可能是个人生天养的仙胎吧!想开一点,由她去,但是在身边的这三个孩子,一个也不要想弄出什么不合传统、情理的事!

“我很佩服姐姐。”朱雄说,“她自力自强。”

“什么自立什么自强?女孩子就要守规矩!”朱父喝斥儿子,生怕这个小女儿把姐姐作为参照学习的榜样。

朱父留管家吃饭,宋管家说要赶到京城去,只是坐一会儿,朱父就把管家拉进书房,两个人关在房间里。

“宋兄,你说实话,小女在哪里?做什么?”朱父说,“这银子也不是那么好挣的,她每天都要花钱。”

“她在蒙古一个叫黑城也是亦集乃城的地方,跟那里的人关系都很好,而且还经常替军中士兵看病,所以,她的收入也不少,你放心,这孩子机灵,不会上当。”

管家明白一个父亲的心里,总是担心孩子的安危,还担心孩子是不是走正道,特别是一个女孩子,会挣钱的话,除了去歌肆酒楼还能够做什么?要么做粗事,而粗事也挣不到什么钱。他的女儿朱英是个例外,尽管这样,朱父还是担心,这十两银子,是个不小的数目。既然管家说得这么肯定,说孩子过得很好,他也只好相信。

“我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个病殃子,说得不好听,就是只有出气,小猫小狗都比她好,一离开家就好了,还长了一身本事,她要去哪儿,我也不拦她了,她天注定不是我朱家养得住的人,只要她平安健康就好!”

“是呀,这孩子,其实挺有慧根的,可能是这样,道士才收留了她。”管家说,“她是个有福的人,生在帝王家,先受点苦,后福无穷。”

“别谈那事,弟弟现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一个泱泱大国,还没有稳定根基,我们也不会去找他麻烦。”朱父说,“我是个小老百姓,逃过难吃过许多苦,因为有了岳父的收留,才保住了小命,才有了今天的日子,也托朱家祖上的福,能够回家乡发展生意,很满足了!”

“是呀,人只要过着平安日子,肚子能够吃饱就知足了。”管家也说,“我还是佩服老兄,是个高人。”

两个人说了些客气话,朱父送管家出门,要管家在走南闯北的时候,见到小女朱英多多关照。管家说:“我还得靠她关照。”

管家去京城向主子交差,也送货进货,难免碰上宋健阳。这孩子,一见到宋管家,就问他有没有见过朱英,而且还是透出要找朱英的意思。管家平时跟公子的感情好,佩服公子有这么真的感情,加上公子人品不错,朱英也是个女中豪杰,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子,他也想撮合他们。

“我这次在元国看到了朱小姐。”管家对公子说。

宋健阳一听这话,跳了起来,怪管家不早说,不早把这消息告诉他,一直呆了三天,一直到要走了才跟他说这么重要的事。

“我一直在犹豫。”管家说,“告诉你有什么用呢,她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她又没有三头六臂,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就算她现在是公主身份,我相信诚能感人。”宋健阳说,“我现在也算是有点功名,我的家世也算显赫。”

这小青年,不象是个读书人,有一股热情,有一股拗劲。宋管家看着面前这个自己视为儿子的东家,不禁摇摇头,替他叹息,这家伙怎么就是一根死脑筋?这个朱小姐根本不是一个贪图享受、要做皇室公主、富家夫人的人,她要的是走南闯北,在游玩中救死扶伤的自由,她要的并不是每个凡人都期望的。

“这姑娘是人间仙子,你不要想太多凡俗的东西。”管家说。

“你说的太弦了,她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只是比一般的女孩子聪明一些,本事多一些,独特一些。”

这孩子,肯定是不撞到南墙上不回头!管家不再跟他讨论朱英的事,问他在中了举人后,还想不想再考皇榜。

“我生来就是国家栋梁之材,肯定要考,现在有个小官做做,慢慢再来。”宋健阳说。

“怎么?谋到官位了?”管家问。

“过两个月就要上任了,就在京城。”

“恭喜公子!“管家说。这孩子,他有工作缠身,肯定会变得老练一些,成熟一些,也不会太拘于个人的事。

“你什么时候再去元国黑城?”宋健阳问。

“还过一个多月。”

“我跟你一起去,黑城,一听就是个神秘的地方。”

“你去做什么,路途遥远,路上很危险,而且你还要上任,功名是最重要的事。”

“我现在找朱英是最重要的事。”宋健阳说,“你给我讲讲,她在什么地方,平时都做些什么,她住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

管家只得把他知道的情况都告诉他,并说她生活得很好,心情很好。

“我让你休息十天,十天后,我们再起程,我一定得把她追回来。”宋健阳对管家说。

这公子,真是个死脑筋,人家跑了,还追赶她干什么?如果好有一点后悔的意思,肯定会在话里看得出来,或者会托他带句什么话,但是朱英根本没有往这上面想过,还觉得宋健阳太自以为是。

“我不会带你去,你去也不可能见到她,也不可能带她回来。”

“我不到黄河心不死,我不再亲自见她一面,我不相信她真的会不愿意跟我在一起。”宋健阳有张方脸,脸阔耳大,一副富贵吉祥相,长得一表人材,不说他的家世背景,就看他这长相,到哪没有姑娘喜欢?到哪不会找个富家漂亮千金?但他就是一个死脑筋。

“我不去,我也不会带你去,朱小姐她游走四方,说不定她又到哪去了。”

“我们到那里再问呀。”

宋健阳一直跟着宋管家,从京城追到钟离,每天软磨硬泡,最后,管家不得已说:“我可以带你去找她,但你得答应我,如果找不到她,从此不再想她;如果找到她,她不愿意跟你好,也不可以强求,要大方地放她走!”

宋健阳犹豫了一会儿,最后作了保证。管家是个细心人,也想保护朱英和公子都不受伤害,要宋健阳写了一份书面保证,保证成与不成,就是这一次作结论,以后再不能够做傻事。(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