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承畴与监军张若麒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一切都是因为那封奏书,奏书上去之后,崇祯龙颜大悦,传旨下去,除对洪承畴继续嘉奖外,再加一条,速战速决,与大清决一死战,并命洪承畴火速进军,直取锦州。

洪承畴据理力争,说此战虽然险胜,但我军伤亡亦在五百人之上,而此战敌方不过只派出两千骑兵,故而称不上大捷,以硬碰硬,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特别是十三万大军刚刚集结松山,营寨未稳、军心未定,初战小胜,不可妄动,最好以逸待劳,等皇太极大军杀上来,我军以大炮、火器迎对,正好可以实施敌疲我打之势。

张若麒却不以为然,他早已经奉陈新甲之令,严格监督洪承畴进度,并称皇上已经下令,即日出发,进攻锦州,不得延误,并拿出兵法依据,称带军作战,正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现在不趁胜追击,等皇太极站稳脚步,就晚了。

双方僵持一天,争执不下,当夜,又有一人来到军中,此人乃兵部职方司主事马绍愉,他是陈新甲派来的又一位监军,并带来了崇祯手谕“刻期进攻,不得迟缓。”马绍愉告诉洪督师,“皇上对您寄予重望,此次进攻锦州,不得有一丝耽搁。”

一夜之间,洪承畴身边多了两个监军,他很清楚,如果再不出兵,这两人的奏书就会星夜传送,崇祯一旦起疑,自己难保就不会是另一个袁崇焕,不禁发出一声长叹:“怪不得人人都说辽东是死穴,今日洪某凶多吉少。”尽管他脑子清楚,但是也不敢再拧着了,只得连夜召集八大总兵,商议出兵计划。

同一夜,皇太极与众贝勒及范文程等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议与洪承畴松山之战。

皇太极将桌上的地图摊开,指点给众人:“你们看,洪承畴的军队从宁远出发,乳峰山一战得利后,已经形成占据三山之势。这三座山分别是松山、杏山、塔山,松山距锦州十八里,杏山距松山二十里,塔山距锦州三十里,三山相连,背后靠海,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一定抢在洪承畴之前,赶到松山脚下,与他正面交锋。如果我是洪承畴,我会带大部队先到松山宣战,后股部队杏山作为后援,塔山则是粮草囤居之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洪承畴的军队分成两股,我们正面牵制住他,再派一支军队包抄他杏山的后援,将他们的主力部队圈在两山之间,多尔衮再率兵埋伏在杏山与塔山之间,只要我们一打起来,就地挖沟切断他们的粮道,洪承畴十三万大军军备辎重一定不少,我想他们既想速战锦州,粮草不会带得太多,塔山会有一部分粮草,但大部分粮草还是放在宁远的面大,我们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道,和他正面打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拖上几天,他们就会军心大乱,到时我们缩紧包围圈,看他怎么办!”

大贝勒代善道:“皇上英明,但锦州坐落于松山之外,如果我们打了起来,他们也出兵救援,我们将如何抵挡?”

“他们是出不了兵的。”皇太极冷笑道,“我们要紧紧围住祖大寿,这次要把锦州城外的庄稼全部收割干净,只留一片空地。我要锦州城寸草不生,只有我们的军士。从明天起,运大炮过去轰城,我看他祖大寿如何出来?”突然喝道:“大将杜度何在?”

杜度站出来。皇太极道:“朕命你今夜就出发,率镶黄旗四个营的军士火速到锦州城下,押送五十枚红衣大炮,明日开战之前,给我万炮齐轰,我不让他有一人一卒再能出城应战。”

杜度应了一声。皇太极又道:“多尔衮呢?”范文程接道:“已经带一支部队今早出发,化装成明军模样,赶到杏山,只要明天战事一起,立即挖沟断他粮道。”

“好!”皇太极大手一挥,豪情万丈,“诸将听着,今夜马上收拾停当,即刻起程,我们要在洪承畴到来之前,赶往松山脚下,明日和他们来一场结结实实的硬仗。从今天起,朕将与你们一起上阵杀敌,朕只给自己和大家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就算死掉一半军队,朕不会退后一步,你们也不得退后一步。三天之后,等多尔衮亲王切断洪承畴粮道计划成功,就是我们尽歼敌人之日,从明天起,大家打起精神,我们要让明军见证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巴图鲁!”

同一时间,洪承畴与八大总兵也在商讨对敌大计。

“我军主力集中于松山一带,与皇太极开战。十三万大军由我亲自带领,马科、白广恩、吴三桂、王朴随我我做前阵,与皇太极主力相抗,杏山作为我军后援,由王廷臣押后。塔山作为屯粮之处,尤为重要,曹变蛟,你看守此地,不必随我去主战场了。”

洪承畴一一部署后,说道:“锦州那边我已经派人前往通知祖大寿了,只要我们在松山开战,听我军炮响到四声后,他的军队就开城救援,形成首尾攻打之势,最重要的是,王廷臣、曹变蛟你们的后方决不能有闪失,我军出发后,为求速胜,轻装上阵,粮草只备三天之需,咱们的军队形成一条长龙结构,你们作为龙尾,要保证龙头顺利前行,一定要互为倚重,首尾相顾。杏山、塔山决不能失。”

众将听令。洪承畴又道:“今夜就请六镇总兵集结全部兵马出发,我们赶到松山,抢在皇太极之前结营,明日只等皇太极来了,以逸待劳,打他个措手不及。”

就在洪承畴正在部署军力的时候,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有两个人连夜骑马已经赶往松山,至半夜时分,已经抵达松山外围一座高山之上。

这两个人,正是皇太极与范文程。

皇太极命大军星夜起程,但他对战事关注甚众,已经等不得军队集结,下令之后,挑选了两匹千里良骑,与范文程着普通汉人衣装,甘冒奇险,先奔往松山。

皇太极患了鼻衄之症,一路上纵马奔驰,颠簸之际,鼻中不断流出血来,他早有准备,随身带了一个空碗接血,不一会儿就接连泼掉了好几碗。

范文程道:“皇上你病情不轻,臣一人前来足矣,何必如此劳心劳力?”

皇太极道:“不妨事,等打赢了这一仗,朕再好好歇息。”

两人赶到松山之上时,洪承畴的军队已经向松山挺进,行至松山脚下。寂静之中,只听得“踏踏”声音,渐行渐近,那是无数只脚踏在土地上的声音。夜色中,大军有如一条长龙,迅速向松山移动,洪承畴治军严格,只见人影幢幢,大队人马徐徐移动,竟然没有噪声之杂。

皇太极站在山峰至高点处,正好可以看见洪承畴大军自黑暗处向松山涌进。皇太极道:“洪承畴治军真是严明,只可惜正如我之所料,他已经把所有的军队主力全部移往松山,你看,他的军队从远处而来,根本就看不到头,恐怕来的人在五万之上,既然有这么多人到了松山,我想他在塔山和杏山的军队多不了多少。他的军队主力都在前头,后方是薄弱环节,范先生,依我之见,他既然将军马集结一处,想速战取胜,我却非要分而击之,我让阿济格明天去打杏山,多铎去攻塔山,豪格去攻锦州,调杜度回来做前锋,我就来和他打这一场正面战,他们既然想要抢在我们之前到达,就让他们来吧。我反而不着急了,明天给他们时间在松山安营,我们则先向他们的后方进军。”

范文程道:“不错。洪承畴此人用兵出神入化,但是这明朝群将除吴三桂以外,都不能独当一面,不管他留下了八大总兵中的哪一个,我想两位亲王都能对付。”

皇太极的鼻中不自觉又流出血来,他轻轻用袖子一拭,哈哈大笑道:“明天我给洪承畴一个准备时间,等他安顿好了,我亲自和他会会。”(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