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前尘往事(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人正是传给赫连暖玉玄功的无名老人,他早已得知北极有一处伏羲宝库,宝库里的秘宝能让他恢复神力,在离开猃狁皇宫后,他再也按捺不住,马上赶到北极。他是土神后土的直系后代,因火能生土,他原本并不畏火,但绝灭重生甬道里的大火乃是亢阳之火,威力要比寻常之火大出十几倍,所以他虽能穿越甬道,但仍是全身起火,最终被活活烧死在石室里。其实,他的功力已经极高,是人间的绝世高手之一,虽不能长生不死,安享天年原是毫无问题。但他一直妄想成仙,贪心不足,致使横死化外,十分可悲。

赫连暖玉强忍悲伤,解下披肩,将老人的骸骨包裹起来,以便待会掩埋。小云见地面上的一块石板上像是有一个图形,原来被白骨掩盖,此时露了出来。他走上前去仔细观看,见石板上的图形是一个由六条阴爻组成的坤卦,心里一动,坤象征大地,莫非宝库的入口在地下?用力向下一压,石板纹丝不动,又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用力推了几下,石板仍是毫无反应。他起身踱步,思索一会,双眼一亮,走到石室的一角,在位于西南角的一块石板上,用力踏了两下。伴随一阵轧轧声,石板滑入一侧的石壁,露出一个方形入口。坤卦的方位是西南,卦序为二,他照此一试,想不到竟成功了,心里一喜,转头对赫连暖玉道:“你等我一会,我下去看看。”此时绝灭重生甬道里的大火再度出现,无人能进入石室,而入口之下或许另有别样的危险,所以让赫连暖玉呆在石室里是最为安全的。

小云见入口之下乌黑一片,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方形竖井,他多加了几分小心,驾起元始浑天轮,飞身而下,身体缓缓下降。此处和绝灭重生甬道的情况正好相反,愈是往下,温度愈低,下降十几丈已是寒冷刺骨,以他的功力竟也无法承受,皮肤剧痛,周身血液循环减慢,马上就要凝结。他启动丙火神功,身体方才有了一丝暖意,已能抗住此处的严寒。下降一百余丈,双足终于触及实处,来到了一座五丈见方的石室中。

他正想查看一下四周的情况,发现体表不知何时竟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不等有所反应,血液循环登时停止,除了心脏仍有几分暖意,周身冰冷,真气分散,丙火神功自行停了下来,意识也随之模糊起来,再也无法移动一步。石室中的温度竟要比冰井中仍要低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其酷寒程度已非言语所能形容,将一个具有绝世功力的大活人于弹指间冻结成了一根冰棍。元始浑天轮作为上古神器竟也承受不住如此严寒,不再转动,一动不动悬在他的头顶上方,银光暗了下来,已经失去了灵性。伏羲氏所设的大火禁制虽然厉害,但仍有不少人能克服,而此处的寒狱禁制已非人类所能抗衡,能在此存活下来的人,当世绝不会超出五个,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绝境。

随着严寒加剧,小云的意识已完全丧失,心脏律动也是愈来愈慢,于此濒死之际,竟引发了回光反照,侥幸恢复了少许意识。感到周身寒冷剧痛,用尽全力重新凝聚起真气,启动戊土和癸水神功,化合成真火真气,于体内循环起来。行功六十周天,身体回暖,体表的白霜融化,行动也恢复正常,总算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他环视一周,见石室中也是一无所有,除了头顶上方的方形入口,再无其他出路,一时间心里十分失望,伏羲宝库的传说莫非是假的?他并不死心,绕着石室转了一周,发现东面的石壁上有一个奇异的雕像,它的身体很像一只虾,一节一节的,有三对足,头部像禅,呈三角形,双眼像是角质化的,很大,位于头部两侧,嘴部是一根长长的吸管,外形诡异而狰狞,雕工极其精细,就像活的一般。它的体表披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霜,石壁上同样有一层白霜,不走到跟前,是无法发现它的。

小云一面行功抗拒严寒,一面仔细观察雕像。真火真气的威力极大,从他体表散发出浓浓的暖意,雕像表面的白霜已被完全融化,于是奇事发生了,雕像从石壁上掉了下来,六根长足抽动了几下,竟变成了活的,感到小云身上有暖意,六足交替前行,径直向他走来。小云大吃一惊,出现在此处的东西绝非善类,想也不想,提起左掌击出。真火真气席卷向前,温度足以熔金化铁,力量可以击毙一头大象,但雕像在被真气击中后,只是停了一下,无法伤它分毫,仍旧向小云行来。

雕像其实是一种极其罕见并且古老的生物,它名为太古原虫,和宇宙同时出现,永生不死,眼下已经活了几十亿年。它以吸食人类的膏血为生,周身刀枪不入,水火难伤,既无天敌,世间也无一种力量可以克制伤害它,唯独畏惧寒冷,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就会进入冬眠,不食不动,就如死了一般,等到温度回升,就会再度复活。上古时期,它吃了无数的人类,太昊伏羲利用绝大的法力把它禁锢在了此处,成为守护宝库的最后一个禁制,也是最厉害最无解的一处禁制。石室下方有一个北极冰眼,温度之低可以让铁水在极短的时间里凝结,在如此严寒的环境里,太古原虫只能维持冬眠状态,不会跑出去伤人。有人前来开启宝库,为了抗拒严寒,必会启动火系神功,周围温度升高,太古原虫就会复活,如果前来寻宝的人功力不高,必会被它杀死,温度也就随之回归先前的状态,太古原虫便会再度冬眠。此处禁制设置的极为巧妙,只要寻宝人身上仍有一丝暖意,太古原虫就不会停止攻击,如无绝高的功力是无法破解的。

此时小云见不能伤它,再度吃了一惊,绝不相信自己竟杀不死一只虫子。于是再次提聚功力,双掌轮番拍出,真火真气如海潮一般,一浪接一浪,翻卷向前,持续击中太古原虫,它身下的石板已被高温烧化,它仍是毫发无损,依旧缓缓向前行来。小云把一多半的真气用于攻击,护身的真气明显不足,严寒登时反扑,体表马上结了一层白霜,又被冻成了一根冰棍,再也无法移动。太古原虫行至他身前,六根长足勾住他的衣角,攀援而上,一路前行,在他小腹停下,嘴部的吸管扎向他的心脏。

小云头皮发麻,心神一乱,真气散开,意识变的模糊起来。生死关头,心里灵光一闪,想起了在上一间石室里见到的坤卦,坤有沉静和不动之意,他马上宁定心神,开启天心状态,心里既不与太古原虫为敌,也不与之为友,精神和身体皆和四周的环境化为了一体,无我无它,无主无宾,无分彼此,仿佛变成了石室的一部分。太古原虫的吸管在刺破他的皮肤后停了下来,它再也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发现小云就是一页石板,它终于停止了攻击。严寒袭来,它的身上开始凝结白霜,白霜愈来愈厚,开始再度冬眠。

小云依旧保持天心状态,体表和四周的温度完全保持一致,二者并无温差,白霜反而消失了,他恢复了行动能力,不再感到寒冷,也就不必再行功抗寒。太古原虫从他身上掉了下来,他用右足把它推向石室的另一侧,天心状态下,他和石室已成为一体,石室中的秘密再也瞒不住他。发现在太古原虫原先所在的位置,发出暗红色的光华,红光组成了一个天泽履卦。其中上卦乾天少了一根阳爻,下卦兑泽则少了半根阴爻。他心里大喜,此卦必是开启宝库的门户。从怀里取出两根玉棒,走上前去,把粉红色玉棒按入乾天卦,黑色玉棒按入兑泽卦,两根玉棒随之缓缓没入石壁中,不见了踪影。陡然间,石室剧烈震动起来,轧轧作响,石壁上露出了一个方形石穴。

小云凝目细看,见石穴不大,长宽只有一尺左右,一颗拳头大小的红色心状宝石悬浮在中央,吞吐出暗红色光华,穴内就像一个小型的天空,云雾缭绕,几股气浪就像暴风一般,在穴内旋转翻涌,显得十分奇异。左面穴壁上题有几行古篆字,文曰:赫赫娲皇,抟土成人,肇始媒妁,男婚女嫁,繁衍孳生,承祧传绪,万古绵延;始定四维,绥靖八极,懿德无暇,功高不居;炼石补天,舍身无悔,唯余一心,亘古不泯;留待有缘,继尔懿德,行尔嘉行,惠泽黔首,圣心永昌;肆凶恣暴,必受天谴,克制无明,戒之慎之。最后署名:伏羲氏升暇在即,泣血谨题。未曾标明时间,不知何年所题。

小云看罢,一时间神魂摇曳,原来红色的心状宝石,竟是大神女娲之心!伏羲氏在此番话中严重警告后世之人,女娲之心只能用来保佑黎民,如仗此为恶,必被天罚。他缓缓跪倒,行九叩首大礼,暗中祈祷:道门掌教云天鹤,谨告女娲伏羲二圣:弟子日后将以二圣之心为心,终结战乱,平定天下,护佑众生,让人民得享太平。如能成功,弟子自当结庐海外,绝不会仗此为恶。如违此誓,必被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祈祷完毕起身,女娲之心红光大亮,从石穴里飞入他的掌中。石壁登时恢复原状,完好无损,好像石穴和履卦图形原本就不存在。

小云召回元始浑天轮,飞身回到上方的石室,方才关闭天心状态。赫连暖玉早已等不及,跑到他身前,道:“找到宝库了?”小云点了点头,拿出女娲之心给她观看。赫连暖玉十分好奇,道:“它是法宝么?不知怎么使用?”小云感到手里的女娲之心缓缓律动,竟像具有生命,散发出的浓浓暖意,不知为何,心里竟对它生出了几分依恋,说道:“它是不是法宝,眼下不好断定,咱们先安葬了你师父再说!”说完踏动西南角的石板,把方形入口关闭,以免有人误入其中,不免成了太古原虫口中的美味。

伏羲宝库设计的极为巧妙,女娲之心被取走后,绝灭重生甬道里的大火,已无存在的必要,随之熄灭,以免再伤及无辜。二人来到外面的山谷中,找了一处向阳的位置,把老人的骸骨安葬。赫连暖玉见师父归于尘土,此后不可复见,心里伤痛,再度潸然泪下。老人并无后代,身后凄凉,她作为唯一的弟子,决定留在谷里守墓三天。小云十分理解,表示同意,二人暂且在伏羲神殿住了下来。

入夜后,赫连暖玉结束行功,替换下小云,开始负责守夜。小云拿出女娲之心放在掌心,双手结印,开始行功,准备将它收入体内。谁知行功一昼夜,女娲之心竟是毫无反应,他只得作罢,心里十分诧异:女娲之心究竟是不是法宝?如果是,以我的功力,为何无法将它炼化?如果它不是,伏羲氏为何要设下种种禁制,考验寻宝人的功力,并警告不要仗它为恶,可见女娲之心是具有绝大威力的。转念想起甬道入口题有绝灭重生四字,莫非另有含义?于是起身来到石室,找寻良久,并无发现,只得不了了之。

三日后,二人骑上乘黄,踏上归程。来的时候要跟踪林秀月二人,乘黄并未使出全力,此时全速飞行,直如闪电奔雷,只用了五日,就赶到了使节团的营寨。二人无故失踪后,两名副使和沈季隆每天各自率领三千名士兵,外出寻找,足足找了一个月,毫无发现,不免人心大乱。此时见二人无恙归来,三人方才如释重负。休息一日,使节团再度启程赶路,二天后来到归魂关。小云见原本驻扎在关外的猃狁大军已经全部撤离,暗暗寻思:赫连独秀行事果决,不愧当世人杰。反观正统皇帝,防人之心太重,只看重自己的皇帝宝座,为人诡诈自私,如景略一般的忠臣良将也得不到重用,两国一旦开战,华夏必输无疑。好在眼下两国已结成同盟,华夏已不再有亡国灭种之危。

归魂关的守关将领得知两国已结成同盟,马上让一名车骑校尉先行前往京师报信。次日一早,使节团启程赶往京师。各府县的官员已得知信息,估计小云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日后必被重用,于是纷纷前来奉承和巴结。路经每一处府县,小云免不了要参加官员为他准备的庆功酒宴,前行不足百里,他已是头大如斗,只得统领使节团走小路,四天天后赶到京师。

正统皇帝亲自统领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启用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在镇国门外大开宴席,庆贺小云凯旋回朝。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可谓盛况空前。宴会持续一个时辰方才结束,正统皇帝提出要和小云一起乘坐皇帝銮驾回宫,纵使开国之臣也从未享有如此殊荣,小云极力推辞,但正统皇帝坚决不允,他只得同意。二人登上由三十六名銮仪卫抬起的皇帝銮驾,一起入京。赫连暖玉原是猃狁公主,又是奉旨和亲,身份在华夏诸臣和公主之上,得以和正统皇后同坐凤辇入京。

京师万家空户,民众挤在长街两旁,争睹小云回朝。待皇帝銮驾缓缓行至眼前,民众一起振臂高喊:“皇帝万岁!紫微真人万岁!”小云此行完成使命,使国家和人民免于战乱,老人们更是感激万分,纷纷顶礼膜拜,老泪纵横。銮驾于申时前后赶到皇宫,正统皇帝在皇极殿听取小云报告此行经历,并仔细查阅同盟条约,见所有条文公平合理,并无不利华夏之处,心里十分高兴。待听到轩辕辅国和田千秋已经自杀身亡,士兵已被小云全体收编,更是龙心大悦。小云的办事能力让他大为赞赏。随后亲自起草诏书,走笔如飞,顷刻写就,并宣布三天后他将在怡和宫亲自主持小云和赫连暖玉的婚庆大典。(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