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午节还有一个星期,到处都能看到熟悉的棕叶和糯米。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股思亲之情不由得从心底升腾起来。粽子浓香飘过,仿佛是一种母亲的味道穿越而来。想起母亲沈问热泪如珠滚滚而落。

十八年前的八月三十一日。沈问对这一天记得非常清楚。这一天是他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其实沈问已经醒了。他醒得很早,就是懒在床上不起来。一天前,妈妈见到他就说送他去寄宿老师那里,然后就搭火车去SH。

沈问九岁,在他九年的记忆中,这次是妈妈在家时间最长的一次,整整两个月,妈妈很心疼这两个月,两个月没有工作,意味着吃了两个月的老本,而且妈妈是辞工回家的,这次去还要重新找工作,因为香港金融危机给全世界带来冲击波,妈妈的工作不一定好找,妈妈已经三十岁了,虽然看上去很年轻,比他那长着苦瓜脸的二年级的老师二十三岁的胡蝶还年轻漂亮,但是妈妈说亮出身份证,人家老板就会嫌弃她是老太婆。

沈问仍然闭着眼睛,感觉早起的妈妈轻盈的脚步声向床边走来。妈妈俯下身,一股青瓜的香味扑鼻而来,沈问深吸了一口,妈妈柔软的嘴唇就轻巧地亲在他的脸蛋上,他知道妈妈按下来就要亲他的上额了,他双手远了一下气,做好了一切准备,额头一旦被妈妈的红唇临幸,他就飞快地双手腾空,勾住妈妈的脖子,然后借着妈妈的力量从床上坐起。

可是沈问不个美好的愿望落空了。妈妈没有吻他的前额,妈妈亲过她的脸之后,充满香波味的头发散布开来,铺天盖地掩埋了他的头和脸,接下来妈妈的脸,紧贴住他的脸,一股幸福的潮头涌遍他然身,同时,他感觉到有股暖流淌在他的脸上。妈妈哭了。

沈问睁开眼睛叫道:“妈妈!”

妈妈鼻子收缩了一下,抬起头,伸手拭泪,含糊地说:“儿子啊,妈妈舍不得离开你。”

沈问舍不得离开妈妈,但他知道妈妈要出去打工赚钱,不然他没有钱读书,心里舍不得妈妈,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十分懂事地说:“妈妈,你想我了就打电话给我,我想你了就打电话给你!”

“雨涵,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你是个最坚强的好孩子!”妈妈抚摸他的头又抚摸他的脸,抚摸他穿着背心的光溜溜的手臂,然后满含泪水说:“长胖点,下次妈妈回来,看到你胖乎乎的……”

沈问点点头,掀开被单,急着下床,趿着拖鞋小跑着去厕所。他家的厕所是地地道道的茅草房,称着茅房更形象。

尿太急,拐弯抹角三十几米到了茅房,迫不及待地掏*,他突然间发觉*这小东西与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好像挺硬的,很坚韧,也变得长了许多,尿冲击出来很有暴发力,尿流像开闸的不柱势不可挡的,尿了五分钟才尿完,尿完了有一种十分舒服的轻松感,他发自内心地呼出“哇”的一声,让小东西在手指间多呆了一会,才放进裤裆。

出了茅房,他的脸开始发热,奶奶经常念叨,什么时候长大,此时,他羞涩地问他自己:“我是不是长大了?”

洗脸,刷牙,吃早饭。妈妈都一直看着沈问。

头发苍白,满脸胡茬的爷爷,面容苍老,形容憔悴,满脸皱纹的丑老太婆奶奶,也都看着沈问。四方的小饭桌上,摆满的一桌子的菜,每方一碗饭,只有沈问坐在桌前吃饭。

分别在即,奶奶、爷爷、妈妈都吃不下,其实沈问更吃不下,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如果他不吃一点的话,他们的心理会更难受。

和妈妈一样,沈问强忍着心中的泪水,他故意装得很平静,不紧不慢地往嘴里扒饭,每样菜都夹着往嘴里送,

这一餐,沈问吃下去的不只是奶奶热心的饭菜,更是一家人爱心的泪水。

爷爷左手拿着扁担,右手手臂不住地擦眼睛,受其影响,本就手里拿着沈问洗脸的毛巾的奶奶,也用手臂擦眼睛,

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问吃完饭放下筷子,奶奶把手上的毛巾送给他,三个人看着他用毛巾抹脸擦手,然后把毛巾晾晒在竹杆上。

妈妈说:“爸,我怕时间来不及,我就不送雨涵去学校了。你和雨涵也不用送我。”

爷爷朦胧的眼睛撑了撑说:“可以喽罗,各走各的。”

奶奶急躁地说:“杏林,你去县城搭火车,雨涵去读书经过县城,为么子不能同车到县城噻?就是时间关系,到了县城互不相送,各走各的路咯!”

妈妈不说话。

沈问见妈妈不说话就鼓励妈妈说:“妈妈,在车上我们还能说上一个多小时的话哟。”

“行了!”妈妈一把将沈问揽进怀里说:“雨涵,听妈妈的话,做妈妈的好孩子,将来出息了,好好孝敬爷爷奶奶。”

沈问点头的同时终于忍不住泪水哗哗地流,奶奶从妈妈的怀里牵起沈问的手,把他拉出妈妈的怀抱。

沈问站在牵着他的手指头正在颤动的奶奶身边,看着妈妈从坐着的竹椅前站起来,她脚蹬浅绿色高跟凉鞋,身穿白底细花连衣裙,长发披肩。

妈妈走了,一左一右分别拖着一红一黑两只精巧的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问和奶奶站在小院门口,望着出村的红土砂子路面的尽头,妈妈单薄的身影,就像一支风中的蜡烛……

妈妈头也不回地去了SH。

沈问对这一刻记得非常清楚。

这一天是他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他被爷爷送到越过县城那边的一所未知的小学寄宿。他才九岁。

这一天,天高云淡,烈日炎炎,沈问和爷爷走了五里山路,在山口搭镇上开往县城的班车,车上人满为患,爷孙俩在车上站了八十多公里,在县城下了车,沈问的双腿站不直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下车后,又在衣着光鲜的城里人的目光注视下,挤上公共汽车。

从公共汽车上下来,爷爷用一支扁担往肩上挑起沈问寄宿的所有用品,爷孙俩向东艰难地走出县城,到了城郊的东方村,东方小学。

沈问哭着进了大门。一道小水管焊接成的铁大门把沈问和爷爷隔开了。爷爷眼巴巴地拄着扁担站在大铁门外,汗流满面,

爷爷挑的两个蛇皮袋子的东西,被老师叫来的男工友拖了进去,沈问站在新老师身边,满目泪光。

虽然他心里早有准备,但他望着手上拄着扁担,被两大袋子压弯腰还没完全伸直,嘴唇动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的爷爷,失声痛哭。

爷爷伸出苍老的手,伸进大铁门,粗糙的大拇指抹着他眼角的泪水。

“爷爷!爷爷!我不在这里读书,我要和你回家去读。”

“涵伢子,别忘了你妈妈对你说的话。”

爷爷树根一样的手挥了挥:“听话,进去吧,你进去吧,随老师进校去吧!”

爷爷难舍地艰难转身,提着扁担挪动步子,沈问猛地挣脱老师的手,扑向铁大门边开着的小门,明知小门已经锁上了,他仍然拼命的又推又拉。他双手拼命地摇着铁管,大声叫喊道:“爷爷,爷爷!我要跟你回去!”

爷爷转过身,剧毒的阳光下,爷爷费劲地睁大眼睛,举起手中的扁担向沈问示威:“好好读书!”

老师用力剥着沈问的小手,他感到老师力量无比,手指被迫松开后感到疼痛,老师用力拉他离开铁门,沈问一步一回头。

太阳底下微不足道的爷爷,稍弯着背,一步一步走得缓慢,沈问知道爷爷舍不得走快,爷爷累了也走不快了,爷爷的背影充满了牵挂和担心,沈问毕竟只有九岁,才九岁就远离家门,过寄人篱下的求学生活。

“快走!”老师终于忍不住向沈问下了第一道命令。沈问第一时间作出抗拒反应,坚决地停下来,并转过身朝爷爷潺潺弱弱的背影暴发地叫喊道:“爷爷,我看到车站有柿饼卖,你买回去和奶奶一起吃!”

沈问看到爷爷把扁担竖直起来,再举起来往天穹升,沈问哭了,他的爷爷以这样的方式对他的叫喊作出回应。

“爷爷!”

“快跟我走哒!”老师在沈问背上推了一下,狠狠地说:“你娇气么子啦!”

我娇气吗?沈问狠狠地咬住嘴唇止住哭,偷偷地看老师一眼,竟然觉得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老师比妈妈年轻,皮肤白皙,短发,圆脸杏眼,身材修长,穿着白底子印着一分钱的硬币大小的红色圆圈的连衣裙,赤脚上套着红色凉拖鞋。

东方小学迎接小沈问寄宿的老师叫古丽。

古丽老师把沈问拖进她的宿舍,拍打他身上的灰土,命令他脱光衣服。其实沈问穿得很简单,上身T恤。下身短裤。但是,沈问已经九岁了,何况以前也还从未在外人面前赤身**,一时心慌如麻,不知如何是好。(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