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回 棠花染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醉海棠此逢君,华发同倾情一片;

饮春风而得意,新红应染赋千篇。

倦客按:本章人物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请读者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待倦客向拈花叟等人说完公孙少华一行巫山锄奸,少华初试梅花剑法,力诛叛贼韩忠显于白虹剑下后,拈花首老少三人大呼痛快过瘾!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晚已是小年,明日一早,拈花首几人就要踏上回乡过年的归途。几人趁夜喝了个不亦乐乎。倦客带醉而归,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渐渐已是冬去春来,看看雨水节气就要过完,按约定拈花叟等人过完正月就会返回成都,已经是进了农历二月,时序已到九九之时,但还未见拈花首一行到来,几访不遇,令倦客心中生出几丝淡淡的惆怅。

闲来无事,这日倦客一人去到南郊双流的棠湖。

双流原名广都,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避炀帝杨广讳,借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改称双流,沿用至今。

棠湖公园位于双流县城中心。乃利用旧河道湿地改造而成。园中有水面数十亩,广种蜀中特盛的贴梗海棠,湖以棠名,园依湖就,故名“棠湖公园”。全园共有“绿柳风荷”、“瞿上撷秀”、“海棠春坞”、“薰风雄峙”、“隔湖烟雨”等八大景区,其中“玉流听涛”、“棠林春色”、“文津观鱼”、“绾霞夕照”、“凤凰絮语”、“金花夜月”、“古渡竞舸”、“竹岛凉风”、“古塔揽胜”等所在为主要景点。形态各异的楼、台、亭、阁、廊、祠、轩、塔错落有致,散布其间。或濒湖而居,或临渠而建,或筑台而立,被十五座各式桥廊将其联成片、缀成串。漫步其间,仿佛进入西湖的桃柳长堤,苏州的园林亭阁,滇池的涟漪碧水,花溪的回环往复,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三国时蜀汉丞相蒋琬的祠堂坐落于湖畔,为此园凭添了几许沧桑。

这倦客一路赏花,一路观景,不觉来到【海棠春坞】,其时正是早春时节,红梅渐老,海棠初绽,正当一片新红胜旧红的光景。倦客寻了一个临湖靠柳的座头,要了一壶雀舌,慢慢品尝。但见湖中鸥鹭戏水、湖畔柳翠棠红,更有黄鹂、春莺时而送来的悦耳欢声……不觉心荡神怡,完全融入了这一派浓浓的春色之中,如醉如痴。几句歪诗自然而然浮现而出:

二月东风暖,寻诗故苑中。

捉来春一缕,化作海棠红。

正得意间,似听得不远处有人在轻声咏哦:循声而窥在左侧三个座头远近处一株临岸的海棠树下,一个穿青衣的老者正忘情于他眼前的海棠!倦客一看原来是他,这也太巧了!且先不叫破,看看这他究竟在那里有何等讲究。

只听他口中念念有词却是几阙采桑子,各位看官且容我重述一遍:

<1>

一年一度春光好。看过梅红;又见棠红,更饮东风一醉中。

几回错把芳辰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辜负花仙情意浓。

<>

棠花院里当初事。欲忆还休;欲罢还休,梦断红尘一段愁。

眼前依旧棠花院。莫再回眸;且再回眸,应记清宵月若钩。

<>

忆曾夜饮棠湖月。柳也萧萧;花也娇娇,玉笛谁吹梅子凋

今来故地春还早,欲唱新宵;白首还骚,却道斜阳挂柳梢。

<4>

客中曾醉棠湖雨。花正凄凄;水也依依,蜀调声催游子悲。

故园归处花犹好。发已成灰;心也成灰,悔字难书梦不回。

<5>

对花莫忆阳台梦,忆也茫茫;忘也茫茫。饮罢东风已断肠。

莫将旧事翻新调,笔蘸春江、难写华章,自恨无才效楚狂。

听到这里各位看官肯定都欲知晓此公是谁了,列位不必胡乱揣测,此人就是第一回书就出场的拈花叟!他这里刚刚吟诵完毕,陡然听得隔座不远处的翠柳下,有人大叫一声:“好!”

这拈花首做梦也不曾想到,竟有人撞破他的隐私,而且此人还是此时此地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倦客老儿!心中不禁大叫晦气!

他在这里叫屈,不料倦客却风峰火火地撞了过来。口中还不迭声地叫道:“好词!妙词!绝妙好词,堪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媲美了……”

拈花首没好气地赶紧打断他道:“这里是公共场所,你这样大呼小叫地做什么,真是为老不尊!”

倦客喘息未定,口中犹自说道:“难得听到拈花兄发自内心的妙词,有些忘形了,还请勿怪。这次邂逅也太巧了,时候不早了,我俩还是去喝上两盅如何?”

拈花首心中暗骂:“真扫兴!”口中却不得不说道:“倦兄既有次雅兴,老花我当然奉陪。不过,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看此光景,倦兄亦是此地常客,既来之岂能无诗?想必你在那里坐了半天,应该是大作已成了吧?我老花这里洗耳恭听如何?”

倦客哈哈一笑,心中想到,一定要好好应对,套出这拈花老儿那五阙采桑子背后的故事。

遂正色答道:正有几首闲词想请吾兄斧正。既唱海棠,就用【海棠春】做调吧,花兄请听:

<梦棠>

东风夙夜穿珠户,似相告:春归南浦。拥被数芳辰,恐把花期误。

忆曾昔日天涯路,几肠断,离情别绪!枉自梦棠湖,遗恨无从数。

<探棠>

早春曾访当时路,浑不见,新红何处。冷雨又彤云,萧瑟湖边树。

一番惆怅离南浦,问梅子,春来几许?记得报东风,莫使芳辰误!

<棠语>

冻云冷雨湖边树,苦恨那,东君无主!何事阻春回,又把花期误?

却听耳际轻轻语:暂相候,君先莫怒。妾正试新妆,便共东风舞。

<赴约>

几回细把花期数,怕忘记,日前分付:九九仲春时,相约君休误。

丽园昨夜东风度,算应是,卿归处所。急急赴芳辰,却惹红梅妒。

唱完后倦客说道:“拈花兄你看我二人是何其相似乃尔?

兄旬月有余,真是想煞倦客了,我们这就去把酒论花吧。”

拈花首道:“倦兄才是真性情人也!最喜欢‘赴约’——‘急急赴芳辰,却惹红梅妒。’可谓惟妙惟肖!其实我也十分挂念倦兄,不知此地可有什么好去处可以小酌?”

倦客道:“花兄随我来吧,近两年这棠湖经过改建,增加了好几处茶馆酒家。我们随意寻一处去吧。”

随领着拈花首分花拂柳,行过一座形如玉带的拱桥,一条顶上由两边的海棠花树盘成的拱形廊道,通向一个僻静的去处,柴门上一块木匾上面题有【海棠居】三字。门柱上有一联:

醉海棠此怀君,华发还倾情一片;

饮春风而得意,新红应染赋千篇。

匾、联落款均为:广都散人徐怀坡。

拈花首问道:“倦兄可知这徐怀坡是何许人否?”倦客答道:“这徐姓是广都一个大姓,之前也曾是一个望族,但倦客确同这广都散人无缘。不过,徐先生这一联确像是为你我今天的邂逅量身定做一般,花兄你不觉得么?”

拈花首莞尔一笑道:“不错!不错!我俩今天可得好好谢这徐先生两杯酒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进到这【海棠居】内,只见柴轩、青瓦,四周是竹林环绕,院子里几树垂丝海棠随意而开,几副石桌石凳上,偶有几片嫣红的花瓣洒落其上,一扇半开半启的木格子花窗前,一枝低垂的花枝直欲穿窗而入……

拈花叟拍掌道好个幽静的场所:“我也来过棠湖好几次了,怎么就不知这么个好地方?”

倦客笑道:“这正是‘春来遍地桃花水,’却不知‘洞在清溪何处边’也!看来花兄有诗了?”

拈花叟道:“触景生情,有几句歪诗献丑,还请倦兄斧正。说罢吟道:

年时相约处,燕去已楼空。

肠断西窗外,棠花寂寞红。

倦客拍手道:“用眼前之景化东坡之典。妙极!吾兄真不愧这拈花叟的名头!花兄这景应得妙,只不知触之情为何也?”

拈花叟道:“应景而已、应景而已!”

倦客似乎并未听到拈花叟的回话,口中自顾自地吟诵苏东波的那一阙脍炙人口的永遇乐: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吟毕说道:“感觉花兄这一绝的情调,同东坡先生酷似。东坡先生其实是借张封建旧事,叙己之不可言说的心中隐秘之事;想来花兄此时此刻也一定沉醉于某件难以忘怀的旧事吧?你我交往一场,有什么事不可借这良辰美景好好宣泄一番么?”

其实拈花叟也是个豁达之人,当下被倦客几句话触动,哈哈一笑道:“不瞒倦兄,我老花今日却真是有为而来的,你且做个东叫来酒菜,我就说给你听听,不知在这等场所,又会有什么特别的佐酒佳品?”

说话间,一位穿着偏襟青花小袄,打扮做村姑模样的服务员过来招呼,倦客问道:“不知妹子怎样称呼?”那女子指着一枝垂丝海棠道笑答:“叫我唐英吧,不知二位老先生要些什么?是里面雅间坐还是?”倦客道:“唐英姑娘,我们就在外面坐吧,你先来两杯【碧潭飘雪】,然后,莲花胡豆、兰花丝、[软炸扳指]各一碟,稍后再上一碗砂锅鱼头,时鲜蔬菜随意上两样就可以了,来一壶陈年的拐枣酒。”

拈花叟心中狐疑:“这莲花胡豆和兰花丝佐酒也就罢了,但不知这软炸扳指为何物,不知这倦客老儿又在搞什么作挟事?”

寻思间,唐英来到桌前,只见她右手挽着两付茶碗,是两盏带茶船的江西瓷碗,左手背在身后,来到桌前以一个优美的姿势将两个茶船散开到二人座前。然后,轻轻地将两个瓷茶碗落入茶船中,小指一钩,两个碗盖毫无声息地立在了碗旁。这时她喊道:“两位先生莫动!”须臾之间见她退后半步身子一倾,右手做兰花指状拈住了长嘴铜壶的壶嘴,用一个苏秦背剑之势,一道水线准确无误地将茶渗入碗中……

这当儿二人禁不住同喝了一声彩!唐英一笑道:“献丑了!刚才远远地就听见二位先生在谈诗论文,不知唐英可求诗一首么?”

倦客指着拈花叟道:“这位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拈花叟,可在拈花赏月之间七步成诗,你今天算找对人了。”

唐英转向拈花叟道:“唐英有礼了,不知拈花伯伯可送我一首诗么?”

这拈花叟被倦客用话拿住,心中虽然愤愤,但在这乖巧可爱的唐英姑娘面前,却不好表露,只好笑答道:“唐英姑娘休听他胡说八道。只是姑娘有求,岂可扫兴?不知以何为题?”

唐英指着那支垂丝海棠道:“就以这花儿为题吧。”

拈花叟道:“也罢,老朽就勉为其难了。”说罢端起茶碗,见点点茉莉花瓣沉浮在碧绿的茶水中,一股混合着春茶和茉莉花的幽香直逼肺腑,不禁说了声:“真个是碧潭飘雪,好茶!好茶。”

见他手捧茶碗站起身来,围着那一株海棠转了两圈说声:有了!回到桌边问:“有纸笔么?”那唐英掏出点菜单和一枝笔,将菜单翻到背面说道:“就写这里可以么?”

倦客哈哈一笑道:“有趣!有趣!想当年舒伯特在一间咖啡馆闲坐时突然有灵感来袭,苦于未带笔和记谱的稿子,就将一首歌曲写到了菜单上。不料这首小夜曲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了整个欧洲,后更成为一首不朽的世界名曲。花兄这首写在菜单上的诗,没准也会流芳百世的。”

拈花首没理会他的打趣,伏下身去在点菜单上疾书。倦客从他的身后,将他所写一句句读了出来,却是一阕【点绛唇】词曰:

曾忆当年,芳心别处千千语:佳期莫误,记得春归处。

今又棠湖,还看娇红舞。花如故,情丝几缕,垂向离人苦!

倦客首先鼓掌道:“好词、好词!真个是情随花生,花解人意。情景交融。唐英妹子你可要收好了。”

倦客方才念完,只见那唐英眼圈已经微红,她向拈花叟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唐英一定会终身珍贵的,二位稍坐,我这就去张罗上酒菜了。”说罢转过身快步离去。

倦客回转头一看,只见拈花首木然注视着唐英离去的身影,口中说道:“二十年了,二十年了……真是太像了!”

倦客不禁问道:“什么二十年了,什么太像了?拈花兄,你怎么了?”拈花首回过头来尴尬地一笑道:“刚才想起一段往事,有些失态,让倦客兄笑话了。”

倦客看他神清,再联想到之前他的那几首诗词,料定拈花叟和这棠湖定有一段隐秘旧事,他岂肯放过这个机会。但心想所谓欲擒故纵,我先不必逼他,待会酒酣之时,再套他话不迟!

列位看官,究竟倦客如何套拈花叟的话,那拈花叟二十年前又究竟和这棠湖有什么渊源,且听下回分解吧!

《南郭散人点评饮冰夜谭》之第三十四回

应是春暖花开时,但又偏逢阴雨阵阵,颇略迟些光景;一如倦客小恙,久不开场。开场便是一回闲书,但闲书不是无用之闲,而是起承转合之关结,看似远离千年,却又踏着花月幽明碎影。拈花叟寻踪追迹,搜找梦中的往事;倦客佬闲情无寄,伸足探颈间,窥见了隔岸嫣绿;连服务员(小丫头)唐英也正凑趣地钩扯连环。真个是:双流春色漫无际,桃花红挑海棠红。

这个唐英,怕又是惹事的主儿。倦客佬才从桃花处绕过剑英冬梅,把一段壮烈故事,用英雄儿女演了一回,本以为国恨家仇已报,眼见江河不归,不免各筑爱巢,生养一群冰雪聪明的后人,谁知江河自有转折。说书人深得曲中三味,转过峡口,先来一塘平湖、花月倒影,先把人陶醉了再说,真不枉在巫山半世。

此回书文平字简,穿逗合卯窍,其中的机关是一把鲁班锁,且看说书人如何层层开启。

(这第五章刚一露头,就被散人兄断定是一具鲁班锁!倦客赞一声好厉害,这南郭散人也算是修炼成精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