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触动心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触动心灵

姜镇长登高远眺,心旷神怡,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他向北望去,叆河似一条银带,环绕山脚,河面平静,夕阳的余晖落在上面,波光点点,大有‘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的感觉。往山下望去,绿树环绕,农舍点缀,炊烟袅袅,夕阳挂在炊烟上,几声鸟叫更增添了山村的宁静,望着这如画一样的山村,镇长思绪万千,这样仙境一般的地方,封闭起来,实在可惜,应该好好利用起来,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带来富裕。一个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宏伟的蓝图逐渐清晰起来,他挥了挥手,说:“走,下山。”

他们是沿另一条山路下山的,直接下到沟底,然后往回返,沿路他们走了几户人家,靠近叆河一家是一位老太太,八十多岁,是个孤寡老人,她的房子房顶塌腰了,墙体出现较大裂纹,并且向东倾斜,门窗还是用朔料钉的,姜镇长走进外屋地,首先掀开锅盖,看到锅里一个瓷碗里,有半碗米饭,还有多半盘子芸豆炖土豆。他把锅盖好,走进东屋,在炕头坐着一个老太太,头发大花白,目光暗淡,看见有人进来,面部没有表情,只是呆滞地望着来人。

“大娘,你好。”镇长问。

“啊?”老太太耳朵有些背。

“您老今年高寿?”镇长把声音放大一点。

“啊?”老太太还是听不清楚。

“生活的怎么样?”镇长问。

“啊?”老太太始终是这一句。

镇长看再问是徒劳的,便从兜里掏出二百元钱,递给老太太,说:“大娘,一点心意,留着买点好吃的。”老太太好像听懂了,点了点头,接过钱放在眼底下看看,眼角分明露出一丝微笑。

“还行,管怎么还认识钱。我们走吧,大娘,我们走了,你多保重。”镇长说完,和民政助理一起离开了。他们又走了两家,家里都没人,房门也没上锁,房子都很破,不是塌腰就是墙体裂缝,都算得上险房了,姜镇长的心里不太好受,都二十一世纪了,这里的老百姓还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作为镇长,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他们沿着那条欢快的小溪往上游走,老远就看见离小溪二百多米远的地方,一棵高大的杏树,枝繁叶茂,树上地哩咕噜地挂着黄黄的杏子,夕阳下格外显眼,杏树下一盘老磨,安静的立在那里,回忆着那些老去的坎坷岁月。他两走到树下,一边欣赏一边猜想这棵树历经的沧桑。杏花在屋里听到他们的说话声,走了出来。

“哎呀,这不是镇长大人么?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杏花有些惊讶。

“我又不是云彩,什么风能把我吹来,我是专程来看杏树的。”镇长调侃说,他不想说为息访而来的。

杏花知道他来的目的,但也不想点破,微笑着说:“可惜,你来晚了,错过了花期,一树的杏花没捞着看。”杏花说,她这话双重含义。

“不晚,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看也不如看果,山杏溪桃本看花,累累成实亦堪夸。”镇长故意卖弄,他了解到杏花爱文艺,是想通过共同语言拉近距离。

“镇长真是才思敏捷,小女佩服,不过还是晚来几天,要不赶上杏子熟了,是否可以一饱口福,现在我可没什么东西招待,只能空谈了。”杏花伶牙俐齿,暗指镇长空谈误国。

“哈哈哈,不谈怎么知道是空的还是实的,先有想法,而后才有做法。怎么,不想请我们进屋坐坐?”镇长说。

“不是不想,是不敢,我那小破屋子怕把领导的衣服弄埋汰了。”杏花说。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我不怕埋汰,脏了可以洗么。”镇长风趣地说。

“那请吧,来的都是客,我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杏花说。并引导他们往屋里走。

他们走进外屋地,屋里热气腾腾的,看来刚做好饭,镇长掀开锅盖,一股热气冲天而起,镇长歪着头,热气过后,看到锅里饭菜已做好,香喷喷的,有鱼、鸡蛋、肉。

“呵,生活挺好啊。”镇长说。

“一般,和你们城里人比还差得远。”杏花说。

“我们城里也不一定吃这么好,现在是‘洛阳纸贵,居大不易。’”镇长说。

“那也比我们农民强。”杏花说。

他们来到东屋,屋里窗明几净,一台4寸的彩电放在北面的米柜上,东面还有一个电脑桌,桌上一台液晶电脑。炕上铺着百合花的淡白色地板革,干干净净,从房间的布置和整洁情况看,她就是个干净利落的小媳妇。镇长用手摸了摸炕,热乎的,屋里有些热。

镇长和助理坐到炕沿上,杏花坐到对面的沙发上,镇长笑着说:“说实在的,我确实来晚了,我应该早点来,先向你道歉。”镇长的话一出口,杏花的眼圈红了,她说:“镇长,你能来,能坐到我们老百姓的炕头上,就说明你的心还是和我们在一起的。我知道,我上访给你带来了麻烦,让你挨训,牵涉了你的精力,可你看我们要不上访,这日子怎么过?地都占了,就剩荒山了,以后吃粮都得买,不是越来越穷了么?”

“我今天实地看了,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看来你不是胡搅蛮缠的人,你是在为民请命。”镇长诚恳地说。

杏花听了镇长的话,哭的像个泪人似的,仿佛有一肚子委屈。她泣不成声地说:“没想到镇长能这么想,我现在压力很大,有人说我是为报私仇,有的人说我为了私利,可你看我是这样的人么?我们要都这样不声不响,这日子多咱能熬出个头,我倒可以搬市内去,可多数人故土难离,还得在这个地方生活,我们要求过好日子错了么?”

“没错,我刚才走了几家,你算是条件好的,可他们就不行了。我今天来不是阻止你上访的,也阻止不了,我们国家广开言路,允许大家通过信访渠道放映问题。你以后还可以针对以上问题上访,我不拦你,但咱们做个君子协定,你要按照规定上访,不要组织集体访,这是不允许的。你看行么?”镇长仿佛在征求意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什么?我现在也是骑驴难下,组织上访劳民伤财,可也不能半途而废,你要给我一个台阶,我当然愿意借坡下驴,你今天带着解决问题的诚意来的,要是能就地解决问题,谁还愿意上访啊?”杏花说。

“好,既然这么说,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提的五个问题吗,有的我确实解决不了,比如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的很对,但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国家也有困难,我们就是访到北京也解决不了,何必要花人力物力和精力呢?我们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镇长说。

“你说得对,可你看眼前这个现状,我们拿什么改变,路没有路,地没有地。”杏花说。

“对,下面我就跟你说说我能做到的,你看怎么样?”镇长说。(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