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起家秘书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宁三年(5),羲之二十三岁。此年闰七月,明帝司马绍死,年二十七。太子司马衍即位,年五岁,是为成帝。九月,以成帝幼冲,不能独自料理国家大事,由庾亮之妹庾文君即此时的庾太后临朝称制,类似后来的垂帘听政。朝廷以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壸,共同参辅朝政。这等于一个三人内阁。然而,这三人的分量是不同的。庾亮依靠太后妹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事之大要,皆决于亮”。王导“录尚书事”,名义上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只是“参辅朝政”而已,等同顾问,实权远非从前,王氏的大权被大大地削弱了。对此,王导当然很不甘心。

咸和元年(6),羲之二十四岁。六月,朝廷以车骑大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司徒王导不满庾亮专权,称疾不朝。很多人想去看望,都被他拒之门外。此时郗鉴恰好外任,王导竟私下里为郗鉴送行,可见他没有什么要紧的病,称病不朝,只是闹情绪而已。尚书令卞壸以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奏劾王导。

表面上看,王导这样做确实有违朝纲。称病撂下工作,连皇帝都见不上他的面。如今郗鉴外任,他倒是没病了,老亲家(因为羲之的姻亲关系,两人也得算亲家)两个还搞什么送别宴会,这不是故意让朝廷难堪嘛。简直是无视纲常!卞壸不忿,上书弹劾王导,维护法纪,不为错。王导此举并非一时考虑不周,他是有意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世人:我不服你们的做法,我不想跟你们合作!我说有病是假的,我就是不高兴。

当是时,嗣主晋成帝只知道贪玩,哪里有处理国事的能力啊。母后称制,庾亮以元舅的身份处理每日大事,多数时间住在宫中。此时庾亮大权在握,感情用事,任法裁物,往往放肆文人性情,又多偏袒近亲本族,因而颇失人心。和王导辅政时相比,人们更怀念后者。王导执政的要诀是“以宽和得众”。这种宽和实际上是只对豪强士族的纵容,不是对老百姓而言。丹扬尹阮孚以太后临朝,政出舅族,谓所亲曰:“今江东创业尚浅,主幼时艰,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观之,乱将作矣。”阮孚真是一位富有政治远见的人。自王敦乱后,王氏不被皇帝信任,大权逐渐被削弱,庾亮以贵戚用事,胸怀又不够宽广,处理事务往往主观武断,与王氏经常发生矛盾。

不久,庾亮的错误造成了苏峻之乱,使司马氏政权愈益衰微。

大约此年,羲之起家为秘书郎。

起家,是魏晋时的政治词语,意为“进入仕途”或“初涉政坛”。要说明起家、秘书郎这两个概念,得先弄清楚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行于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汉代实行举孝廉、选才人的察举制度,目的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让他们参加到国家管理队伍里来。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一旧例中延伸而成的。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两晋继续施行。

两汉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形同虚设,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这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二者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后,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主体,但察举制度并未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制,内容主要有三:

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即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九品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的手下还有名为“访问”的属员。

二、品第人物,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的主要内容是:家世,即家庭出身和政治背景,具体指父辈、祖辈的资历仕宦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操行评语。当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三、定品,即确定品级。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即使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魏晋时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最初的设计是为了选贤举能,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权力掌握在察举之人——中正手中,又因中正皆出身于豪门权族,不能做到“贤有识鉴”及时任之。故此法实施时间一久,流弊就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平庸之辈得近水楼台之便,另一方面是优秀人才反被埋没。晋武帝太康五年(84),尚书刘毅上书《论九品之弊》,痛陈中正操人主之威福,品评人物并无客观标准,乃至对一个人的评价十日之内有大相径庭、黑白对立的说法。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而且愈演愈烈。至于隋唐,终于被考试制度所代替。

魏晋时的九品中正体系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贵族子弟到了“弱冠”之年,当然地就能获得官衔从而初步仕途,这称为起家。而起家的第一道门槛,又往往是秘书郎、著作郎。《初学记》卷十二“秘书郎”条:“此职与著作郎,自置以来多为起家之选。在中朝或以才授,而江左多仕贵游,而梁世(指南朝梁)尤甚。”魏晋时的用人选官多为贵族士族内部的近亲繁殖。

按说,王羲之的出身门第乃当世第一大家,应该早就出来做官的。他的兄弟辈人王悦、王恬、王洽、王协、王劭等,都是刚过“弱冠”之年即获官位,先后做了侍郎、太守、将军等。为王羲之延誉的周顗二十岁刚过就袭了其父的武城侯之爵,拜为秘书郎。相比之下,早过弱冠之年的王羲之仍是一介布衣,个中缘由,不得而知。是否因他醉心于书法绘画而心无旁骛?或因其兄王籍之被弹劾而对官场心生厌恶?抑或经历王敦造反两次动荡无心仕途?这些猜想,怕都不能切中肯綮。

宁肯这样想:羲之弱冠之后,正是琅邪王氏不得志的时候,王导受多方压制情绪不好,朝中大权几乎都在庾亮手中。这从王导闹情绪称病不朝可以得到印证。如此时节,王导无心擢升本族子弟,更不愿把羲之这样的人才送到庾亮手下。王导既然不管,庾亮也不肯吸收政治对手的人进入九品中正系列,羲之的仕途就被耽搁下来了。

王羲之起家担任秘书郎的时间不很长,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也无记载。此时,司马昱八岁,“出就外傅”,由琅邪王徙封会稽王,王羲之受任为会稽王友。魏晋时期,“王子友”这一官职是为各诸侯国的首脑配备的,无具体事务,性质上还属于秘书、顾问、辅导员一类闲职。王羲之担任秘书郎仅数月即迁会稽王友,这也是正常的仕途演进。

从此,王羲之走上了为官之路。(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