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邗亭宵会录(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邮州之北射阳湖之西有渠曰邗沟,又曰邗江,乃隋炀导汴通淮入江都观琼花所凿之水途也。废及千载,湮若逶蛇,尽为居民所占。或开为种稻之田,或断为栽莲之沼。青蒲紫荇,极目百里,真水国极胜之所也。沟之东原,有富民金寓言者居焉。因沟之崎岸,構亭其巅,扁曰邗亭。

寓言之群从子弟,皆尚儒业,凡偶佳辰令节,必召近居之文士,以诗酒为会焉。将值七夕,诸群从邀友饮于亭上,剖韵联诗,传筹送酒,极其娱乐。坐中有刘生者善奇术,能缚箕为鸾,飞符致仙,降笔书字,凡祸福无所不能断,虽诗文无所不能作。众浼刘一试其术,刘许诺。遂取一净箕,缚笔其端,设几张灯,众乃炷香虔叩。刘遂布气作诀,飞符振尺。俄顷清风徐来,鸾箕动矣,初微渐著,跳跃于案上。刘生伏躬,再拜而问曰:"祖师何仙?乞通姓讳。"于是鸾箕振几而批曰:"吾乃风流宗伯浪子神仙郑元和也。"众初观有风流浪子之号,复见书元和之名,哄然大笑。

刘生急诃禁而弗能止,其箕复震迅批曰:"叱!且如刘子年称锦云居士,徐乔称丽庵道人,贾岛号浪仙,酸斋号风月主人,是等硕儒古哲,尚或为此,其间意有所寓,见有不同。尔等后世鄙生,不知前人趣味,妄以淫亵相窥,甚无谓也,又如汉之司马相如,乃一代之巨儒,文君以听琴而合,人不以为奔。唐之李靖,实当时之名将,红拂以目成而投,人不以为私至。若翃韩章台之柳,陶谷邮亭之弦,前人未尝有一字之贬。又若崔张之醖藉,苏双之风流,乐天之于樊素,苏子之于桃枝,著于简篇,班班历历,岂可言词而尽欤!夫佳人之出于世、雅士之遇于时者,正如麒麟凤凰醴泉芝草,非里闾之常有者也。故绿珠碧玉,以人丧己;飞燕玉环,以己丧人。才艺情爱,不能并美。古云:'佳人自来多命薄,'此之谓也。以我亚仙之清才丽质,善终美始,比之前人又万万也。夫风月之情,乃人心之所共趋,然为礼法所縻。况世之迂人俗子,不留意于真知灼见,不用心于脱粗求精,一概尽拘于非礼。呵呵,其心耿耿,其意悬悬,能终有一人以斯事去怀者乎?吾不信也。嘘!凡自圄于迂,自禁于阔,未尝不有没齿而赍此恨者,诚可笑也。吾今试呈一诗,公等评焉。"批曰:

诸公莫笑郑元和,花柳丛中得趣多。

舞歇翠盘春意怯,歌停纨扇酒颜酡。

琐窗月淡人初静,罗幕风闲漏半过。

直此良宵逢国色,问君心下定如何?

批毕,众曰:"凡愚小子仰渎先生,伏希恕责恕责。"或曰:"先生初与妍国之奇遇,及终于偕老,想于风晨月夕,必有洪词佳什,万冀勿吝,一未予辈,使其识趣知趋,不为迂系,亦先生开导之功也。"其箕摇摇似在喜态,复批曰:"吾实有百咏,不轻示人。君等既欲续契沿流,高山流水,又何惜于一奏耶!"诗曰:

想应闺阁不胜幽,来逐莺花小径游。

秋水敛波含巧笑,春山凝黛系闲愁。

佩环声碎金莲窄,罗扇风微玉笋柔。

徉唤待儿教近立,撩蜂扑蝶强支羞。

疑是生前宿有盟,谓何一见即留情。

问酬懒答惟狂笑,劝酒频来不转睛。

也虑嫌疑遭后谤,苦牵风概望偷成。

一时别却离魂倩,夜夜须防梦寐惊。

两意当天已誓期,何劳笔扎寄情词。

谨依月上梅梢夜,莫待花飞烛低时。

惟煮好茶供雅论,要联佳句足新诗。

静嗤俗子眠花柳,月落参横总不知。

玉斝供频醉不枝,撩人重唱小卿词。

故留残酒央予饮,假剔昏灯掩众知。

葱软玉敲弦上怨,脂温香近耳边私。

何当更有西厢月,重照人间燕尔期。

灯暗屏山意转浓,罗襟半卸出酥胸。

暖煨腻玉寻芳梦,巧浴华清得异悰。

朱绽余香甘唾冷,山横颦黛乱云松。

朝来掩却双鸾镜,羞见阳台雨后容。

叠裹重包远寄将,看来事事断人肠。(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