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佛今佛两窟俱空 君囿臣囿四灵威集(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览奏大喜,召素臣面议,知照文麟,择期西发。文麟接旨及素臣手谕,又是大喜。厚待差官,修好书奏,派定差弁四人,兵丁二十人,另雇长夫六十人,把两只麒麟扛抬起程,随同来差晋京。一面整束行装,叮嘱蒙官,择于三月十五日祭旗首涂,望西藏进发。果然,一路传闻喇嘛之势已是衰极,几个老朽不足为虑,遂不停留,只将善后事宜,嘱咐沿途官府,委速照办。

五月十一日,已抵东印度界内,将近恒河,在巴哈尔驻营。忽有缅甸人同中国差官投递文书,始知文龙于南洋肃清后,命锦囊、于公、寤生、长生分率师船内渡,一由暹罗湄南入口,一由缅甸怒江河入口,办理两国之事。

暹、缅本与安南同修职贡,奉行惟谨。下令国中,两月之内,敝俗悉除,寺观民所藏金银铜佛像,尽缴官库,国王饬工熔化,所值甚相,就充各项善后经费。暹王检得最古金佛八尊,铸成自已生像,并锦囊金像,庋诸寝殿,以志除灭之功;缅生亦制碑文,镌于京城最高之山上,石壁之间。但以逼近印度,后将复起为念,怂恿文寤、文长,进规印度。二人以未奉文龙之命,不敢擅允,故托词哨探,请其派人,同差官取道阿喀喇,渡河侦访,因达文麟之营。

文麟得书传问差官,晚间在营,与成全等商议。因言:印度风俗大异蒙古,信佛之人,不事力作,其蠢如牛,其丑如豕,念经化再斋,终身不肯他务。国中拓地五千里,五王分治,政令不齐。挽回人心,布置善后,非可速效。锡兰既系佛氏贻元,拳然一岛.或能以兵力克之。彼处拔根搜窟,然后印人知佛无威灵,自能渐悟。犹之活佛授首,而全蒙之民,皆洗心革面也!

于是定计留兵,合男女二十八将,分作五路各诣其国王妥议。一面差人取道缅甸,飞咨云南巡抚,派州县教佐有才于学间者二十人来此,创行兴养立教之法以佐印官之不及。其民间妇女信佛迷惑者,并责成女将,分投劝导,宽以时日,始有成效。倘锡兰早平,祸根斩绝,或不需岁月,已可转移,更为幸事。

诸人领命而出。

次日,派云北住北,以神往中,成全夫妇往西,伏波夫妇往南,韦忠夫妇往东,带男女飞卒四人,分路而去。自己领着松纹、娇凤,于十五日同来差过了恒河。起旱行五日,到怒江下船。文龙已先期驶至槟屿,是日文麟继至,只见文龙坐船,泊在岛外,离船三四丈,水不起浪,船旁似有巨物夹住。过船相见了,各道近事,乘间问起。

原来文龙周历南洋,一日,正出海峡,其地为暹罗外卫尽处,番语称曰息为,忽然舟重不能行,海师错愕,以为触礁。及文龙出舱细视,不禁骇绝。船中诸人,争先观看。内有水手道:“十几年前,成化帝被困海岛,文老太师救他出来御驾回京。御舟有两龙背负而行,那时咱在船上亲见的,这是大吉之兆!”文龙闻言,即忙在船头叩祝:“如是曩日神龙,俟功成之后,随我回京,以备宸游玩赏。现在世际唐、虞,虽无豢龙世官,液池游泳,亦畅生机!龙如有灵,请为煦朝瑞应可也!”两龙待文龙起来,昂首掉尾,意似许可;自此常在船旁,颇为驯扰。

文麟亦说出获麟之事,彼此交贺。各师船齐集之后,龙、铁二人又派梅仁、柏节、李信、陶忠率岛兵二千名来会,择于二十五日启碇,进图锡兰、印度。并无兵船保护,诸军登岸,直入落伽山。土人不知战阵,慌惧异常。后知官军意在除佛,便各放心。盖岛中亦苦僧人供亿,又为回教所间,信佛不坚,俱各袖手而观。喇嘛贪淫无度,不防官军舍印度而先取锡兰,山中寺院虽多,僧众只有四百,自称释迦苗裔,仰食于人,岁收印度供奉,逸乐荒淫,别无伎俩,哪里还敢拒敌?

至六月初一日,已至释迦真身大寺,山川水秀,花木繁绮,禽声欢乐,风景最为清绝,寺屋金碧辉煌,径路纡折。龙、麟二人策马前导,军士缓缓而行,都觉爽豁异常。岛兵岛将,先前派过从行,在南洋如何辨理,熟悉情形,文龙即令跟随,就在沿山寺院内驻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