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年病退三年艾 一世盲开万世明(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臣扶着水夫人跪了下去,自己亦随同叩拜,正要起来,猛然听见大声,沸如潮涌。原来此台俯视通城,纤毫毕见。京城百姓看得快活,一齐喝采,百十万人声音,随风吹过,不禁吓跳。素臣急起四望,人丛中许多妇女孩子,方才放心,扶起水夫人。回顾东缺南角上,一道祥光推过,云头无数,参差错落,宛似排叠而来,如轮如囷,纷纷郁郁,映着五色日华,也渐渐现出红黄蓝碧。云头空处,有几点星光,其尾弯长,恍如弓形。直至日华渐淡,光聚轮中,仍然金针刺眼,那庆云景星,也渐渐隐下。

素臣车水夫人回安乐窝歇息,出来叫人探问,始知钦天监顺天府尹均进贺表。天子复下诏勉励群臣,共成郅治,尽人事以答天和,语意恳切。诸臣感激涕零,争自濯磨,皆以致君尧、舜为念。内臣中如怀恩者,本属素臣知已;此番天子决意行之,怀恩朝夕进言,颇有推軗之力,单有成化朝党附安吉、谄事靳直诸人,见素臣得志,大有作为,惭沮不安;而太监廖、冒辈,嫉之更甚。无如君臣鱼水,谗构不入,且群小久经疏斥,虽欲阻挠,事权不属;惟有默祷释伽、弥勒施大愿力,太上、元始放大神通,使素臣之计不成而已。正是:

空挠孟子归儒意,难诋韩公《原道》篇。

总评

此回专写素臣病愈、处处将得病时种种疑团叫破,故水夫人口中明说“心疾非病”之故,而天子口中又说出“不得已”情事。然素臣自处忽而得病者,亦忽而病愈,竟无一语道出所以,盖素臣口中无自说破之理。读者试设身处地以思之,自知其妙!

写旬日之间,四椿喜事,本极热闹场头,而恰无一语铺排,随手叙来,已不致冷落。缘此种处,在他书即为绚烂文字,全部精神俱注于此一二回中,不得不极意铺排,以见作者之才;而此书则毫不稀奇。试观素臣生日,盛写子孙祝寿,而水夫人八十座无铺排;至水夫人百寿,极古今称觥之盛,而素臣七十,亦先以一二语括之。盖此种文字数见不鲜,若竞逐事排场,则后半部文章味同嚼蜡矣!

素臣对天子一段,似系重叠,而实则除灭佛老一事,事在可行,志在必行。舍十七年一流,从未与天子明言之,故此处不可少此议论。

改元新政,以除灭佛老为第一义,此是极好机会。素臣病二年,而后征苗、救驾之功以成;素臣病七年,而后除佛老者之志以行。此非人事之故,殆有天意存焉!然前病是蛊,此病是惊;前病是真,此病是假。成化苟不上宾,素臣亦未即愈也。其中机关,七年之久点滴不漏,则惟天子、水夫人与素臣三人知之而已,贤如璇姑,犹且知而不言,则余不知而亦不敢言矣。

万安、刘吉,正史所载,以孝宗见伪器悉署“臣安进”,而遣怀恩持示之,安乃乞退,安去而刘吉依然在位也。书中既并安吉为一人,则孝宗监国,不得不先屏安吉,而后君子满朝,可以渐臻郅治。安吉既死,而其子以花蕊飞仙戗生绝嗣,未免获报太惨。不知作恶之甚,终古奸臣莫如安吉!虽更有过于此者,亦天理循环之所必至。如正史所云:安既去位,犹夜望三台,冀复进用,竟得优雅林下,以子孙自娱,直是便宜此老!宪庙既崩,诸奸畏太子英明,惕息竦惧,以李孜省伏诛,僧继晓发遣,新政灿然可观也。而此书称盛宏治一朝,力为翻案,一切进贤去佞之事,移入监国十余年之中。此时惟有除佛老,为万世开太平。人事行于下,则天象应上,合登联珠,景星庆云,日出五色,二千年来不得并见之瑞。而一旦兼而有之,自非铺张扬厉之意。故水夫人亦直云:“有此功业,宜有此端应也!”

僧道进京,水陆清醮,明代宫禁常有之事。而因此羁留,霎时拿获,似乎好行诡计,非圣君贤相之所为。然当时法王、真人之气焰,虽经素臣卫宫救驾,少有挫抑,而究未明杀其势,此间殊难下手。有此一诈,省却无数堤防矣。

李程《日五色赋》自是大手笔,而水天人批出其谬,此虚拟不若亲见之确,总是极写卫圣之功。(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