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陌路种成荆树喜连今日之枝 深宫赐出夭桃谁识当年之木(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遗珠出来,对面平拜。田氏等陆续相见。鸾吹道:“母亲,怎姐姐相貌,竟与二哥无异?”秋香道:“前日小姐穿了太师爷的公服,还像得多哩!”遗珠脸涨通红,好生没趣。素臣进见,互相叫喜。鸾吹道:“二哥是重重叠叠的喜,也贺不得许多,请问那一件最喜!”素臣道:“诛逆靖乱,事关君国,拜爵追封,荣及祖父,庆幸之心,自应居最;但俱属意中之事。惟得妹乃意想所不到,故一时喜跃,迥出寻常。至于赐婚,则不特不敢喜,且忧惧之甚也!”水夫人道:“那晚宿在老身房中,至四更始睡,还只顾笑醒转来,可知他是喜极哩!”鸾吹点头称叹。

素臣赐婚,虽知郡主非上皇所生,却因天子主婚,宫中迎娶,仍以公主之礼待之。至晚,公服告庙,至内东门内,行亲迎礼。郡主升轿,素臣执雁,欲跪进于内使。内使宣旨辞跪,乃立授内使。欲再拜,复宣旨辞拜。乃先回,俟于府门。郡主轿至,素臣揭帘。因未立祠堂,同至影堂谒拜。内使宣旨,曳郡主拜毡后素臣一席。至寝室,内侍复宣旨,辞相向再拜礼,请素臣侧立,受郡主两拜。将就座,进馔合卺,内侍又宣旨,令素臣东北佥坐,郡主西坐。合卺毕,送入洞房,共效于飞。

一个堂堂宰相,蟒袍玉带有光辉。一个赫赫王姬,霞披翟冠多气色。一个能征惯战,铁铮铮阵上女将军;一个荡虏平苗,骨棱棱宇内奇男子。一个说灯光下看不清娇模样,似曾相识燕归来;一个说被窝中提不起旧根由,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个说老皇帝团生作熟弄假成真,几回胆战魂惊,有甚心肠呼妹妹;一个说小阿奴覆雨翻云,兴妖作怪,一到天明日出,将何面目见婆婆。

次日五更,素臣先醒,在枕上看那郡主的姿容,越看越疑。悄悄的把帐子挂起,放进烛光。定眼细认,忽然想起,猛吃一惊。正是:

无情每遇多情女,知法偏为犯法人。

总评:

得妹之妙,总论详言之矣,然使相见时蹊径稍平,便减气色;情理稍碍,便入玄虚。今借改装入笔,而以秋香之大惊小怪,弄成牛鬼蛇神,已平添无限气色。至水夫人叙出原委,按之情理,丝毫无碍,使极奇之事,化为极平复,不入玄虚一路,方为绝世希有之文。

素臣承宠而惧,已是上等本领,而水夫人儆以“患得患失之鄙夫,”不特为长乐,老一辈人顶门下钉,兼为范少伯、张留侯指出一条坦平大道,使素臣疑惧尽释,归并一心,致君泽民,以成至治,真不愧女圣人之目也。古来名臣。俱为明哲保身四字所误,包括许多史事,垂为不朽格言,岂稗官家所能梦见。

全氏祖训固属有为而发,然能守此,便属天地间第一福人,真使状元宰相,如浮云之过太虚,无足稍垂一盼。作者于武陵源外,别开一境,夸我神游心赏,如醉如梦,文章之感人如是!

遗珠一女子,乃存已饥已溺之心,真不愧素臣之妹。而素臣即示以倡随之正道,亦是顶门一针。千古有才有志之女,鄙夷其夫,独行其意,甚或怨天尤人,憔悴放纵者,亟读此文数十百遍,痛悔前非,以图后效,庶不负作者垂教之苦心。

遗珠论经书,俱得大旨。周礼尤为独发之秘,“周公便非圣人,王政便成乱政”,真是铁案山招。

遗珠论武经,已是上等见识,不意水夫人之议论,更出天外也。“非惧不能成。成字内便有惧字,”子之所慎者,战。而曰:我战必克。有以夫?

五子皆会对对,恐嫌呆板,故用田氏“口舌便利”四字,以灵活之。而麟儿一对,一误认而对凤儿一对,鳌儿不成对,惟龙儿,鹏儿各两对,龙则先笑后赞,鹏则两俱疑怪,无一雷同。且四儿只对对,鳌儿并赋诗,四儿虽成对,多止于两,鳌儿虽不成对对,反至于十八。而其中或问学课,或赐果饵,或看医书历书,或拖入私亲小酌,或夹入丫环村语,种种灵活,何有呆板之病。

郡主赐婚,必猜是红豆矣,何乃越看越疑,玄之又玄,几乎玄杀。(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