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怨鬼捉奸逆藩伏法 青宫验痣假子归真(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臣道:“逆阉所忌,惟臣一人。若使知臣往迎,则在京贼党必生觊觎,在外贼党必加备御。并以鬼物视臣,虑皇上为臣所劫,或致起居不能自由,为害甚大。今欲假奏报捷音,致送寒衣,请定还朝日期为名,将臣装入龙衣箱内;密令先生等至前途开放,乘夜易容。先赴登州探听皇上动静,侦察逆阉机密,以定迎銮主意。除龙生等四人外,即护行兵将俱不使知。只说臣因劳致病,留养宫中。方於京外两有所益。至於兵马到彼,自有勇力之士,如白祥、刘如召、施存义、铁面、亚鲁等皆可委任。今只带兵五百,即旧便当起身。”

太子大喜道:“知几其神先生之谓也。”当将白祥改受兵部主事,先给行军札付,至於刘如召等皆给七品冠带,俟有功受职。即命内阁修表,复差翰林官一员赉奏,令龙生等四人领岛兵五百护送龙衣,内监四名通问皇上随巡妃嫔。到午后诸事俱备。太子复取空头札二十道,兵部火票十张,交与素臣便宜填用。跪递三杯行酒饯送。素臣入箱,箱上四面开孔,内设掩钱香闭,以通气息。是日行至芦沟桥驻扎。二更时分,龙生等悄悄开放。素臣带着金砚偷出营盘,连夜趱行。在路闻圣驾现驻莱州,便向莱州进发。于二十六日日中赶至莱州。只见城外无数百姓聚着哭泣,素臣上前根问。百姓道:“我们这里有一好官,被靳太监把他全家都杀。我们都是受恩的人,在此哭泣。”素臣急问:“好官是谁?”百姓一头哭一头说道:“是莱阳县人,姓白名玉麟。”素臣大叫一声,泪如雨下。正是大众伤心皆为米,英雄挥泪只怜交。

总评:

素臣命容儿再进景府,景王之命已入容儿之手,恰好与七妃商量要做皇后一段,致景王泄阳致命。突来催命之符,虽景王恶贯满盈,冤魂毕至,而亦未始非容儿教令七妃与景王堵兴所致。故论诛藩之功,终以容儿为第一。

景王罪状,书中不甚明晰。按之史册,与宁藩宸濠事又复不同。前回太子口中略举—二,不得不于此处借冤魂索命以明揭之。而诸般劣迹,止以四五个字具状,详则一事数万言,略刚数事一二语,胜于补叙多多矣。

是书文素臣为主协,夫人而知之;而嫉贤害正,有景王靳直二人。为逼紧对头,则二人之事不可不详。庸手为之,必将太妃娘娘、马太妃、何氏、茅氏等人,以及靳直如何变结朝贵,贿赂公行,叙作正文,以在小说家忠义奸佞,相为发明之意。不知一落巢臼,便非奇书。试举全部观之,靳直诸事,皆借他人口提出;而景王罪状,则以临死梦呓之语—一叙明。绝无铺排在正文者,而二人奸恶之迹,即此看出,已足令人发指。是他不落巢臼,自成一家言。事奇人奇而文亦奇,乃得称奇书之目。

问素臣是书中之主,而靳直景王为素臣之对头,其事以不详而详矣。乃于连城家事独详叙七八回,何也?曰:靳直景王之事为素臣而叙也,读书经心作意求其事实而无一篇,正文则于略为提及处,已不啻见其全,故可以不详。若连城之事为璇姑而叙也,读书之经心作意,以观璇姑,不如其视素臣,使于连城家事而亦无一篇正文,则不见连城家之淫,即不甚见璇姑之贞,故不得不详。素臣是孔子,璇姑是颜子,而二人皆有逼紧对头,或详或略,或易见或不易见,贤与圣之间也,而亦文章宾主次第之法,不可不知。

容儿再入景府,所以报七妃者,至矣尽矣。时而为小尼,时而为小郎,声音态度、性情体格,不外一个柔字。而其人固强武有力,非比优伶娼妓,终身以媚人为生活者。故不奇在能柔,而又奇在能忍。宫闻啼笑,曲意奉承,事在心头,而能一毫不露,直至听出响动,急起挥刀,提人头而斩关以出。此何等器识,何等涵养,于童仆中求之,吾见亦罕矣。

失主寝疾至于谵语发狂,冤魂索命。而群妾偷闲,各干不明不白之事。,淫人下梢往往如是。

七妃淫昏出于意外,即容儿亦不敢信。事成之后,可以收置妾媵,观后俯伏在地,不敬仰视可知也。乃离掉素臣教令正意,一片柔情媚骨于假夫妻分上做出血性功夫,至欲与七妃同生同死。此等鬼张智,从何处学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