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单二姨暗调铅汞 李四嫂明做黄婆(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恰值璇姑梳洗方完,石氏适在厨下,老实夫妻打个照会,公子一连几步跨进璇姑房来,众家人止放张妈一人走进,即便齐齐站在门边,把石氏隔在外面。璇姑忽见华服少年蓦然直人,涨得满面通红,没做理会。公子假意问张妈道:“这位小娘子何姓何名,向居何处,缘何到此?”张妈道:“这是我的表姑娘,姓刘名叫璇姑,向在湖边上住,有些事情暂时借住在此。因他心里愁闷,没同进来拜见大爷合**奶哩。”公子慌忙走上一步,深深的唱个肥暗,说道:“原来与拙荆同姓,想定是一族了。小生酷好炉火,常在丹房用功,不知小娘子光降,没有叫拙荆来候得,休要见怪。”璇姑没法,只得还了一礼,正色道:“屋里狭窄,男女混杂不便,请外面去。”璇姑话未说完,只听得李四嫂一路笑进房来,说道:“小媳妇正在那边倒脸水,看见大爷身影,吓得连忙撩掉了,两步做一步的赶来。大姑娘,你说啥仔话,大爷须不是外人,我们都靠着他的洪福过日子哩!他进得你我房屋里来,便是天大的造化。你看大爷这样的相貌,皇帝也只靠后,将来入阁拜相中状元,都是稳稳儿的。大爷又做得好文章,前日新考了案首,连明年的解元都捆在蒲包里。你心上有啥事,对大爷说一声儿,他便替你摆布得停当。就是你哥哥没有音信,也只要告诉大爷,大爷立刻吩咐了知县太守,行一篇文书,任你琉球、日本,跑到海外去了,也会找得转来。”

公子大喜道:“这位姐姐年纪又小,人物又好,可惜生在小家,只怕错了对头,若有人提挈,便也配得王孙公子,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受用那风流美满的福气。小生是最有热肠的人,今日有缘遇见这位姐姐,少不得要寻个才貌兼全的少年公子替他撮合,做个一双两好的夫妻,决不肯把这样美人落在村夫手里,合着了‘红颜薄命’印板刊就的话头。李四嫂,就像我大爷这样相貌可也配得过来,不辱没这位姐姐么?你代我问一点子口风,就好替他留心哩!”李四嫂道:“阿呀呀,大爷这般相貌,就是走遍天涯也拣不出第二个。这大姑娘好不伶俐,他眼里自有分两,怕不知道吗?”公子道:“相貌固然要好,文才也是要紧的,一有了文才便风流惆搅,不是土木偶人了。小生不取夸口,这诗词歌赋,只要有个题目就直滚出来,除了唐朝杜工部、李太白,或者让他一筹,其余的诗人,也就不在小生眼睛里了。有了才貌,又要多情,若不知惜玉怜香,一味使着痴公子性儿,就把那一枝好花被狂风骤雨都打落了。小生时常想起,古来许多女子空自生得聪明标致,不能遇着多情的宋玉、怜香的荀令,白白的凄凉愁闷,枉度青春,煞是可怜人也!”李四嫂道:“里边的**奶,我们也不敢在他跟前多说多话;这几位姨娘姐儿们,那一个不喜欢小媳妇的?只要说起大爷来,个个迷花眼笑,说大爷是第一个多情的人,把美貌佳人镇日躺在心窝里睡觉,略大些的风吹一吹都是肉疼的。珍羞美味,统罗缎疋,那一件好东西不拿来供给他?只是大爷的诗词歌赋,小媳妇们却不懂得,这大姑娘是聪明不过的,大爷有啥仔文章给他看看,便知道大爷是个真才子哩!”公子道:“我的诗集文集刻在外边,人家都读烂了,拿来请教,只恐姐姐不肯相信,如今求姐姐命题,要一首就一首,要十首就十首,考小生一考,才见得真实本领哩。”

李四嫂见桌上摆有笔砚,就去研起墨来,说道:“好大姑娘,你就出十来个题目,大爷就一连做他十来首诗,教小媳妇见个十面,好在人前去说几句海话儿。”公子听说,忙走至桌边,只见桌上许多竹纸,纸上蝇头细楷,写许多数目,画出许多日轮、月轮,合半规、全规的弧矢弦,径切割各线。公子虽不知其中奥妙,早已吃了一惊,失声道:“原来姐姐如此聪明,竞在这里推天算地哩!就是这一笔字也写得如鲜蕊一般,教人爱煞。小生家中颇多天官之书,因没有传授,未曾习学,若小妾们有姐姐这等才貌,小生不惜拜为名师,结为益友,成年成月在闺中领略教训,还肯出门一步吗?姐姐数学既精,诗才自妙,小生匆匆献丑,不知可入得尊目哩?”因提起笔来沉吟道:“姐姐既不肯出题,还求限一韵脚,方知小生不是宿构。”却见璇姑面壁而立,总不则声。一眼看到床上一个枕头,枕顶上绣着并头莲,即便拿在手中,将纤指摩挲,又连嗅了几嗅,说道:“小生最爱的是并头莲,就限着这‘莲’字罢。”遂在那月轮之后题诗一首,道:(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