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巩固地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媛虽然因为这九年时间和文成帝拓跋濬恩爱有加而几乎忘却了那个曾经让她有过一丝心动的男人李奕,但在文成帝刚死之后,急于树立自己太后形象的确定宫中地位的冯媛,立即开始思索起能为自己所利用的人选。

她并不是完全忽略了李奕,而是因为和文成帝感情笃深,对文成帝用情专一了。李奕相貌出众,是难得一见的美男,虽然冯媛对李奕谈不上有爱,但好感还是有的。

尤其是李奕对自己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以及李奕经常傻傻地注视着自己,这让冯媛迅速判断出了,李奕正是她设计闯火海最合适的人选。

文成帝死后进行累犬护驾仪式的那天,李奕是宿卫中郎将,负责禁卫皇亲国戚与文武百官的安全,因而他不必象其他人那样下跪。更主要的是,冯媛料定李奕便会利用职务之便,站在自己身后,这样,李奕就有能力和时间在第一时间抢救出太后。

事情的发展果如冯媛所料,一直关注冯太后的李奕,见到冯太后突然起身扑向火海,心中大惊,不由思索上前一把抱住冯太后,把她从火海中拉了出来。

当冯太后被李奕拥入怀中之时,李奕那宽阔的胸膛,粗壮有力的臂膀以及身上透着汗水的男人味,让冯太后瞬间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毕竟此时的冯太后才二十三岁,正当青春年少,而且冯太后天生欲望强烈,喜好巫山云雨,文成帝死后,她将孤身一人,而不能如普通农妇一样改嫁,这让冯太后心中忧伤之极。

在李奕抱住她的那一霎那,冯太后与李奕四目相对。冯太后从李奕的眼中,看出了这位美男对自己的无尽情义。这短短的一瞬间,就注定了李奕即将成为新守寡的冯太后的秘密情-人。

待李奕救下太后,众人方才如梦初醒,纷纷拥上前来,关注太后的伤势。御医检查了一番,松了口气,告诉皇亲国戚与众大臣,让他们勿慌,太后只是让烈火灼伤了手臂,并无大碍。

文武百官齐齐跪地,歌颂太后的美德。冯媛这一跃,在百官心中竖立了无比的威望。

冯太后于宫中养伤之时,令其兄昌黎王冯熙四处刺探诸王动静,终于探得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拔暗中调动军马,互相勾结,意欲谋反。

然三王虽已露反相,却无真凭实据,冯媛亦不能代帝诛杀三王。若强行下旨,恐逼反三王,天下之人反同情三王而为援,则朝廷危矣。三王也因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亦不敢贸然起后。

几方势力在暗中博弈,谁掌握了主动,谁就可能赢得天下。对于冯太后来说,当务之急是拉拢人心,使之尽忠于朝廷。

新立的献文帝年幼,势单力薄,冯太后认为当务之急是提拔一批他能够充分信赖的官员,支持她的尚书、西平王源贺改封陇西王、南部尚书陆丽被封为平原王。

诸多朝臣被冯媛以献文帝之命加官进爵后,冯媛想起了文成帝驾崩前推荐的车骑大将军乙浑。

冯媛深知乙浑的重要性,在北魏,执掌兵权的职位中,骠骑大将军最尊。文成帝时,骠骑大将军只一位,那就是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的拓跋寿乐。此人与尚书令长孙渴候虽然有功于朝廷,可二士争功,为冯媛献计于文成帝而赐死。

因此,此时北魏的兵权实质掌握在几位车骑将军中,而车骑将军乙浑权势最大,又是文成帝生前信任之人,因此,在使何人掌后以应对诸王造反之事上,冯太后立即想到了起用车骑大将军乙浑。

冯太后召车骑大将军乙浑入宫,欲封其官爵。她问年幼的献文帝道:“皇上,依你之见,当授车骑大将军乙浑何爵?”

献文帝答道:“母后,儿臣以为,我大魏以武开国,外祸内乱不断,掌兵之人尤为重要。今陆丽、源贺俱已封王,乙浑也当封王。”

冯太后摇头道:“皇上,你父皇驾崩之前,言乙浑忠心,素无野心。乙浑善于骑射,精通兵法,故汝父皇倚为亲信而重用之,累积战功。今皇上初立,若以乙浑为王,臣强而主幼,恐其功高震主尔!”

献文帝拜服道:“母后,儿臣年幼,尚不明其中利害。以母后之见,当授车骑大将军乙浑以何爵?”

冯媛道:“皇上,当今天下,诸王虎视,其势甚危。若有变,朝中自有陆丽与源贺,不足惧;独三王兵力雄厚,非车骑大将军乙浑而不能克。”

“乙浑骁勇,如下山之虎。其既为虎,当饿之,三王为羔羊,必为饿虎所噬。故本宫欲封车骑大将军乙浑为东郡公,许之以王爵,若天下有变,乙浑平定之,即为平原王。”

献文帝从冯太后之言,降诏封乙浑为东郡公。乙浑果喜,誓言效忠皇帝。

内外之策皆定,冯太后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北魏诸王、重臣,大都为鲜卑皇族。鲜卑人打仗厉害,搞政治决策,统治北魏领地还欠缺能力。因此,冯太后便选用了许多汉人儒生补充他的决策层,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耿直忠诚的高允。

高允一直为文成帝拓跋濬的父亲当年的太子拓跋晃出谋划策,是几代下来的老臣了,拥立拓跋濬他也有功劳。

但是只因高允为汉人,当年鲜卑皇族与汉人矛盾甚深,故拓跋濬即位为文成帝后,并没有给他升官,高允也缄口不言,还做他的著作郎。

献文帝即位后,因高允于冯媛成为贵人,后又手铸金人成为皇后等重大事情上有恩,故冯媛欲提拨高允。此举虽然有报恩之心,倒也不全是冯媛私心,因为冯媛也痛恨北魏许多弊端,她立志改革,促进鲜卑汉化,就必须要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能臣作为依托,与朝中各种保守势力作斗争。(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