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铸物机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监总管张山吓得一下子冷汗直冒,赔笑道:“李大人,张山不懂事,铸成大错,还望李大人指点一二,以补张山之过!”

李奕呡了一口酒,慢慢地道:“好吧,看在张大总管美酒相邀的份上,李奕就多嘴了!张大总管,此事不可点破,李奕可什么都没说!”

张山大喜道:“这个请李大人放心,张山今天自斟自酌,压根就没见李大人来过!”

李奕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张总管,驾轻就熟这道理自不用我多说,张总管心内自然明白得紧!张总管前去求见冯贵人,亦即是想为冯贵人出一臂之力,动用冯贵人亲信之人协助冯贵人手铸金人!”

“可冯贵人贤德之名传遍天下,她主动拒绝太后好意,要求秉正而办,从各宫之中选人。张大总管既有心效劳冯贵人,可记得皇上令昌黎王代天子出家首阳山之事?”

张山听得云山雾罩,不知李奕怎么会说到这件不相干之事。他见李奕不再说下去,正欲追问,却见李奕抹了一下嘴,站起身道:“好酒!时辰已经不早,李奕该起身告辞了!”

张山惊道:“李大人,你还没指点张山,如何急着离开?望李大人可怜张山,给张山指点一条明路!”

李奕狡黠地道:“张大总管,你可是绝顶聪明之人,有些事何必点破?李奕不便多说,张大总管自悟即可!告辞!”

不顾张山的挽留,李奕已经转身离去。张山傻傻地呆立一会,颓丧地一下坐在了椅子中。

他思之良久,忽然大悟。张山此时才明白李奕所指之事,当初上首阳山的一批宫女和太监,已经被冯贵人差遣往各个宫中,张山如能把这批人调集起来,既不违‘不用冯贵人宫中之人’之命,又讨好了冯贵人。

张山念及至此,心中大喜,给自己又斟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张山正兴冲冲地欲从各宫之中调人,恰遇李奕在宫门口当值。李奕一见张山,笑嘻嘻地招呼道:“张大总管,何以春风满面?莫非有天大喜事可庆?”

张山抬眼见到李奕,赶紧趋上前,紧挨李奕道:“李大人,蒙李大人昨夜赐教,张山已经明白此中道理,感激不尽。张山正欲急着去各宫之中调拨人手,不期在此相遇李大人,欲邀李大人再次赏脸饮酒何如?”

李奕微笑道:“张大总管,你身负皇命,如何能再贪杯?”

张山笑眯眯地道:“李大人所说极是,张山再也不敢饮酒,定当把此事办得妥妥的,不负李大人指点之恩!”

张山正欲离去,李奕叫住道:“张大总管,冯贵人手铸金人之事,日益迫近,不知张大总管可准备妥当?”

张山笑着道:“李大人尽可放心,手铸金人之物,宫中一应俱全。昨日张山所愁,只是手铸之人之人手。今既已解决,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静候佳日来临,冯贵人手铸金人一举成功!”

李奕皱了一下眉头道:“张大总管,此事关系重大,事关我大魏国运,张大总管还是小心为妙。李奕不知张大人所说手铸金人所需之物、宫中一应俱全是为何意?”

张山不解地道:“李大人,我大魏自开国以来,凡立皇后,皆需手铸金人,故而宫中自有铸造之处。铸造处所积铸沙、金砂颇多,并无所缺!”

李奕叹了一口气道:“张大总管,你好糊涂呀!本将问你,在冯贵人手铸金人之前,我大魏共有几位娘娘手铸金人?”

张山道:“我大魏先后有三位娘娘手铸金人,刘夫人和姚夫人皆手铸失败,独慕容夫人手铸金人成功而为我大魏皇后!”

李奕道:“张大总管,最后一位手铸金人的是姚夫人吧?那是什么年间的事了?”

张山答道:“当年明元帝欲立姚夫人为皇后,此事距今已有三十多年,张山虽然没亲眼所见,亦从宫中所载之册而得知也!”

李奕故作大惊道:“张大总管,你也糊涂,冯贵人手铸金人之事,必毁于你手。若冯贵人失败,则保太后、冯昭仪与皇上及皇宫之中感恩冯贵人之大众,必极为失望。若知手铸金人失败,为你之过,张大总管可知如何结果?你必为我大魏千古罪人也!”

张山大骇,赶紧请教李奕。李奕故意推托一番方才说道:“好吧,既然张大总管这么信得过我李奕,李奕当为张大总管祥言此中奥妙!”

李奕让张山附耳,告诉张山,他幼时曾见家人玩过铸造之术,知道铸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要成功铸造出一个金人来,得有原料,金砂不可能一般大小,如何筛选很有讲究,金砂成色更有讲究了。特别注意的是,金砂之中如果混有杂质,那就更不得了,铸造基本会以失败告终。

其次,金块金粒还得融化为金水,这就要在火力上有所讲究。另外还得有模具,金水倒入后,要等它冷却,模子打开时间的早晚亦有讲究。

可见手铸金人得经过多少道手续,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间题。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手铸金人就不可能成功!

听李奕说完,张山惊得一直抹额头沁出的冷汗。他拱了拱手道:“李大人,张山虽为宫中总管,可实不懂铸造之事。不知李大人可有良言进于张山?”

李奕道:“张大总管,你于各宫之中调人,想必你已悟如何选人之策。此等宫女太监,皆受冯贵人之恩,冯贵人手铸金人之际,他们如何敢不竭尽全力以报冯贵人乎?故而李奕窃以为,人手之事皆不足虑,张大总管必安排妥当。”

他顿了一下,附耳张山神秘地道:“张大总管,依本将看来,当年姚夫人手铸金人失败,极有可能是败在金砂与铸沙之上。此等物事,当年尚有瑕疵,何况已过二三十年,安能用乎?”

张山细思之下,愰然大悟道:“一言点醒梦中人!多谢李大人指点,张山此刻即去筹办所需一应之物。奈何时日不多,恐有所不及,唯张山尽力而为之也!”(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