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回 秀囊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阁题联,万里秋天怀往事;

小轩买醉,一湖烟月述从头。

上回说到倦客对拈花叟讲诉了梦断横塘的往事,拈花叟却还要想听更多。倦客被他纠缠不过只好答道天色太晚,相约明日午后清江公园,蜀凤阁再续前言。

次日午后,倦客依约前去,这蜀凤阁坐落在烟月湖畔一座假山顶上,上得山去时,拈花叟早已等候在那里了,正对着一幅对联念念有词。倦客笑道:花兄真是守信之人,早早就来了,确是倦客懒散了,花兄识得此联否?拈花叟当下读了出来:

苑薮萧萧,前蜀历史千年,但愿梅花还念旧;

凤凰渺渺,太空翱程万里,怎知城市已翻新。

并试探着说道:“撰写此联之人肯定身世不同一般,联意表达了无限的沧桑之感,字迹笔力虽不可与大家比肩,但落笔苍劲、行云流水,也足证功力了……“

倦客颔首笑道:“算你还有点眼力。此联乃蜀中名宿流沙河先生所题,你说他的身世够得上沧桑否?”

拈花叟答道:“怪不得你把我约到这里来,难道你要讲的故事同老先生有关?”

倦客道:“那倒不是。我只是喜欢这里的环境。你看这霁色新晴,高天上云舒云卷,映衬着一湖秋水,远近丛竹疏林、古柏银杏,时有白鹭掠影其间,偌大的园子多少隔断了一些尘世的烦嚣,在阵阵蝉鸣声中,你不觉得这里已经是秋意渐浓了么?”

一边说着,二人已经上到了顶层。拈花叟放眼四处,果然如倦客所言:真个是一园苍翠,满目清幽,令人精神一振。不觉喝声彩。倦客对他说道:“拈花兄,这造园之人也还不俗吧,懂得因势而为。楼虽只得三层,高不过百尺,但却借当初挖掘烟月湖之土堆成假山,此蜀凤阁建在假山顶上,周围风景自是一览无余了。你看这园三百余亩,布局却一点不乱,林木房舍相互间杂,临湖一带大多是较为矮小的四季花卉树木,比如海棠、芙蓉、梅花等等,在馆榭廊庭处布置有丛竹、杨柳。湖畔茶寮、酒家星罗棋布却又互不干涉。高大的古柏、银杏,安排到园子的西北角藉以挡住交通要道上喧嚣的车马往来声,且又增加了登此楼而览无穷的开阔视距。……”

倦客一边介绍,这拈花首却一边念念有词,倦客还没说完,这人却突然提议道。倦兄你看这好个所在,却只得流沙河先生一联,是否太也寂寞。我两何不替此楼共撰一联?

倦客击掌道:“好主意!”拈花叟道:“既是如此,你算半个主人,就请先赐上联……”倦客摆手道:“不可、不可,既是主人岂有如此待客之道?还是花兄先来。只可惜没有笔墨纸砚,此处也没有合适的题咏之处……”拈花叟道:“倦兄何必拘泥于这些世俗之做法,你我只为这好风好水题联,何必一定要写下来?”

倦客答道:“花兄所言妙极,自有湖山留韵律,何需笔墨记春秋?”拈花叟拍手道:“倦客兄神了,我的一句上联还未成,你那里就已经得一好联。“倦客忙说这个不算,还请花兄赐联。此时拈花叟面对万里云天朗声读出一句上联:

“蜀天遗韵。叹千载流云,今又黄叶西风,华发归来秋正好;”

倦客心想老花此上联确实用了真功夫,可谓是情景交融,且把一个【蜀】字嵌在了句前,这是一个凤顶格的联,既如此我何不这般这般?于是打起精神,向浩浩平湖缓缓吟道:

“凤阁含幽。领一湖烟月,但凭新晴霁色,夕阳望处雁高飞。”

也将一个【凤】字嵌到了句头。上下联正好是【蜀凤】两字。

拈花叟再度吟哦道:

蜀天遗韵,叹千载流云,今又黄叶西风,华发归来秋正好;

凤阁含幽,领一湖烟月,但凭新晴霁色,夕阳望处雁高飞。

随道:“倦客兄,我俩真正是心意相通啊!此联可谓珠联璧合,且包含了蜀凤阁和烟月湖两景。”倦客笑道:“先生说漏了一处,此联还嵌入了【秋雁】两字。不如横批就是【蜀凤烟月】如何?”拈花道:“妙极、妙极!”

倦客道:我还有一律,一并献丑了:

谁道天凉好个秋,新晴时候我登楼。

寒蛩声断西风树,雁鸟归栖芦荻洲。

万里苍凉来眼底,一腔块垒堵心头。

燕然未勒空怀恨,浊酒难销倦客愁。

拈花叟赞道:“虽是寄情与清风明月,倦兄终究是拳拳之心尚存也!”二人饱览了湖光秋色后下得楼来,沿湖边而行,行到湖西,过得一座小巧的青石拱桥,来到一处酒家,只见柴门幽径、竹韵潇潇,门上悬着一对红灯笼,一块门匾上是【醉月轩】三个大字,看不出是何年何月所书,落款是铁翁……两边门柱上题着一幅应景对联:

问樵应去云起处,

醉月还需水中间。

拈花叟不觉笑道:“此处还不俗,就是这里了!”

说话间店家已经迎了出来,一看二人模样,就即刻招呼道一张临湖雅座处,拈花叟一看,还真称得上是醉月轩。只见此轩,向东一面悬挑而出,轩外是碧波荡漾,正值中元节前,一轮淡淡的圆月同即将落下的夕阳遥遥相望,湖面凭添一层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向北一面几杆筇竹摇曳在晚风中,颇有些郑板桥凤竹的意境,而向南一面,一树芙蓉探身而出,花枝直垂湖面,其中有几朵新红直欲穿窗而入……不禁拍手赞道:“好一个所在!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

倦客随意点了几样酒菜后对店家说道:现在为时尚早,我们先喝喝茶,酒菜晚些时候再上来,店家应声道:“二位随便”,即自行张罗去了。这时,拈花叟从怀中掏出一样物事交到倦客手中,说道:“倦兄昨晚送还我本门秘籍,小老儿也把这件东西还给倦兄,请倦兄看看是也不是?”这是一个旧时文人装书信的袋子,用锦缎做成,袋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夹层可放一枝毛笔,和一个小墨盒。那上面有精工绣成的双鱼图案。现在里面却是空空如也。

倦客拿到手上不觉有几分惆怅。但还是说道:“多谢先生,不知先生是从何处拾到这个绣囊的?”

拈花叟端起茶碗,微微一笑道:“这事还真有几分离奇。大约是春末夏初吧,也是在那棵老槐树下垂钓,春意迟迟,人竟生出几分困倦,不知不觉中打了一个盹。不料迷迷糊糊中觉得手中的钓竿在动,惊醒过来见浮漂已经完全沉入水底,用手一带钓竿感到有些分量,不觉心中暗喜,想不到一梦槐荫竟然得来一条大鱼!随之慢慢收线却又觉得有几分不像,鱼线渐渐收短,但手中却全然没有鱼儿上钩后那种挣扎逃命的动静……慢慢拉起来一看就是倦兄你手中这件宝贝了!已是泥污不堪,本欲顺手扔还水中,猛一看,见图案绣工精致,实在算得上是件工艺品。就去江边漂洗干净,鱼也不钓了,拿回去晾干后,不时拿出把玩,寻思它的来历,还被小辈取笑过以为是谁送我的信物,哈哈!”

倦客道:“这就是了。大约就是你说的这个时间,我在浣花溪畔整理旧稿,无意间将其失落。恐怕是被人拾到后见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抛水中,诗笺纸薄易烂,恐怕早就泡化了,或许被顺手扔到了浣花溪中,若果真如此到也算是个好归宿,就怕什么浪荡子弟得了去,会无端生出许多事来!”

拈花首宽慰道:“倦兄不必太过介意。这红尘之中万事自有定数,就由它去吧。老花却真想听听这绣囊的来历,不知倦兄方便否?”

倦客答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先生未读过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么?‘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的文人就爱在书袋上绣上双鲤鱼的图案……”说道这里看见拈花叟微微一笑,倦客便有些气恼,说道:“你别想歪了,记得曾看见某位风头一时的教授公然在电视讲坛上把双鱼图案说成是性图腾,……我差点吐出中午饭来,这些所谓戏说和心灵鸡汤类的演讲真是误人不浅,贻害子孙!令人恶心!”

拈花叟赶紧声明:“岂有此理?我老花岂是那等庸俗不堪之人,我是真想听听,这绣囊倦客兄是如何得来的。想这种东西,当今市面上没人买,也没人卖。”

倦客道:“这还差不多。这绣囊么确实是几位真正的绣娘送我的。因此我才十分珍贵。

那是好久以前的一个冬天的事了,一位朋友约我一起去郫县安靖镇,参观蜀绣博物馆,让我得以真正见识了蜀绣的魅力,同时也见识了绣娘的辛苦。正当三九天,我等将手暖在怀里尚且觉得僵冷。而绣女们在这种境况下,为了安全和清洁,绣棚内连火炉都未曾生得一个(那时是没有空调的),当时为了赶绣一件献礼用的,【江山如此多娇】大幅挂图,她们忍住银针透指之寒,加班加点地飞针走线……是绣几针又用口呵呵手,那种情景怎么不让人心动?于是我当时就做了三首诗【蜀绣与绣女】送她们:

一、

巧手纤纤画笔工,银针金线绣春风。

一双彩蝶穿窗舞,几朵棠花破蕊红。

霞染绢丝来玉鸟,烟笼岸柳有鸣虫。

人间岂有瑶台色,原是王孙出御宫。

注、王孙:传说织女绣女是王母的外孙女下凡。

二、

锦字回文初织成,晓风吹梦听鸡鸣。

缎留一夜伤心色,针绣当年送客声。

肠断阳关悲远路,泪倾南圃送残英。

还看堂下双双燕,悔叫征人塞北行。

三、

斜月疏星夜未残,蜀娘朝起著衣单。

织成春色常年在,绣得梅花三九繁。

塞外良人征战苦,堂前老幼稼耕难。

王公拥锦冬还暖,谁念银针透指寒?

后来,三位绣女合绣了这只绣囊托人送给我,我甚至不知道她们姓氏名谁?此番还要多谢花兄,让我得回绣囊,总算没有辜负她们的一片心意。”拈花叟听罢,击桌叹道:“先生真是多情善感之人。所谓诗者,最要紧的就是要有一颗悯人之心。先生真性情中人也!”言毕,已是明月当空,店家送来酒菜,二人就在这醉月轩中推杯换盏起来。

欲知这晚他二人还说了些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南郭散人点评饮冰夜谭》之第五回

完全是闲适中的优雅,拈花倦客两个老妖怪又在清江公园蜀凤阁下掉书袋翻夹袍,一个用对联铺展情绪,感叹人生;一个用人生感悟世事胸怀。对联未必真好,真好的是两妖怪的乐趣志得意满,踏着蜀凤步步登高:

谁道天凉好个秋,新晴时候我登楼。寒蛩声断西风树,雁鸟归栖芦荻洲。万里苍凉来眼底,一腔块垒堵心头。燕然未勒空怀恨,浊酒难销倦客愁。

这么熟悉的腔调,不是老杜《秋兴》意境么,(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