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回 夜闯镇江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避难镇江,侠女英雄初邂逅;

穿行密道,琴心剑胆共危难。

话说少华此时只听见一个洪亮威严的声音问道:“不请自来,来者何人?”少华毕竟是军旅出身,很快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反问道:“我乃问路之人,你等又是何人?”只听四处人声轰动,有人说道:“先拿下再问……此刻少华已经恢复了视力,见围在周边的人都是僧人。心里一轻说道:"晚辈是归州人,船行川江在上游处遇到歹人,有同伴受伤意欲来宝刹求救。不知了空方丈法驾在此否?”

此时众僧仍然紧紧围住他,他一看共是十八个僧人,每人手中都是一根棍,当即说道:“原来是镇江十八罗汉。晚辈公孙少华有礼了!”

众僧一下子安静下来。还是当初那个洪亮的声音问道:“你姓公孙?那你可知公孙烈是何人?”少华道:“正是晚辈家祖,大师认识我家祖否?”此刻,一个苍老慈祥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真是天可怜见,总算给公孙家留下了一脉香火,夔兄可以瞑目了。”随说道:“众护法退下。”

一刹那间,这天井里除了四个掌着灯笼的小沙弥外,其余的人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时一个白须白眉的老禅师走到少华面前,一把抓住他在灯火下仔细端详,连连说道:“像,太像继儿小时候的样子了,赶快对我说说,你是怎样逃出来的?”少华道:“老圣僧恕罪,一切事情容往后再说,请先救人。”接着简洁地把路上的遭遇和长孙斐受伤的事情说了一遍。老僧说道:“小施主我就是了空,佛爷不许我去原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么?”说罢,招来几个武僧,准备了滑竿,随着少华去到上游,随行还有四个俗家打扮的壮士。

路上简单叙谈,知道是隐在庙中的抗元义士,领头的是位姓孟的青年。说话间已经到了小船泊处,众人将长孙斐和两位老夫人请上滑竿,取下随行物品后即将小船沉入江中。一路上是摩黑而行,以免引起江对岸元军的警觉。

到了寺中了空吩咐马上收拾几间净室,安排众人住下。随后立即查看长孙斐的伤势,此刻的长孙斐仍然是昏迷不醒,少华心急如焚:“说道敢问圣僧:我哥哥有救否?”了空念了一声佛说道:“华儿莫急,伤口虽深,但好在未伤及心脏。假以时日,我包还你一个活蹦乱跳的哥哥如何。”到此,少华心中一宽,反而昏了过去。

少华在一阵钟声中突然醒来,这是寺内做早课的钟声,此时已是东方发白,一缕晨光照进窗户。见自己躺在一张睡榻上,上方挂着一顶隆昌麻纱蚊帐,房里有一张书桌,一对座椅。靠床一个小小的茶几。挨着茶几是一个矮矮的架子上面一个大红木箱子,做工很精致。最奇特的是竟然还有一张梳妆台。对面墙上挂着一张弓,一柄剑,一枝洞箫,晃眼一看仿佛像是祖师陆放翁送与曾祖那支玉屏洞箫,心中一时间觉得十分纳闷。

翻身坐起来,才发现门外守着个穿着蜡染兰花衣裤,梳着一条长辫子的小姑娘,说道大哥你醒了么,别动,我这就去叫老禅师。说话时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天真可爱,

少华道:“不用操心了,我只是太累了,紧张了一夜,待到见到老禅师心里一松下来,就自然睡去了,现在已经恢复了七八成,不用去惊动老禅师了。只是觉得又渴又饿……”

话还没说完,那小姑娘说声你等等,一溜烟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就端来了一碗熬得软软的粥和两只鸡蛋。

少华道:罪过、罪过,庙里都是出家人,这鸡蛋不犯戒么?小姑娘说:“你这人真酸得可以,连老禅师都不在乎,你还在乎?快趁热吃吧。”说话时眼睛里闪过一丝淘气的眼神,少华确实是饿坏了,吃完了才说声:“谢谢姑娘,不敢请教姑娘芳名?”

小姑娘说道:“什么芳名?我叫冬梅,名字还是小姐起的呢。”公孙少华心想,丫鬟都如此伶俐,这小姐不知何人,怎么住在庙里?想到这里说声不好道:感情我占了人家小姐的香闺?!一时急的满脸通红。冬梅一见,急得问道:“公子怎么了?要我马上去请老禅师吗?”

少华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道:“真该死,昨晚怎么睡在这里,这不污了小姐的香闺?”冬梅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昨晚听同你一起来的那两个姐姐讲说,同鞑子作战时你是好个英雄了得,尤其是处乱不惊,沉着应对,还用计弄翻两只鞑子的战船,怎么这时忸怩得像个小姑娘?”

正在此时只听得一声断喝道:“冬梅不得无礼,怎敢对少将军胡说八道?”小姑娘顿时吓得一伸舌头,赶紧闭了嘴。说话间,少华只见一位戎装女子来到门外,一身紧袖箭服,脚蹬一双软底快靴,青衣素颜,发上系着一张白色的丝绢,口中说道:“小女子孟剑萍受老禅师之命,有请少将军经堂议事。”顾盼之间,英气逼人。

少华赶紧答道:“小姐客气了,直呼我少华就可以了,请前面带路。”走出门去才知道,昨晚所居之处是经堂后的一个侧院,相当清净,雅致,随随口问道,敢问小姐:“不知家母和我斐哥哥现在何处?”

剑萍答道:“张公子伤势太重,被直接安排在方丈外间,便于老禅师随时关照,两位老夫人就在公孙兄对面的一个套院内,此刻也该到了经堂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经堂,只见除了空禅师外,两位夫人果然已经到了,此外还有两人,一位是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年约五十岁左右的高大和尚,少华认得正是昨晚带头盘问自己的人,另一位俗家打扮,面貌酷似剑萍,只是要年长一些。

少华先向老禅师和两位夫人请安后,按吩咐落座,这剑萍站到了那位俗家打扮的男子的身后。此时,了空禅师说到:情况紧急,就不再客套了。

指着那大和尚道:“这位是渡厄禅师,是本寺护持,又指着那位俗家打扮的男子说道:“这位是孟剑英将军,乃当年威震大江南北的吉国公孟珙之孙,承义侯孟林之子,这位是人称青衣侠女的孟剑萍,这二位就是当下峡江地区抗元义军的首领。至于这位少将军经过昨晚的遭遇,各位都明白了他的身份了,就不再多说。烦剑英把当前的情势说说吧。”

剑英先对少华一拱手道:“两位少将军昨晚的行动着实英雄了得,令人敬佩,但也因此惊动了鞑子的主将,已经另派战船星夜追赶下来,不久前接到我方派在巴东的眼线飞鸽传书,鞑子已经准备展开沿江搜捕,这镇江寺是他必来之处,所以不但公孙兄一行,必须转移,就是我方隐在庙中这三十余人也必须转移,请公孙兄来就是商议此事。不知公孙兄有何打算?”

按照公孙少华原来的习性,这打算不过就是兵来将挡,血战一场而已。但眼前,两位夫人在此,长孙斐重伤在身,再加上镇江寺这千年基业,实在不好撑这匹夫之勇。但处于对当地的情况不是太熟悉,想不出究竟该何去何从。遂站起身来向众人团团一躬道:“晚辈感谢昨晚各位相救,眼下的一切悉听安排。但安顿好夫人和哥哥后,我公孙少华必拼一腔热血报此国恨家仇!”

剑英喝了一声好道:“果然不愧是将门之后,懂得审时度势,那为兄就僭越了。”说毕在桌上展开一张地图道:“大家看看看:这镇江寺面临大江,背后是高山,实在是退无可退,如果要作战,在兵力相当部署得当的情况下,是个易守难攻之处。但我等输在兵力不足,所以为了保住这千年古寺,只好利用鞑子当前的假仁假义的做作来行事,如果庙中没有其他闲杂人等,他是不会对这座古庙用兵的,所以我们必须撤退。

至于撤到哪里,有两处可以选择:一是从镇江寺背后的秘密小路悄悄潜往归州,在香溪上游项家坪一带建立根据地;一是直接渡江,走山路去田湾,就隐藏在巴东背后,在石家山一带建立根据地,此处怪石嶙峋,而且有不少山洞,不利于大队人马活动,鞑子的骑兵无法发挥作用,我义军确可以据此杀伤前来搜山的鞑子。”

以少华此刻的心情是一万个愿意去归州方向,这是自己的故乡,而自己却生在军中,还从来不知归州是什么样子。

此时剑英接着说:“只是去归州大约要走八十里山路,此行会很艰苦;如果去对岸,路程要短一半,但却必须在晚上渡江,要是鞑子白天来搜庙,此计划就要落空。”此时,长孙夫人说道:“我等虽然女流之辈,但也是习惯了军旅生活,不怕吃苦的。孟将军一切只需依大局行事便可。”剑英向夫人一躬道:“小侄丝毫没有低看两位夫人的意思,只是将难事交代在前面好让大伙心头有个准备。”

此时了空禅师说道:“万事不能两全,依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以日中为界,如果过了午时,对岸还没有动静,因为鞑子不会冒一来一去夜晚不能回营的风险;就基本不会再有动静,此刻就选择第二个方案,反之如果对岸继续有消息过来,或是瞭望哨察觉了对岸的异样,则要马上从庙后上山潜入密林之中沿密道向归州进发。

但无论实行那个计划,此刻必须马上做好准备,收拾好此行所需的各种物资,兵器箭矢,干粮金创药一样不能少。另外至关重要的就是清除昨晚行动的一切痕迹,尤其是血衣血迹等等。孟江军即刻同公孙少侠一起去准备行装,其余事宜就麻烦渡厄禅师领我寺僧众即刻去办。此刻是辰时列位还有一个时辰时间做好准备。

停了一下,禅师说道:至于二位夫人和随身丫鬟就没必要转移了。我寺内的后面观音堂侧院,本就是为居士信女修行准备的,公孙夫人一口归州口音,正好充作归州来此寄住修行的居士,长孙夫人则尽量少说话就行了,只是需要稍微换一下装,好在侧院原来有一位香溪大户的妇人,替亡夫还愿在此住过半年,一应物品俱是现成。两位夫人就先在此暂住,待这一刻过去,情势明朗后,你们再来接夫人岂不更好,这样,以各位的脚力,有半天功夫足以到达目的地。”

禅师说完,众人齐声叫好,长孙夫人更是拉着孟剑萍的手说:“姑娘,我儿在路上就托你费心照看了。”剑萍宽慰道:“同道中人自该如此,夫人不必太过担心,少将军吉人天相,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事情紧急,说书人长话短说。众人散去后,按禅师吩咐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将所有事宜准备停当,本来就是军旅生涯中,一切从简,关注的重点是受伤的长孙斐,经过一夜的调理和大师的推拿,早已苏醒,虽然还很虚弱,但已经能够开口说话和吃一点米汤之类的东西。

换了一身便装打扮成一个山里汉子的公孙少华,收拾完行装后就一直守在他身边。孟剑英专门选了六名身强力壮,且又心细的义军抬滑竿。孟剑萍随身多了一个药囊,那是了空禅师专门准备的,并交代了用法,和换药时间。

就在大约将近辰时下半响,只听一声哨响,天井上空飞来一只信鸽,对直落到剑萍的肩上,剑萍迅速从它的脚环上取出一个纸条,一看是对岸义军内应的紧急通报:告知鞑子已有三支战船准备出发,目标就是镇江寺。

禅师道:“阿弥陀佛!各位义士启程吧,我等在此给众位念平安经。”并叫护持领着几个僧人同护持一起跟着前去,清理小队行进留下的脚迹,并用树枝掩盖堵塞密道。此时的公孙少华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下,向禅师扣了三个头,再转过来对母亲和长孙夫人,磕头辞行。二位夫人忍住眼泪说道:“我儿快去吧,留得青山在不怕莫柴烧。”

少华又向寺内僧众一拱手道:“大恩不言报,各位后会有期。”

一行人从寺庙后门出去,经过几个弯道后,带路的僧人扒开一片茅草,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行的小道,一行通过后,几个僧人将路口复原,然后用树枝抹去众人走过的脚迹不在话下。

队伍行进在平时只有猎人和采药人才走的密林小道上,小道随着山势蜿蜒,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下到矮处时可以听见长江在脚下的怒吼;上到高处,透过树丛隐约可以看见江水泛起的朝阳的光挥。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剑英招呼大伙坐下来吃点干粮,喝口水,不久,吊在后面断后的三人赶上来,表示没什么动静,平安无事。

少华来到长孙斐滑竿旁,剑萍刚刚替他处理了伤口。少华看到他憔悴的模样拉住他的手说,好哥哥,苦了你了……说着眼泪就要流出来……长孙斐用仅有的力气使劲握住他的手道:“好兄弟,将军流血不流泪。这点伤算不了什么,好了后我两还要并肩杀鞑子!”

背对着弟兄两的孟剑萍,此刻悄悄地将一颗流落到腮边的泪水擦去……

突然,从镇江寺方向传来一阵钟声,虽然已经隔了十几里地,但随着下江风的吹送,这钟声听起来却是如此分明!此刻还不到午时,按规矩是不应该打锺的,这一阵钟声只说明了一件事:鞑子军进寺了!

各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南郭散人点评饮冰夜谭》之第十七回末

有一位获过很多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叫毛姆,写过一本讲小说的书,重要的一点就是小说好不好,先要有好故事,没有好故事,再多的技巧再好的文词都没劲,说得好!有一位被正统文学看不上眼的中国作家叫张恨水,也写过一本谈写作的小书,重要的一点也是讲小说好不好,先要有颇为传奇的好故事,如都象邻家故事,熟稔于眼,哪有何看头,然后才是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讲得更好!

《饮冰夜谭》就是好故事,这不,二少将军才脱战场,又入僧阵,十八棍僧救唐王移植到此,而这些罗汉们,很多都是杀人如麻又武艺了得的魔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派。双方问明缘由,便一切自然展开,故事讲得精致,细节又有余甘,禅师、夫人,小姐、丫环,丛林密道,军杖粮秣,忙得倦客分身抵挡,好在他的意识流八派纷争,优裕中还忘不了喧会儿兄弟情:

【作者***】:接下来的故事扣人心弦,千万别要错过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