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杖寻秋,倦客初逢拈花叟;

倾杯叙旧,渔翁得识抱月人。

正是伏末秋初,依然暑气如蒸,闷热难当。好在午后下了一场透雨,送来一个难得的清爽。本就闲来无事,正傍晚时分,倦客索性揣了两把花生米,拎着半瓶老白干,优哉游哉踱到浣花溪畔。但见沧浪湖边游人如织。倦客即溯浣花溪而上,在一处清净所在寻到一张石桌坐了下来。

此处面对花溪流水,背依诗圣草堂,一棵硕大的洋槐树绿荫如盖,除了时而随风送入耳际的阵阵蝉鸣外,了无一人。倦客自言自语道:妙哉,好个清净所在!即拿出一张报纸放下花生米,酒瓶盖作杯,对着这新秋暮色自个沉醉起来。别说,这感觉还真不错,三杯下肚,感觉文思涌动,不能自已。不禁咿咿呀呀地击桌讴歌,一首排律脱口而出:

蝉鸣声渐歇,野色染苍黄。红叶枫千片,青渚鹭一行。

渔翁垂浣水,倦客醉斜阳。杯里寻三味。壶中赏八荒。

浮生多羁旅,岁月度沧桑。遗梦长安远,忘情翰墨香。

颂经思圣哲,读史叹兴亡。觅句晓松斋,追风大雅堂。

磨针餐露白,耕砚借星光。击筑歌燕赵,随筝咏汉唐。

临轩惊日短,对月赋诗长。白首终无悔,青衫自在狂。

枯荣来眼底,世事入文章。秃笔书闲话,残钟听未央。

落花装画卷,疾雨洗愁肠。吟罢重斟酒,西风阵阵凉。

谁知他这一番折腾却惊动了一位高人,此人被洋槐树挡住

倦客没有看见他。而他正敛精凝神,专注着沉浮在绿波上的几颗细小的鹅毛浮漂……倦客怎么也料不到还被他说了个正着,真有一位渔翁在这浣花溪畔垂钓。钓鱼需要安静,他的这一番动静让那渔翁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倦客还沉醉在酒里、景里、诗里时,忽听得脚步声响,方才回过神来。却看到一个头戴箬笠的青衣老者,拎着渔篓,扛着渔竿走了过来了。

这才意识到恐怕是自己无端搅了别人的局,正觉得不好意思站起之际,那渔翁却先开口招呼道:“先生好雅兴!敢问尊姓大名?”倦客赶紧答道:“岂敢岂敢,小可归来倦客是也,敢问尊翁名号?”渔翁哈哈一笑道:“既是青蓑白笠一钓竿,我还能是谁?”倦客一听这渔翁谈吐不凡,且在渔篓上插着一枝嫣红的剑兰,猛然一惊,想起一个人来,脱口问道:“先生敢莫是拈花叟否?”渔翁哈哈一笑道:“先生好眼力,拈花叟正是小老儿!”

各位听客有所不知,说起这拈花叟可是大有来历。倦客曾闻听,近来江湖有一个拈花派声名鹊起。其中就有长安的拈花乞丐;苏州的拈花二娘;淮阳的拈花行者和拈花妙尼……个个了得,令好多骚人墨客被称量过功夫并败在其笔下,而掌门就是一个叫拈花叟的老者,这派人行走混迹于江湖各大文学网站,其标识就是一枝小花……

倦客赶紧说道:“失敬失敬,尊翁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仰仙颜,倦客何幸也?”渔翁答道:“好说好说!适才闻听先生击桌长歌,乃知先生也是道中人也,我们且坐下说话。”

倦客也答道:“倦客莽撞,搅了尊翁的雅事,且以此薄酒为谢如何?”其实那拈花叟正有此意,他在那树下窝了一大阵子却毫无收获,眼看鱼儿刚刚要上钩却被这倦客呼天号地地吓走。这当儿连水都不曾喝得一口,那酒香早就引得他心神不定了。顺势答道:“先生何必如此客气?同是浣花溪畔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先生请。”

于是二人就在在这浣花溪畔你来我往地醉夕阳而论诗,真是不亦乐乎。正是酒酣耳热之际,拈花叟突然说道,其实我对先生也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属幸事,且口占一律为先生佐酒,拿起瓶盖往嘴里倒了一盖酒后随口吟道:

踏歌归故苑,越陌度金田。

慧眼飏丝柳,诗心奉杜鹃。

神游风物外,韵寄故人前。

酌酒临轩醉,拈花抱月眠。

倦客一听,心中暗自思忖:这就来了,江湖传言不错!果然是三杯酒下肚就要考较你的功夫。也带着一丝酒意,起身答道:“刚才老兄送我一首诗,虽然听起来飘飘然的很舒服。但倦客自己心知肚明:倦客没有先生说的那么好,呵呵,还是谢了!谢了!虽然《诗》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但倦客实在没什么好东西,想先生设馆课徒,倦客实在敬佩且先干一杯,步先生之韵,续貂一首吧。”随即吟咏道:

赤情倾学苑,热血润书田。

日夕栽桃李,更深啼杜鹃。

杏坛华发老,野径布衣单。

却问拈花意,为谁夜不眠?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二人均感到尚未尽兴,起身将石桌清理后,倦客提议道,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叫做【醉华荫】的小酒店,不如我们去那里夜谈如何?拈花叟也正有此意,随即二人踏着月色一路寻去。转过一片疏林,路旁的荷塘中已是香残韵褪,令人唏嘘。当拈花叟还在叹息时,倦客说声到了:抬头望处一面青旗在夜风中招摇,依稀是三个苏体大字【醉华荫】,闻听有人,小二和娘子就迎了出来。

这小二叫十三,倦客曾经疑惑过:你叫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叫这个十三,在西方这十三是不吉利的。而在天朝上海,被人说“十三点”是形容你傻里傻气言行不合常理的……而这小二如此机灵、善解人意,怎么起了这么一个名?一直想问问他,却又一直没有问。而小二娘子却叫桃花,确是人如其名:真是青春靓丽、楚楚可人……

进得店去,小二招呼二人临轩而坐,此时新月如钩,淡淡的清辉洒落在稀疏的竹林间,清风徐徐,秋虫声声,令人心旷神怡。倦客原本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就在二人还在称赞桃花沏来的茉莉香茶的芬芳时,小二已经将一壶稗子酒、几块自己卤制的豆腐干、一盘花生米端了上来,于是一场夜饮就这样开始了。真所谓:

<1>

日夕枫林寂,青旗坐晚村。

杯中浮日月,壶里有乾坤。

对菊思彭泽,倾觞忆胥门。

少年空抱负,白首醉黄昏。

<>

闲散何如此,烟村对远峦。

有朋诗助兴,无月我邀难。

一把花生米,三杯老白干。

凭栏怀古咏,何惧夜风寒?

<>

何必花间坐,心闲酒自甘。

春深堪举盏,秋末也成酣。

杯底风云演,壶中日月涵。

小窗观六合,坐看起烟岚。

<4>

同是白头人,相邀杨柳津。

一湾秋水碧,几盏武陵春。

兴废杯中尽,风云话底新。

不知佳馐味,酒过已三巡。

各位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