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8章 耍威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年前,认识杜书记,就知道杜书记将来不可限量,可还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有跟杜书记一道工作的缘份,”李副部长满脸堆笑,一如桃花开,连副书记的副字也免了。

杜怡奇当时就一个感觉,这个女人,就算是有一万个上级都会觉得她是个可造之材,各方面工作简直做得太好了。

只可惜她时运不济,当初没算到杜怡奇能有今天的地位,如果她知道,当初绝不会那样待他。可惜,事儿已经做了,杜怡奇相信接到自己的任命通知文件的时候,像她这样权力欲望强盛的人一定是会仔细地翻看的,看完指定不知道多头痛呢。

当处长的时候,她就已经头痛过了。采取了每年到家送一份礼品的方式补救,这可好,杜怡奇又跑到她头上来了,真是冤家路窄。

当初她处理杜怡奇的事情的时候,给他树立的那种当官的就像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形象,简直难以磨灭。

从那时起杜怡奇就坚定了一条认识:这女人只能对上级,如果你比她高当得大,她可以事事对你忍着,一旦你不得势,比她差了,那你还是小心点吧。

这次,她又怎么来化解跟杜怡奇从前的矛盾呢?杜怡奇还真的想看看。

李副部长把杜怡奇迎进她的办公室里,请他先等待片刻,她先到市委主要领导和办公室之间协调一下。

杜怡奇当然只有坐在那里等待了。

反正杜怡奇也不急着干工作,他明白边城县的工作是难干的,比边境市的工作还难开展。所以,并也不急着干工作。

既然大家都喜欢玩套路,那自己何不就先陪大家一起玩,玩够了再上班。这也是入乡随俗,工作所需吗!

杜怡奇在李副部长的办公室掏出了一包中华烟,软盒的,点上了,抽了起来,杜怡奇一直都不是特别会吸烟的人,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别人抽的时候配合一下。当处长以后,收了不少条烟,一盒装到身上,至少能抽一个星期。

今天要到县委报道了,他也得装一下不是,故意装了一包软盒的。真正的目的是来装门面的。

第二支烟快熄灭的时候,李副部长回来了,她满面春风地说“市委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市委书记在省城出差,其余的常委在家的都到齐了,就等您下去了。”

“这样吧,你把县委办公室的所有人员包括门岗全部都叫到大会议室去,让我们都彼此认识一下!”

“好的,我明白了,我马上去办,您在我这里先喝杯茶。”

“好的,麻烦你。”

“杜书记说得哪里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好吧,我也不客气了,你去吧,替我打个前战”,今天我也耍次款儿吧!杜怡奇心里这样想,反正你们都在我面前耍够了。

“不是谁想耍款儿,只是有时候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儿,官有官道儿,就必须走官道儿,不是你愿不愿意的儿,是没有办法,必须那么做。只有正规化、规范化,才有约束力,才有威信。”,就算在这时候,李副部长仍然是不忘记替领导说话的,她一边说着,一边扭着屁股转身走了。

对上级的精神领会到如此准确的地步的,还真没几个人能超过她。只可惜她功利心太强,利欲熏心。如果不是这样,她真是一个可造之材。

李副部长那天的工作效率绝对是值得表扬的。

杜怡奇不知道她是怎么克服的那些困难,但是,她在很短的时间里都克服了。

她居然能把那边境县所有的常委,全部转场到大会议室去。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示吧。

难怪听说县委书记、县长都欣赏她。

以往,每次有新的领导干部来报道,又不是一把手,那么几十上县级干部,总会有一部分因病,因工作,或因别的原因,不能到场的。偏偏这次李副部长居然能全部组织齐员到位。

杜怡奇在组织部长、李副部长的陪同下,一起步入了会场。

杜怡奇进入会场的那一刻,坐在主席台上,台下是一片愕然的目光。尤其是当组织部长宣布,杜怡奇就是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的时候。

台下办公室那几个科长以上的小领导,脸都绿了,低着头,一声不吭,都不敢抬眼瞧自己。

也许杜怡奇真的是太年轻了,年轻到人家无法相信在这个年龄,就能当县委的副书记。

杜怡奇那一刻端坐在台上俯视着这些人,也生平第一次体会到权力的力量。看着他们的尴尬,杜怡奇心底里无缘由地升起一股报复的快感。

那一刻杜怡奇甚至觉得,原来,在人世,你没当过一官半职,终生都没有掌过一次权,是多么的可怜啊。

会议的时间是很短的,组织部长宣布一下杜怡奇的任职通知,杜怡奇代表个人简单地表个态。

希望在座的能跟他一起,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一起搞好工作,他要怎么怎么样向老的领导干部学习,怎么怎么样对待好工作,不负组织之类的话,堆上几句就完了。

杜怡奇的心思那一刻都用到如何教育这帮眼里没自己的人身上了,哪还有兴趣对工作表什么态呀。

作为县委副书记,杜怡奇明白在县里杜怡奇需要表态的对象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县委书记,至于别人,事实对他没有评判的资格和权利。

有些领导在就职时要向什么什么宣誓、义正词严地表态,其实杜怡奇认为大可不必。在从政的过程里,杜怡奇就没看到过哪几个能做到自己宣誓的那些话语的。

相信政客的就职宣誓,就相当于相信陈冠希的认错毁过书。

会议很快散了,办公室的主任急忙带着几个科长跑过来,帮杜怡奇拎包,给他安排办公室,收拾桌椅。

杜怡奇也并不做声,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的嘴脸,那些个小秘书都是少不更事儿的主儿,虽然被千挑万选选到县委来当秘书,虽然貌似表面风光,可其实并没有什么利益可言,说到底是一群可怜虫,他们的漠视和无理杜怡奇是理解的,因为他们不懂。

杜怡奇也是这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些也都明白。

可是这些科长,尤其是主任,却无论从岗位还是年龄来说,都已经在这样的中枢权力部门得到过几年的锻炼了。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他们的态度杜怡奇就不能不在意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否则不会留在县委这样的核心部门工作,让他们自己反省去吧!

办公室的王主任在收拾完杜怡奇房间里的卫生后,还跑来特意坐一下,拉拉近乎。

“早就听说我们县委要调来一个年轻的副书记,只是没想到杜副书记也有点太年轻了。”

“是吗,意思是不成熟?”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是太优秀了州党委派来帮助指导县委工作的。”

“王主任说话还是小心点吧,这话在我屋里说就罢了,一旦被县委书记听到,他年龄可比你大。”

“哈哈,哈哈”王主任干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包雪莲王,递给我抽。

“先放桌上吧。”

这时门外几个收拾卫生的科长已经忙活完了,都跑了过来。

我走到自己的提包里拿出几条烟,有中华,苏烟,还有雪茄。

“来,谁喜欢抽烟,就拿一条吧。”

这是我下午上班前从家里带来的。自己抽烟是极少的,在处里上班的时候,常常碰到办事的我给我带上一条两条的,哪里抽得完。

反正自己也不抽就给这些人吧,至少在近期内,他们都是我的手下,都或多或少要为我服务,我总不能把他们一个一个都整倒,都换掉。

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安抚。

这几个科长眉开眼笑。一面盯着桌上的烟草,一边盯着这王主任。

“杜书记让拿,你们就拿吧。”

这些个小科长,就抱了一捧,把这些烟草全部拿走了。

有什么关系呢,这社会的分配常常是如此不公。你极需要某项东西的时候便便没有,你不需要某项东西的时候,偏偏又多得用不完。

富人占有了大量资产,导致闲置。穷人却一无所有。

县委书记回来以后,在常委会上,对新配齐的班子进行了工作调整,杜怡奇主要负责城市经济工作。分管了市上经济口的大部分局委办,包括财政、土地、发改、工商、税务、建设、人事等,但农业、牧业的范围杜怡奇原则上不参与。在工作职能上,不少职责与曹县长是一样的。

杜怡奇明白,这样设置是故意的,体制上这样设置,县委书记也更愿意这样设置,这样能够达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曹威自柴芳离世后,就一直单身,没有再娶。

杜怡奇这一回来,曹威更是离家里近了许多,常常到家里来一起吃饭。因为住一个单元,楼上楼下,也没人能看得见,管得着。

“兄弟,我们在外边可不能这么亲近,还得装得离得远一点。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向来是一对冤家。就你古代皇帝的一文一武,我们如果表现的太过亲密,可就不太好了。”

“那哥哥的意思,我们在批阅文件时,有时候还得故意整点插曲?”

“那是必须的。”

“我怕蔡秘书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原谅我。”

“你看你,哪壶不开提哪壶。”

“哥哥,这几年不想她?”

“说实话,你蔡姐人真得不错,对我太好了。跟她结婚后,我过得很幸福,从来没有感到过难受,现在她走了。我就再也碰不到自己觉得可以托负终生的人了。”

“你当个常务副县长,手里有权,又色艺双全,想来给你献媚的漂亮女人多得是,你没动过心?”

“就算是动了又怎么样,都是解决生理问题,逢场作戏而已。而且如果没当这个副县长还好,没当这个副县长,人家跟我亲近,不用说是冲我人来的。可是现在呢,你就搞不清楚,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了,不得不小心提防。别我我了,王辛建比我一表人才哪里去了。就因为一段错误的恋情,现在成什么样了。”

“唉!你不说还好,你一说,我哪天还得单独请王主席一次,毕竟也算我的老上级。”

“是啊,宜早不宜晚,你倒可以跟他走得近些。官位不长的时候,人的脾气就小了,还是比较好接触的。”

****

上班以后,杜怡奇就开始到各单位的走访调研,这项工作有两个功能,一是可以了解各个单位的工作情况,系统地掌握自己分管的范围里面有哪些资源、哪些优势;二是能在短时间内对自己分管的部门、单位中认识的人一个最初的印象。

那个年老的王主任问杜怡奇:“杜书记,我们从哪个单位开始呢?”

“从乡镇场开始!”

“从乡镇场开始?我没听错吧?”

“是的,你没有听错,凭什么,经济口的领导就只能到经济口去走访调研,现在我们的工作讲得都是产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是靠几个部门,一个口子来完成的,是讲究合力的。我虽然是经济口的领导,但也是县委的常委,关心一下大农口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对,当然对,中央的一号文件都老是解决三农问题呢。杜书记当然对,您的工作方法真是与众不同。”

“当然,一定得与时俱进。”

“好,我去安排。”

从那时起,杜怡奇开始了在全县八个乡镇场的走访调研活动。

边城县杜怡奇是工作过的,跟李副市长当秘书的那阵子,杜怡奇对经济口的工作还基本知道个大概。

但对于全县的农牧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对于这样一个老少边穷的农业县来说,杜怡奇认为最终的工作落脚点一定应该是从农牧业工作着手的。

没有矿产,只能谋求传统的农牧业资源。

一直以来,从工业化做过不懈的努力,事实证明都是失败的。纵然招商引资的力度再大,也没有一个大型企业前来做善人,当菩萨。

他们不会把大量的钱财和技术拿到这里来做善事,他们也是来寻求利益的,没有利益,他们不会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