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菜鸟的生存法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涉职场要掌握的江湖规矩

当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时,无论他曾经在校园里参加过多少社会实践、做过多少兼职、暑期工,真正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都会发现,身份上质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充满理想、有冲劲的职场新鲜人将会面临种种挑战——能否胜任工作、调节压力以及应对利益冲击……

江湖阅历7:一切从零开始——菜鸟应该具备的心态

当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时,无论他曾经在校园里参加过多少社会实践、做过多少兼职、暑期工,真正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都会发现,身份上质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充满理想、有冲劲的职场新鲜人将会面临种种挑战——能否胜任工作、调节压力以及应对利益冲击等。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期望自己能够进入职场,实现经济独立并且大展宏图;而当我们尝试进入职场时,却发现现实不是我们原本想象的那样,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有人感觉学习是自己的拿手好戏,但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工作却处处碰壁;有人感觉职场完全不像学校里所描述的那样好,而是充满着黑暗与丑恶;有人感觉自己曾经所坚守的信念,却成了工作的障碍……

为什么我们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会遇到这么多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呢?学生在单位实习或刚开始在单位工作时会遇到诸多问题,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很无辜很无助。在学校里自己也是好学生,为什么一到单位,以前学习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式等等就不灵了呢?

到底职场欢迎什么样的新人?作为新人应该怎样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这是每个期待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虽然所谓的社会经验,就像小马过河,不到真正经历的那一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准备好——但是,预先有个充足的心理准备,等到事情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你绝对会淡定冷静很多。

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里过的都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lang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

所谓转变角色,就是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而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学校和职场无论从理念、管理方式,还是人际交往方式上都有很大区别。学生刚走入职场的时候往往带有自身的惯性,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学生腔”、“学生气”,将学生为人处世的那套方法用在职场上,自然不合适。

首先,要重新认识自我。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比如有的人适合流水线的工作,而有的人却适合做推销员。性格与智能也与择业密切有关,不同性格与智能差异往往是在某一职业中能否适应及有所成就的因素。

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了解。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是爱好读书还是闲逛、聊天?是爱好钓鱼还是跑步、打球?是爱好摄影还是绘画、书法?是爱好舞蹈还是音乐?这是在求职择业前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有的职业需要某种兴趣爱好,也有的职业明确禁止和反对某种爱好。

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思维的独立性、抽象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创造性、灵活性等诸方面;工作能力主要包括言语表达(包括外语)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劳动的能力、专业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等等。如果是重新谋求职业者,还应分析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缺点,以便在求职时扬长避短。

进入职场后,要放下以前所学,抱有一种从头学习的态度。这种态度帮助我们多去观察周围同事是如何做事的,处理工作需要注意些什么,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是我们一定要建立的。要降低对职场的期望值。不要期望单位会对一个实习生或刚毕业的学生委以重任,认真做好领导交代的每一项任务,哪怕这项任务微不足道,同样也是了解单位、工作、领导、同事的契机。因此,要把每项任务都当成考验自己的机会和成长的机会。

在职场中要多多请教。如果不去请教,没有人会主动指导你。在学校里,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达到各种德、智、体的指标就可以了,并且这些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而在职场中,领导下达任务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指导,在熟悉工作的初期需要多去请教。尽管这样,仍然可能会忽略很多需要注意的因素,所以错误在所难免。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新方式。在职场上打拼,首先要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与客户、同事、领导等等不同的人搞好关系。这不是直来直去可以解决问题的,有时需要自我保护,有时需要理解他人,有时需要外交辞令……不管怎样的方式,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原则,都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职场。

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学生刚刚进入职场,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些正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在挫折中,我们增长了经验,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狄德罗曾经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作为初涉职场的学生,虽然初出茅庐、不谙世事,但我们只要从零开始、主动学习、不怕挫折,就能很快适应职场,成为聪明、经验丰富和才华横溢的人。

江湖阅历8:端人碗,受人管——菜鸟如何面对上司

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的上司太无情、太自私,不支持自己。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怎么配合上司?怎么赢得上司的心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但作为下属,就必须设法去协助上司完成任务。适应不同上司的工作形式,是下属必须懂的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心理技巧,以增加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分量。

经常沟通

1)随时向上司汇报情况。很多年轻的下属,常常认为“成绩自然会说明一切”。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们就不注意与上司交流。只要工作干得好,没有出现问题,他们就不爱与上司交换看法。其实这种想法会阻碍与上司间的沟通,不利于上司对你的了解。

作为下属,你也可采取一种不会给自己带来损害的方法,婉转地向好大喜功的上司转达必须上报的情况。下属还可以采取将一切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无论好与坏统统上报,以免日后发展成不可收拾的严重问题。

)有选择地利用上司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上司的时间和精力的下属,其做法也会破坏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因此,应该有选择地利用上司的时间资源。实际上许多人竟然占用上司的时间去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些人根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要保持与上司的良好关系,做到与上司步调一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肯下工夫。

)处世要令人觉得诚实可靠。最能伤害上司和损害上下级关系的莫过于下属行事不可靠,工作令人信不过。许多人由于疏忽大意,或拿不准究竟上司认为哪些工作最重要,他们表现出来的恰恰就是一副让人信不过的样子。

许多人并不想表现得让人不相信,并不是有意对上司不诚实,他们不由自主地想隐瞒一点真相,有意把自己担心的问题讲得很轻。结果却恰恰相反,眼下担心的问题常常变成了日后爆炸性的问题。假如下属不能给上司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分析意见,上司就无法有效地工作。这样的下属是不会让上司喜欢的,所以,其他方面的工作无论做得多么好,都不要疏忽了你的本职工作,一定要让人相信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不要对上司抱有偏见

上司愿意选择你作为他的下属,他对你的印象自然不会差,所以你要事事替他着想,而且必须摒除对上司的偏见。

很多下属都会在背地里对上司有这样的抱怨:他的办事能力远不及我,但他的命运比我好,或者关系比我强。他总是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只会一味批评下属的工作做得不好,而如果是他自己出了问题,他却推卸责任。谁也无法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示,大家都认为他不是一位好上司,奈何在现实生活里,每个职员都要服从他的命令。

这样的抱怨在工作中是很多的,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心存不满,更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发泄,因为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你要记住一个事实,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在办公室里明争暗斗,弄到两败俱伤,不如努力与每一个人愉快合作。凡事“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学会与你的上司和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做朋友。

其实有时候你站在上司的立场想一想,就会发现对方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无论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难,都不可过分依赖上司的帮助。要避免与他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尊敬你的上司,你会发觉对方慢慢开始接纳你的意见。

工夫在课外

争取上司的器重,需要一个过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人认为“没事多加班”是最重要的,其实也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你的上司可能有另一种想法,工作并不算繁重,你却要超时才可完成,是不是平时工作效率太低了?

所以,不要只满足于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而应在其他方面争取经验,提升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困难重重的任务也要勇于尝试。分析一下哪些问题才应劳烦老板注意,比如你的电脑硬件水平比较高,办公室谁的机器出了问题都可以找你;你的外语水平比较好,谁有这方面的问题也得请教你;你的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好,公司有什么活动你都能组织得非常好等等。当你有这些一技之长以后,上司自然会发现你的价值。

注意细节

首先,你必须了解上司的脾气。例如,在接受下属意见时,有人喜欢白纸黑字的书面报告,有人则喜欢简短的口头报告;有些上司要求下属自己完成任务,有些却要求下属定时向他报告,凡事皆以他的意见为准。所以,你先要了解你的上司喜欢怎么做事。

其次,要学会给上司拾缺补漏。例如,上司经常找不到需要的文件,你要快速替他将所有档案有系统地整理出来。要是他对某客户处理不当,你可以得体地代他把关系缓和。如果他最讨厌做每月一次的市场报告,你不妨代劳。这样,哪个上司会不喜欢你呢?

站在上司的角度

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对你的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当上司向你委以任务,请先弄清楚对方的真意再衡量做法,以免因误会而带来麻烦。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技巧十分微妙,给上司简洁、有力的报告,切莫让浅显和琐碎的问题烦他或浪费他的时间,但重要的事必须请示他。

要令上司信任,你必须准时完成工作。记着,做任何事都要翻看两次,确认没有错漏才可交到上司面前。谨记工作时限,若不能准时做好,应预先通知上司,当然最好不要这样做。必须圆满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来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做错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责任。解释并不能改变事实,承担了责任并努力工作,以保证不再发生同样的事,这才是上策。

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耐心寻找上司的特点,以他喜欢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强,更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而且还要随时随地抓紧机会表示自己对他忠心耿耿,永远站在上司这一边。如果你真的努力这样做,上司看在眼里,一定会很明白你的意思,也会视你为心腹。

江湖阅历9:多做事,少抱怨——菜鸟的工作态度

一个小孩子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生气,父亲安慰他说:“我们可以想办法征服风啊!”

于是小男孩就一直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而后忐忑不安地回家了。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仍然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或吹歪。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改变不了风,也可以说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和社会上太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给自己不断加重,那么,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

工作中抱怨是最严重的内耗,不仅让抱怨者丧失斗志,也会让同事失去信心。若把抱怨变成善意的沟通,把抱怨变成合理的建议,把抱怨变成积极的行动,一种向上的力量将会注入其中。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深入的长期的反思,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协调好各方关系。这样,不仅我们的工作快乐、职位会有所提升,同事关系融洽,而且,一切会比你想象的还要美好!

每个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职业发展的低谷,需要发发牢骚、排解排解生活的压力,于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会中的一种情绪。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问题是,一旦你养成抱怨的习惯,内心形成抱怨的思维模式,就会使我们丧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其实,我们应该问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们从抱怨中得到了什么?

抱怨公司。对于员工来说,重要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职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个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业绩。在起始阶段,从来都是工作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工作,同样,人活着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人需要工作。一个人在职场上打拼,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能力外,还要有涵养,不能动不动就发牢骚。要知道,抱怨公司,只会使自己偏离公司的发展,也无法提升自己的价值,最终将会被公司抛弃。

抱怨同事。指责和抱怨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暴露了我们的幼稚和无能,况且,直白的批评会让他人觉得丢了脸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终造成双方不欢而散和难以收拾的局面。如果你能将心比心,多多考虑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么你一定能在职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无往而不利,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到处树敌和不受欢迎的人。

抱怨薪水。人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相比发展空间、工作意义、企业氛围、个人能力的锻炼等,大家更注重的是工资的高低,工资似乎成了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事实上,抱怨不但丝毫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人失去更高的目标和更强劲的工作动力,在抱怨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不少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推责于别人,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别人的存在与做法一定有其合理性。要把抱怨化作建设性的意见。抱怨的人其实心中早已有了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解决方法,可能是不被重视或自身不够主动,所以只能抱怨。如果把自己的想法从公司的角度加以考虑,并且以领导能够接受的方式主动提出,或者积极实施,我想公司应该是非常欢迎的。

公司是你的船,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一旦踏上这条船,他们的命运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你的这份工作。确定这份工作在整个工作链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就会从中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过:“机会看见抱怨者就会远远避开。”喜欢抱怨的人在这个遵循强者法则的世界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另外,抱怨会限制你的思维,让你的视野变得“近视”,把自己局限在抱怨本身上,而不是努力地去适应变化,解决问题。

所以,在面对不利的环境或者困境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困顿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呢?与其牢骚抱怨,不如问问自己: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我能做些什么?强者靠自己,弱者靠同情,怨天尤人实在于事无补。少抱怨,多行动,才是应对困境的正确方法。

江湖阅历1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个受欢迎的菜鸟

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办公室可能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所以在办公室里有着怎样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业绩,以及平时的心情。

那些在办公室里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总是会有同事及时帮助,而且他们整天心情愉悦,这种快乐的心情也可以带到家里,伴随着自己的生活。而那些不太注重办公室里人际交往的“孤家寡人”,经常有着糟糕的情绪,本来能做的工作也给做砸了,以至于将这种不良情绪蔓延到自己的生活中……

办公室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场所,同事是我们朝夕相处并互相帮助的人,所以如果能成为办公室中受欢迎的人,那么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你都会感到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洞察周围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掌握办公室的相处智慧,这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有人可能会觉得,同事那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要让每个人都满意太困难了。其实你不必讨好所有的人,与人共事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高度的办公室智慧,这并不是要你拍马逢迎,或是玩弄权力游戏,而是要你了解人性的本质,洞察别人的心理,然后根据别人的心理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乐于请教老同事,主动帮助新同事

那些比你先来的同事,一定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机会时我们不妨多请教他们,聆听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更会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尤其是那些资历比你长,但其他方面比你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动;那些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你善于进取,也会乐于关照并提携你。有些人自视自己能力强,可在单位里不买那些老同事的账,弄得老同事很反感,而这些老同事毕竟根基深厚,如果他们联合抵制,那么再有能力的人也无法立足。

新同事对工作和环境都会感到陌生,一般都是心有怯意,不好意思向人请教。这时,我们最好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往往会让他们铭记终生,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你,并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帮助你。切不可对新同事不理不睬、冷眼相对,因为他们以后可能要长期和你共事的。

居功不自傲,有容人的雅量

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即使再有本事,单靠自己也办不成什么大事,所以一定要低调行事。如果经常将“都是我的努力才顺利完成”、“这件工作90%都是我做的”这样自满的话挂在嘴上,很容易惹人反感。只有常存感谢和体恤的心,才能让人愿意与你共事。

当与同事意见不同,或是发生冲突时,先找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话语。如果对方告诉你有哪些地方不对,先向他说“谢谢你告诉我”。然后试着想想,如果他有理,就谢谢他,因为他使你有改变的机会;如果他没有理,也要谢谢他,因为他使你有自省的机会。

让同事知道你对他的感激

不要以为同事之间有些事情不用说,记在心里就行了。如果别人给你提供帮助,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感激需要技术吗?不需要的,你所需要的是“用心”,有用心就够了。

因为你的感激,同事会觉得自己被需要、被肯定、有影响力,因此你使他们更爱他们自己。同事会发觉和你在一起很快乐、很舒适,因此喜欢和你在一起。当你不在办公室时,是谁帮你接电话?当你生病时,又是谁帮你处理事情?会议资料那么多,是谁帮你复印的?当你在外奔波时,是谁帮你做内勤的支援工作?

其实感激很简单,不一定非要请人吃饭才算感谢,有时一句真诚的谢谢,一个灿烂的微笑都可以把你的情感传递过去,你的微小举动会在对方的心里产生非常良好的感觉。

适当“让利”,放眼将来

有些人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这样时间长了难免惹起同事们的反感,而且还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伤害了同事,最后使自己变得孤立。事实上,这些东西未必能带给你多少好处,反而会弄得自己身心疲惫,还会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这里就要更聪明一些。对那些细小的、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一些谦让,比如单位里分东西不够时少分些,一些荣誉称号多让给即将退休的老同事等等,再比如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笔奖金或是一项殊荣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即便再多,也不会对自己的前途和生活有本质的帮助。那还不如索性豁达一些不去计较。这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增添你的人格魅力,还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俗语所说的“吃小亏占大便宜”从一定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尊重别人的隐私

对于年龄、婚姻、家庭、个人喜好等私事,很多人都会有一种错误认识,他们一般觉得“问”才代表关怀,“不问”好像太不近人情。所以,有人认为同事间问这些问题是天经地义的,问得越详细越好,而且还要顺便提供经验或给予训诫。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这已牵涉到办公室人际关系隐私权的问题。问得太多,不但不会增进彼此的关系,反而还会让同事对你心生嫌隙,破坏你们之间的情谊。

在表达对同事私事的关心时,要注意对方的表情,适可而止就好,不要穷追猛打,紧咬不放。而对于能自行处理情绪的同事,如果他不想谈论自己的问题,你只要拍拍他的肩,用动作表示关怀即可。

为了我们事业的成功,也为了我们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种办公室智慧,一定要想办法努力成为办公室中最受欢迎的人。如果你天生就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那么你可以按照以上的几点慢慢要求自己,时间长了一定可以起到效果。我想天生具有超强人格魅力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就算是这样,在一些细节上再次提升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江湖阅历11:攻心为上——菜鸟要走进同事的内心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的交往是最频繁的。很多同事之间相互并不是很了解,关系也相当复杂,因此要想真正做到与同事和平相处也并不容易。但这个问题谁都没有办法回避,谁都不能脱离这个群体,而且都要无奈地涉足其中。所以,掌握与同事相处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技巧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善于把握好同事间心与心的距离,洞悉同事的心理活动,修炼一套“攻心术”,以便能妥善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

身处职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办公室的人打交道,并且与之形成微妙的人际关系。因此,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既不能为了避免事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消极逃避;也不能凭着自己的个性,心血来潮,为所欲为。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同事的心理,注重与他们之间心灵的沟通,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长久地携手共进友好相处。

其实,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做到了解同事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大家各方面条件差不多,有很多互相坦诚交往的机会。而且,平日里朝夕相处,也很容易见到彼此的一些小举动或癖好,其中隐藏着很多不同的性格或类型。

比如,两桌的中间放着一部电话,电话铃响了,接电话的必定是两人当中的一个,另一个就不会主动去接电话。电话铃响时,马上中断工作去接电话的是“外向型”;一边工作一边慢吞吞地接电话的是“自闭型”。

只有对同事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明确掌握一个人的心理,才不会发生误会对方的事情。了解了同事的性格,即使他对自己爱理不理,你也能在不动声色之中掌握事情的发展。而且当你们之间发生矛盾时,你只要按照其性格进行交涉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你知道他最在乎什么,所以很容易对症下药。

思想往往指导着一个人的行动,一个人的言行一般都会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心里想什么往往都会在言行上体现出来。然而许多人的言行并不一致,我们很容易被他说的话欺骗,因此听其言,必然要观其行。一般而论,刚直的人,心里所想的,就按照想的去干,这种人的言行很容易了解。可是另外有些人,所说的和所做的却是另外一码事。面对这种人,就要动动脑筋了,多考虑考虑,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不要轻易被他的表面现象蒙蔽。

传说古代有位将军带兵出征,大军来到了一条大河的岸边,河水翻腾滚滚,因为还没有任何舟桥,军队无法过河。将军在岸边看到军心涣散,士气很低,急得团团转,心情也是一团糟。于是就派一个人出去察看河水是不是封冻了,可此时刚刚9月,离上冻的日子还早呢。那个士兵跑到河边一瞅,水面上一点冰冻的迹象都没有,于是跑回去禀报:“回将军,河水没有冰冻。”将军听了,勃然大怒,喝令:“拉下去,砍了!”结果,那个人马上身首异处。将军接着又派出一个人去河边察看,那个人来到了河边。河水仍然翻滚奔腾着,没有半点封冻的迹象,那个人回来以后据实禀报:“回将军,河水真的没有冻冰的迹象。”于是第二个人也掉了脑袋。接着,将军又命第三个人去查看。第三个人来到河边看了看,河水依然奔腾着。于是他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对将军回话。经过认真的分析后,他没有据实禀告,而是撒谎道:“贺喜将军,河水早已封冻,冰层竟然厚达几尺,就像大地一样坚固,大军能够渡河。”将军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给我重重赏他,传令三军,今天夜里渡过冰河。”第三个人不仅保住了性命,并且还获得了重赏。当天夜里将军率领大军顺利渡河。传说是有神仙驾舟帮他们渡过了大河。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没有必要去评说,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为什么第三个人说了谎,反而免得一死呢?前两个人全都据实禀告,然而却遭到了杀身之祸。第三个人善于分析判断,能够随机应变。他明白将军叫他们去看河水是否冰冻,主要目的就是想稳定一下军心,而绝不在于河水是否真的冻结。前两个人,不善于分析判断,不懂得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结果枉送了性命。

对待同事,要投其所好,揣摩他们的心思,摸清他们的脾气,懂得取悦他们,这样你就可以赢得大家的喜欢和信任。首先要找到同事独特的心理特征。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而且即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要想投同事所好,就必须迎合他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之下是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的,你只要抓住其心理特征,投其所好,就一定会少一些麻烦,多一些顺利。

其次是要从小处着手。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需要投其所好,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原则,而是要从小事做起。在坚持立场的情况下,你可以尽可能说一些他们喜欢听的话。比如说,上班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你的同事穿了一件新衣服,你就可以赞美她一下:“你的这双鞋子真漂亮,和你的衣服配起来好极了,而且也显得人很有气质。”

要做到在小事上投同事所好,也可以有一些小技巧,比如你可以在平时上班的时候带一些他们酷爱吃的食品;如果你的同事心情不错,你就不要说大煞风景的话;如果你的同事心情很差,那你就可以安慰安慰他。这些小事,会不知不觉间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

当然,投其所好并不是溜须拍马,不等于谄媚。因此你的赞美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露骨,不要让人家一听就是假话,那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你的某位女同事的眼睛并不大,但是你说:“唉呀,你的眼睛又大又亮,简直比赵薇的眼睛还好看。”这会让她感到很难堪,她也会因此而讨厌你。

在你周围的那些人中,包括你的上司和同事,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喜好。要想在职场得志,必须得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才行。要把这一点修炼到家,就必须在待人处事时做到知己知彼,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投其所好。

江湖阅历1:水至清则无鱼——菜鸟要学会“明哲保身”

糊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很多事情中糊涂都是很有作用的。糊� ��不是愚昧,相反它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能看破,但就是不说出来也不做出来。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智慧,也是真正的大智慧。“糊涂”实际上就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这不但不是无能的体现,反而还是一种少有的谨慎,是一种为以后取得胜利的策略。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在复杂的关系当中保持纯净。

同事之间是需要这种“糊涂”的智慧的,比如,同事间往往会有一些非正式的小道消息传播开来,这时就需要你学会装糊涂,不去参与这些是是非非。装糊涂的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心照不宣”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装糊涂法,只要你管住了自己的嘴,抑制住你想表现的欲望就行了。在遇到一些“危机”的时刻,比如,你被同事当面问到一些不太好回答的事,这时你就应该顾左右而言他,实在被同事逼急了,最好说不知道。有时,会有一种像小偷被别人当场捉住一样的感觉,这没有什么难堪的,只需你双眼无辜地望着同事,同事肯定会怀疑是他的判断失误,这种做法是比较中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闪失。

当然,糊涂也并不完全是自己主动装出来的,还有一种糊涂是被动装糊涂,是因为你对事情的真相不清楚,又想知道;或者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四处都是陷阱,怕掉下去,只得装糊涂。比如,有一些同事想要在你那里探听情报,事实上他自己可能已经掌握了更多的情况,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事实或者核实一下而已。这时,你就只能装得“更傻”了。而且此时你也可以将计就计,反过来从探听者那里获得情报,只是这需要你更会装糊涂。只要你多用“真的?”、“是吗?”等反问句或者疑问句,就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充满渴望地望着同事,或者诱导同事继续讲下去,他或许就会忍不住把所知道的消息说得一清二楚。

比如,公司不久以后就会有一个主管职位空缺,而这也是你梦寐以求的。关于人选的问题大家议论纷纷,而此时你又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的谈话,你可能会感觉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同事问你:“啥时候请客呀?老兄,快要高升了。”这时候,你就不能顺着他的话说了,你就要“糊涂”一下:“不要再拿我开心了,你给我发聘书呀?”这样就会把不利因素推离自己,让那些探你口风的人无所收获,而且你还有可能从他的嘴里了解到有用的信息,这就是装糊涂的魅力所在。

这是一种明哲保身,是一种高明的糊涂。这种装糊涂的办法往往会让你获得极大的主动性,而且不会在同事的言论之下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有很多人都想表现自己的小聪明,唯恐别人说他傻。结果逞一时之能,成为众矢之的,让自己背上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会在一些喜爱卖弄自己才干的同事面前装糊涂,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同事对你不会有防御心理和嫉妒心理,从而也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处处给你穿小鞋,是你在暗中积蓄力量的好方法。

不跟别人正面地较真,表面上看是糊涂,其实是一种聪明。嘴里说的是“糊涂话”,脸上反映的是“糊涂的表情”,心里却有一本“明白账”,做的也是“明白事”。因此,这种“糊涂”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是精明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适应复杂社会、复杂情景的一种高级的、巧妙的方式。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装糊涂,那样的话你就是真糊涂了,要看清形势,有时还要装明白。当财务部的主任笑着问你:“听说,从下个月起,公司的奖金将要调整了?”其实这件事情你还真没听说过,然而无风不起浪,这种事情一般不会空穴来风的。假如你说:“没有听说过”,这就显得你消息不够灵通,更不会是老板的亲信,那样做太傻了。这时,你最好以半调侃的方式回答:“怎么,反映很大吗?还没有最后做出决定的事已经传得如此厉害啦,你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得很啊!”在这时,装糊涂也就是装明白,这是一种与同事相处的心理战术,一定要掌握好这些糊涂与明白之间的转化。

江湖阅历1:该出手,不含糊——菜鸟也要适时表现

安迪大学刚一毕业,就考进了一个著名跨国公司。可那时他的英文很滥,很多工作都不太好开展,于是他便死记硬背了所负责产品的英文解说词。一天下班后他单独留在办公室,这时进来一个中年人,找个座位坐下来就开始用电脑工作,安迪也没太在意。这时,一个客户电话打进来,正好是安迪所负责的产品,因为熟练,所以他用英文“精彩”了一番。电话接完,中年人抬起头,说了一句:你是韩安迪?英文很棒嘛!

几句话下来才得知,这位中年人是安迪老板的老板,中国大区的董事长。自此,受到大老板鼓励的安迪信心大增,英文水平也飞速发展。而董事长也经常问起那个英文很棒的小伙子工作如何,出色吗?引得安迪的老板和同事们惊诧无比。

就这样,有了董事长的“关照”,再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安迪越来越自信,工作业绩也越来越好,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安迪正是抓住了这次机会,摇身一变,从灰姑娘变公主,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众所周知的人。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来说,最大的幸运就是有机会来学习、历练,需要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需要有人给你指点迷津。有人关注、品评,远比靠自己磕碰、领悟要来得效率高。如能有这样明智的心态和视角,就具备了很高的职业成熟度,也就能够迅速判断出你身边的贵人,无论他是佛相还是鬼脸。

有贵人相助是人生的极大幸运,职场新人抓住身边的贵人,是职业发展的窍门之一,能抓住这些机遇,就会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贵人一般是指身边那些握有资源、权力的人,也包括那些看起来和你没多大关系,却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你巨大帮助的人。你的上司,你接触到的成功人士,把露脸的任务、挑战性高的任务交给你的人,把脏活累活没人爱干的活儿硬塞给你的人,好为人师、对你絮絮叨叨的人,宽容的客户、挑剔的客户等等都是你的贵人,简而言之,主动与你打交道的人都是你的贵人。

利用贵人,抓住机遇,并非套近乎、搞关系,也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一种生存发展之道。自然的、合理的做法是珍惜一切机会,忘掉自己的喜好,将你喜欢的、讨厌的、鄙视的、畏惧的等形形色色的人交到你手中的工作干好,机会就会越来越多,贵人就会越来越多。有哪个老板不喜欢一个可以托付任务和责任的新人呢?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也许你会比较倒霉,把老板安排的事情搞砸了,不过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处理得当,有些失误当中也蕴含着机遇。

Sara在一家时装公司负责市场宣传工作。在一次组织的新品发布会中,她把邀请名单搞错了,漏掉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客户。Sara决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班加点为这位客户办台专场新品发布会。为了打消大客户对没有被邀请的疑虑,Sara告诉他,由于多年的生意往来,合作相当愉快,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他的交流,所以单独邀请他,以方便他订货。至于额外的费用,Sara准备自己承担一半。

Sara把这个方案拿给老板,她非常诚恳地向老板承认错误,并请求老板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同时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老板看到她诚恳地承认了错误,面色由愠怒转为平静。

Sara通过这次专门的新品发布会,不但弥补了没有邀请大客户的失误,而且让大客户因为看到公司专门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发布会,而更加信赖和支持这家公司,双方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合作关系。老板也因为她勇于认错,并且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更加信任她了。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说:“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处理错误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老板所欣赏的是那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补救的员工。他们会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把失误变成机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有时被埋没太久会丧失掉很多机会,而且还会打击自己的自信。所以,即便你是金子,也要抓住机会,及时发光!

江湖阅历14:没我不行——菜鸟要逐步使自己不可替代

两匹马各拉一辆木车,前面的一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停下来东张西望,显得心不在焉。于是,主人就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真是个自找苦吃的笨蛋!”

来到车马店的时候,主人说:“既然能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干吗?不如好好地喂养一匹马,把另一匹马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

于是,主人把这匹懒马杀掉了。

把马换成人,雇主当然不会把不称职的员工杀掉,但他肯定会解雇他,而剩下的那匹马,似乎表现得是“自讨苦吃”但后来却成为了主人不可替代的拉车马匹。

一种商品如果很容易找到替代品,那么这种商品不但会贬值,而且还可能被淘汰出市场。一个人在公司里,如果没有公司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被别人替代,这个人就没有太大价值,他的工作也就没有保障。

所以,要提升自己的价值,要保障自己的职业安全,就要努力使自己对于公司和老板显得“不可或缺”“不可多得”“不可替代”。

兰兰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给一位成功学家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有一天,这位成功学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兰兰将打好的文件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启发,对我的人生大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引起成功学家的注意,但是,却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接替她的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兰兰。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兰兰获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自己有资格接受更高的职位。

故事并没有结束,兰兰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相比已经高出了四倍。对此,做老板的也无可奈何,因为她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每天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

你如果工作积极主动、英语口语书面语流畅优美、计算机高超、专业知识丰富、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好学上进,你就是公司看重的“人才”。

你若是法律、财务、电脑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公司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需要你出面摆平,化干戈为玉帛、化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你就是老板的“红人”。

如果机器发生故障、产品质量出问题、客户前来投诉……你这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故障、找出问题根源、给客户满意的答复,把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你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能人”。

你跟有关政府官员关系密切,你跟水电气供应部门打得火热,当公司遇到麻烦需要协调时,你用娴熟的沟通技巧和广泛的人缘,把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你就是公司的“贵人”……

如果公司的决策者意识到你的专有知识和特殊技能在公司中没有任何人能够顶替,你不但工作安全有保障,而且你的要求往往也易于得到批准。

这时候,就不是你担心公司是否会解除你的合同或降低你的薪水,而是老板要担心如何让你满意,使得你不被猎头挖走。所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公司做出实质的贡献,乃是提升自身价值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