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招揽人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高波谈好之后,小海认为还不够,高波只能算是一员武将,还需要一位具有长远眼光,能够洞察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军师,这样有文有武,才能无往而不胜。而军师的最理想人选就是孙文静。

从书院街的拆迁改造到四大专业市场的建设,孙文静的超前思维和经济头脑是很令小海佩服的。

高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特殊的区块,不但需要高波这种懂得科学技术,善于管理的实业型人才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消化工作,还需要懂得经济形势,懂得经济布局的军师告诉他,怎么样最经济,怎么样最快捷。就像领军的元帅,要想打胜仗,既少不了英勇杀敌的战将,也需要军师的参谋,文武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

有了这个想法后,小海又一次来到了古城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找到院长孙文静。

看到小海的到来,孙文静很高兴,打趣道:

“王主任,祝贺,祝贺,祝贺你又前进了一步呀。”

“呵呵,孙教授,什么进步不进步,在您这里,我永远是学生。”

“呵呵,还是这样谦虚低调,说吧,找我有什么事,总不会是来找我聊天吧?”孙教授笑着问。

“孙教授,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今天来找您,一方面是来向你道歉,另一方面是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哦,道歉,道什么歉?”教授诧异地问。

“孙教授,以前我在工作中有了问题就来向您请教,可由于自己权力有限,没能给您什么报酬,更没有给您什么名分,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孙教授听了这话,坦然地笑了笑说: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呀,什么报酬不报酬的,有你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报酬了。”

“谢谢孙教授的信任和看重,虽然教授您这么说,可我还是觉得我很惭愧呀。”

“呵呵,你跟我还客气什么?有什么事要和我商量,你就直说吧。”

小海笑了笑继续说:

“孙教授,您知道我现在接管了开发区,你也知道我对搞经济没什么经验,为了开发区的发展,我现在很需要一位像您这样有经验、有眼光,懂经济的经济专家作指导。考虑再三,我想诚恳地邀请您做我的兼职经济顾问,帮我出谋划策,让我有所作为,也让您的满腹学问在高开区四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得到发挥,不知你孙教授您觉得怎么样?”

孙教授听完想了想说:

“主意是个好主意,我也正好有这方面的研究课题,那咱们就来个两者兼顾,你看如何?”

小海听了大喜,“那简直太好了,孙教授,谢谢您的信任。”

“呵呵,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为了国家嘛。”

小海接着说:“孙教授,至于报酬方面,我想先每年支付你十万元的顾问津贴,以后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再逐步提高。当然我知道,按照你的水平,每年一百万都不多,可我就这点权限,希望你能体谅。不知孙教授觉得行不行呢?”

孙教授无所谓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不行的,有你这些贴心的话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报酬不报酬不重要,你看着办就行了。”

小海知道孙教授会这么回答,笑了笑说:“孙教授,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当然了,有这么个为国为民出力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呢?错过了岂太不可惜了?”

听了这话,小海心中说不出的感动,国家发展要是没有像孙教授这样一群不计个人得失的人,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连忙感激地说:

“谢谢,谢谢孙教授。”

“呵呵,不客气,应该的,应该的。”

小海接着又说:“孙教授,我在开发区给您也准备了办公室,您如果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好,我一定去看看。”

和孙教授谈妥,小海轻松了不少。

回到开发区后,小海立刻让后勤部门腾出两间办公室,收拾收拾,配备新的家具,作为高波和孙文静的办公室。

另外小海要求后勤处对自己主任办公室的家具也做了更换,并要求后勤处和管委会办公室协商,分批分次,逐步更新各个科室老旧办公设备。

小海知道,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没有错,可要大家都这样做才行,在这个浮华浮躁的环境下,要想做点事,也许形象比艰苦朴素要重要得多。

办公室收拾完不几天,高波就正式来上班了。

小海亲自领着高波来到新办公室,见高波还满意,就开始正式谈论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有关问题了。

小海问:“高主任,你认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将来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

“我觉得古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应该发展成为古城、关中甚至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前沿阵地,成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人才的孵化器,使得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成长。以高科技和高科技人才为先导,改变我们科学技术落相对落后的局面,提高我们企业的世界竞争力,从而带动提高整个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们的经济实力。”

“那在所有的因素当中,你觉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高波想也没想就说道“人才,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几千年来,由于我们封建统治阶级奉行的是政治挂帅的政策,不断地对百姓进行欺骗、蒙蔽、压榨,几乎扼杀了广大人民群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得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情况有了改观,可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广大劳动人民求生尚且不能,又何谈创造发明?

想想看,除了我们中学历史书上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外,我们对当代世界闻名和世界科学到底做了多大的贡献?

我们日常用的电灯、电话、电视机、自行车、汽车,包括火柴、肥皂等哪一样是我们自己发明的?

日常用品尚且如此,那些高科技的产品就更可想而知了。当然我们现在指责谁也没有用,既然现在改革开放了,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学习引进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缩短我们和人家的差距。

而引进先进技术最简洁也最重要的就是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有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就会培育出许许多多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有了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也更愿意进驻我们高新区,高新区的发展也会更有后劲。”

“人才是很重要,可我们处于创业阶段,你觉得这个阶段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现在最应该先做的是引进一些先进的,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培育我们的良好环境。”

“那在你两年多的工作当中,管委会谁的工作最有成效也最得力呢?”小海问。

“一个是业务副主任姚政,一个是外联办主任姚颖,管委会称之为二姚,也是我的学弟学妹,有思想很能干,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贡献不小。”

小海听了不住点头,京都大学是国内外最有名的大学之一,聚集了许多人才。京都大学的学生虽不敢说是万里挑一,那也是千里挑一,能干也在情理之中,这些都是干将,要很好利用才对。想罢小海说:

“我会分别找他们谈谈的,希望他们能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你放心,他们会的,我也会和他们谈的。”

和高波谈过之后的第二天,小海就找来了管委会业务副主任姚政。

姚政不到三四十岁的样子,身材高挑,浓眉大眼,精明强干。

相互客套一番后,小海微笑着说:

“姚主任,我初来乍到,今天找你来是想推心置腹地和你谈一谈,增进一下我们之间的了解,便于以后的工作。”

新领导这么低调,主动找自己谈话,让姚政很感动,“王主任有什么指示就说,我一定照办。”

小海笑了笑:“姚主任,据我所知,在高新区两年多的发展过程中,你工作很努力,成绩很突出,领导和群众对你的评价很高,我在这里也要谢谢你,谢谢你的努力为开发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王主任,你客气了,干好工作是我的本分,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姚政很谦虚。

小海笑了笑:

“姚主任,你太谦虚了。你也许能理解,我们这些做领导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服从组织安排,无论组织上把我们安排到那里,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好,你说对不对呢?”

“当然,这是我们这些做领导干部的本份。”姚政说。

小海接着说:“姚副主任,现在组织上让我来到开发区,我当然也和你一样,希望在开发区能有所作为,为革命作出贡献。可要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和高波主任谈过了,并想法把他留了下来,无非是想我们大家一起干点事,希望你能像支持高波主任一样,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也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共同搞好开发区的工作。”

姚政觉得新领导很坦率,也很有自知自知之明,应道:

“王主任,你太客气了,虽然我们处在不同的位置,但我们的革命目标是相同的,我一定会尽力支持你的工作,为国为民做出贡献,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谢谢,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王主任,不用客气。”

小海接着说:

“姚主任,对于开发区的工作情况我已从高主任那里有所了解,我想提几个建议,我们讨论讨论如何?”

“王主任,你太客气了,有什么就直说吧。”

“对于我们今年和明年的对外招商计划,我想应该有所改变。原因很简单,运动之后,西方各发达国家开始对我们实行经济制裁,能不能和高波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商议一下,对原来的计划有所调整,以适应目前的情况。”

姚政点点头说:

“王主任,我这几天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环境变了,计划肯定要有所调整。”

“另外,对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也要再讨论讨论,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来高新区扎根创业,要制定一个更优惠的政策。虽然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制裁,可并没有限制人员的流动,这方面要抓紧。”

姚政听了暗暗点头,新领导还是很有眼光的,“王主任想得很周到,我也这么想,是应该有所改进。”

“再有就是,我们在吸引高科技企业和搞科研人才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必要的生活设施。如银行呀,酒店呀,超市呀等等,使得高新区更人性化,生活化。”

“是,我会考虑的。”

“最后一点就是,管委会各业务科室,各业务员,都要有业务指标,要量化管理,不能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要使每个人都有压力。当然也要相应的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这叫责任到人,有奖有惩,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些都是是小海从他老婆那里学来的,是外资企业的一些经验。

姚刚觉得新领导提出的几点切中要害。忙说:

“王主任说的是,我会和有关人员商议,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