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重点工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了城建委副主任的小海感觉和以前大不一样。首先就是工作性质完全不同,城建委的工作比卫生局工作要复杂得多,权力大,管的事更多,专业性也更强。其次就是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现代的办公用具,还有专门的休息室,有专门的办事人员负责打水扫地,端茶送水,出入上下班有车接送,让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局里分给他一套10多平米的房子,后勤部门征求过他的意见后,正在装修。王玥正再帮他选家具,不久就可以入住。

在局长白玫的指导和协助下,小海尽快地熟悉新工作,适应新环境,尤其是人事关系方面。小海明白,搞好和各个领导的关系,是一切工作的首要工作,只有关系搞好了,其他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将阻力重重。

就在这时,中央领导提出“兴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口号。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整修理所应当。可万里长城距古城太远,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这不要紧,古城也有自己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墙,也需要翻修。

据历史记载,古城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

民间传说古城墙高三丈六,宽三丈六,其实那只是个大概。古城墙高十二米,呈梯形,上面宽十四米,底座宽十八米,上面建有九十八座敌台,有十四个城门,全长十五公里,气势宏伟,是古城最辉煌的建筑遗存,价值无可伦比。

可惜的是有如此历史价值的古城墙,由于年久失,加上不断地政治运动、反封建、破四旧,已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让人目不忍睹。

古城市委市政府为了响应“兴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决定对古城墙进行一次彻底的翻修,再现古城墙昔日的壮丽,展示我华夏文明的辉煌。市委市政府要求把这项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政治工程来抓。

作为市里的重点工程,这一重大任务无可非议地就落在了城建委的头上。市委市政府要求城建委,要以严肃的政治态度去完成这项任务,要把这项工程搞成样板工程,世纪工程。

城建委接到任务后,立即召开局(委)党委会议,进行商讨研究。最后决定,成立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由白玫任组长,业务副主任王小海任副组长,其他有关科处领导为组员。会议要求,小组成立后,立刻开始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主任白玫授权业务副主任王小海具体负责该项工程的管理和组织工作,要求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保证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

会议结束后,小海召集市政工程管理处、工程质量监督处、建筑施工设计管理中心等各有关单位的有关人员,进一步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和对工程的具体要求。然后带领大家亲赴现场,登上城墙,查看了解古城墙的现状,结合市政府的要求,现场研究工程方案。

查看完毕之后,又召开工作会议,分派任务,确定责任,要求各单位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就在小海忙于古城墙翻修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之时,哥哥王小东那里也有了变化。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政策的实施,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个体商店、商户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与此同时国营商业企业和百货公司的生意却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商业局作为国营商贸企业的主管单位,由于国营商贸企业经营惨淡,商业局也变得灰头土脸,员工们更是无所适从。

个体工商业户虽然蒸蒸日上,可不属于商业局管理,收益自然也就和商业局无关了,商业局工作人员收入很低,人心不稳。

有人心开始思动,于是就不断有人离开商业局,加入到个体工商户的大军。

耳闻目染,小东这时虽然是副科长,也禁不住心有所动。小东想,母亲年纪大了,老婆又怀孕了,单靠自己一点微薄的收入如何能养得起呢?革命工作者又不是神仙,也要先填饱肚子才行呀。虽然有小海,可自己毕竟是哥哥,要负起责任才行呢。

小东左思右想,也想要下海经商,可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去干?为难之际,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明亮大师”。明亮大师留过洋,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他应该知道我该干什么,回去问问他也许会有收获。打定主意,小东决定星期天回去拜访明亮大师。

转眼到了周末,小东买了一些东西,回家见过母亲、妻子和孩子后,就直接来到山上的小庙里。

明亮大师看起来还那样,岁月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变化,还是那样的儒雅温和、平静如水。看见小东,大师微微一笑说:

“我知道你会来的,小海来过,我想你早晚会来的!”

小东并没有对大师的先见之明感到突然,随着大师来到书房。坐定后,小东向大师详细地说明了此次来的目的,以及自己目前的的处境和想法,希望大师能指点指点。

大师笑着说:“指点谈不上,看法倒是有一些,如果你愿意听的话,我就给你说说。”“我一定聆听大师的教诲。”

大师说:“以你的性格,搞政治不是很合适的,你踏实细腻,吃苦肯干,更适合经商做实业。小海却恰恰相反,他活泼,灵活,思想活跃更适合搞政治。

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虽然晚了一点,可总算是有所改变。而要发展经济,就离不开资本主义那一套。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非是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完全的市场经济阶段,扩大贸易范围是这个阶段的主基调;

第二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扩张阶段,这个阶段比较残酷,殖民统治、压榨掠夺为主基调;

第三个阶段是战争扩张阶段,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通过战争进行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第四个阶段是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已完全走向成熟。

我们国家现在虽然是国有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也要走这几个过程,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由于不可能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掠夺,第一二阶段可能会同时进行。

要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就会让出一部分市场,展开自由竞争,同时伴随着对国有资产的掠夺,有一部分国有资产会流失,从而完成资本的初始积累。大量的中小国企或集体企业会倒闭,这些流失的资本会流向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一些当权者的手中,谁下手早谁得益,机会难得不可错失。

至于你说如何着手,我想应该从吃、穿、住、行、这些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入手。资本主义和我们的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高楼大厦和茅屋草舍,宽阔明亮的马路和狭窄拥挤的公用道路的区别,你就从建筑工程方面入手吧。当然,最好能和小海商量商量,和他密切结合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临走时,大师又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书递给小东说,拿回去好好看看,愿你一切顺利。回去代我向你母亲问好!

从家里回到商业局后,小东又向一些人做过咨询,其中有个人的说法对他很有启发。那个人说,经商就好像谈恋爱,首先是有某种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才开始观察寻找合适的对象,等有了目标,追求也就开始了。从相识,到相知,再到花前月下,唧唧我我,最后终于修成正果,获得成功。经商也是这样,确定目标之后,难免会有一番曲折合辛苦,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就能获得成功。小东有了思想准备,有了借工作之机,留意观察市场动向。小东发现个体户林立,可基本上都是小摊小贩,且都经销的是日用消费品,销售工业用品和建筑材料之类的商家不是太多。小东心想,这也许就是机会。

可要自己干,一要有资金,二要有地方。地方可以在我们商业局管辖的范围内找找,熟悉也方便,那资金怎么办呢?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想办法也不迟,小东想。

果然,东门外,商业局有个物资中转站,二十多亩地的样子,围墙圈着,还有十几间房子,水电齐全,交通便利。这里以前是商业局的一个临时材料堆放地,有几个人在那里看守。

现在商业局发工资都困难,也没有什么材料可堆放的了。

大门紧锁,看门人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小东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可怎么能让商业局把这块地方便宜地租给自己呢?小海想起商业局长是老婆她大伯的老部下,一直以来对自己很关照,不妨找找他,看他怎么说。

改天看着局长不忙,小东来到局长办公室,和局长谈了谈自己想出去干的想法。

没想到局长听后大力赞扬,并承诺,只要在他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他一定大力支持。

得到局长的肯定,小海心踏实了许多。下一步就是干什么?资金从何而来?这只有与小海商量之后才能做决定。(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