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吴)创业难,守业更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我们上面说的一些战斗还没有结束,我们上面说到顾全武围攻苏州,而且周边的据点基本上都拿下了,顾全武一时间拿不下苏州就开始用老办法——围攻,这一招也是古代攻城最常用,最无奈的一种方式,当然也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

在苏州城里的百姓个士兵又挨饿了,但是他们的防守决心并不是很大,虽然此时杨行密拍的援兵周本等人也到了这里,但是周本进不来就算是有粮草也送不到苏州城里。

所以不久苏州城里的守将台濛就弃城而逃,杨行密气得要死,钱鏐兴奋不已,他的苏州还是他的,谁也抢不走,而在城外的周本听说苏州败了,他也不在这里救援了,苏州都没了还救什么。于是他也跑了。

但是这里还剩下一个人就是秦裴,这个家伙他一开始是跟着周本来的,他带着自己的人驻守在昆山,此时周本走了他却没走,还在昆山驻守。

顾全武拿下了苏州正准备趁胜追击,但是淮南军一个比一个跑得快,没赶上,但是听说昆山还有一支淮南军,于是就赶了过来。

顾全武带着一万多人进攻昆山小城,秦裴誓死不屈,在城墙上面亲自指挥防御,虽然顾全武大军人数很多,但是一时半会还真是攻不上来。

顾全武觉得之前自己进攻苏州,就没有遇到这些麻烦,现在进攻一个小城,却遇到了挫折,在这里耽搁了不少的时间,于是他就准备给在城里的秦裴写封信,让秦裴出来投降算了。

秦裴接到了顾全武的招降书,一笑了之,根本没当回事的,但是过了两天,他却给顾全武送去了一封信,这里面转的什么却是不知道。

顾全武一看秦裴给他回信了,觉得这应该会是投降书,于是召集大将们一起打开这个东西,但是打开了信封之后,里面没有什么投降书,却是有一本经书。

看到这个经书,顾全武的老脸一下子羞得通红,把经书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大骂:“秦裴小儿,不知死活。”

顾全武之所以看到这封经书很生气,那是因为之前顾全武就是一个和尚出身,这一点和朱元璋类似,秦裴不投降,送了一个经书出来,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你是一个和尚,应该老老实实的念经书的去,没事打什么仗啊。

顾全武的愤怒那还是很有威力的,之前顾全武不准备用这一招的,那就是放水淹城,这一下子就要让秦裴知道,顾全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结果昆山小城,防御还行,但是防水就不行了,一下子就成了泽国,无奈之下,秦裴只好给顾全武写信,他要投降了。

听说昆山守将终于投降了,顾全武很高兴,而钱鏐也很高兴,亲自到了昆山来接见秦裴,还为秦裴的将士们准备好了酒菜。

一开始钱鏐觉得,能够抵挡住他手下第一名将顾全武一万多人的攻击,这城里面最少也要有一千人吧,所以就准备了一千多人的饭菜,但是等到秦裴出来之后,顾全武和钱鏐傻眼了,在秦裴身后穿得破破烂烂的相互搀扶着,一个个面黄肌瘦。带着伤的不过是几十个人。

这让钱鏐感觉到很惊异,于是就问道:“你难道就是靠着这几十号人顶住了顾全武的进攻。”

秦裴也是很有脾气的,他看了钱鏐一眼说道:“我这一次出来投降,并不是我心服口服,也不是我被你们打败了,而是城里面坚持不下去,我死了没啥,不能看着我的弟兄们没死在战场上,困死在城里的泥坑里。”

这句话对着地方的主帅说,这简直是不要命了,但是钱鏐就不是一般人,他呵呵一笑,没当回事,反而继续安慰秦裴,倒是顾全武在这件事上做的很不错,他害怕钱鏐因为这句话治秦裴的罪,就为秦裴说了不少好话。所以对于顾全武不管是不是个对手,都说他是个宽厚仁德的人。

苏州回到了钱鏐的手里杨行密肯定是不甘心,但是此时他没工夫搭理钱鏐,他要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北面和西面,西面那就是江西湖南一带,在北面就是朱温。

此时的朱温在中原四处扩张地盘,杨行密要干的就是给朱温捣乱,不让朱温在中原扩张,虽然也给朱温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仅仅只有海州等数州之地,没啥大进展。

在西面的淮南军进攻鄂州升州等地,杨行密在占据了淮河之后,就想着再占据长江,在北面有淮河防线,在南面有长江防线,这样一来他的大本营就是很安全了,这个区域就能成为他杨行密最牢固的根据地。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有人给杨行密说钱鏐死了,杨行密听说之后,没来得及验证真伪,就让李神福带着大军进攻杭州灭掉钱鏐的吴越,此时的杨行密已经被册封为了吴王。

李神福到了钱鏐的地界,开始进攻杭州,在半路上遇见了顾全武,顾全武的兵力很多。李神福不准备硬拼,于是就用了个小计谋。

他抓住了一个俘虏。将顾全武的情况问了一下,然后知道自己的兵力的确是比不上顾全武,于是就和大将们商量要撤兵,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避嫌那个俘虏。

但是不久那个俘虏竟然逃脱跑了(很可能就是李神福故意放走的。)有人要求立马追回来,但是李神福却挥挥手不让追,安排撤退的事情。

当然撤退自然是假的,不过是埋伏一下而已,但是那个俘虏不知道,他到了顾全武的地盘上,把这件事给顾全武说了,顾全武想着早日灭掉李神福,也没多想,带着大军就杀了过去,准备追击李神福。

但是半路上却被李神福伏击了一场,顾全武被抓住了。

随后李神福带着大军威逼杭州,可是杭州城固若金汤,指挥防御有条不紊,李神福久攻不下。觉得钱鏐可能没死,还在里面。于是就给钱鏐传信。

而钱鏐也觉得李神福在外面不是个事,就积极回应李神福,最终钱鏐主动提出要求和解,李神福看城里面真的有钱鏐,当即就知道了他没机会攻下来了,于是就答应了求和的要求。

不过李神福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给他点钱吧,毕竟跑这么远不容易啊,钱鏐一听呵呵一笑,以为是什么附加条件呢,没想到就是点钱,当即就把钱给了李神福,李神福带着大军就回去了。

再说李神福抓了顾全武,钱鏐很伤心,而顾全武对于钱鏐也是忠心耿耿,杨行密自然知道顾全武的能力,所以想尽了办法招降顾全武,但是顾全武却是毫不动摇,无奈之下杨行密只好把顾全武放了,把他之前被顾全武抓获的秦裴换回来。

钱鏐一听十分好高兴,秦裴虽然也算是个良将,但是和顾全武比起来就不算啥了,钱鏐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而杨行密觉得用一个没用的俘虏换一个能打仗的良将,也算是不赔本。

这件事情之后,杨行密除了小规模的继续扩张之外,没啥大事情发生发生,但是钱鏐不是,钱鏐这边又闹起来了,有一个大将叫做徐绾,他没干啥,就是趁着钱鏐不在杭州,他造反了。

徐绾知道自己不是钱鏐的对手,于是就写信找到了杨行密的大将田頵,让田頵来和他一起攻打杭州。

田頵一听,这是好主意,也是个不赔本的买卖。所以在没有经过杨行密同意的情况下他带着大军就杀向了杭州。

钱鏐听说田頵也来杭州凑热闹,吓得不行,急忙把自己的大将们叫过来然后商量一下到底该咋办,此时顾全武就站出来了。

“现在事情万分紧急,徐绾请来了田頵,咱们现在需要把田頵送走,能够送走田頵的人,只有杨行密,所以现在咱们还是交好杨行密吧,把公子送去一个当人质,让杨行密帮助咱们。”

钱鏐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主意,而被她派去的儿子就是他的第六子钱传璙(也就是钱元璙)。

杨行密心里对于田頵的行为也是很反感的,觉得这个家伙不老实,要脱离他的掌控,作为上位者最担心的不是属下不够聪明,能不不强,而是担心自己的属下不忠诚。此时杨行密就担心田頵要造反。

所以就给田頵下了一道命令:“你赶紧回来,要是不会来,那就别回来了,我另外派人去宣州代替你。”

田頵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他的拳头没有杨行密的大,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听杨行密的,但是走的时候还不想让钱鏐省心。

他给钱鏐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钱鏐必须给他点钱补偿一下他,不多二十万缗就够了,这个钱的问题好解决,钱鏐在江浙经营这么长时间,这点钱还么放在眼里。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让他作难了,因为田頵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让钱鏐儿子出来一个成为他的女婿,在这里闲扯一句,钱鏐的儿子是很多,而且都成材,三十多个儿子基本上都不算太差,长得帅气,文质彬彬,在当时先不说政治目的,就靠着个人本身,这些年轻人那到哪里都是抢手货,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具备真才实学出类拔萃的精英。

一开始钱鏐觉得这一去凶多吉少,还是派个小儿子过去吧,这个儿子就是他的第九子钱传球,但是钱传球不愿意去,哭的不行,钱鏐正准备逼着钱传球过去,此时蹦出来了一个人物,这就是钱鏐的第七子钱传瓘(钱元瓘也是他。)

从城墙上面用篮子把钱传瓘送下去,田頵看到了钱传瓘心里也很满意,于是就退兵了,回他的宣州去了。

在杭州,没有田頵的帮助,徐绾叛变很快被消灭,钱鏐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而他和杨行密的关系,此时也变得非常密切,也基本上结束了相互之间的战斗。

再继续说田頵,这家伙到了宣州之后就开始密谋造反,他先和润州的安仁义联系,安仁义也同意造反,只要是田頵起事,那么安仁义就在后面跟着。

但是一个安仁义还不够,田頵有联系在寿州的朱延寿。这个朱延寿手里面有重权,而且还是杨行密的娘家兄弟,关系也算是很密切。

原本这件事杨行密是不知道的,但是田頵心怀二心,他已经有了戒备,他的大将李神福也曾经给他提过要提前诛杀田頵,但是杨行密觉得要是此时灭掉了田頵难免会有卸磨杀驴的感觉,因为此时他没有证据。

可是就在田頵联系朱延寿的时候,派了两个使者,这两个人为了掩盖身份就装成了过往的客商,但是这两位爷,看着就不像是商人,就被守军拦下来了,结果搜出了田頵交给朱延寿的书信,这一次人赃俱获田頵造反已经有证据了。

但是杨行密就是个人物,他还是坚持住隐忍不发,就在此时在润州的安仁义一把火把江边停靠的杨新密的战船全部烧了,宣布造反,直接奔赴常州,准备攻城略地。

常州刺史李遇积极备战,赶走了安仁义,安仁义无奈之下只好固守润洲城,此时杨行密派的大军也杀了过来,主要有三个人,王茂章、李德诚、米志诚。

安仁义也算是一员大将,能力还是有的,而且他平时对于将士很不错,所以将士们都愿意跟着他混。一时间杨行密派来的这些大将还真攻不下润州,所以就只能先包围着。

而在杨行密布置大军围困润州的时候,他在扬州也没闲着,他的目标是寿州的朱延寿。

杨行密假装失明了,在朱延寿的使者面前装瞎子,不是碰柱子上,就是走着走着摔倒了,这样的表演骗过了朱延寿的使者,自然也就骗过了朱延寿。

为了消除朱延寿的戒心,杨行密还对他的媳妇说道:“我现在失明了,啥也看不见了,不再适合做领导了,咱的孩子都还太小,我觉得孩他舅就不错,要不让孩他舅来做这个大领导吧。”

这句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朱延寿的耳朵里。朱延寿就算是不相信他的使者,他也相信他的姐姐啊,所以就信以为真。

不久杨行密下诏让朱延寿到扬州来接受册封,朱延寿屁颠屁颠的就来了,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他的媳妇,他的媳妇也算是一位女中豪杰,他看出来杨行密不怀好意,自己的丈夫这一去就不一定能够回来,但是他不能说服他的丈夫。

所以在朱延寿走了之后,朱延寿的媳妇就召集家丁和护卫开始严加防守,但是最终难逃一死,这女子也是个烈女,自杀殉夫而亡。

再说朱延寿到了扬州,刚刚要来面见杨行密,但是刚刚走进大厅,就被杨行密事先埋伏好的人逮住了,然后砍了脑袋,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行密自己在袖子里藏了一个小锤,趁着朱延寿不在意,一下子敲死了朱延寿,但是不管咋样,朱延寿被杀死了。

而死了朱延寿,杨行密的眼病好了。吃嘛嘛香,看啥啥亮,杨行密的部下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老板都是在装病,这等心机实在是太深沉了,想想就不寒而栗。

包围了安仁义,敲死了朱延寿,还剩下一个田頵。

杨行密其实对于田頵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而且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他没有主动出击,而是提前防备,等到田頵带着大军进攻升州的时候,杨行密这才决定对田頵动手。

杨行密让正在进攻鄂州的李神福暂时放弃鄂州,全力剿灭安仁义,李神福接到命令就大军开始顺流而下,直奔升州。

此时的田頵已经拿下了升州,俘获了李神福一家老小,但是没有任何的虐待,而是好好的养着。

等到李神福和田頵在长江上交战,田頵派人劝过李神福,只要是李神福愿意跟着他混,将来就是大镇节度,还有王爵,估计这又是所谓的一字并肩王之类的。

而要是李神福不愿意,就杀死他的一家老小。

结果李神福还就是不屈服,他当时对田頵回话:“私事和公事要分开,绝对不会因公废私。”

田頵听说了之后气的半死,只能继续和李神福交战。

李神福还是搞起了佯退这一招,逆流而上,假装战败,后面田頵的军队求胜心切就拼命的追赶,结果在半路上李神福放了一把火,在小船上水流而下,又把田頵的军队烧了一顿,随后他的大军杀了下去,消灭了这只水军。

田頵听说他的这支军队失败了,就率领大军亲自进攻李神福。李神福知道田頵的厉害,所以急忙向杨行密求援,杨行密当即决定在润州包围安仁义的军队调出来两支交给台濛指挥,从田頵背后进攻。

面对两面夹击,田頵机智的把军队分成了两块。他的一个大将带着一部分在芜湖一带防住李神福,田頵则亲自带着大军先消灭台濛。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台濛趁着田頵刚刚赶到还没扎稳脚跟,偷袭了一把,结果田頵大败,无奈之下只好逃回老巢宣州,在宣州又打了几仗,但是失败的还是田頵。

所以当初被田頵分出的那一部防备李神福的军队一看田頵不行了,就投降了,此时的田頵已经山穷水尽了。

最后一天,他带着数百人杀了出来,要和台濛决战,结果自然是被台濛主力歼灭。,田頵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至于润州的安仁义还是很厉害的,一直守住了,后来杨行密还特赦了安仁义,但是不让安仁义掌兵权了,这样的条件安仁义却不能接受,不愿意投降,那就继续困守。

最终还是淮南军打了个地洞钻了进去,这才拿下了润洲城,干掉了安仁义。

至此杨行密时期的一场规模和范围都较大叛乱被镇压下去了,而此时的杨行密也已经快要不行了,杨行密奋斗了一生,此时他已经老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