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4章 柴荣身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很多人看到郭威姓郭,为什么他的继承者,他的儿子叫做柴荣呢?很多人不理解,也搞不明白这中间的关系,我这里就详细的说一下。

上面我们讲过,郭威的第一人媳妇叫做柴氏,他其实就是柴荣的姑姑,而柴氏有一个兄弟,叫做柴守礼,他就是柴荣的亲生父亲。

那还是在后梁的时候。贞明六年(公元91年)九月二十四日,当时在河北邢州(今邢台),有一户人家有了喜事,一个年轻的破落地主柴守礼的家里一阵喧闹,他的三儿子出生了,柴守礼一家一生一共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名字,二儿子柴茂,三儿子柴荣,四儿子柴华,五儿子柴贵。

虽然不是柴守礼的第一个儿子,但是柴守礼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他之前的几个儿子很有可能就夭折了(这一点没有信史记载)。

柴家其实是一个很有名的望族,当然这是在之前,现在已经是破败了,不然的话上面我们讲到柴氏和郭威相识相恋的时候,柴氏面对家里的反对,还能义正言辞的拒绝,那这就不是一般的女子能够做出来的了,当然一方面柴氏是从宫里出来的,有地位,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柴家已经不是之前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豪门了,只能说曾经是豪门。

所以在柴氏给了他的父母一半的钱财之后,他的父母也就不再反对柴氏和郭威之间的婚事了。

柴家之前在唐初的时候,那绝对是豪门望族,邢州第一户,因为据说柴守礼的祖上就是唐朝的开国元勋霍国公柴邵的后人,而柴邵就是李世民的亲戚,因为李世民的一个姐妹,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就嫁给了柴邵,所以柴邵不仅仅功劳大,爵位高,而且还是皇亲,这样的人物,自然算是豪门。

但是花无百日红,祖上再有钱,再气派也没用,祖上的名头不会有一分钱的好处,所以到了柴守礼这一代,虽然名义上他们还是大家族的人,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没落了,当然这也有可能因为时间长了不停的分家,他们这一脉并不是柴邵的直系,而是慢慢地变成了旁支一脉。

就像刘备一样,说好听点那是皇室后裔,其实不知道拐了多远的关系了,只能算是旁支的旁支的旁支,和皇室的血缘差了很远,所以刘备就是一个卖草鞋的,但是现在柴守礼还能有点田产啥的,那也算是不错了。

柴荣出生了,小时候的生活,还算是不错的,因为那时候家里还有点土地啥的,但是不久,因为柴守礼经营不善,他们家里的那点田产和房屋之类的都是越来越少,眼瞅着这点家业也守不住了。

而就是这个时候,在宫里的柴姑娘出宫了,柴家听说自己家的姑娘从宫里出来了,很高兴,急忙就去迎接,结果在半路上柴姑娘被一个逃犯拐走了,这个逃犯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郭威。

据说当时柴氏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缗的财物,这可是一笔巨款,当然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准确的数字,但是当时柴姑娘从宫里出来带了很多的钱财,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后来因为他们家里父母阻挠柴姑娘和郭威在一起,所以柴姑娘大手一挥就把一半钱给了他的父母,这就换来了他的的父母对于他和郭威的婚事的不反对。

随后柴姑娘带着郭威就回到了洛阳,据说此时柴姑娘手中还有五百万钱,也就是差不多五六千缗(那时候并不是一百为百,所以也不可能一千为千,大部分还是八百多为一缗),

五百万钱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在购买力上差不多等于现在的二三百万人民币,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对的比值,因为那时候的经济总量和现在的经济总量没法比,就像九几年的万元户,和现在的万元户那没什么可比性。

反正不管怎么说,当时柴氏姑娘和郭威在一起的时候,那绝对算是一个土财主,暴发户,当然这主要就说郭威,柴氏姑娘温文尔雅,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

虽然柴氏姑娘曾经给了他的父母一笔钱,但是毕竟家大业大,五百万泉根本不够花啊,后来柴守礼一家那时候还是要靠柴氏的帮助才能过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柴荣就到了柴氏姑娘的身边,柴荣和他的父亲柴守礼的关系,渐渐地疏远了,因为这个时候的柴荣也不过是十多岁的年纪,此后他一直就长住在郭威家中。

本来郭威因为有了柴姑娘的这一笔钱,他们开始过上了还算是不错的日子,而且郭威在柴姑娘的指点下,上下打点,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随后就开始看书识字,但是柴荣有个缺点,就是喜欢赌博,小赌怡情大赌伤身,郭威那算是大大赌了,本来还算是不错的家境,结果因为赌博结果差一点就被折腾干了,柴姑娘在这个过程中对郭威还是不离不弃,对郭威一次次的劝告,最终郭威浪子回头。

但是家里还是没钱啊,钱都已经让郭威和朋友喝酒赌博还有打点关系花个差不多,接下来的日子,郭威在柴氏的教导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完成了郭威的蜕变。

但是家里没钱,也是一个事实,此时的柴荣,也已经差不多十六岁了,他就自告奋勇的想要为家里操点心,为家里出点力,所以他就想着是不是自己能够出去赚钱。

当时柴氏有能力,多少还有点积蓄,郭威则是变成了一个好学生,这两个人基本上都脱产了。而柴氏也没有给郭威生下个一儿半女,再加上郭威也很喜欢这个相貌英俊,做事稳重,不爱说话的侄子,所以柴氏和郭威就把柴荣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此时坐吃山空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需要人出去赚钱,这个人选选来选去也就只有柴荣最适合了,但是柴氏还是不放心啊,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自己当成亲儿子来养的。

所以基本上一开始柴荣的经济活动都是在柴氏的帮助下进行的。

据说一来是柴荣就在街上卖伞,别人见他年纪小,而且为人稳重老成,再加上他家的伞的确是比其他地方的便宜一些,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就靠着卖伞,柴荣积攒了不少的经验,但是要是说钱,那还真是没有赚多少,毕竟这就是个历练。

后来卖了几年伞,柴荣也十**岁了,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就开始接触茶叶生意,当时茶叶生意绝对算是一个暴利行业,一南一北来回一趟有可能就是几倍的利润,但是风险极大。

毕竟那时候还是五代十国诸侯乱战的时候,可能大家忘了当时朱温和杨行密是怎么结仇的,一开始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朱温抢了杨行密准备满卖钱的茶叶。

所以那时候卖茶都是成群结队,大家一起组团,这样一来路上对抗风险的能力就提高了不少。

可能在柴荣正式开始运茶之前,他还是做过和茶叶销售相关的生意的,他见识到了茶叶的暴利,所以这才想到要贩卖茶叶的,他的这个想法肯定是得到了柴氏和郭威的支持的。

因为那时候柴荣生意圈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二十来岁的人物,就开始自己跑南闯北的做生意了。

所以他也认识不少生意圈里里面的人物,这里面就有一个叫颉跌的,这个人当时的年纪应该在四五十岁左右。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商人,柴荣和他的关系就是不错的,他们两个一起到南方运茶叶到北方贩卖,也算是赚了不少钱。

在这个过程中,颉跌和柴荣的关系可以说是忘年之交,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他们两个到了南方,见到一个算卦的,那个算卦的见到柴荣就说到:“你将来要做皇帝啊。”

柴荣听了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就当成了这是算卦的老头忽悠他,所以也没有在意,后来他跟颉跌聊到这件事,就开玩笑问颉跌:“你说我将来要是真的能做皇帝,你想当个啥官?”

颉跌很认真的想了半天,这才说道:“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每年都要交税,那些收税的趾高气昂,要是你能封官,给我一个收税官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两个人一起哈哈大笑,谁也没有把这件事当真。

在经商的过程中,柴荣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历锻炼了能力。而且更关键的是他能够挣钱养家糊口了。

但是他养的并不是柴守礼,而是郭威,所以郭威曾经说过:“我年轻的时候,要不是柴荣会做生意,拼命养家糊口,我恐怕也不会有今天吧。”

所以可谓是在郭威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柴氏姑娘和柴荣,也可以说郭威的命运就是因为柴氏姑娘而改变的,而这中间柴荣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这就是柴荣的简单身世,后来郭威的亲生儿子们被刘承佑全部杀死,所以郭威算是绝了后了。他就只能把皇位传给了他胜似亲儿子的养子柴荣。(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