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抱怨,如同鞋里的沙子(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一条漂亮的鱼

有一条鱼,长得很漂亮,但因为长期生活在河中,它感觉非常无聊,开始抱怨日子一成不变,抱怨河中的无趣。有一次,一个渔夫撒网打鱼,它看了非常兴奋,就想办法钻进鱼网之中,让渔夫带它离开无聊的河。

这条鱼终于被渔夫打捞上来放养在一口水缸中。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大口地吃着,吃饱了就在水缸里游玩嬉戏。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

可是庆幸没几天,渔夫就要出远海打鱼,十天半月才能回家。虽然渔夫的儿子在家,可是他可不像渔夫那样喜欢照顾鱼,他只给鱼儿一些剩饭,有时连剩饭都会忘了给。这条鱼在缸里游着,心情极糟。

更糟的还在后面,这一天传来了噩耗,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东西搬走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的鱼。鱼儿很悲伤,想到昔日渔夫待它实在不薄,现在却遇难身亡,于是又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照顾不周,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劝阻,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最后,这条漂亮的鱼在抱怨中饿死在鱼缸里。

【折磨中的智慧】

生活中就是有些爱抱怨的人,在他们眼里,好像一切人都有责任照顾他,都应该无条件地对他好;他遇到的所有麻烦事,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责任都在别人。这样的人,迟早会有一天栽在自己的手里。

6.空想者的牢骚

帕克兹的父亲是伦敦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型医院的脑外科医师,母亲则在伦敦一所著名的大学里任教,帕克兹便在这样一个可算得上是极其幸福的家庭中长大。从帕克兹懂事起,她便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在很小的时候,她常常学着电视里那些歌手的样子拿着麦克风摇头晃脑地唱歌,家人也总是被这个小人儿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在上初中之后,帕克兹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当演员的理想,她觉得自己生来就具有当演员的天赋,因为即使她不说话,也可以用肢体表现出任何她想表达的意思,或诙谐,或深情。

周围的人都很愿意和她聊天,因为她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表情与肢体语言总是能让别人感到轻松和愉悦,而且,帕克兹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不管在任何场合,只要她愿意,她随时都可以流下眼泪。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能给我一次在镜头前露脸的机会,我一定会用我的笑容和表演征服所有的人。”

帕克兹非常想当演员,可在现实中,她却没有为自己的这个理想作过任何努力,因为父母虽然对她这个演员的职业规划不反对,但似乎也并不怎么支持。而她自己呢,也不知道如何凭着一己之力去实现这个理想。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帕克兹按着父母的想法和安排上高中、上大学、上研究所,然后在一所大学做讲师。时间一天天流逝,帕克兹距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而曾经的理想,只会在她工作不顺心或是心情郁闷时的牢骚声中出现:“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像英格丽·褒曼那样举世闻名的好演员,可我却生不逢时,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人,长这么大,我居然连一个星探都没有遇见过……唉,演艺界没有人来挖掘我,我只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耗费我的青春和生命了……”

【折磨中的智慧】

在现实中,空想者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就的,因为他们不敢或是根本就不愿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抱着那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幻想期待着奇迹的发生。牢骚,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们平衡情绪或逃避现实的工具。和那些忙着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实干家比起来,空想者似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牢骚,在大谈理想之后,便忙着大叹现实的不公和与自己的格格不入,于是,理想便在这些空想家的抱怨和牢骚声中变得沉重起来,人生也似乎因为理想的沉重而充满了苦楚。

7.抱怨的老妇人

有一个很喜欢抱怨的老妇人整天发牢骚。如果早上起来发现是阴天,她会因为天阴下雨而大发牢骚;如果发现是大晴天,她便会因为太阳太晒而抱怨不已;如果邻居很热情地向她打招呼,她便会怀疑人家今天是不是有求于她;如果邻居见到她不闻不问,她又会因为对方的“势利眼”而郁闷一天。

老妇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她想改变,但又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绪,于是,她便去寺里求一位大师点化自己,以开阔心境。大师听完她的讲述之后,只是笑笑,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然后从外边锁上门飘然而去。

老妇人等了半天也不见大师回来开门。“嗵嗵”,老妇人在里面不断地敲着门,外边那些走来走去的小和尚却对她视若无物。老妇人很是生气,便气得跳起来大骂,骂了好久,都没有人来答理她。老妇人骂累了,安静下来不再喊叫,只是坐在那里一口接一口地喘着粗气。这时,大师在门外问她:

“怎么不骂了,你不生气了吗?”

“怎么不生气,我现在只气我自己,干吗要相信你会点化我!”老妇人的声音中满是怨恨。

“看来你没有醒悟呀,一个连自己都原谅不了的人,还怎么能做到容忍别人,然后做到心静如水呢?”大师说道。

“求求你赶紧放我出去吧,我不需要点化了……”老妇人在门里苦苦地哀求着,可大师的脚步声却随着她的哀求声越来越远。老妇人无奈,只好用不停的踱步来抒发不满。一会儿,大师又在门外问她:

“施主,你还生气吗?”

“唉,不生气了。”老妇人在门里低低地回答道,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锋芒。

“为什么不生气了?”大师继续追问。

“生气也没用呀,钥匙在你手里,我又出不来!”老妇人的语气中充满着无奈。

“看来你的怒气还是没有消散呀,你只是因为没办法发泄才将怒气强压到了心里,如果给你个机会,你的怒气会爆发得更加激烈。”说完这句话,大师长叹一声,再次离开。

天渐渐暗了下来,夕阳温暖的红光透过薄纱一样的窗户纸映到了老妇人的脸上,老妇人在落日的余晖里安静地睡着了。这时,大师第三次来到她的门外:

“敢问施主,你还在生气吗?”

“不生气了,没什么好气的……”老妇人边打哈欠边回答。

“真的?”

“真的不气了,今天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我动这么大的肝火。”

老妇人的回答让大师颇为满意,他大笑着说道:“你终于知道衡量值不值得了,看来你心中还是有度量,没有被‘气’完全蒙蔽掉呀!”

“是啊大师,我刚才一直都在想,自己以前为什么会被那些小事情控制住心绪呢?”老妇人终于大彻大悟了。

【折磨中的智慧】

当人们抱怨自己的生活糟糕的时候,现实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糟。你觉得自己最近有些衰,然后下楼的时候就崴了脚;雨天想打辆车,怎料车没打到却被车轮飞溅起来的脏水弄得满身是泥;你说上司好像看不起你,他就突然变得喜欢针对你了;你怀疑同事在向领导告你的黑状,结果不出两天,你就因为工作上的小纰漏被上司大骂一顿。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实在随着人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现实的突然逆转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坏情绪的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将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的那些坏事情归结到引起自己坏情绪的原始事件上,因此,你才开始诅咒阴霾、怀疑命运。

8.不同的薪水

兄弟三个人都在同一家毛皮公司工作,可是他们的工资却不相同,大儿子的月薪1万,二儿子的月薪6000,而小儿子的工资只有000。父亲很是不解,因为三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小儿子是硕士,学历是三兄弟中最高的,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工资却是最低的。

父亲疑惑不解地来到了这家毛皮公司,找到总经理询问了一下。

总经理默默地听完这个父亲的话后,说:“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同样的事,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总经理先把小儿子叫来,吩咐说:“现在请你去调查一下停泊在港边的那艘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案。”

他将工作内容记录下来后就离开了。五分钟后,他又出现在总经理办公室。因为总经理命令他要尽快,所以他就利用电话进行了询问,一通电话进行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总经理再让二儿子做同一件事。二儿子在一个小时后回到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车往返的,并且将那艘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详细报告出来。

总经理再让老大去做同样一件事。三个小时后,大儿子回到公司,他首先重复报告了二儿子曾报告的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上午10点到公司来一趟。回程中,他又到其他两三家毛皮公司询问了货的品质、价格,并邀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上午11点到公司。

在暗地里看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很高兴地说:“再没有什么比他们的行动更能给我满意的答案了!”

【折磨中的智慧】

在工作中,有些人总是嫌自己工资低,怪老板不能慧眼识才,其实,老板最重视的是能给他创造价值的员工,他给员工的工资是和个人能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所以,与其埋怨、发牢骚,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给公司多创造一些价值,这才是最切实有效的做法。(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