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水电站民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播结束后、公社里分给大队两个招工指标。一个是地区水泥厂,另一个是县造纸厂。幸福大队召集小队干部提名时,二队田队长提出余江表现优秀应该招工。可是大队头头们毫不理睬田队长的提议,把一个才下乡一年多的知青刘平和一个回乡知青报上公社,结果顺利招工走了。田队长为此怒不可遏到大队部拍桌子打板凳问大队头头们的道理,头头们被性格耿直、倔强的田队长搞的没办法。只好告诉他实情:公社里有人打了招呼,招走的都是有后门的,刘平的父亲就是县里的头头……你也知道、有胡主任在公社里当一天一把手,余江就是报上去也走不脱,反而浪费了招工名额。头头还告诉田队长:大队曾经想把余江弄到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我们没告诉你们就是怕办不成又引起余江的思想负担。那次把余江报上去后,果然公社文教组不同意。大队小学现在搞这么一些没学问的二杆子货来教学生,我们大队里也会烦死,真是误人子弟害学生。大队小学校里有个小学都没毕业的老师,就是一个出了名的白字先生!他教学生认生字,把斧头认成爷头!把大娘认成大狼!真是见他娘的鬼了。他不识谱不会唱新歌,他就教学生唱些什么:“小小娃儿穿红鞋、摇摇摆摆上学来、先生先生你别打我、我回去吃口奶再来。”田队长你看看:这都教得一些什么乱七八糟……

“姓胡的**主任、余江什么事得罪他了?是挖了他家祖坟还是日了他家先人?他死整余江……照这么看来、余江只有在我们队里一辈子娶个媳妇、生娃儿当农民啦。”田队长在大队部大发脾气骂起来。

“上面天天宣传要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反修、防修扎根农村一辈子。怎么叫扎根?扎根就是娶媳妇生娃儿。”大队头头们只好半真半假开玩笑来敷衍发怒的田队长。

田队长叹了口恶气回到队里,把情况说给余江听、问余江有什么打算没有?余江说:“您以后别去找他们、把您费心费神为我操心,以后再有什么地方要派民工的事,您就派我去,我只图个眼不见心不烦。”

天下雪了、农历冬月间县里一座水电站开工了,在全县调动民工去拦河修大坝。公社要求幸福大队每个生产队抽一个民工,田队长问:余江去不去?余江说:当然去,他背着背包、提着搪瓷碗就走了。这个水电站建在汉江的一条支上修筑拦河大石坝,而筑坝全靠民工用力气、木杠、铁链抬石头上坡来修筑。大石头用八人大杠抬,中等石头用四人木杠抬,一两百斤的石头就用俩人抬。抬石头的民工齐声喊着号子,一边随着节奏、杵着木抬肩、迈着统一的步伐、往大坝上慢慢挪动。民工们抬着大石头,有时由于碰触地面或者民工们用力不均匀都会发生大石头脱掉铁链子而导致伤人甚至致残民工的事故。所以、用铁链子拴牢石头是一门技术活,会拴的人拴的大石头无论怎么碰、怎么拖都不会甩掉。余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查、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活,他用铁链子拴的石头又快又牢,民工们抬起石头很放心,只要遇上那种又圆又滑的大石头,民工们非要余江拴他们才敢抬。这种拴石头的活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费蛮大的力气,比较工地上抬石头、**眼、爆破、挑沙浆、……的活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活。冬腊月、民工们在工地上干着重体力活,而生活却是很艰苦的,每顿饭就是一碗包谷饭加一瓢清水白菜汤,上面连油星子都没有。元旦节到了、水电站指挥部到县里争取到一批咸肉计划:每个民工可以分到半斤咸肉打牙祭!这下子民工们可高兴了,各个民工食堂像过年似的,每个食堂另外安排一个民工在食堂监厨。余江是头回听到这个新名词,‘监厨’的意思就是肉少了,怕食堂师付们偷嘴,专们派人监督食堂里的师付们!所以民工们推选到每个食堂监厨的人简直是德高望众、都是很公正、受民工信认的。监厨的人为了更公平的分配,他要求食堂师付把分给民工的每份半斤肉直接切成块下锅煮熟,民工领到熟肉后愿意切大切小自已去切,不愿切的就用筷子叉着熟肉大口啃着吃。放工后、民工们赛跑似的冲回食堂,拿着饭碗排队领肉,排在前面的可以要点肥的、油水大些嘛!爱喝酒的、就去小卖部买二两红苕酒,啃一口咸肉、咪一口酒,唉!那个幸福滋味简直美的无法表达……元旦节打牙祭让每个民工都很兴奋,连人与人的关系都变得特别友好,就是以前之间有点小矛盾的民工们、见到对方都显得很谦和,见面就互相问候:你们食堂的肉味道做的怎么样?肉肥不肥?你喝酒没有?……还有好喝酒的民工半斤肉、几两酒下肚搞的酩酊大醉,酒肉进肚子里打个滚又全吐出来了。喝醉的人趴在地上,两只狗子为争呕吐酒肉拼命咬架,咬跑一只狗、剩下的狗慢慢的用长舌头舔醉酒人的嘴巴。旁边的民工见后替他可惜:“唉呀、这么好的酒肉浪费了!”有个名叫尚家庆的民工喝醉后,肉吃完了、还有酒没喝完,他叫喊着要下酒菜,没人答理他,他就抽出垫在床铺下的稻草、津津有味的嚼着……有人劝他:“别喝了、你是牲口呀吃稻草!”他咪上一口酒嚼着稻草:“味还蛮好……下酒菜有嚼劲……有嚼头……”酒喝完后、他面红耳赤、可能是身体燥热发烧,他纵身跳下房东家里的大粪坑里去游泳。民工们伸出木棍要拉他上来,他不理会,满脸都是粪的他还喊着要民工们都下来游,他在粪坑里转着圈游,边游边唱:“哥在河边慢慢的走、手里牵着妹娃软绵绵的手……”

元旦过后、指挥部决定在大坝上游截流围堰逼河水改道进入泄洪闸,而与河对面的大坝合龙。这是水电站建坝工程中的一场硬仗。要把河水在短时间内逼进预留的河道内,然后在围堰下方进行清基,筑坝。在围堰之前、电站指挥部准备了很多土石方、竹篓、草袋……天寒地冻、河水刺骨、围堰工地上红旗招展、高音喇叭大唱大叫、鼓动着民工们的干劲。河边上人山人海、受到鼓动的民工们抬着石头、挑着草袋、泥土不停的向河中围堰倾倒,围堰长堤慢慢向河中延伸。流速加快的河水挣扎着向河中决口奔涌。指挥部的大小头头们拿着话筒在河边指挥,喊叫着、催促着要民工们加快往河里围堰长堤抛投石料、草袋的速度。湍急的河中流水渲泄的缺口慢慢收窄,像被人卡着喉咙一样,河水变得波涛汹涌,民工们投下的大石块被湍急的河水像捡了片树叶似的轻轻就漂到下游去了。合龙口两边的围堰被发怒的河水冲刷着,缺口反而渐渐扩大。拿着大喇叭的头头们急了,命令各民工连叫人抬着用竹茏里面灌石头的大件去堵缺口,由于堵缺口运材料的速度不快,投下的大竹笼在激流中挣扎几下还是被冲的无影无踪……半天忙下来、民工们累的死去活来,围堰堵缺口的材料用去一大半,还是没堵住流水湍急的合龙缺口。

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用几条大木船在离合龙缺口的上游五十米抛大石竹笼。当几个装满石头的大竹笼随着水流漂到合龙口时,就会挤压在一起形成堵力,这时候两边围堰堤上的民工们再抬上大石头往合龙口倾倒,形成合力一鼓作气堵住合龙口围堰成功。

下午开战前、指挥部还调来锣鼓队造声势鼓干劲。吃饱午饭的民工们各就各位,站在抬大石头的木杠下,水电站郑指挥长举着信号枪,看着上游装满大石竹笼的大木船向下游漂来,在离合龙口五十米的距离时,“叭”的一声信号枪响。工地上、河中围堰堤上……顿时锣鼓震天响、大喇叭高声喊、号子声……伴随着大船上的民工不停的把大石竹笼往河里推,河水冲起滔滔大浪,大石竹笼在河里翻滚着向合龙口靠近,随着大石竹笼在合龙口的增多互相推挤,使狂暴的河水受到阻力。这时候、抬大石头的民工们拼命似的、不顾一切的喊着号子、排着长龙队、抬着大石头往合龙口倾倒。倾倒河里的大石头刚刚截住从上游翻滚下来的几个大石竹笼,由于河水受到阻力,流速减慢、大石头正好卡住大石竹笼不再往下游漂移,合龙口的河水流速变慢。堵合龙口见到成效,更加激发了民工抬石头的干劲,成堆的大石头不停的往合龙口倾倒……河水终于慢慢变老实了。被驯服的河水顺着人们安排好的水道流去,围堰截流大功告成。

由于围堰里面还在大量向下面渗水,接下来就要民工用装满泥土的草袋去堵住渗水。指挥部的头头们打开摆在河岸上的几十个大酒桶宣布:凡是下河用草袋堵围堰漏水的民工,为了抵挡寒冷白酒管够!打开酒桶盖子后、粮食白酒的酒香冲击着民工们的鼻孔、味觉:这可是不要酒票不要钱的真正的粮食酒!在这个不论什么东西都要票证的年代里,这可是真正用粮食烧成的白酒。只有过年时,每户人家才有半斤酒票,人们过年时都舍不得自己喝,要留着待贵客才拿出来品尝。酒赏之下、必有勇夫!哪怕现在是寒冬腊月、北风凛凛、民工们不管会喝不会喝、是酒量大还是酒量小,都纷纷涌向酒桶,拿起酒瓢大口“咕嘟”的喝起来。喝毕、民工们脱下长裤、棉衣、只剩下单衣和短裤就跳进齐胸口深的刺骨的围堰里的河水里,接过上面放下来装满泥土的草袋,用手、用脚往围堰石头缝里面堵塞。

深受工地喝免费酒热潮的影响,余江也加入了喝酒下水的队伍。他两瓢白酒下肚,脸上迅速发热、两眼通红,他立即跳下水去堵塞草袋。干了一会儿、余江觉得双腿好像冻僵了,没有知觉。喝了免费酒的余江又不好意思爬上岸去,只好咬着牙关坚持着。到后来身体冷得发抖,上下牙齿不停的打哆嗦,红脸变成青脸……上面递草包的人发现余江不行了,连忙把他拉上岸放在河滩上躺着,盖上他的棉衣。此时的余江感到身体内外冰火两重天,酒精刺激着他的身体内部、心跳加快胸口发闷,两眼通红、呼吸急促。而体外手脚下身又冰凉、几乎没有知觉,整个人缩成一团,北风一吹、余江随着哆嗦不止。余江心里忽然产生一个念头:我快死了吧、人快死之前是不是这个样?如果这么痛苦死了也好,免受以后的痛苦和折磨!又一想:死了名声不好听,喝免费酒而光荣牺牲。(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