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现场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工后、大队书记覃得孝在路边通知余江和生产队高队长随他去边河大队参观学大寨搞坡改梯现场会。到边河大队坡改梯现场后,余江发现整个大公社的三级大小干部都到了,有一百多人好热闹。公社革委会胡主任在现场会上作报告:要求各大队、小队都要向边河大队学习,学习他们学大寨搞坡改梯的经验,吃苦耐劳、革命加拼命干,争取早日建成大寨县而努力……最后胡主任又通知:各大队都要安排干部去落水洞大队开会……

高队长是个用心的人,他带着余江仔细察看了梯田的土质,发现整块梯田从中线起里黄外黑分明,里面是生黄土、外面是肥沃的黑土。高队长对余江说:“这么搞不对头,他们为省事,就顺着把黑土倒在外面坎上糟塌了肥土。明年里面的生黄土会颗粒无收,就靠外面黑土长点庄稼会造成大面积减产。”余江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应该先把整个地里黑土归堆起来,把生黄土平整以后,再均匀的把黑土铺在上面,就真正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肥力又不减。就是多费点劳动力。”

“对、就是要把好事办好,我们队里的坡改梯就照你说的办。”余江很赞同高队长的办法。

“余江、好久没看见你了,怎么不到公社去找我。”文代兵走过来打招呼。“我到这里就注意看你,你和公社头头们在一起,我不好过去,免得别人说我拍领导的马屁。”

“告诉你、我在各位领导面前推荐了你,说幸福二队有个知青余江德才兼备……各项工作搞得都不错。”文代兵又对高队长说:“高队长、这里会结束后我和余江还要去落水洞大队开一个现场会,队里的生产你费心多抓一下。”

“好哇、文组长、余江这个娃儿真不错,你们公社要好好培养他,以后就留在我们队里好啦。”

“看到没有?这就是贫下中农对你最好的评价。”文代兵听了很高兴。

落水洞大队座落在高山,属喀斯特地貌。山势呈漏斗型,一下大雨、山洪暴发把田里的一点肥土冲的无影无踪。天睛三日庄稼叶子又被哂的卷起来。落水洞大队是个水土流实很严重的地方。旱情严重时、连人畜吃水都困难。如果到山下去挑一担水,一个男劳力去来要半天时间。本地人说:晚上多出几个月亮都晒得死包谷苗。有顺口溜为证:“走到落水洞、见他妈的鬼,吃了一顿包谷饭,没有漱口水。”山高路远、一路上文代兵给余江介绍落水洞大队的情况。

“我们去落水洞有什么好参观的呢?”余江好奇的问

“现在那里出了个活愚公开山引水”。文代兵娓娓道来:为什么叫落水洞呢?就是那里有一个大天坑,有半亩地那么大,深不见底、丢一块大石头下去很长时间也听不见回声。下大雨后、天坑里发出“轰隆隆”的水响声,天坑口还喷出浓浓的湿雾,湿雾里有很重的土腥气味。讲迷信的老年人说:天坑下面住着一条蛟龙,是它在里面吞云吐雾。就在天坑边所在的小队,有一个青年社员名叫春山,他被多年来的旱灾折磨的受不了啦。看见田里包谷杆长得只有小指头粗,被gan旱的死去活来,秋天里、幸存的包谷米长得像个鸡脑壳,广种薄收,全队人缺吃少穿生活很困难。造成贫困的一切根源就是没有水。这个问题不解决全队人没法活……这个春山突发奇想给队长出主意:他要下天坑去找水。队长听了吓一跳:“你找死哟、天坑里面吓死人,不晓得有多深,从古到今都没人下去过,你下去搞出人命来,我负不起责。”

“这么说、我立下字据,出了问题不要你负责,队长你找几个壮劳力用长绳把我放下去,我到天坑底去看看下面有没有水?”这种像打赌的要求,经过春山反复哀求,队长终于同意了。春山准备了一百多米的粗棕绳,还怕不够长,再加一大圈老葛藤,他带上手电筒、火把、两把砍柴刀(怕遇上野兽、蟒蛇)。有老人建议怕天坑里有瘴气伤人,他又加了一条新毛巾,可以用来堵口鼻。春山下天坑的那一天,全队老少全到天坑边观看。队长和几个壮劳力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天坑的大漆树上,另一头拴在春山的腰上,春山和队长约定:如果他在天坑下面遇到麻烦和危险就抖动绳子,队长和上面的人就赶快把绳子往上提。

队长和几个壮劳力拉着绳子一把一把往下放,春山口鼻上捂着毛巾,右手拿砍刀,左手拿着点燃的火把慢慢顺着天坑石壁往下吊探。下到五十多米时,天坑的石壁上出现湿淋淋的水珠,冷气逼人。春山胆子虽大、心里头也有点发麻,事到临头他也只好横下心,硬着头皮往下滑。到了七十多米时,在火把的照明下、洞里的大蝙蝠乱飞、石壁上的水珠滴在火把上炸的“啪、啪”作响,春山脚上的草鞋也被石壁上的水珠湿透了。下到一百多米时,春山感觉到有阵阵冷风在身边吹过,他心头一喜:有风就说明天坑与下面石洞穴或者阴河是相通的。绳子放完了春山还没落到天坑底,他又接上那一圈老葛藤继续往下滑动,天坑里很寂静,慢慢地、春山听到有轻微的流水声。他大喜过望不顾一切往下溜,突然、春山发现岩石夹缝里有一对炯炯发亮的绿眼睛在盯着他,春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真是遇到蟒蛇了!他立即把火把顺过来、对着那双闪着幽绿的眼睛、有碗口粗大小的蟒蛇。春山晓得:野兽、蟒蛇都是怕火光的。他右手紧握砍刀、以防不侧。蟒蛇对着舂山的火把口里吐着长舌头、慢慢地往洞穴里缩进去。春山松了一口气,他用胳膊拐绞着葛藤、身体继续往下溜。忽然间、春山感到双脚踩到天坑底,一股强劲的阴风吹来险些将火把吹熄,把春山吓个半死。镇定下来、春山用火把环视周围,原来天坑与地下石洞相连,春山纳闷:怎么听见流水声而又不见水呢?他只好打着火把顺着石洞、听着水声往下找。石洞里巨石垒叠、高高低低不好行走,春山只好摸着石头跳跃前行,大约又往下走了几十米,他终于看见有小碗粗的一股清水从几座架着的大石头缝里流出来,顺着坡势往外流,扩散开形成一条小溪“哗哗、啦啦、”的向下面流去……“找到啦、我找到水啦……”春山后喊叫声像雷鸣般的在天坑里回响。他疯了似的用手捧着水喝,喝了一捧又一捧……从小长大春山还没喝过这么甜的清水!还从来没喝饱过这么多泉水……春山拿起火把原路返回,他在天坑底猛抖绳子、大喊大叫。上面队长他们听见急促的叫喊声,顿时紧张起来、以为春山出了事,几个壮劳力急忙用力把春山拉出天坑。春山仰躺在天坑边,激动的拉着队长的手说:“下面有水、找到水了、我们队里有救啦。”全队老小高兴的不得了,可是队长却高兴不起来:天坑下一两百多米深度,这水怎么弄上来呢?这不是跟我们看到山脚下的松香河水一样,看的见、得不到。

是呀、怎么把天坑下的水弄上来呢?春山也跟着愁眉苦脸。“猫咬猪尿泡、一场空欢喜。”面对一二百米深的天坑水,生产队全体老少爷们无计可施,没有资金、没有电机设备、甚至连电都没有!大喜之后是失望,以后再也没人提这个事了。然而、春山不甘心,他平时有事无事就到天坑边转几圈,最后他用自己目测的方法,在天坑外面的山坡下二百多米的距离,找了一块植被稀疏的地方,春山拿着锄头、十字镐、撮箕扁担就独自一个人开山挖洞。队里的人看见后当然笑话他:“春山、你没毛病吧?这是个石头山你想打洞引水,那是哪年哪月的事啊!”

“你也要搞愚公移山?”

“春山真的别犟啦、这个工程太大了……”

“等着吧、石头开花马长角的那一天……”

春山不理他们,埋头挖自己的洞。队长和有些社员有时也来帮几天忙,后来挖到岩石山体时,便无法再挖就都打退堂鼓了。春山还是一个人用钢钎、铁锤、十字镐慢慢干着。做为生产队社员他每天还要上工,春山只能利用早晚时间干。就这样、高两米、宽两米的引水洞就一厘米、一厘米的朝山体内延伸。开山打洞的钢钎也一根又一根的磨短,大铁锤也砸烂一个又一个、撮箕也……引水洞里有的洞顶需要支撑,春山就把自已家的牛圈、猪圈拆了,把木头用去支撑洞顶。下雨天、牛没有地方躲雨,他就把牛牵到堂屋里养。洞里的石头敲不开,非用炸药不可,他就把家里的鸡呀、猪卖了到大队开证明去买……有几次洞里塌方,还是他弟弟、老婆送饭时发现春山被堵在里面才叫人把他从洞里扒出来……一日三、三日九、一月、一年、历时三年半,在最后他抡起大锤砸钢钎时,钢钎突然钻进洞壁不见了,只听见钢钎落在里面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春山明白啦:打通天坑了!春山终于用钢钎,铁锤敲开了天坑的大门。他兴奋的瘫坐在地上不起来,他要好好休息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喘口气……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何尝想过休息!今天就要一直坐在这里休息、好好休息、他要等弟弟或者老婆进洞后,大家一起用铁锤共同砸开最后横亘在面前的岩石。打开亿万年的山门庆祝胜利!庆祝这个属于他开山找水成功的节日!

天坑引水洞打通后,阴河水引出山了,社员们有水吃,天旱时可以给庄稼浇水抗旱……春山只觉得自己队里终于有了属于自已梦寐以求的泉水,圆了落水洞全队老少爷们千百年的盼水的梦!春山的想法就这么简单!朴实的春山也没觉得自已做了什么大事,照样过着从前的日子。这件事却引起了一位回家探亲的老革命的注意,这位老革命是当年在长岭山区闹红军出去的。当他探亲时从队里人嘴里知道这件事后,又亲自到引水洞去勘察,他发现由一个人完成这么大一件工程、没要国家、集体一分钱的支持,给人们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着生产生活的缺水难题。老革命感觉到这件事、这个春山不可思议!老革命回到省城后,给省里主要领导谈起这件事,省领导得知本省山区发生了这么一件可歌可泣的现代愚公的壮举,马上决定派省报记者到现场调查情况。当省报记者采访、调查得到第一手春山开山挖洞、成功引水的新闻回到省城后。当代愚公春山的模范事迹立即上了省内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春山在全省出大名了,而我们县里、公社里的领导却毫不知情。被省里、地区的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本地出了这么大一件当代愚公开山引水的事迹,作为当地领导竞然不知道!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县里领导受批评后立即行动起来。余江你看看这条路上全县各县直单位、各公社大小干部都参观来了。文代兵随手指着路上背着挂包赶着到落水洞参观的人群对余江说。

来到引水洞现场后,余江发现各级领导、各家报纸新闻记者、各公社、大队、小队干部如过江之鲫,纷纷挤着往引水洞里钻。引水洞有两米宽,一条流淌着清泉的引水渠。参观的人们顺着洞边走,拥挤的人们只能擦身而过。文代兵、余江打着手电进去看了一番,望着这条连通天坑的地下阴河引水洞上清晰的一镐一镐开凿的痕迹,想着这是由一个普通青年农民执着、顽强敢于拼死拼活、不达到目地不罢休而最终完成的引水工程。文代兵有感而发:“这个春山最能代表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

“当今社会如果都能像春山这样少发些雄心壮志口号,多实实在在办一件两件扎扎实实有利农民的事该多好哇。”余江发出对春山的赞叹。

在现场会上、余江见到这位传奇的春山:中等个头、外表木讷、憨厚还有几分腼腆。春山显然没有感觉自已挖洞引水是解决队里和自已的实际困难而被人们从政治上无限拔高的荣誉而晕头、膨胀。他手里拿着公社文书给他写的发言稿低着头机械的念着……(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