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闯海南 第十九章(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杜泓伯一大早就从报纸上看到一家公司招聘内部刊物的编辑,就带上自己的那些资本,骑上单车朝公司赶去。上岛两个月了,应聘了几十家单位,都没有成功,好像失败已经成了定势,不失败才是奇迹。但是,他一直相信自己的实力:中国作协会员,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发表量,《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这些权威刊物都转载过他的作品,加上一包获奖证书、奖章,应该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他走进一栋写字楼,早来的十几位应聘者都坐在沙发上,等待老总面试。一位模样周正的小姐发给他一张表,指着旁边的空桌子,说:“你坐到那边去填。”他没用几分钟就把表填好了,交给这个小姐。

杜泓伯走到最后边排队等待老总的召唤,脑子里突然浮现出小时候在家乡看到领麦客的情景:麦子金黄了,甘肃麦客就涌到了陕西关中。一大早,生产队长就赶到麦客市上,麦客市是临时市场,一般都设在牲口市旁边。无数的麦客见到生产队长,都蜂拥过来生怕把自己挑不上,挑不上不但挣不来钱,连吃饭都没有着落。于是,一个个渴望的眼神,企盼的表情,生怕人家挑不上的担忧,全集中在他们脸上。生产队长从那些麦客的身高、骨架、肌肉、年龄、长相等综合素质上挑选上几十个领回去。挑上的皆大欢喜,没挑上的垂头丧气,等待下一个东家来再挑。杜泓伯觉得自己此时此刻和麦客毫无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自己是捏钢笔挣饭吃的,麦客是握镰把子挣饭吃的。

轮到杜泓伯了,那个小姐把他领进老总的办公室时。老总打了个哈欠,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看他的简历,似乎阅读得很困难,半晌才抬起头,问:“你叫杜什么伯?”

“杜泓伯。”

“……这是个泓字,还有个红字是红旗的红。”

杜泓伯没有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是作家?”老总翻着他的作品和获奖证书。

杜泓伯谦虚地说:“谈不上作家,初学写作者,涂鸦了几篇文字,浪得虚名。”

“你在这三本杂志上发表过东西?”

“是的。”杜泓伯想这三本杂志足以说明一个作家的档次了,表上填了这三本杂志再填其他杂志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等于你破了世界纪录再说你破了县纪录、省纪录一样。

“刚才来的那位女作家,人家才二十多岁,都发表了那么多东西!”老总拿出一份应聘登记表让杜泓伯看。

杜泓伯看了应聘人的姓名,觉得十分陌生。只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十篇以上作品,他都能记住这个作者的名字。又看了登记表,作品全是在《商丘日报》、《孝感文艺》上发表的,没有一篇上省级报刊。他什么都没说,贬低文学青年是很不地道的行为,就说:“才二十几岁就发表那么多东西,大有前途。”

老总对他这些话根本没有兴趣,又匆匆拿过来一份登记表,对恭立在旁边的女秘书说:“叫下一个!”又对杜泓伯说:“你先回去,等待通知。”

杜泓伯收起自己的证件和作品,退出老总的办公室。

毕志磊把公司的卫生间改造好了,他和到公司当保安的夏侯博搬到卫生间里住下。为杜泓伯和王杰超的借宿问题,毕志磊专门请示了老板,老板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说:“像杜泓伯这样的作家在我们公司住几天也不算什么,但他白天在公司,会影响办公!”

毕志磊赶忙给老板保证,上班时间绝对不允许他们到公司来,公司下班以后再让他们来。于是,杜泓伯应聘完了还不能回住宿的地方,就骑着自行车寻找能开饭馆的铺面。一直到快吃晚饭了,才到毕志磊公司附近的大排档,和毕志磊他们一块吃饭。

吃饭的时候,毕志磊问杜泓伯:“你应聘的事情怎么样?”

杜泓伯把应聘的事情说了一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希望,情绪很是沮丧。

毕志磊就给他开心:“你是大鱼,小鱼缸里盛不下。你找不到工作不说,找到了就是好工作。”(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