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六回 无独有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这个秋天雨水多,天儿早早地就不热了。俗话说,秋分种平原,白露种高山。秋分和白露都下了场好雨,庄户人都顺顺当当地种上了麦子。可事情总有两面性的,这秋天地雨一多,那棉花和秋粮的收获可就麻烦了,不是抢收豆子,就是抢摘棉花,可把人给累瘫了。忙过之后,娥儿便骑上自行车到了柳湾,先来到西头巷的环儿家。

“都忙的咯,你还来了。”“就是挂心的嘛,额说也不知道你咋样了。手里的活松泛了,就赶紧来了。”“就这两下了,也没啥要紧的。”“那,敢真离了?”“啊,没法嘛。”“敢建娃去了也不行?”“没用,临了还是离了。”“敢还真离了?”“啊,人家娃都生下了。”“唉,咋这么快呢?”“先前就有了的。”“哦。那人家生了个啥?”“女儿。”“哦。不过……”“咋?”“不过,这生了个女儿倒是不怕的,将来……”“额知道你想说啥。即使他们将来过不下去了,也不能复婚,额的心已经伤透了。”“啊,也是。”

“那你也得为自己想想。”“额也想通了,等这两个大点了再说。”“你在这里不伦不类的。虽说人家嘴上讲断了父子关系,又认你作女儿,可人家毕竟是父子嘛,往后回来那可咋处呢?”“嗯,额就是这样子想的。”“不过,才这样的,他一时半会也不会回来。”“看他好意思嘛。”“就是,过几年再说,额给你操心着,有了合适的额就告你说着。”“嗯。不过,也难,都这么大岁数了……”环儿说着掉下了眼泪。“看你熬煎的,没准咱以后还比他好得多呢。”“听天由命吧。”

“叶子这阵子没回娘家?”“前一阵子才来过。”“啊,她还好吧。”“啊,你眊额心在肚里,也没问人家。”“啊,不要紧,额就是随嘴这么一问。”“走娘家去过了?”“没哩,额就说一会儿去的。”“哎呀,哪来这道理呢,来了不先去娘家,到先走额这儿来了。”“哎呀,这不是挂心你嘛,额一会儿再去娘家也不迟。”“额呀,你这把额心里过不去的。”“这有啥呢,就坐坐,解解闷儿。”“外,你赶紧去,眊你爹去。”“嗯,额去。”

就这样,娥儿和环儿说了一会儿话,便去了娘家。其实,这娥儿的日子也不轻松,这不,眼下正为娘家的事发愁呢。

说起娥儿,这话可就长了。娥儿、环儿和叶子三人是高小同班同学,从小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娥儿是柳湾仁娃的大女儿,在她姊妹几人当中排行第二,上面是一个大哥平娃,下面是二弟安儿以及三弟和小妹。

娥儿嫁到清溪镇上后,先后生了两儿两女,大儿子大名贾观月,小名月娃;大女儿叫贾观皎,小名皎儿;小儿子叫贾观亮,小名亮娃;小女儿叫贾观洁,小名洁洁。据娥儿讲,洁儿才生下时还蛮好的,就是有一次不知生什么大病,奄奄一息,不便远行。在万般无奈之下,村里医生不知给打了一针什么针,命是保住了,可落下个耳聋的毛病。夫妻俩又带着孩子跑到省城,让娥儿伯父在医院里寻了好医生,也没看好。后来有一个医生说,虽然你们说是那一针把娃打聋了,但实际上和遗传因素有关。可娥儿夫妻俩上几辈都没有听说有耳聋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

娥儿母亲俏子是在生燕儿时难产而过世的,可以说燕儿是靠娥儿一手带大的,不是吗?娥儿都结婚了,还把小妹妹带到婆家,一直带到燕儿上小学。当然,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到这时候,娥儿的大哥、二弟都先后成家了,只剩下小弟民娃和小妹燕儿还没成年。这燕儿,属兔,双眼皮,瓜子脸,甜甜的嘴唇,齐耳的短发,一米五几的个头,不胖也不瘦。燕儿常常一副微笑的样子,给人以宁静、温和的感觉。村里没有不夸燕儿好看的,拿庄户人话说,这姑娘那皮肤像鸡蛋清一样,一双纤细的手儿可软和啦,不像庄户人家的女儿。燕儿有点像她妈,只是面相上没她妈那么大气。这年月虽说买什么都凭票,但娥儿娘家还算比较宽裕。再加上燕儿一出生就没了妈,她爹也格外溺爱这小女儿。

十三四岁的姑娘正是风韵显现的时候,燕儿天生一副美人胚子,白里透红的脸蛋,日渐鼓起的胸脯,瓷实圆润的屁股,挺惹人眼的。一次,燕儿在路边?草,正好有两三个人在那里闲聊。燕儿的脸庞或许因为?草用劲的缘故,或许因为人家在说她什么,那夕阳下白里透红、微风拂发的一幕,让小伙子们心里惦记了好久。不论燕儿走到哪里,就会有人有事没事地和她搭讪。燕儿常常一幅羞涩的样子,很少和小伙子答腔,她打心里看不上这些土里土气的小伙子。

乡下的孩子一般早定亲。燕儿十来岁起,前来说媒的就踩破了孙家门槛。选来选去的,就在燕儿上六年级时(这时小学和初中连在一起是七年制),和本村一个亦工亦农的张家小子订了亲。那小子比燕儿大一岁,就一个妹妹,张家爹在城里头工作,家境不错,同班女生没有不羡慕燕儿的。

实际上,燕儿家的条件本来也是不错的。她爹仁娃虽然当年是过继给了才脱五服的本族叔叔;可和明娃、东娃是亲弟兄。本来他叔叔没儿女经济条件就好些,再加上大哥在村里的照应,还有在省城当官的三哥东娃的光环,仁娃光景过得宽裕,燕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顾及几个孩子,仁娃一直没有再娶。可这男人是离不了女人的,渐渐的,和村里一个寡妇对上眼了。起先也只是在路上碰见了说说话,没事了在人家稍门底下坐坐,聊聊天。可日子一长,相互有了念想,再加上邻居偶尔开个玩笑,两人的心便越走越近,甚至还偷偷云雨上了。虽然都是成年人,儿女也都多大的了,可男女之事一旦有了一次,就难说以后不会多了。可事儿做得再隐秘,也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的,这闲话也传到了那寡妇本家耳朵里,人家也就留意上了。

一天后半晌,仁娃拿手绢儿拎着几颗鸡蛋,走到那寡妇家稍门口上,看四下没人,见门虚掩着,就推开进去,转身又把稍门拴上,便往屋里走去。谁知这一切,竟被躲在一旁的寡妇本家侄儿看在了眼里。不一会儿,那侄儿翻墙进院,一脚踢开屋门,仁娃正和那寡妇云雨着呢,逮了个现成。不用说,人家上去就把仁娃揍了一顿。打得究竟有多重,弄不清楚,反正,仁娃瘸着回到家里,好一阵子不能下地干活。这种事儿,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真丢死那人了。一向天真无邪的燕儿,一下子变得不合群了。一天,燕儿放学回来,正好碰上媒人从她家出来,从人家脸上那尴尬的表情,燕儿已经猜到了什么。果不其然,她爹讲,人家打发媒人来退亲了。

村里人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说闲话。仁娃在之后,那事自然就在村里传开了,有说这,也有说那的,无非是谁勾引了谁之类的话题。燕儿的对象家就在一个村里,自然也晓得了这事。张家嫌丢人,就提出了退亲。这自然让燕儿在人前头更抬不起头了,成天价沉默寡言的,甚至都没心思上学了。就在家里做做家务,偶尔去自留地干点活,给兔子??草什么的。

娥儿从代销点买了些补品,就来到娘家。先看了看父亲,然后跑到和父亲两头折房的燕儿房里。娥儿开导小妹妹说:“你还小呢,退亲也没啥大不了的,咱明儿个另寻个更好的,让他刘家后悔去。”燕儿擦着眼泪说:“额倒不是说这。”“就是,不值顾。”“就是咱爹这个样儿,丢人的,没法出门。”“这女子,咱爹是咱爹,你是你,这有啥相干的?”“咋能没关系呢?”“大人的事儿你就甭管了,谁还能说到你脸上?不至于。”燕儿一时没搭话。

“哎,额听得说,今年能考大学了。你念书好,就好好念去,考个大学回来给额看看。”“嘿嘿,你说得轻巧。刚头一年招考,这么多年不考了,那报的人多着呢。额才一个初中生,额哪能考上呢?”“嘿嘿,额不是让你今年就考。额是说,你好好念,将来一准能考上。”就这样,娥儿和小妹妹说了说,燕儿又回学校念书去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碰巧,明娃也就是娥儿大伯过来了。“娥儿来了?”“嗯,就说过去眊你哩,还没去哩。”“啊,眊啥呢,有这份心就行了。”“嘿嘿,看额大爹(伯)说的,额就是准备过去哩嘛。”“啊,知道了。见了你,额就想说两句的。”“嗯,额听着。”“现如今你们都大了,也都有儿女了。你妈殁得早,你爹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姊妹五个拉扯大。这么多年了,你爹一直都没续弦。冷呀热的就不说了,这黑了呀枕头边都没个说话的。要不然,你们就给你爹张罗上一个老伴儿。”“哦。”这时娥儿大哥也就是平娃过来了,就回话说:“哎呀,这事可不那么简单,先不说儿女亲家的啥看法,光是这猛猛地来上一个后妈,额心里就别扭。”“就是,那咋能行呢?!”娥儿两个弟弟也就是安儿和民娃进来附和道。见她爹也低头不语,娥儿也没有表态。结果呢,这个事儿便不了了之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