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回 节外生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春节演出之后,村里都夸叶子戏唱得不歪。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女人们在赞许叶子的时候,那心思也是复杂的,有夸奖的,有吃醋的,也有提防的,甚至还有嫉妒的,即使当贵娃面也免不了几句半酸不甜的调侃。慢慢的,就添油加醋地传开了一些个闲话,说是叶子在剧团里跟哪个男人走得近了什么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听得多了,这贵娃的心思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高兴到自豪,后来就变成了担心。可没有察觉到蛛丝马迹,又不好说什么。这男人心里要是别扭了,就会找茬,找不着茬的时候,就开始酸了,开始在叶子面前有一句没一句地冷嘲热讽起来。叶子呢?就装傻,权当丈夫实在玩笑,不往心里去,免得生气。

这天,梁家婆婆生日,叶子的小姑子桃儿一家子来到了云岭。叶子特地装了火锅儿,炒了一碟儿小炒也就是白菜炒肉丝,切了一碟儿豆腐干儿,盛了一碟儿凉拌藕片儿和一碟儿凉拌豆芽萝卜条。凉拌藕片儿和凉拌豆芽萝卜条,都是前几天做好的,盛出来吃就行了。

凉拌藕片儿是柿子湾一带很普通的凉拌菜,把藕瓜儿,用筷子背刮去外皮儿,切成很薄的片儿,在滚开的水里烫一下,捞出来,赶紧用白醋一喷,藕片儿变得雪白蓬脆,凉一凉,调上盐、麻油,撒上葱花儿,就可以吃了。至于凉拌豆芽萝卜条儿,也是同样的方法,只是不用醋喷而已。萝卜条儿有白萝卜,也有胡罗卜,这样放在一起既好看,也好吃。

给老母亲做寿嘛,桃儿也比较正式,不仅带了礼物,而且是夫妻俩带着娃儿来的。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顿饭。可快吃完的时候,贵娃说:“今儿个你这小炒太淡了,大年时节的,都不知道用上一点心。”一听这后头半句,叶子就知道贵娃在找茬儿,可又不想和他争执,就笑着说:“你吃盐重的。要嫌淡了呢,你就在你跟前稍微撒上点盐,甭满世界撒。”桃儿也笑着插话说:“啊,你就在你那边撒。额吃上就能行,不淡。”“哎呀,额说淡了就是淡了。她心思根本就不再这上头。”没想到贵娃突然提高嗓子说。“嘿嘿,那额拿盐去。过年哩,甭把人家吃得不合适了的。”叶子一边说一边下了炕,拿小勺从盐瓶瓶里挖来一点儿面面盐(这时候柿子湾一带乡村从代销店买回来的盐都是颗子盐也就是大盐,大盐放在家里的盐罐里,用大锅炒菜做饭,这颗子盐也能化得了。一般讲究点的,会用擀杖或瓷碗擀点碎盐也就是面面盐,放在小瓶或小罐儿里,以备临时给已做好的饭菜加点盐)。

“哎呀,人家唱了一回戏就不得了了,哪里有心思在这家里待呢。”贵娃接着说。叶子听出了话音,反驳道:“谁心思不在屋里啦?你胡说啥呢?”“你,谁呢?外面闲话还少啊?”“额身正不怕影子歪。敢人家说啥就是啥?”

“这咱妈大生日的,你俩是咋呢?”桃儿说她哥哥:“好了,先甭说了,赶紧吃,不吃一会儿就冷了。”梁家婆婆也压贵娃道:“鬼式儿。娴淡,你少吃两口,能饿上?”“不吃了,气都气饱了。”贵娃把筷子往小炕桌上一拍,下了炕,穿上鞋就出去了。

叶子强装笑脸说:“他不吃才好呢,嘿嘿,咱大家多吃两口。”梁家婆婆也道:“甭管他,咱吃咱的。”就这样,大家又吃了吃,桃儿帮着收拾了小桌,叶子便洗锅碗去了,大家伙照样又说又笑的。

只是桃儿赶回去之前,跑到叶子那头屋里,悄悄对弟媳妇说:往后那戏能少唱就少唱,老婆家抛头露面多了也不好。这不,贵娃就已经有想法了。叶子听着也有些道理,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其实,这些个淡事叶子并没有放在心上,眼下她着急的是两件事:一个是肚子里的孩子的事儿,另一个就是要还人家房子的事儿。

她心想,照家里头眼目下这个情况,这个孩子还是不能要。也不知道叶子从哪里听来个法子,就自己跑到代销点买了一把香。回到家里,跪在梁家先人牌位跟前,把香都点上,磕了三个头。等到香烧完了,就把香灰收拾到碗里,倒了点温开水,搅拌匀,张开嘴,眼睛一闭,一口气把一碗香灰汤子全喝了下去,恶心地咳嗽了半天。究竟管不管用,她也管不了了。

对于最要紧的是房子的事,必须得还人家,这没的说。那就剩下要么卷窑,要么盖房子。一方水土一方人。黄土是好东西,打成土坯,卷窑洞那可是呱呱叫。可卷窑洞要拉土打土坯,得好多好多土坯呢,没个一年半载是打不够数;而且还得拉些砖瓦,那工程可大了;贵娃又吃不了那苦,光靠她一个妇道人家,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盖房子嘛,也得一些土坯和砖瓦,只是需要的量少一些。可家里头没椽没梁的,这咋办呢。叶子思前想后,渐渐有了主意。

眼下没出正月,地还冻着没开,啥也干不起来。也是正和贵娃闹别扭的缘故,叶子就回娘家去了。这天,吃过晚饭,母女俩坐在炕上闲聊起来:“额爹咋样?”“就那样吧,这么大岁数了,还见天天不亮就给人家财政局扫院子,说局长表扬了他。”“也是为保他那份工作。”“啊,那可说呢。唉,就是根儿丢人的,过年额都没脸出去。”

“额哥咋啦?”“又在大队会上给人家批斗了一顿。”“因为啥?”“才过了破五(正月初五),就出村干私活去了。”“哦。他会粘瓮。”“为多挣两个钱。”“额哥娃儿多,光景紧张。”“唉,要的那么多娃儿干啥?”“你说的那,生下了嘛,敢甭要啦。”“大的苦,小的也随着苦。”

“肯定是哪个告的。”“年跟前,根儿后半晌出去,天黑了了才回来;要再迟了,就在外面过一夜,赶第二天天明回来。那天大早起,进村的时候天还没亮。”“肯定被谁盯上了。”“说他刚到村口,就被人家治安主任给截住了。”“那贼就不是人,成天价张牙舞爪的。”“人家可在村里是那红人嘛。”“老天真是瞎了眼了。”

“你来了,咋不把狗娃带来?”“带娃麻烦的,来了咱连个话都说不成。”“过日子就这样。来了,嫌吵闹;不来,又觉上呀寡的。”“人就是贱骨头。”叶子笑着看了下妈。

不经意,看到女儿脸上的气色,叶子妈半信半疑地问道:“咋?敢又怀上啦?”“啊,你可说呢,有啥法呢?”“你屋里光景那个样儿,要的那么多娃做啥?那有啥好处呢?活受罪。”“额敢不知道呀,额可有啥法呢。”“这贵娃就不懂事。”“嘿嘿,不过,要能生个女儿,额也就了了心愿了。往后老了,女儿也能照护额。”

“啊,人说那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可额和你爹总觉得欠了你的。这些个年,出了那么多事,都是你一个人硬扛着……”“妈,都过去了,提得那做啥呢。”“这贵娃比你大那么多,成天价耍嘴皮子,好吃懒做的,你受死那罪……”叶子妈妈禁不住掉下几滴眼泪。

“唉,一个人一个命,额就这命。妈,往后,贵娃来了,就甭再数说他了。一来,这秉性难改;二来,你们老讲,额脸上也不好看的。再苦再累,额也认了。就盼着儿女长大,给额分担分担。”

听了女儿这话,叶子妈也挺无奈说:“额知道。有时候不由人的。往后不说了。你可把自己当事些。”“嗯。不就咳嗽吗?老毛病了,不打紧。眼下怀上了,不能吃药。等娃生下,额接着吃就是了。”“这哮喘是痨病,可不能累着,也不能着凉。”“知道。”

第二天下午,贵娃来柳湾接叶子。叶子妈做了“臊子面”,招待了一番女婿。这臊子面,是当地招待客人的一款美食,先擀好手擀面,把面条儿切得稍微短一点。然后把豆腐、胡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成丁儿,再切上一些肉丁儿、海带丝儿,还有葱、姜、蒜丝儿,有条件的话再切上一些鱿鱼丁儿什么的,和在一起,放上盐和五香粉、甜面酱等调料一道下锅一炒,多加点白开水,煮成浓一点儿的汤汤水水的,再往上面打点鸡蛋花儿,这“臊子”也就是“浇头儿”就算做好了。把手擀面用清水下出来,捞一点面条在小碗里,多浇上一些“臊子”就好了。臊子面吃起来又香又鲜,且荤素搭配,养营丰富。

吃过丈母娘做的臊子面,贵娃这心里头就甭提多舒坦啦。临出门时,叶子妈一再嘱咐女婿:千万可不能让叶子再劳累了。那贵娃又说又笑地满口答应着,骑上自行车,一溜烟便把叶子带回了云岭。

过了二月二,叶子就领着贵娃开始一趟一趟往家里拉土了。拉土先得下土,一从队里下工,叶子像个汉家呀似的,和贵娃一人一把三齿镢,在高崖下砍土,又和贵娃一道用小平车拉土。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请来邻居,给宅基地筑围墙。等东南角的土墙筑到一人多高时,让人家放上一段半截子椽。等到墙筑到丈二、三高,也就是墙筑好以后,再在半截子椽下方挖个一人多高的门洞儿,装上一扇用树条编成的柴门,这便有了稍门也就是院门。

也就在院墙快圈好的时候,叶子小产了。到这时,梁家母子才得知叶子又怀了。梁家婆婆把儿子数说了一顿,嫌让儿媳干的活太重。贵娃不但不安慰媳妇,反而嫌叶子不告他说,更怪叶子做活不小心。这些闲话就不赘述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