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一回 只为儿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多娃被老婆撵回单位上班了。这天晚上,多娃又找到了董经理房间(办公室兼宿舍)。“哈哈,老吴来了。”“嗯,还是想请你帮帮忙。”“哈哈,知道。哎呀,老吴,你眊咱是啥关系嘛,不用你说,大侄子的事情,能帮上忙额肯定帮。哎呀,现今就是编制上面卡得紧,实在没法子解决。”“哎呀,一个企业,哪来的编制呢?”“哈哈,额就知道你不信,可现今就是这,上面卡得可严啦,哎呀,真的没法。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能是退一个、进一个。”

“退一个进一个?”“哈哈,你是聪明人,这还要额明说吗?”“嘿嘿,你还是明说了吧。”“哈哈,你难为额了。”“嘿嘿,意思是只有额回去了额儿子才能来?”“哈哈,老吴,额可没让你回去。”“嘿嘿,不就是这意思吗?!”“额没这意思,哈哈。”“没别的法子啦?”

“出一个进一个,没别的法子,而且还得研究。”“那额考虑考虑。”“那可得自己申请!哈哈,哎呀,没法子。”“哦。”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别的事,多娃才回自己宿舍去了。

周末后半晌,多娃骑着轻骑回到了柳湾家里。“今儿个黑了吃个揪面片吧。”多娃笑着对仙儿说。“嘿嘿,嘴儿馋了?”“嘿嘿。”“那吃酸的吧,额这两天也火气的。”仙儿一边张罗着开始和面,一边和多娃聊着。

“嗯,能行。也不知道杏儿和咱哥哥去得咋样?”“谁知道呢?哪有这么快呢。哎,锁锁那事跑得咋样啦?”“额就说回来和你商量这事呢。”“咋?不是给经理送了礼了吗,还不行?”“不给顶班了。”“这额知道,不是说贸易公司要人哩吗?”“没有那么简单。”“咋?”

“那贼,要出一个才能进一个。”“啥?”“要额回来,锁锁才能进去。”“说白了半天的。”“就说嘛,这杂种。”“那咋弄?”“大不了额买断工龄回来吧。”“买断?”“嗯。”“能得多少钱?”“像咱这样的,大概四万吧。”

“那要是到退休的时候呢?”“退了休,还有退休工资。”“那敢退休以前啥也没了?”“嗯,最多到年底的时候补助三、四千块钱。”“敢你买断了,锁锁就能进贸易公司啦?”“经理是这样说的。”“吃饭、送礼的,那不白搭了吗?”“你可说呢。”“说到底,还是你没权没势个。”“说毬了半天的。”“那你就回来吧,娃的事要紧。”“额也是说。”

“这些年在办公室都坐懒了,做不了那活。这一下回来,没工资了,往后咋过呢,这屋里。”“你熬煎的,想法挣钱嘛。”“你能做了啥?”“你说毬的。”“挣钱哪能那么容易呢?”“哎呀,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嘴儿说得透能,额看你能挣啥钱!”“嘿嘿,这些个年也不是白混的。”“行,额就等着数钱了。”“嘿嘿。”“甭耍嘴了,去剥两棵葱去。”“嗯。”多娃应着出了屋子。不一会儿,彤彤也回来了。一家人吃了酸汤揪面片儿,看了看电视,便休息了。

说起多娃儿子锁锁,这话可就长了。锁锁从部队复原回来后,成天价东跑西颠的,不是去看战友,就是去找同学,反正,不操心家里的事;说起话儿常是气儿高的,眊这不顺眼、看那不行的。用吴家老太太的话说,这娃就不像庄户人家的孩子。可仙儿呢?不仅不劝儿子收心,而且还老护着儿子,累活、脏活一概不让儿子碰,全当公子哥儿供着。

这天,老太太从多娃那边转了一圈回来,坐在屋檐下的台阶上一个人生闷气。根儿不解地问道:“那又咋啦?”“还不是因为锁锁!”“哈哈。”“笑你那鬼哩。”“哎呀,不是额说你哩,你这奶奶当得就不对。”“都当兵回来了,那么大了,也不知道操心,额说了两句,还落下不是了。”“嘿嘿,人常说,隔代亲。你这何苦呢?!人家爹妈都不管,你可管人家咋呢?”“她心疼她娃,额敢不心疼额儿子呢!”“哎呀,人家都是爹妈管教的时候,奶奶在一旁挡呢,隔代亲嘛。你这倒好,反过来了,人家爹妈不管,你要管。”“管她那鬼哩!把娃儿家惯得都不成样了!”“你这个样子,结果只能是儿子、儿媳妇不乐意,孙子也不高兴,你两头不落好,何苦呢?”“嘿嘿,额说额管管娃,他们能省个心儿。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哈哈,你敢才悟出来!”“哎呀,不管了,再也不管了,随他们去吧!”吴家老太太嘴上虽然这样说,可此后还时不时要说锁锁两句。也难怪,老太太本是个爱管事的人,这不由她,本性使然。

其实,自从儿子从部队回来、工作一直落实不了,再加上老婆和老母亲的唠叨,多娃这压力就甭提多大了。这不,这天多娃又去找公司领导了。

“哈哈,老吴来了?”“哎呀,不好意思,又来找你了。”“哈哈,还为儿子的事?”“可不的,老婆一天呀叨叨叨的,叨得额头都疼。”“哈哈,都一样,都一样,额也是。家里一有个啥事,老婆就嘀咕个没完。哈哈。”

“董经理,请你帮帮忙,给额儿子安排一下。”“哈哈,哎呀,老吴,额也上火。你儿子一表人才,额也想帮你。可是很为难呀,上头要走一个进一个,没法子。哈哈。”

“那非得买断工龄不行啦?”“哎呀,额也没法,上头就这规定,额倒是想帮你也帮不上。”“唉,真是的!”“买断工龄嘛,一下先拿几万块钱;到了年龄再办退休,退休工资又不少你一分。你说呢?老吴,不也蛮好。哈哈。”“额屋里的情况你也知道,拿上四万,平时没工资了,那可咋过呢?!”“哈哈,额也不劝你买断,你自己看吧。”“额回去再想想。”“哈哈,那好。”就这样,多娃没味没味地从经理办公室出来了。他没想到,这些天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董经理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一点也没有帮他的忙。多娃一边抽烟一边走,心里就别提多窝囊了。

董经理这个人,多娃也了解,表面看一说三笑,心直口快、大大咧咧的,好像心挺痴,对人很热情;但其实,这人粗中有细,很滑头,见风使舵。这人一贯是八面玲珑、刀切豆腐两面光,不得罪人;而且很会夸夸其谈,做表面文章。本来也只是个一般干部,就因为善于走上层路线,很快便爬了上去。当了领导后,董经理更时不时拿下岗吓唬手下,而且一会儿一个点子,把手下使得团团转。而他自己呢?却成天价往上头跑,吹嘘拍马,拉关系,混熟人。董经理老在手下面前吹嘘和哪个哪个领导关系好,给人以乐于成人之美的感觉;可真要有什么事找他帮忙的时候,却并不是真心为个个出力的。今儿个说给你去东家跑,明儿个又是说给你去西家跑,让你感激不已,但最后真正能办成的,也只有那些对他有用的人。对此,多娃也略知一二,只是抱有侥幸心理而已。实际上,董经理就等着多娃买断工龄呢。多娃一回家,股长的职位就会空出一个,董经理就好安排自己的人了,不是吗?

在多娃给儿子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他部门的那个转业干部倒挺热心,帮着找这个找那个的。后来得知多娃有买断工龄的念头后,那转业干部在工作上就更积极主动了,显出一副能独当一面的样子,悄悄对董经理表忠心,私下又对多娃念恩情。对此,多娃也看得很明白,心想反正自己要买断回家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也当着那个转业干部的面向董经理推荐了两次。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折腾,多娃让儿子顶了他的职。说是顶职,只是一般老百姓的说法,因为到这个时候,已经不给顶职了,实际上多娃是提前离岗休息,让儿子通过招工的方式进了物资公司下属的贸易公司。

听说多娃回家后,那个转业干部并没能如愿以偿地接任股长职务。于是,怼上的时候,在多娃跟前发几句牢骚。多娃劝他把眼光放远点。当然,这是后话了。

就说多娃回家后,倒觉得一下轻松了许多。这些年一个人在县城里上班,形孤影单的。回来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心里就甭提多温馨了。

可轻松了一阵之后,就觉得有些闷了,不时去田里干干活儿,不干不觉得,稍微多干一点就腰酸背痛的。也是,多娃虽说是农村出身,但这些年办公室坐得早成了城里人的,要回到从前得有一个过程。干活儿累是一方面,而更关键的是自从回来之后,这仙儿就老催着出去做生意。多娃联络了好几次朋友都没成功。人走茶凉,这一回家就不如在职的时候好使了。

而村里人呢?晓得多娃买断工龄回来了,看法就有了变化,待法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用说,在县城干了那么多年,手里肯定是有几个钱儿的,所以,一到了晚上,就有人来喊多娃去玩牌。当然,也不是纯粹的玩,干玩咋能有劲儿呢,得有点小刺激才行,少则几十,多则百儿八十的。你还甭说,虽说下的注不大,但一个个却玩得那眼睛都发绿,慢慢地也就上瘾了。这不,多娃一吃过晚饭就往外跑,连和家人闲聊的时间也都少多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