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更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手上拿着路蒙报上的单子,孔织才晓得孔府的富有。良田万顷啊,佃户就数十万户,分布在豫州、冀州、青州、兖州等地。

曲阜附近的土地有两千顷,主要集中的青州兖州,分五屯、六场、十八官庄。曲阜外的就有些混乱了,多是历朝皇帝赐给的祀田。

真真是有进无出,积累了几朝几代,这些祀田就超过了万顷。

看着以往的账册,这些土地一年的地租银子,就将近十万两,这还不算土地上的粮食牲畜等出息。朝廷每年祭祀赏赐加上园子里的出息,也将近十万两。

不过,这些银钱就是孔织身为族长,也不能私自挪用的,都要用来祭祀。

虽说文宣公府如今在京洛,但是曲阜那边的祭祀却一样未少,每年五十来次,包括四大祭、四仲祭、八小祭、朔望祭,二十四节气祭。

京城这边,也在祠堂随祭。整个孔府,就是为了祭祀设立的一般。

路蒙的脸上都带着欢喜,道:“夫人,蒙还是第一次接掌这些土地啊,真没想到,咱们府还是个大地主!”

孔织笑笑,她也是没看出来,这个古代的大家族,家资还是很丰的。

就是她继承了文宣公爵位后,也按照规矩,被封赏了近百顷私田。这给叫|“汤沐地”,孔织可以买卖的,每代文宣公都有。

孔家长房孔兰的地由康和郡君继承了,孔莲的百顷地如今在孔织手中。孔织还想着这块要不要分两个小庄,一块给郭氏作为养老之资,一块给任氏。至于孔良廉与孔绫两个小的,因有老太君留下的聘嫁银子,倒是也没什么需要花销的地方。

路蒙虽然为手上能管理这些土地高兴,但是也有些犹疑。因为百户厅那边,是要执掌孔府卫队的,可以操练三百兵甲。

路蒙手上的功夫还在,对那个自然也是心痒痒。不过孔织身边得用的人不多,鸥舟他们身为男人,又不好抛头露面,路蒙也就不能顺着自己的喜好行事了。

孔织在前面熟悉府务,姜瑞炎已经成了“管家夫”,在后厨看着下人“蒸壮”。

“蒸壮”就是蒸各种面食,各种花样的馒头、各种馅料的包子、还有年糕。

文宣公府的厨房,原是两班倒的,如今所以的人齐聚,白天黑夜不断火。

这些面点大的半斤,小的几钱重,有上供的,人吃的,打赏的,上席的,用途不一。蒸好的馒头包子,都用大缸存放。

厨房西侧,有五间打通后罩房,就是存放这些面食的地方。

直待五间屋子装满了,又收拾出旁边两间耳房,才算是将这些东西装完。姜瑞炎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就算以前在西卫侯府过过年,但是也不会往后厨去。

转眼,到了腊月三十。

文宣公府内外,处处都点了琉璃灯、牛角宫灯,很是通亮。其实,按照每年的惯例,是要在院子里搭彩棚,地上铺红毡子,内外点大红蜡烛的。

如今在孝期,大红的东西都省了,但是别的灯挂得却多些。

年夜饭摆在康和郡君的长寿堂,西府的三房长女夫武氏也过来。武氏是孔纱正室,前几年生育一子,产后即殇,如今守着两重孝,很少到这边来。

孔织与孔竹两个单独一席,康和郡君带着其他的男眷一席。

因家里就这十来个人,原本康和郡君想着阖家团坐的,但是顾忌到满桌子大半的寡夫。孔织与孔竹两个不便,便分坐了。

每桌菜有四十来道,不过是海参、鱼翅、鸭子几个大菜,加上随盘的冷碟、热碟、菜碟等。因孝期禁酒,便上了茶水替代。

这到京城不过数月功夫,孔竹的两鬓已经生出不少白发。

孔织倒了一杯茶,亲自奉到孔竹身边,道:“姨母受累了,侄女实在羞愧!”

孔竹接了她的茶,摇摇头,道:“我亦是孔家女儿,因姐姐们庇护,使得我得了半生自在,如今也该到了我为家族尽力之时!”

那场变故,真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孔织心里很沉重,看来她需要做的还很多。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文宣公府,为了这些亲人。

男眷那桌,康和郡君居住中了,左首依次是大公子、孔良孝、孔良信、孔良廉,右首依次是任氏、郭氏、孔绫,姜瑞炎、武氏两个坐在康和郡主对付。

前几日康和郡君提过西府的事后,孔织同姜瑞炎已经去了西府,见到过武氏,也探望了将到产期的冯氏。

因此,姜瑞炎与武氏这个连襟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只是这两人,一个寡言,一个少语,除了见面时彼此见过,坐了这许久,都是安静得很。

康和郡君看了看这两个孔家女婿,想起孔纹之夫小楚氏来。虽然有些话多,但是有那样的一个人,这一桌子就不会闷了。

纵然是康和郡君说了几句笑话,这席间的热乎劲仍是上不来,都是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夹东西。

大公子见身边的孔良孝很少东筷子,低声问道:“三弟这是怎么了?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孔良孝摇摇头,道:“极好了,弟弟是想起早些年的日子。小时别人都有娘亲,独独我没有,我便想着娘亲指定是因日子过不下去,才不要爹爹与我。那时我便想往后要赚很多银钱,等到长大了……长大了,去寻娘亲,让爹爹与娘亲能厮守。没等到我长大,爹爹就没了……””说到这里,顿了顿,道:“竟是这样的人家,实没想到……”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听不出是埋怨还是感触,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大公子见他感怀,怕他大过年的心里难过,劝慰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过去的就过去,且看以后的日子就是。说起父亲来,你还有数年相处,记得慈颜。我与五弟两个,却是见也都没见过父亲,可不是还不如你?”

孔良孝进府半月,也将几房的人口典故晓得些七七八八。如今听大公子这般说,他才晓得自己失言了。大公子是遗腹子,五公子是落地后父亲就咽气,这两个说起来,也实是没有父缘。

孔家主家真是凋零了,孔良孝看着桌上的人心中道。

满府上下,只有孔织与孔绫姐妹两条女息,要不是当年姊妹两个逢凶化吉,如今文宣公府就是另外一个模样。

不仅孔良孝心有所感,就是孔竹看着空缺了大半边的桌子,对孔织道:“守孝这几个月,织儿好好调理调理身子,待出了孝,赶紧繁衍子孙,是为大计!”

孔织正喝了一口汤,听到孔竹郑重地说起这个,差点没呛到。

“沈家的小公子,出孝就抬进府吧!你这个身份,多一房夫侍也不当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总要对得起祖宗才行!”孔竹犹自说着。

孔织越听越皱眉,这位姨母可是有名的情痴,平生只娶了一位夫君,就算夫君产后病故后,也没有再续娶的人。

对于沈家的亲事,孔织已经是拿了主意,不愿意在纠缠这个话题,便带着几分疑惑问道:“姨母既然如此说,那可曾想要再娶一房夫君?”

孔竹摇了摇头,道:“不会娶夫,生出嫡女来,反而麻烦,但是会纳侍,要是能给你添两个庶妹,往后你们姐妹也能个助力!”

虽然这一番打算全是为了孔家,但是孔织实生不出感激之心,何至于此?

看来要好好同姨母说道说道了,虽说不能忘记去了的人,但是也要记得活着的人,为何要让自己成为行尸走肉似的存在?

这样的付出,让地下的人怎么瞑目,让活着的人如何承受?

这顿饭虽然闷,但是也吃了一个时辰,将到亥时众人才陆续撂下筷子。

前头已经在院子里搭建了“天地楼”,里面供奉了各种神的排外,等过了子时要去磕头的。因此,康和郡君便让大家先下去挟着。

众人尚未离去,就见无陵带着几分进堂上来,对康和郡君道:“郡君,西府打发人来送信,西府二爷要生了……”

*

孔家第四代,第一人要出生了。撒花,求粉红票票。(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