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章 寻找病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茯苓拉着姐姐的手,在坡道前面走。三刘拿着行李,背着小草跟在后面。

穿过一片高大的乔木林,来到半山腰。小花的老家背靠大山,就在半山腰向阳的斜坡上。

土墙围成一个方形的院子,将一座两层木质结构的小楼围了起来。院子的四周生长着几棵树木,香樟、大乔木、银杏、枇杷,屋后还有一片杉林。

院墙倾颓,外墙脱落,木门斑驳破旧。

茯苓推开破旧的木门,小花看见阿爸正斜躺在竹椅上,阿爸面容消瘦,皮肤黝黑,眼睛深陷在眼窝中。

“阿大——!”小花再也忍不住,哽咽着,泪水夺眶而出。匆匆一别,八年时间,阿爸似乎苍老了二十年。

阿爸看着小花几口回家,犟打精神直起腰,虚弱的喘息着,眼角溢出一丝喜悦的泪光。

“都回来了,娃呢——?”阿爸微弱的低语。

小花跪在阿爸的跟前,双手轻轻放在阿爸的膝盖上,望着阿爸,眼泪噗啦啦湿透了双颊。听到阿爸的问话,这才强忍着悲痛,抽噎着说:“娃在她爸的背上——睡袋里。”

三刘听到小花的话,赶紧走到岳父面前,双腿跪下好让岳父能看到小草。

“把娃放下------”阿爸强忍着咳嗽道。

小花侧身,帮三刘解开睡袋。把小草抱在怀中,睡袋中露出一张粉嘟嘟的脸蛋。

“娃像你嘞——”阿爸低声说着,黝黑的脸膛闪出一丝慈爱的光芒。

正在灶间做饭的茯苓,听到了阿爸的声音,摘下面纱走过来。她从姐姐怀里抱起小草,看着睡得甜美的脸蛋,忍不住在小草的额头轻吻了一下。然后转身上楼,把小草放在自己的床上,接着下楼继续做早饭。

三刘与小花将阿爸搀扶进客厅,客厅里被茯苓收拾得井井有条。家具虽然简单,却也被擦得铮明透亮。

茯苓的饭菜已经做好,阿爸却不肯上桌,说有点累了,想躺一会儿。三刘和小花又把阿爸搀进卧室。小花把刚睡醒的小草带下来,让茯苓带着小草先吃饭。她盛了碗米粥,端到阿爸的床头。

三刘将阿爸扶起来,小花坐在床沿。

“阿大,喝点粥吧!您不吃饭,我们都吃不下。身体不舒服,也该早点告诉我们。病在身上,也不是个事啊------”小花一边说,一边用汤匙向阿爸嘴里喂粥。阿爸勉强喝了半碗,摇头不愿咋喝,并示意他们去吃饭。

三刘示意小花先出去,他想和阿爸说说话。小花会意,走出卧室并带上房门。

“阿大,心里是不是感觉堵得慌?”三刘想找一找阿爸的病根。

“嗯,有时——喘不过——气来——”阿爸咳嗽了几声。

“是不是经常梦到阿母?”三刘发现阿爸睡眠不好,肝火较盛,估计思虑过多,心事太重。

“——嗯!时常梦见她,做新娘时的样子------”老人说到去世多年的妻子,神情明显变得兴奋了许多。

“阿大!我看我后面有两棵木棉树,有来历吗?”三刘见到过屋后菜园中,有两棵木棉树。好像是两棵同根,其中一棵树似乎有些枯萎,另一棵枝叶也不如以前茂盛。

“那是你阿母出嫁时带过来的,木棉花多子多。------唉——!阿大我只有双花,却无一子。花再多,也是人家的。只有男娃,才能守住家------”阿爸断断续续说着,不时地叹息一声。在他看来,刀耕火种、土里刨食,只有男娃才能有力气,做这些体力活。

阿爸咳嗽了几声,继续说:“那两棵木棉叫‘两人同心,百年一命’,寓意夫妻两个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你看那棵雌树,代表的是你阿母。一半枯萎了,另一半也就时景不长了------”

三刘发现,在老人的眼神里,暗藏着一丝悲观而又决绝的神情。在老人看来,两棵木棉的长势,预示着自己夫妻二人的生死。三刘暗自思忖,应该在木棉树上做点文章。让老人从宿命的款款深情中,渐渐走出来,方能解下心中沉重的死结。

“阿大,我听说木棉一般喜欢生长在干热河谷。如果气候过于湿润,就可能影响它们的生长。气候和病虫害都会影响它们生长,跟我们的命运没有直接的关系。”三刘解释着,注意阿爸的神情。

老人似有不悦,过了好一会儿,舒了一口气。

“它们的病,能治好吗?他们在阿大的心目中,真的不是简单地一两棵树------”老人低吟着问,眼中泛起一丝极其细微的光芒。

“阿大,可以让我试一试。我二哥家的男娃,读的是农林大学,估计对这个有点研究。阿大,得允许晚辈提个请求:您老人家先答应我们,去检查一下身体。您把身体调理好了,以后才有体力去侍弄木棉呀!”三刘希望从木棉树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哇呀,没用的!不要瞎花钱——”老人摇了摇头,满脸是抵触的情绪。

“阿大!我拜过师傅,他比您还要大几岁,锻炼身体,打太极、练轻功。身体可好了,六十多岁看上去还不到五十。他教我练气功,练拳脚,强身健体。还教我给人看相呢------”三刘满脸轻松的说着,老人脸上的表情逐渐有阴转晴。

三刘看阿爸心情好转,继续神侃:“阿大,我看您老人家的面相,阳寿不会低于八十三岁。您的身子骨没有大毛病,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一定能重新上山抡锄头。”

“噢?娃,真的会相面?阿大命不当绝?------”老人深陷的眼睛似乎要夺眶而出,浑浊的眸子突然间亮了许多。

古人有言:“哀莫大于心死”,不到万念俱焚、绝望至极,一颗心怎么能轻易就那么白白死去。只要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生存的**。

以前,小花远去千里,老人整天担惊受怕,不知孩子命运如何。现在眼见小花生活得很幸福,心中的愧怍和痛感已经逐渐稀释,以至于消失殆尽。小花能生活得好,对于茯苓的担忧也会减轻,即使自己不能动,按照小花的心性,不会坐视不管。眼前的女婿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木讷,能拜师学艺修身健体,一定会把家操持好。按照现在的品相,女婿在杨坪也能出得厅堂、进得祠堂。

“阿大!您老一定高寿!现在才五十出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好好活着,等到百年之后,风风光光的去见阿母,她老人家才不会怨弃您啊!”三刘趁热打铁,将一颗即将垂死的心,重新激发出神奇的火花!

“咳咳——娃!阿大听你的,明天去哪检查。就算为了百年之后,能体面的去见你阿母,我也得争取好好再活三十年!”这那还是那个奄奄一息的病老头,分明是那英明神武康熙大帝!

(本章完)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