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荒蹊月照狐狸迹(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清晨,望舒和道满便辞别了服部一族,继续朝着伊杂宫赶去。虽然知道了徐福的消息,不过对于望舒来说,找到阴康这件事显然还是比较重要,又是因为腹部节诚给出的消息虽然很是丰富,却又缺少了重要的细节,始终物部氏灭族之后,有光藤原京下方的古坟就再也没有人知晓具体位置,一时半会儿间望舒和道满也难以前往,倒不如先去找阴康。

以阴康在扶桑近三百年的时间,应该也是打听到不少消息;又是他的先祖,轩辕坟那位九尾狐妖乃是三千年前就来到扶桑的,若是要说古老的秘闻,只怕就是天照大御神那样的神祈都不能与狐族相比,在与阴康交流之后,或许会得到更多的细节,也有利于望舒寻找一应有关徐福的下落。

有关服部氏的一切,望舒和道满都是非常默契地一句也没有提起,始终对方原本就是过着隐居生活,让他们继续隐居下去才是最好的打算。又是因为望舒用一枚延寿丹药,以及帮助服部节诚消弭了隐患,才向他换取的古老秘闻,两人之间的因果已经算是了断,自是只能祝愿他们一切都好,再也不能帮助更多了。

因为遇上服部一族的缘分,望舒和道满不得以顺着先前的原路往回退了五十里左右,今日重新赶路,也是很耗费不少光景,又是到得中午时候,两人都是饥肠辘辘,见得前面有一个小小的村落,便想着过去购买些许食物来果腹。

事实上,服部节诚对两人的救命之恩还是铭感于怀,在望舒和道满离开的时候,专门叫族人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干粮。只是这些干粮,都是服部一族秘传,用以长时间埋伏和暗杀时候用的,其中有晒干的米和萝卜等类搓成的丸子,也有在酒缸里泡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干饭团,用以果腹的效果着实惊人,寻常人吃上一份就可以一整天不再吃喝,可是对于望舒和道满来说,食物的味道远比果腹的效果重要得多,特别是望舒,要不是因为嘴馋,完全已经可以不迟,自然是将服部一族赠与的,这种唤作“兵粮丸”的东西仔细收好,尽量不碰。

而在伊势国内,因着神道的流传广远,又是自圣德太子一朝以来,也受到佛教三百多年的冲刷,故而百姓们的日子虽然过得有些艰难,却也绝大多数都是乐善好施之辈,遇上了赶路的旅人,再差一碗菜粥还是有的,以望舒身上携带着不少银钱的情况,更是运气好的时候肉干都能买到,吃饱吃好并不是什么问题。

或许是因为矿产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燃料的问题,或者根本是出于对中原的憧憬,扶桑之地虽然本身也有官府铸造的铜钱,可是中原隋唐使其的钱币在这边也有流通,甚至对于不少人来说,若是能够收到一枚隋钱或是唐钱,简直是欢喜不已,却是这等钱币,只在贵族之间流传,一旦哪家有了一枚,真是可以炫耀好久的事物。

故而,望舒来时携带着的少数一些李唐铜钱,落在扶桑之地的购买力却是大大提升,寻常一枚铜钱花出去,简直可以为他和道满换取一顿比较丰富的农家方才,吃完之后离开,主家还要在背后千恩万谢,深深鞠躬,眼睁睁看不见两人才算,却是叫他自己心里着实有些过意不去,又是实在苦于没有扶桑铜钱,人家又是不敢多收,只得无奈占了这个便宜。

中午时分,两人进入一个小村落之内,随意走着,打算寻一户看上去稍微富足些的人家,弄点东西果腹,同时也是闲聊些许,稍做休息。

自己来到扶桑,明明是有芦屋道满陪伴,却是到得现在,连扶桑的铜钱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望舒也是着实觉得无奈,打趣芦屋道满道:“道满大人,人家都说远来是客,我与你同行,倒是招呼你吃了好几顿饭哩!”

芦屋道满知道这是望舒说笑,便也嘿嘿笑道:“望舒大人,当日你来之时,我可是请兼通大人好生招待你啦!那顿饭,可是花钱都买不到哩!我这么大的年纪,你们中原也有惜老怜贫的说法,便请你多多照顾,我也是心安理得的!”

望舒哈哈大笑,又是两人经过一户农家,见得门口两名妇人正在为某些小事争吵,只见道满一眼看过去,那两名妇人就直接开始动手撕扯,也是叫望舒着实无奈,却是芦屋道满的威力,已经融化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间,几乎是他走到哪里,哪里的黑暗就被放大百倍,搞不好平安京之前百鬼夜行,也是有芦屋道满混迹其中的缘故呢!

看着周围种种,望舒心里倒也是很有些感慨,却是扶桑与中原之地,在百姓的生活情况上也是很有不同。在中原,平民聚居的村落自然是很多,可寻常的城池也是着实不少;而在扶桑,自从出离了平安京之后,望舒就再也没有见过其他的城池,却是从道满口中知道的一众城池名字,都是所谓的“古都”,尽皆是被舍弃的京城,似乎整个扶桑,除了京城,就再没有其他。

而同样是靠天吃饭的村落,扶桑的百姓生活也要比中原艰难许多,比不得寻常中原百姓,家中多多少少还有些牲畜饲养,寻常偶尔还有肉吃,却是扶桑因着茹素的命令,百姓们谁也不敢饲养牲畜作为肉食来源,寻常吃肉,只能上山打猎,即是艰难,又是危险,平日里的饮食也得不到保障,自是更艰难些。

微微感慨,望舒也是对芦屋道满说道:“实话实说,我还是觉得中原的老百姓,要比扶桑这边,幸运多了。即使是西南边陲,蛮荒之地,我见过的南诏百姓,也不像这边这么凄惨。”

芦屋道满看着周围朽木茅草堆成的“房子”,也是说道:“大神给予扶桑的物资,本身是十分充足的,无论是种植、打猎还是捕鱼,不同地方的百姓,都有不同的生存之法。只是三百年前,天武天皇的一纸诏书降下,全民茹素之后,百姓们的日子才有了很大的改变,少了饲养家畜,自是要更努力些,即使是能够打猎,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

说着话,芦屋道满也是四下观瞧,目光透过房屋,看见了诸多百姓们的痛苦和不满,又是叹道:“寻常百姓,乃是贱民,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易于耕种的田地,一辈子只能靠着出卖体力,换取些许稀粥果腹。没有肉食的补充,体力消耗就会对身子造成极大的负担,出卖体力的贱民,一般四十岁左右就会失去劳动能力,纵是不死,也是整日生不如死,世世代代,都是这般,想要翻身,可比登天还难……”

望舒听着道满这么说,也发现他对一众百姓们的生活状态十分了解,不由得说道:“这种情况,难道三百年来,就没有任何一人,觉得不妥么?活着这么艰难,又是世世代代,换作谁,只怕都难以忍耐吧!怪不得我这些日子,都觉得扶桑的村落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黑暗,原以为是个例,想不到竟是有着这等缘故!”

芦屋道满闻言冷笑,说道:“大神的子孙有酒有菜,诸神的后代也在平安京内丰衣足食,至于这些泥点子化成的贱民,谁又会管他们的死活?你是没有见过,平安京里那群家伙,从生到死,都不会离开那一座城池;要想叫他们踏出罗城门一步,都是像要他们的命一般。原是他们自己也清楚,离开了平安京,整个扶桑,都是修罗之地哩!”

望舒摇头叹气,不知道说什么好,却是这等情况,他今日才听闻道满仔细说了,先前都还不曾留意。以芦屋道满的身份、能力和见识,都不能改变这等情况分毫,只怕整个扶桑,是非要等着天下大乱,才会有所改观了。

芦屋道满见望舒面露悲悯神色,也是冷冷说道:“你不必可怜他们!天皇的位置,是他们自愿尊重的;平安京的修建,也不知有多少贱民的血肉融入其中。唐国有句话,叫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扶桑的一众百姓,却是个个‘上善若水’,只支撑着平安京的繁荣,不想其他。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他们的宿命,人不为自己奋斗,是不能指望其他的。英雄也好,大神也罢,面对这样的国度,这样的人民,都是无能为力的。”

说话间,芦屋道满也是转身朝着平安京看去,叹道:“平安京,就是扶桑国;扶桑国,也只有平安京。若说平安京外的一切,都是修罗地狱的话;坐镇平安京中,拥有天下一切的天皇,岂不是修罗之主,恶鬼之王么?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百鬼夜行,为什么会有妖族作祟,为什么人道这么艰难,为什么贵族坐拥一切,不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么?苍生何辜,天下苍生,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望舒听着道满这么说,一时间想起来李唐的破灭,却也是与扶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是绝地天通之后,多出来几个乱世的草莽英雄而已。或许百余年前,黄巢兵变之时,喊出来的那一句“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未尝不是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反抗。只可惜,黄巢自己本身也是恶鬼之属,凭借杀伐之术,是不能撑起一个坐拥八荒,囊括六合,州县千千,黎民万万的王朝的。

一时间,望舒和道满都是叹了口气,都被某种思虑萦绕,再无心享用什么食物,穿过这个小小的村庄,依旧朝着远方去了。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