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第二节 迦勒国 十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佛的表现引起了讲师的注意,虽然这个讲师是个老古板,但不灵活的头脑往往都比较正直,太灵活的人就不可能是好人。其实教书这种东西也算是无本生利,多教一个不会发财,少个学生也不会饿死,所以讲师就给他机会进来旁听。

但,有个条件——崔佛要拜他为师,真正的老师。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想一定是讲师善心大发,但世上没有天降的好事,有得就要有付出。我们经常说“幼年观老”,就是一个人的未来前途是能在之前很久就看出来的,尤其是那些日后有大成的人,尽管此前并不见得也能丰功伟业,但他们的很多性格特点和品质必定是有所出众的。

善观人者,观人之微节,小中见大,落叶知秋,此大智慧也。

讲师看重崔佛的主要就是两点——善学和坚韧。其实知识能否决定人生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比如我学的是医学,但是我要从政,那么绝大程度上我的专业是用不上的,那又为什么人们要看重善于学习的品质呢?

研究出成果的人需要天赋,但学会东西的人往往需要专一。

尽管其他的事情也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专一,但平时我们其实都难以见到,不过学习作为一个有比较的方式,很容易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专一程度,而专一的人不能说绝对却很大概率比难以专一的人能有成就。

世间一定有难事,而难事一定怕钻研。

坚韧的价值就不必多说了,能够忍耐的人才是能够笑到最后的人,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心性比才华更在社会上显得重要。

所以讲师这也算是一次投机,不过他到没有觉得崔佛将来就能如何强大,只是觉得这个人肯定比眼前其他的废物们能有成就,哪怕就是当个文政部长之类的官员,自己的后面也就算是有保障了。

免了学费不说,还给了崔佛一个身份参加族落考试。当时的族落考试制度不像后来的迦勒国考,只是在族落里考试,一旦考过了就是后面就是推荐——也就是所谓的“关系”。想想当时的大环境也知道,有钱的才能上学,而这样上学的认真者又不多,虽然崔佛不是什么学术奇才,但一个族落几百号人考试,他拿个前五十名还是不难的。这个成绩虽然算不上顶好,但毕竟是前几十名,离步入政坛已经不太远了。

一辈子老古板的讲师眼见学生如此,终于脑子也开窍了一回,竟然自己掏钱找人推荐崔佛,也算是最终对人情社会认输了吧,不过这也难怪,人老了要是没点倚靠那可就不是寒酸可以形容的了。

一生未做错过任何事,可惜天道依然不保人。

既然老天不能指望,那就只有自己动手了。

钱毕竟能通鬼神,再加上讲师也有一定的声望,崔佛的推荐就这样成了,不过入门的.asxs.太低,仅仅只是文政部门的一个小科臣,每天的事情就是抄录族内文政部收集上来的情况。

他埋头苦干的时候正是领袖听从更吉斯·坎的建议大搞贸易争端的时候,此时更吉斯·坎正事大言重,加上刚刚干挺了财政部长,势力如日中天。崔佛的方向自然也和广大趋炎附势的人一样投向了他,只不过有一件事让他深深怀疑——更吉斯·坎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抢着首相或者财政部长的位置呢?这个时候正是邀功请赏的好机会啊!

聪明人有个典型特征,不管他是否表现出来,但遇事必定思考良多,绝对不会轻易下结论。

不为小利者,一定有大谋——连首相都算作是小位者······

崔佛的心猛然一惊,瞬间找到了自己应该跟随的人。

说起来文政和后勤是毫无关系的,但没路的地方只要走的多了也就是路了,于是崔佛私底下拼命勾搭后勤部门的人。

一个想要最高权力的人,绝对不会放过文政部门的。

更吉斯·坎的确有自己的党羽安插在内,但朋友总是不嫌多的,崔佛这样自投怀抱的人为什么要拒绝呢?不过时间久了更吉斯·坎也发现了崔佛的问题:此人和自己打交道,给自己传递情况,可是却从来不收钱、不收礼金,回回谦虚谨慎。刚开始更吉斯·坎还以为是自己的威势比较大,他在自己面前慑服,但聊天的次数多了也没见他有什么紧张不安的样子,这就很奇怪了。

你能不图小利,为什么我就不行呢?

崔佛用的方法可谓是天底下最愚蠢却也是最聪明的方法:抄袭。

知道你比我强,知道我要向你向你看齐才能在这个世界里如鱼得水,那我就直接抄袭你的人生信条吧,起码大的不会有误。经常有人说“和聪明人打交道很轻松”,其实轻松的不是方式,而是彼此能看穿对方的想法——更吉斯·坎意识到对方也是如同自己一样的隐忍,相比较于身边那些只是见势投向的人,这个人将来一定能出类拔萃,既然自己要开国,手下的辅臣就需要这样的人。

国王喜欢听奉承话,喜欢看奉承事,但更需要能干事的人。至少需要一部分。

崔佛依旧如此,更吉斯·坎依旧搞他的阴谋,但这样的日子总会改变。

老领袖一死,就算是最傻的傻子也知道日月换谁当新主了,崔佛自然就成了公开的亲信,直接调任到文政部的副部长。这也就是他和奥列格的矛盾起源——崔佛有没有才华?有,肯定有。但每个人对才华的定义不同,有人认为能混得风生水起就是才华,有人认为能治天下就是才华等等,但不同的观点后,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既然有才华,就要有证明,起码得做点什么事出来看看。

很明显,崔佛没有。

他做事安安稳稳,闲暇时间都在和更吉斯·坎搭关系,只能说工作上是但求无过就好,说有什么出色的贡献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奥列格对于他的提拔很是不满意。

奥列格是个相对公正的人,他生气倒不全是因为和自己没打招呼,而是一旦这样的口子开了,以后谁还愿意认真干事?我们都去和领导搞好关系不就结了!

不过更吉斯·坎和奥列格的角度不同,自然想法不同:在他眼里,崔佛虽然没什么功绩这倒是真的,但也没有明显的问题,十分稳重,他的隐忍和别的表现都已经说明这也是个胸怀大志、大才的人,尽管比不上自己是必然的,却完全是一个人杰的表现。至于所谓的“无功”,其实是乱世的自保之术,崔佛唯一的背景就是自己曾经的讲师,说是背景简直寒酸死人,而这样的情况下工作出色极其容易遭到别人的妒忌进而难以保身。

人情社会里,人们的妒忌就是有才之人难以重用的原因。

从这一点看,即有可能是崔佛懦弱,也有可能是他隐忍,可能一旦联系起来他私底下的动作,那就必定不是懦弱了——最能坚韧的人,就是最胸怀大志的人,志向有多大,韧性有多强。

可惜,奥列格是个有才的人,但更吉斯·坎是能当王的人。

不同身份和才华的高下,决定了两人的高下。

奥列格相对耿直得多,公然站出来反对崔佛的任职,他可是更吉斯·坎一手带上来的人,除了更吉斯·坎也就数他声望最高了,这下崔佛麻烦了,文政部门最高领导人都发话了,何况人家还有继续升任首相的光景,这以后日子还怎么过?那些外人只知道见风使舵,肯定联手欺负自己,自己的隐忍谁能懂?

自古英雄才能识英雄,虽说和更吉斯·坎比起来说他是个英雄真是抬举他了,但相比较于奥列格,还是他更有才干。

刚刚建国,肯定不能就搞内讧,何况两个人都是自己想要用的人,伤了任何一个都不行。更吉斯·坎也没辙,只好使出了人情社会的究极法宝——“和稀泥”。先表扬奥列格正直负责,然后直接提名首相,然后又说崔佛也是年轻有为,自己很赏识他,干脆就做自己的近臣。

这个稀泥和的还算是比较到位的,两个人都给足了脸,尤其是奥列格直接就当了首相,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过对于崔佛倒也不坏,虽然说旧制度被打倒,但是新王国明显有余毒,国王都说他好了,谁敢说崔佛坏?还能骂国王没眼力?没眼力你怎么不去打江山?

当然,调去当近臣可不仅仅只是为了避人言语这么简单。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