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7 时代变迁,亲历者,观察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莞,爱迪尼克。年轻的打工仔们在流水线紧张地赶货,汗滴之下,他们也正在赶制这个时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这座成本低廉,没有门槛的城市,年轻人源源不断地涌入,街市上,工厂里,服务场所——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腾飞的中国经济与廉价的劳动力息息相关:一个月多少?包吃包住?有无加班费?依然是工仔工妹们的主话题。

阿力已不用理会这些打工术语,他每日要计划自己部门营销预算,人员匹配,目标达成。他的老板主动为他设定待遇递增周期,激励计划,并购买了社会保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白领阶层能够尽享安逸,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工作,依旧是他们的家常便饭。随着业务量的强劲扩张,外销部迫切需要招募新鲜血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势头。人力部招募过来的应聘者,几经淘选,未有着落。

企业主黎阿康,如今已从一个洗脚上田的农民,蜕变成为资产千万的资本家。身为本土企业家,他越来越多地参与镇上的商会活动,甚至有人推选他当政协委员。黎阿康心想:人怕出名猪怕壮,自己没什么文化,还有些庸俗的爱好,不如低调做点慈善,跟地方领导把好关系就好!黎阿康还有个宏大的理想,就是在水乡镇建一座星级酒店,这样,阿力带回来的那些老外客商就可直接入住。更为实惠的是,自己跟马仔们喝酒唱歌,不必把大把钞票花入外人田。

男人,不能没辆属于自己的座驾。最近,杨明也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红色坐骑,那是一辆时下流行的思域新车。话说人在江湖走,车是必须有;想要混得好,车是少不了!古人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到了这年头,人既不靠金装,也不靠衣装,而是靠“驹”装,尤其是像他这样从家乡外出打拼起来的人儿!出人头地了,怎么也得买一部称心如意的座驾来犒赏自己,对于乡里乡亲来说,车更是自己光宗耀祖的一件宝物。

当杨明开着车来到爱迪尼克厂区,众人围着这辆红色的小车转悠,赞口不绝,杨明听得心里美滋滋的。程厂长也走过来,前后看了看杨明的车,疑惑道:“前看这脸蛋,后看这屁股,我怎么看这车就像台‘二奶车’呀!”

“二奶车就二奶车,只要有人给钱,我做二爷都哒!”杨明不屑地答道。

一旁的同事们发出一阵笑场。

笑谈片刻,黎阿康派人过来叫上厂长,阿力,杨明等人一起去喝茶。浇水煮杯之间,阿康对他的众得力干将说道:“兄弟们呐,我计划在三年内出资建座高星级酒店,到时候咱们就变成爱迪尼克集团了!你们好好同我一起干,到时候也有你们的一份子!”

杨明听了很是兴奋,立马说道:“哎呀,在莞镇开酒店,娱乐桑拿是最赚钱的!”

“咱们这些打工仔,哪有本钱来参股呢?”有人感慨道。

“嗨,有钱出钱,冇钱出力嘛,我不会亏待你们的!阿力,你怎么不吭声?你对酒店业不感兴趣吗?来来,说说你的想法!”

“额,酒店娱乐行业可是有后台的人做的,我哪行啊!”

“阿力,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抓紧帮我接单,我希望在三年内投资一个亿……”黎阿康一边沏茶,一边泡沫横飞地勾勒着他未来的梦想。

阿力低声对杨明说道:“投资一个亿,他们家应该不够那个资本吧?”

“没问题的,做两三年,拿出五千万,再向银行弄点贷款,也就差不离了!”

“哦——!”

“你真打算去参一股,阿明?”

“嗯,到时候看吧,有机会为嘛不做!”

“还是跟阿康一样,好这一口?”

“阿力,你敢说,你就没这方面的爱好?”杨明有些嗔怒地回道。

“……额额……我已从良,我已从良了!”阿力拍着杨明的肩膀,向他表示着歉意。

坐过一阵,李淑芬叫助手过来找阿力。阿力来到老板娘的办公室,李淑芬对他说道:“阿力,别的业务员都会拿很多洗浴桑拿的发票过来报销,你怎么就没有呢?”

阿力听了,微微笑道:“嗨,我的那帮客户都是些女的,我怎么可能带她们去洗桑拿嘛!”

阿芬听后不禁发出一阵笑声。她接着说道:“其实我知道,这是些灰色收入的载体,我在意的不是这些灰色收入,我在意的是他们到底在搞哋咩嘢飞机。阿力,你能不能告诉我,杨明他们究竟在干些什么勾当?”

“呃呃,这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负责我部门的工作。对了,黎总今日说未来公司要投资酒店业,这个你俩应该聊过吧!”

“嗯,这我知道,我是想了解杨明和阿康经常在一起搞些什么鬼!”

阿力不愿意牵扯那帮男人的八卦。

李淑芬见从阿力口里问不出什么,转而问他道:“阿力,你在东莞生活这几年,有什么感受啊?”

“额,变化大,几天不出门,就会不认识路!”

李淑芬点点头,又问道:“在这边生活习惯吗?”

“噢,比刚来的那阵子,还是好多了。”

“那就好,今后多了解些这边的风俗习惯,你好好在这里做,等有机会了公司帮你把户口迁过来,做一名东莞人……”

“这个……我还没想过……”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要把心定下来,我才放心咯!”

“Hmm……这里的不良驾驶挺多……”他顾左右而言其它。

阿力心里明白,老板娘这是在笼络人心,为的是把公司的骨干成员留住,好好利用他们,为公司创造价值。现在对他而言,居民身份并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如果一座城市或者一家企业,在软硬配套方面不给力,只是提供一个象征性的身份,亦是可要可不要。虽然这座城市近年常被媒体评选为最富裕城市之一,然其交通和治安之差由来已久,与人的心理预期,尚有差距。事实上,在某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她的价值导向,一度被世人所扭曲,毕竟,除GDP之外,人们在社会上的“幸福感”、“生活品位”等指标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主导地位。

从某种角度来讲,爱迪尼克工厂有着方方面面的弊端,待遇也不算高,但相比诸多外资企业里的人格缺失,工仔们在这里工作,心情还是舒畅的;况且,他在这家企业的发展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至于自己能为公司干多久,他不能承诺什么,他的心永远是放纵不羁。年轻人终非池中之物,对于善待自己的老板,他唯有一点可以承诺,就是永远不做对他们不利的事情。

倾谈之际,李淑芬桌上的内线电话响起,她接起来交谈了几句,转身说道:“阿力,人力部说有个男生前来应聘外贸专员职位,你去跟他面谈一下。我们很快就要参加下一届的拉斯鞋展(L.V. SHOW)了,招人的事得抓紧哦!”

下到会客室,阿力看了看那名年轻人的简历,招呼其进来。小子二十出头,一副谦卑唯诺的样子,频频礼貌地向人点头。阿力叫文员给他倒了杯水,接着,对他进行了一番专业测试。

结果马马虎虎,如果选中他,今后还得培训好一阵子。要还是不要,他不置可否。

“你有什么爱好?”他问他。

“我没有很多爱好,平时只是打打篮球。”

“哦,你爱打篮球?说说看,你对宏远队最近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宏远队啊,她在CBA里是匹黑马,尽管上个赛季被八一队KO了,我可以肯定,从这个赛季开始,他将统治整个CBA……”这名刚刚还看似木讷的小子,瞬间变得滔滔不绝。

阿力听完这小子的一番评论,将信将疑。过了一会儿,他又问这个名叫马睿的男生:“你是河南人,大学刚毕业,那你是怎样来到东莞的?”

“我爸在这边,他租了房子,我有得落脚处,所以我就过来了。”

“额,你爸也在东莞,他是做什么的?”

“我爸在莞城开货车,他每日把车停在街市,等候雇主来租赁。”

“噢!那你平时有没有给他做做帮手,拉拉货什么的?”

“唔,我不会开车,我爸从不许我碰车。”

“哦,这是为甚么?”阿力不禁愕然道。

“不知道,他就是不让我碰车!”

“嗯哦,这也没谁了!行了,今天,你被录取了!”

马睿听了感到些许意外,他一脸懵猹,唯唯诺诺地告辞了。

工作虽忙,阿力心里仍装着一件私事。在老家时父亲就嘱咐过自己,有空去探望一下他的老朋友杨正宏。正宏大叔现已不在深圳开巴士,而是到了东莞一所私立学校开校车。几经周折,阿力拿到正宏大叔的手机号。在电话里,正宏叔告知了他所在的那所学校,俩人相约见面。

阿力随即驱车来到杨师傅工作的地方。走进正宏叔的宿舍,他不禁吃了一惊,一间十几平方的小宿舍里,住了五六个人,铁架床上只有简单的一张凉席,几无它物,跟自己刚来莞城时的境况差不多。正宏大叔,当年英姿飒爽的部队汽车兵,虽然只有五十多岁,如今已变得苍老了许多。

“哎呀,小力现在长大成人了,当年坐在你爸的车上,还是个小屁孩咧!”见到阿力,正宏大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俩人见面后,一番亲热地寒暄。

“杨叔,走,咱们到外边去找个地方坐会儿。”在简陋的宿舍,阿力怕引起尴尬。

俩人便走到校园的一排石凳坐下来。小时候阿力就跟正宏大叔熟识,大叔开着那辆崭新的东风卡车简直是酷毙了,让小力羡慕至极!正宏大叔在家乡开车时,驾驶和维修技术亦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

“杨叔,您不是一直在深圳开城际客车吗?”

“哎呀,开城际客车的待遇是好,只可惜当初没有把握住机会!驾驶员这个岗位,现在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这些上了五十五岁的老家伙,就没人要喽!”

“那您干嘛不回老家去呀?”

“在外面没挣到钱,这样子回去丢面子啊!你爸是功成名就了,我还得替儿女操心呐!”正宏大叔凄凄地说道,“现如今我年纪大了,只能找辆校车开开,挣多一个是一个,等我年纪大了,开不动了,就回家乡去喽。”

“您家小杨,他也在开车吗?”

“是哟,他从小不爱读书,我也只有这门技术,一代传一代……”

阿力跟杨叔在一起,聊起了熟悉的人,熟悉的事。聊到深处,杨叔让阿力拨通他父亲罗坚的电话。两位老朋友在电话里头互致问候,惺惺相惜,感慨多多。

“.…..哎呀,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还是你爸好,退休无忧,你们又有出息,不用再干这行了。”

“呵呵,杨叔,您当初可厉害啦,您手中的A1证可是业内级别最高的了,我爸他都没有达到A1的级别哦……”

晚上,阿力请正宏大叔和他的室友们一起吃了顿饭,顺带着给正宏叔买了些生活用品。临别时,阿力叮嘱大叔有什么事可随时联系他,大家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杨叔一一答应。

回去的路上,阿力不禁心生叹息:“小时候,杨叔开着那辆威猛高帅的大卡车,那是多么现代化,多么阳光的一名驾驶员形象啊!”

他驾驶小车穿过琉璃镇街,周遭充满着一片嘈杂刺耳的音乐,闪烁着迷离的灯光。都市的变化一日千里,驾驶者的眼睛,一不小心,就会被新的街市炫晕。他像一颗夜游的蝌蚪,大街小巷,见证着各行各业冷暖的人生。芸芸众生,人们都在忙于各自的营生,极少有人从工作中抽象出来,反思立观,立言。他心生感慨,他尝试着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发财宝地,中国速度——打工,第一桶金,私家车——人如蚍蜉,夫欲何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回到宿舍,刘璐问他“怎么,今天又去扫街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嗯,慰问了一下我爸的朋友,然后四处游逛了一下……”

“额,又去怜悯众生了!”刘璐边整理衣物,边说道,“你怜惜别人,别人还怜惜咱们呢!最近有个《华'尔'街'日'报》的女记者①,就跑来采访我们厂里的女工了。”

“哦,那是因为YY工厂的名气大呗!”

“哪有啊,她是专门来采访咱们打工妹,跟工厂的背景没有关系。”

“想捞点奇闻异事,好回去给美国人灌水。”

“什么呀,人家到东莞来了大半年,是长期驻扎在这里体验生活呢!”

“哦,那我倒要看看她写的是些什么主题,是不是真实,客观。”

“我看过她的一些报道:美国人穿的NIKE鞋子,肩上挎的奢侈包包,手上拿着的高端电子产品,多出自这些辛苦劳动的年轻女孩,而地球的另一端的人们,掩饰不住内心的极度好奇,于是,她深入到东莞的各类工厂,街头巷尾,跟女孩们一起同吃同住。往来莞深的时候,她曾被公交售票员欺辱过,也曾被的士司机骗过……”

“呵呵——,‘卖猪仔’!没有被人骂成‘臭鸡婆’已经够幸运了!”

“什么鬼!无厘头!”刘璐撅着嘴嗔怒道。

“我说的是真的,这才是现实社会!”

“嚄——”

“……好在,你们这些工厂女孩,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了!”

“阿力,你说记者都是些有背景的人吧?”

“也是为她的老板打工。”

“阿力,你说像她们这种人,她们的工作目标跟咱们是一样吗?”

“那倒不一定!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为自己想做的事而奔走,他们往往不一定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心中的信念,理想!”

“嗯,信念……理想……”

-----------------------------------------------------------------------------------------------

①美籍华裔作家张彤禾(Leslie T g),著有《工厂女孩(Factirls)》。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