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灾难时,这里死了很多人,惊动了当时的御史大人,立案彻查此事。得知地方县官克扣赈灾粮后,便杀了当时的知县,换了一个知县上任。

这个知县上任后,减少了农民的税收,向国库申请粮草和银两,大兴水利,重建秩序,才一年的时间,原本贫瘠的土地就又长出来茁壮的庄稼。人们都美称其为“父母官”。

这位知县四十多岁,姓赤名景,是刚中举不久的状元。接到委任状后,就拖家带口来到这里。他只有一个老婆,长得还算漂亮,她从未露面,却在百姓口中传的她貌美如花。他还有一个儿子,叫赤岩,比子辰大四五年,长相却不随父亲,也不随母亲,如果不是知县的儿子,百姓就要称他丑八怪了。

知县的儿子一点都不随知县,他反倒是个恶棍,所到之处鸡犬不宁。知县对平民如此厚待,这也是平民们八辈子才修来的福分。单单他儿子如此横行霸道,百姓只能祈求不要遇到他就好,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种形势下,知县的儿子更是张狂。赤岩只是好色,却从不抢百姓的粮食,被他看上的漂亮姑娘,基本都被他糟蹋了。

知县也听说了这个情况,几次教训赤岩,他才有所收敛。

这天,知县前来天灵寺烧香拜佛。几炷香插好之后,在佛祖面前祈求百姓安居乐业。

知县退下之后,看到一旁的老僧人,双手合十向老僧人行礼。

“大师,多亏了您普度众生,才有了百姓的今天。”知县说道。

老僧人说:“有现在百姓的安居乐业,还是知县的功劳,我随一心想救他们,但以双手之劳,也无能为力。”

“明日初十五,望大师能前去县城,宣讲佛法,安抚百姓。之后设法超度亡魂,让那些饿死在路边的亡魂有家可归。”

“贫僧明日定及时赶到。”

知县辞别。

第二天,老僧人穿好袈裟,背好做法用的东西,便只身前往县城。子辰看到老僧人背着行李,便跟上去。

子辰一直尾随在老僧人背后。

当到了一棵树下时,老僧人放下行李,拿出水壶喝了口水。此时天气炎热,身上出了很多汗,水分流失迅速。子辰躲在一旁的草丛里,用舌头抿了一下干裂的嘴唇。

“渴了吧?”老僧人对着空气说。

子辰听到后,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就从草丛中走出来,接过老僧人手里的水壶,咕咚咕咚喝起来。

“大师,你要去哪里?”子辰问法师。

老僧人说道:“我要去山下宣讲佛法。”

“大师,你知道我父母去哪里了吗?”

老僧人说道:“他们去极乐世界了。”

子辰曾经听一个僧人说过,去极乐世界就意味着已经死了。

子辰听到这个消息,眼泪便流了下来。他曾经听庙里的僧人说过,逃难的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从那开始,子辰就已经觉得父母已不在人世。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只是印证了自己几乎已经确定的想法。

子辰跟着老僧人来到县城。来听佛法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站在台上的知县看到老僧人后,便跑下去迎接。

几个衙役在前面开道,知县在前面引路。

来到台上,老僧人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坐垫上,知县开始讲话,下面鸦雀无声。子辰就坐在台后的水泥台阶上。

在老僧人讲经时,台下特别安静,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

讲完经,台下的人渐渐离去,当老僧人收拾完经书后,台下的人已所剩无几。

这时知县上前帮老僧人背起行李,邀请老僧人到家做客。因为超度要等到傍晚,所以先邀老僧人到家休息。

老僧人接过行李,说道:“我本云游四方,不曾有过住所,无需歇息。”

知县看其没有要去的意思,便不再强求。

子辰跟着老僧人到处讨饭,没过几户人家,便讨到一满碗饭菜。子辰在一户人家借了一个碗,老僧人给子辰拨了半碗。

“大师,超度的时候,我父母在吗?”子辰睁大眼睛看着老僧人。

在他的眼里,老僧人看到了期望。

“他若有心,便来看你,但你无法看到他们。”老僧人没有欺骗子辰。

子辰又低下头吃饭。

到了傍晚,老僧人开始设法超度亡魂,子辰坐在一旁,看着前面,盼望老僧人是在欺骗他。

法事做完后,子辰都没有看到父母。

回到寺庙后,可欣坐在床上等着子辰回来,一直没睡,却连连打着哈欠。听到子辰回来的声音,便跑到他的房间。

“哥哥,今天你去做什么了?”可欣揉了揉眼睛,问道。

子辰把可欣抱到床上,笑着说道:“今天我去看父母去了。”

可欣马上褪去睡意,笑着问道:“真的吗?那父亲母亲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回家?”

子辰低下头想了想,说:“他们在很远的地方,那里有条河,他们过不来。”

在这个地方,只有一条小河,河里没有一艘船,只有一座小桥连通河两岸。

“那我们可以过桥去看他们。”可欣皱着眉头,嘟着小嘴。

“那座大河上没有桥,不过有一座桥正在修着呢,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过来接我们了。”子辰不忍让可欣失去希望,便编了一个故事,让她还有期待。

经过这两年,子辰长大了许多,以前可欣都比他要懂事的多,但这两年的变故,让他不得不长大。

这天,子辰正在担水浇菜,老僧人走过来,问他:“子辰,你可否愿意与我共度世人?”

子辰双手合十,回道:“大师,我还有个妹妹,我要把她抚养长大。”

老僧人点点头。

到了傍晚,几个壮汉牵着一辆马车来到寺庙门口,一个僧人出来迎接。

下车的是一位风华正茂的清秀女子,她先向僧人行礼,然后说道:“我是之前山脚下礼姬村的平民,今日打听到我弟弟和妹妹的消息,他们就住在这寺庙里,我这次来是想接回弟弟和妹妹。”

“施主先在此等候。”

僧人回到寺庙,和老僧人叙说此事,老僧人闭着眼睛,点点头。

僧人带着女子来到后院的茅草房,子辰和可欣已经睡着。

“施主,他们两人就在这茅草房内。”

“多谢大师!”

一个壮汉递给女子油灯,女子挑着油灯进了茅草房。

昏暗的灯光下,她一眼就认出了子辰,她上前摇了一下子辰。子辰从梦中醒来,还以为是遇到了女鬼,惊吓之余,蜷缩到了床角。

那女子叫了一声:“子辰,我是三姐啊。”

可怡把油灯靠近自己,子辰这才认出,她是三姐。

子辰以为三姐也和父母一起走了,但佛祖却把三姐留给了他。他顿时泪下,扑进三姐的怀抱。

可欣睡得很沉,可怡推了她两下,她也没有醒来,便让一个壮汉把她抱上马车。

临走时,子辰和可怡来到大堂,为佛祖点了一注香,子辰是跪谢佛祖把妹妹和三姐留给自己,可怡是感谢佛祖帮弟弟妹妹渡过难关。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