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2、第五十二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敬霄和十四是同年生的, 敬霄只比十四小不到一个月。

从身量来看,却是敬霄要稍微高一些。

不过,十四这个小叔叔还是有点优势的——他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壮, 或者说是胖上一些。

所以他和敬霄之间谁输谁赢, 从外表上来看还真是不好说。

裴清殊过去和安郡王走得很近,所以敬霄是他最熟悉的几个小侄子之一。

尽管如此,裴清殊内心还是更希望他的亲弟弟小十四能赢。

不过裴清殊身为皇帝,在别人面前自然要表现得对他们一视同仁。

他不仅不能给十四加油鼓劲, 连脸上的表情他都得管理好了,不能让人看出一点他偏心十四的样子来。

事实上十四被敬霄反手压在地上的时候, 裴清殊心疼坏了, 都差点站起来亲自制止他们了。

裴清殊真没想到,敬霄小小年纪,身手竟然很不错,而且进步神速。

上一回裴清殊来长华殿的时候, 还没听说敬霄的功夫这么好呢。

赢了十四之后,敬霄又打败了宁郡王嫡长子敬诺。

不过,敬霄回到长华殿学习的时间毕竟还短。在这之后,他就遇到了毅亲王的嫡长子敬章。

毅亲王虽然断了左臂,但他依旧力大惊人,英勇非常。

虎父无犬子,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的教导之下,也都武艺过人。

就目前的水平来说,敬霄还远不是敬章的对手。

最后毫无悬念的, 敬章在裴清殊的所有侄子当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第二、三名的获得者分别是敬章的同母弟弟、毅亲王嫡次子敬武,以及安郡王家的嫡长子敬霄。

裴清殊不仅赏赐了他们,还把名列前茅的几个孩子叫到身边,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勉励、夸赞了他们一番,使得其他人都十分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孩子。

和往常一样,在裴清殊来过长华殿之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突然高涨。

钟娴妃在午休时间来到长华殿找敬安的时候,就听下人说敬安正在练习拳法。

十月初的京城不冷不热,正是天气最好的时候。里头都是些男孩子,娴妃不便入内,就在门口等了一会儿。

很快,敬安便满脸是汗地出来了。

看着眼前躬身向自己行礼的少年,钟娴妃温声说道:“快起来吧。你不记得我了么?你小时候,你母亲还曾带你去恒王府找我玩儿过呢。”

敬安站起身来,礼貌而平静地唤了一声:“娴妃娘娘。”

见他仍旧这般客套,娴妃也不介意,只是示意一旁的轻罗递了块干净帕子给敬安。

敬安犹豫了一下之后,接了过去,并且道谢。

“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娴妃浅浅一笑,“好些日子不见,你长高了,还瘦了不少。是不是最近功课太紧了?”

敬安还是中规中矩地说道:“多谢娴妃娘娘关心,敬安一切都好。”

“那就好。你用功读书、练武是好事,可你记得,一定要保重身体。逍姐姐可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也没法活了。”

敬安犹豫了一下,想要反驳娴妃,自己已经记在庞氏名下了。

但他动了动嘴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点头答应下来。

娴妃温柔地说道:“好了,那本宫就不耽误你练武了。回头得空的时候,就来襄乐宫坐坐吧。你有个三岁的堂弟,正是最调皮的时候。你要是不嫌麻烦,就来襄乐宫陪他玩儿可好?”

敬安闻言,不禁有些错愕地看着娴妃:“娘娘……我这出身……别人都嫌弃我。您还肯让我和二殿下玩儿?”

“你这出身怎么了?先不说你的出身是好还是不好——好也罢,坏也罢,这都不是你能所选择的。我只需要知道,你是一个有上进心、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就足够了。”

敬安抿着唇,沉默地向娴妃行了一礼。

……

其实,娴妃关照敬安,不仅仅是为了帮左家人的忙,这里面也有皇后的意思。

皇后和娴妃向来走得近些,两人闲聊之时,也曾经提起过这个孩子。

敬安不仅仅是娴妃的表外甥,也曾是皇后的堂侄子。在敬安七岁之前,宋皇后都是把敬安当成亲侄儿疼的。

不过和娴妃不同的是,皇后是宋家人。对于宋家来说,敬安的存在就是天大的耻辱。所以宋家早就下了死令,禁止族中人再和敬安有所往来。

宋氏虽然贵为皇后,地位尊贵,但宋家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后也面上无光。所以她不好再和敬安见面,以免传出什么流言蜚语,再影响宋家的名声。

不过如果能够通过娴妃帮助敬安一些的话,宋皇后还是很乐意的。

所以说,当后宫里有人非议,说娴妃竟然让敬安这个私生子去襄乐宫做客的时候,宋皇后就会严惩这些乱嚼舌根的宫人或是妃子。

大公主的生母惠贵人就因为这件事,被罚去了三个月的俸禄。惠贵人本来就不富裕,现在更是不得不为了生计,天天抱着孩子去裕妃那里打秋风了。

宋皇后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敬安,裴清殊也都看在眼里。

这些年来,他一直敬重皇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皇后不是装出来的大度,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心地善良之人。

与这样的人做夫妻,裴清殊会觉得很安心。

……

虽说有宋氏在,后宫这边暂时不需要裴清殊操心。不过作为一个皇帝,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了他可以安心度日的时候。

是夜,安郡王府书房。

安郡王端坐在书桌之前,正在画一幅墨竹图。

一名身着黑衣斗篷的男子,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安郡王头也不抬地说道:“本王过去还真是不知,你的功夫竟然这样好。”

“殿下过奖了。在大夏,是个人的功夫,都胜过我百倍。”那人顿了一下,慌忙补充道:“不过,您放心。我进来的时候,保证没有任何人瞧见。”

安郡王不无讽刺地说道:“你怎么知道,皇上就没有派人监视着安王府呢?”

黑衣人笑道:“裴清殊现在,对您是越来越信任了,不是吗?”

安郡王冷笑一声,道:“怕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你真当本王不擅武功,就看不出你们派人监视了安王府吗?”

那人忙道:“哎呀呀,殿下,您可千万别误会。我们可不是在监视您,而是派人保护您才对。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彼此的安全嘛!”

“废话少说,拿着你的东西滚。”安郡王说着,瞥了一眼放在桌角的一个信封。

黑衣人有点不满意地说:“这是齐国国库的情况?安王殿下,不是我说您,您也太没有常识了吧,这种事情怎么能写在纸上呢?您就不怕万一这信被人截了,会暴露您的笔迹吗?”

“看完就在这儿烧了,用脑子记。”安郡王不耐烦地站了起来,“本王懒得跟你多费口舌。”

“您这样子,可真是叫人伤心呐。”黑衣人说着,掏出了那封信,飞快地看了一遍之后,竟是过目不忘,看了一次就记住了。

等把信件烧成灰烬之后,那人又闲谈似的说:“听说最近,裴清殊他,想让您重回工部?”

安郡王微微皱起眉头:“你又在打什么歪主意?”

“据我所知,您以前,在工部的时候,画过一些,改良武器的图纸吧?”黑衣人幽幽笑道:“您这么、爱画画,不如也画给我们一些呀?”

安郡王握紧了拳头,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本王劝你一句,做人,不要太贪心了。若是当真触及了本王的底线,大不了本王和你们同归于尽!”

“您的底线,怕是,不在那些图纸上吧?”黑衣人笑着说完这一句之后,也怕当真惹恼了安郡王,便道:“好了、好了,我也不逼您了。这回的情报,很有价值。最近,我不会,再来打扰您了。”

安郡王一个字也不多说,直接扬声招来门口的下人:“送客!”

……

几个时辰之后,京郊马场。

黑衣人如同上回一般,悄无声息地来到一棵大树的附近,对着躲在树后的一个暗影,用一口流利的匈奴语说道:“告诉右贤王,情况不妙!齐国人的国库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还要充盈。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恐怕还不足以攻占整个中原。”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北夏。

……

一座华美的帐篷之内,一个极其年轻的少年半躺在铺着虎皮的长榻之上,一边饮酒,一边听跪在下首之人汇报他们这段时间所掌握的情报。

听完之后,少年放下酒杯,摇摇头道:“中原人向来诡计多端,光是这几个线人,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谁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那您打算怎么禀报单于呢?”

“我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事情,怎么能这么草率地禀告父王?”少年坐起身来,微笑着说道:“本王学了这么久的汉话,也是时候走一趟中原了。”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