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6.患难见真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次迈进学校的大门,运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校园里到处洋溢的青春气息,五彩斑斓,笑声朗朗;陌生的是他脱离这种环境太久了,举手投足之间明显与这里格格不入。十年前他是班上的宠儿,学习的尖子,十年后他成了班上的长者,学习的困难户。一下子铺开十几门课程,加上底子又不咋厚实,还真有点儿应接不暇。不过,对运旺来说,学习上的困难还在其次,多上几节自习,跟上课程的进度应该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他跟班里小他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同学们,没有共同的话题,怎么都聊不到一块儿。因为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再加上十多年地主狗崽子的特殊经历,离群索居,自惭形秽,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在人前显露,久而久之便成了孤家寡人。

在全班三十多名同学中,总共有知青不到十个人,其中运旺的年龄最大,而且是唯一一个有俩孩子的父亲。女生和恋爱是男生宿舍永恒的话题,每当这个时候,运旺不是假装看书就是借故走开,他已经没有了谈论这些事儿的资格和兴致。

刚到学校那会儿,运旺过个把月还给家里写封信,说说学校的事情,问问家里的情况。后来学习一紧张,俩仨月不写封信是常事。也难怪,小英不认识几个字,写给她的信得找老妈去念,回信还得找思琪代笔,运旺觉着真没劲,时间一长,信就越发写的少了。闲暇的时光,他不是去图书馆看书,就是在宿舍学习,很少跟同学们一块儿出去。一个学期下来,学习上进步不小,在班上进到了前列,人际交往却没啥长进,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书呆子”。

运旺的宿舍与静怡的宿舍隔了两条马路,吃饭都在同一个餐厅,尤其是俩人都常去图书馆里看书,碰面儿是经常的。刚入学那会儿,运旺还去静怡的宿舍找过她几次,觉得她一个女生,有个老同学加老乡在跟前儿,遇着事儿也有个照应。谁知静怡跟同学介绍他时,特意把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叼出来,这让运旺很不自在,我是来看你的,又不是来找对象,扯这些没用的干啥?即使这样,运旺也没往心里去,俩孩子的父亲又不是啥丢人的事儿,这都是社会造成的。

大学的校园是缤纷多彩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恋人们成双成对,或悠闲漫步,或席地而坐,或窃窃私语,旁若无人地陶醉在二人世界里,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虽然是在学校里上学,但也不能除了吃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还是应该有业余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运旺并不想把自个儿禁锢起来,他渴望与同学们交流,但学校的特殊环境和他的身份背景,让他可以活动的圈子小之又小,可以交流的人少之又少。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静怡。知青、老乡加同学的多重身份,让他们二人之间的来往再正常不过了。校外的电影院经常放映解禁的老电影,运旺主动约过静怡两次,但都被静怡找各种理由拒绝了。运旺也没多想,有事情或者有闲暇还去找静怡,但他隐约地感到静怡对自己越发冷淡,直到有一天对他说不要总去宿舍找她,影响不好的时候,运旺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其实,静怡也遇到了和运旺相同的问题。不论在班上还是在宿舍,静怡都是阿姨级别的,只不过同学们都叫她姐,显得亲切。女孩子闲暇的时候爱逛街,只有这个时候才拉上她。静怡脾气比较随和,乐于助人,在同学中间还是挺有人缘儿的。她的业余生活虽不如那些年轻人丰富,相对而言比运旺还是强了许多。静怡之所以有意识地疏远运旺,还是因为俩人过去那段儿经历,再加上高考复习期间接触得多了点儿,已经让家人产生了误解。现在俩人又在同一所学校,就是不接触人们还会联想呢!真要是走得太近、接触太过频繁的话,容易让运旺产生错觉,要是再闹出点儿啥事儿来,自个儿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光对不起小勇,对不起家人,也会殃及两个家庭,这绝对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因此,她痛下决心,减少跟运旺的接触,保持足够的距离,好让俩人都冷静理智地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

尽管静怡这边儿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想方设法地扼杀运旺不切实际的想法。但作为当事的另一方,运旺即使主动联系静怡,也纯粹出于感激和关照的目的,压根儿就没有过其他的想法,这也就导致了他对静怡的拒绝感到困惑不解。运旺冥思苦想,想起了他俩收到入学通知书时的那次谈话,静怡显得十分敏感,把运旺的感激之情误解为话里有话,这其实冤枉了运旺!一直以来,运旺认为他和静怡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就算他跟小英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的结合纯属父母之命,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也就只能认命了。否则,既对不起含辛茹苦的母亲,也对不起那一双儿女,那可是他的至亲骨肉!现在想起来,运旺心里挺内疚的,自己一直没把心里是咋想的跟静怡说清楚,以至于误会越来越深。他觉得,应该找个适当的机会跟静怡把话说开,消除误会,这样下去对两个人都不好。

运旺虽然有了这个想法儿,但静怡一直不给他说清楚的机会,直到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让他俩之间的关系又起了微妙的变化。

那是他们上大二那年的开春,运旺感觉疲乏无力,不想吃东西,看见饭就恶心想吐。开始他以为是犯胃病了,自己买来药吃了也没见效。同学们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是说不要紧的,又忍了几天,实在太难受,就去了学校医务室。大夫看后给他开了转诊证明,直接去传染病医院检查。最后大夫确诊是甲型肝炎,需要隔离治疗。一个礼拜后出了院,大夫说至少还需要隔离一个月。学校动员运旺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等完全恢复后再来上课,或者休学一年,保留学籍。

运旺权衡再三,既没有回家,也没提出休学申请,而是在医院旁边的一家小旅店住了下来。他想的是,家里还有两个不知深浅的孩子,天天接触怎么保证他们不被传染?休学更不可取,我已经三十大几了,再耽误一年,不知道还会遇到啥情况,干脆忍过这一时,继续留下来完成学业。于是跟学校说回家了,实际上在小旅店住着呢。运旺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小旅店只能解决住的问题,吃饭呢?休息呢?好人儿还能够克服,但绝对不是养病的地方。住了不到一个礼拜,运旺已经难以忍受了。治病问题不大,出院时大夫给开了药,按医嘱吃就行,要紧的是吃饭,大夫说肝病康复需要忌食油腻,还要增加营养。如果是在学校里还好办点儿,去食堂买份好点儿的饭菜就行。在小旅店可不行,饭菜油腻得难以下咽。还有,就是小旅店住的人大都是在医院陪床的,昼夜颠倒,你来他走,一天到晚不得安生。运旺只把住小旅店的事儿,告诉了平时比较要好的上铺,也是知青考上来的小张同学。周末小张同学来看他,见他这副惨状,劝他还是回家养病。运旺说了家里的情况和担忧,小张同学也无语了。刚离开一会儿,小张又回来了,带了一大堆食品,饼干面包罐头火腿肠啥的,再三叮嘱他一定照顾好自个儿,让运旺的心里热乎乎的。

两天后,静怡来到了小旅店。运旺很诧异,“你是咋知道的?”静怡说,“得病你为啥不告诉我呢?”静怡里外转了一圈,不由分说,立马帮他收拾东西。运旺还想解释,“你不想活了?”静怡一句话给怼了回去。

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招待所,重新安顿下来。静怡对运旺说,“早饭你在招待所自个儿解决,中晚餐我给你送过来。”

“那哪儿行啊?你又要上课,又要送饭,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呢?再说了,这病还传染呢,送饭绝对不行!”运旺不想拖累静怡。

“这要是不行,那我只能告诉你家里来人了,反正我不能眼看着你把小命儿交代这儿!”静怡郑重其事地说。

“别,千万别让我家里人知道,他们来不但帮不上忙,还净去着急添乱的!行,你说咋办就咋办,我都听你的!”运旺只好妥协。

从打这天起,每到饭点儿,静怡都会骑着一辆自行车,准时把饭送到招待所,风雨无阻。运旺不仅吃上了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饭菜,还有自己熬的老母鸡汤,让运旺感激涕零。在运旺吃饭的当口,俩人聊得也很投机,说家里的事儿学校的事儿,等运旺吃完了,静怡再把碗筷儿洗净带走。运旺几次想把饭钱给静怡,都被她一口谢绝了。直到运旺过了隔离期,经医院复查可以回到学校上课了,才结束这段让运旺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