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7章红尘缘浅之小彤出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家人告辞离开,院子里又恢复了静悄悄,母亲拄着拐杖望着那远去的尘土,“走了,走了,看来是不成了!”

“是啊!我这就去给秀屏姑母说一句,让她们心中有数!”说完走向大门外,脚还没有迈出大门,白秀屏的声音就飘了进来。

“哎呀!今年这个春天真是暖和的早啊!今儿真是个好日子.......”白海良在门口立住,等着她进来,果然就见她衣袂飘飘、满脸含笑地走来。

“我说姑母,你一天到晚哪里来的高兴事啊?瞧你,刚才看人家女孩儿的时候,那样子就像捡了一块宝贝,都不知道端着点架子,可倒好,把人家吓走了吧?现在都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哈哈哈!良儿!你放心,缘分天注定,这辈子谁和谁成为夫妻,那月老早就栓好了红绳了,这姑娘肯定是我家的媳妇,让他们走吧!人家还不得好好琢磨琢磨么?嫁女儿是大事,比娶媳妇难多了!”

“咦?姑母,你咋知道的?你倒像个未卜先知的半仙了!”

“哈哈!不提了,到我们那边喝杯酒咋样?”

“不行啊!刘老爷那边还有一摊子事等着我呢!真像姑母说的,这门亲事如果成了,我到姑母家里喝上三天!”

“那是自然啊!你是大媒人呢!犒劳媒人的猪头是少不了的!对了!姑母要问你一件事情!”

“啥事情啊!还能让姑母放在心上?肯定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情啦!”

“你就别拿姑母寻开心啦!说真的,听说刘老爷要娶姨太太了?真的假的?”

“娶不娶现在还说不准,就知道孩子快要生出了!”

“啊!真的啊!老夫少妻再加幼子,这将来可如何是好?刘老爷是糊涂啊!那女子怎么样?”

白海良笑笑,“那自然是个美人了,姑母,别说男人了,就连你,见了也会心生怜爱的!”

白秀屏撇撇嘴,“那可不一定,女孩儿并不是一定得柳眉大眼、樱桃小口的才是好看,有的女孩儿细眉细眼的,可浑身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有她在身边,就像守着一个小火盆儿,暖暖和和地,就像小彤那孩子,谁家娶了她,肯定能让家门和睦兴旺。有的女孩儿,虽然五官挑不出毛病,可就是让人觉得是搂着一块冰呢!这样的女子娶进门,日子就会越过越穷,最终鸡飞蛋打。”

“好好好!姑母你说的都对,可刘老爷要娶的那位是个年近三十的有夫之妇了,你的这套理论已经不适合她了!”

“哦,我明白了,狐狸精上身,咱们白家和刘老爷也是沾亲带故的远房亲戚,刘老爷只器重你一个人,哪天你带我去看看那个狐狸精是怎么个美法?成不?”

“姑母,你就不要为难侄子了,那女人不住在老爷的宅子里,而是住在别墅里,我一般也不太过去,实在不好给你引见”

“没事没事,我原不是要去看她的,你不是说小彤是伺候她的吗?我是借看看她,去找小彤话话家常呢!去看看孩子的心里到底在想啥嘛!咱也好对症下药呀!”

“姑母,您老人家的谋算颇深啊!良儿服气啦!明天您到府里来找我,我给您想办法!”

第二天,白秀屏带着四盒子的点心来到刘府,不一会儿,刘府里驶出了一辆更大更气派的马车,一路直奔润枫园而去,日暮时分,白秀屏胸有成竹地回到家里,从此以后,她的大儿子关应谦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不再是个窝在家里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了,而是变成一个踏踏实实地守店掌柜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来到了农历的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这天,天气温暖,阳光明媚。胶州城内的大街上一片热闹景象,商贾云集。老人和孩子也脱掉厚厚的棉衣,相互搀扶着走出家门,欣赏春景,孙老汉也挑着担子出来了,他的扁担上一头一个竹筐,一个筐里装着炒花生米,另一个是花米团儿,这两样都是美味讨巧的食物,因而在大街上特别好卖。实际上,他并不是出来做生意的,他是来探听关应谦这个年轻后生的,上次在白家相亲,看到他苍白柔弱的样子,全家人度担心他有什么不治之症,怕小彤嫁给他将来不得善终。论家底,论家风,关家都是他满意的。唯一不放心的是这一点,这不就找来了,他要好好看看才能放心。

关家的染坊生意已经做得很大,开染坊的,最知道时下流行什么花色的布料,他们也从其他织布厂买来素锦和棉布,染上最时新的花色,自己在胶州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开了个布店,自家染的布当然颜色花色齐全无比。所以生意也日渐兴隆,每月的进账也很可观。

早晨第一缕阳光升起时,孙老汉就已经赶到关家的布店门口,将帽沿儿拉得很低,他远远地看着,关应谦指挥帮佣的伙计洒扫、摆货,自己则收钱、记账,忙活得有条有理,这个年轻的后生,穿着一套江蓝色绸缎厚袍,戴着亮锦瓜皮小帽,看上去比相亲那天还要强壮精神,看了半天,怎么看都是一个久经历练生意人,不像萎靡不振的浪荡公子。

孙老汉很满意,就挑着担子转移到另外的一条大街吆喝起自己的货物来,由于心情好,嗓子也洪亮,很快,带来的货物都卖光了,抬起头看见日头偏西,肚子也咕咕地唱着空城计。他收起扁担,摸摸兜里鼓鼓囊囊的钱,嗯,是风调雨顺的一天!二月二虽不是节气,但运气就是不一样,可喜!可以放心回家了!其实还真是有些让他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关家那后生,不知道这个时辰他在干啥?去看看!

到了布店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里坐下,孙老汉叫了一碗面,二两烧酒,还有一盘嘎嘣脆的小虾,算是打发时光的吃法。

关应谦并不在店里,过了大概一个时辰,他又出现在柜台后面,看了一会儿账本,然后就搬了一把躺椅,放在柜台旁边,当时是午饭时分,店里的生意并不忙,零星几个人来,可能因为午后天气更暖和,他身上只穿一件月白色夹衣,酱色的绸裤,他靠在躺椅上气定神闲地摇晃着,偶尔有客人进店,他也并不起身,只由着伙计上前招呼。那份沉着淡定一看就是好当家的。

孙老汉下了决心了,他决定同意女儿的这门亲事,已经十天了,白家等的该着急了吧?既然关家的大公子在生意上能独挡一面,行事作风又和常人无异,长得瘦弱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表面看起来这么优秀的人一定有媒婆蹬门了吧?事不宜迟,得快去!

孙老汉刚从饭馆离开,关应谦也从躺椅上起身,他走上楼,推开一间宽敞的门,这是间陈设考究的卧房,铺着一张精致的刻花大床,窗纱糊的是最好的软烟罗,室内各色瓷器古玩一应俱全,却被冷落地只有与灰尘为伴,也不见文房四宝,他们早就被塞进看不见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吸大烟的器具。

作为关家布店大掌柜的,他也相当讲究豪华和气派,花了重金,力图让这套器具做工和材质都无比考究,用纯金和红铜打造,镶上红玛瑙。每天的午后,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躺在这张大床上吞云吐雾。那感觉飘飘欲仙一个下午,夜幕降临,他才能有精神回家向父母报到。和父母一起聊聊生意,话话家常。也才能精神百倍地出门访客会友,加入他们这个年龄的同龄人活动的圈子。他也听说这大烟不好,好在自己赚的钱够他吸上几口大烟而绰绰有余了,最近也有隐隐感到不安的时候,那就是一两个月以来,他对大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保持原来的用量根本无用,和没吸一样,照这样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店里盈利的钱可能要全被他变成烟雾了。唉!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父母不知道就行。

小彤的婚期很快就定了下来,当日孙老汉回到家里,与家里人说了关应谦在店里的情况,他的老婆子一向不反对他的话,就算心里不安,也是只藏在心里,这当口,多说一句话,一个字都有可能是天壤之别的结局,她只是个老太婆,一个在家里生病养病的老太婆,没见过多少世面,他也不知道女婿到底咋样,上次见面只让他看到了模样,她心里的担忧其实和他的老头子一样,现在老头子去看了很多天了,回来说可以,一切都可以放心,那她老太婆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儿女的事,你拿主意,我都听你的!”

孙老汉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烟草的味道呛得整个墓室里快要窒息,

“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也不能把眼光放到天上去,关家生意那么大,我们小彤能嫁过去也是造化了!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孙老汉最终拍板,这门亲事定了。

这世上的事,特别是女儿出嫁的事,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清朝末年,孙家能为女儿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婚姻像一场豪赌,如果是放在现在社会,大可以让两个年轻人自由自在地相处,在礼貌的范围里缩短双方的距离,让更多真实的情况呈现在双方眼前,如果是现代社会,关应谦的吸大烟一定瞒不过小彤一家,他们的婚姻也就不会成立。

之所以隐瞒的这样好,当然和白秀屏当日拜访刘家的准姨太太兰香有关。已整个春节,兰香过得非常郁闷,肚子里怀了刘金成的孩子,可刘金成没有把她引荐给一个亲戚,她的落寞和不满都在小彤的劝说下被压在心里,在刘金成没有娶她进门之前她还不敢发作,另外怀孕妇人也不适应大动肝火,只好隐忍不发。在这样的情况下,白秀屏,这个远房亲戚的突然来访让她受宠若惊,她本是个单纯简单的乡下女人,面对白秀屏这样一个生意场上的老油条,那三句话不到就已经像一盆清水一样被一览无余了。白秀屏送上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盒,把个王兰香高兴得恨不得掏心掏肺,以为遇到了知己好友。趁着小彤不在旁边服侍,她就悄悄地拜托兰香,打听一下小彤对关家的看法,兰香自然是一百个答应。这个糊涂的女人,一念之差做了一件害人不浅的错事,尽管这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影响却是深远的。

第二天,白秀屏就从兰香派来的仆人那里得到准确消息,原来孙家人担心她儿子的身体不好,怕有什么治不好的毛病,“哈哈,真是笑话,我自己养的儿子还不知道?我儿子之所以看起来苍白瘦弱,还不是因为我们是生意人?我们不用手提,不用肩挑,一切体力活都由伙计们完成,我们靠的是脑子吃饭,哪能像你们那些干力气活的穷苦人一样强壮啊?真是的!”发完牢骚,她心里也有了主意,让儿子天天去店里坐着,不要再东跑西跑了,这样孙家人看到儿子天天坐镇店里,印象肯定会改观。

关应谦也不知道母亲为何这样安排,以前那种想吃想睡、想看想逛都由自己安排时间的日子多好啊!母亲只说自己长大了,该收收心打理店里了,好吧!长子就该有个长子的样子,哪怕是装,我也不能让人看低了,不然这家里的生意落到旁人手里可就惨了。于是,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店里,很晚才回去家里给父母请安。母亲看他踏实努力,很是高兴,专门给他在店铺的楼上收拾了一间房间,供他中午休息,她没料想,关应谦自己偷偷地把吸大烟的器具像模像样地请了进来。

果然不出所料,

关家要办婚事了,整条大街都知道了,珠宝商们听见这个消息,都跑去关家的大宅门里,带着成包的项链儿,镯子,戒指儿,玉坠儿,白秀屏每样都给小彤挑选了一些。送给未来儿媳妇的,一定要大方,这些都要随着陪嫁带回来的,还让她这个准婆婆很有面子。(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小说